總題:詩篇上行詩中的要點
第二篇 照著啟示而活的經歷(一)
(2012/05/12PM 臺北市教會特會信息摘要,未經講者校閱,僅供複習用)
開頭的話
你知道你們有什麼難處嗎?你們好像是一個心穩定不下來的教會,聖靈給我們的一些祝福也不易存留。我想和弟兄們說句坦白話,這裡還有一個非常少有的不良習慣,我曾幾次到非洲服事一個特會,還真少見過像這麼鬆散,這麼隨便的聚會。你要知道,聚會時本來是莊重的、嚴謹的,但聖徒一鬆散、隨意走動、接打手機,整個會中的屬靈空氣就受到打岔,整個聚會也就鬆鬆垮垮,這是非常得罪主的。我說句感慨的話,許多年前,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服事一些特會,會場外面永遠有些人是走來走去,出出入入的,這些都是多年聚會的「資深者」。弟兄姊妹們,要小心,千萬不要得「資深病」,也不要患「老年病」,讓教會又「衰殘」又「老化」;這對教會不是祝福,對自己也不是祝福,你們需要「自強」。何以有這樣的光景呢?不過就是說出你輕看你自己,也不尊重你自己;你傷害了聚會、也傷害了教會、更傷害了主,盼望你們不要成為那樣的一班人。不要以為這些是小事,教會要警醒起來,尤其是聚會的時候,不要自己傷害自己,自己摧殘自己;要學習做一個尊重自己,尊重聖徒,尊重聚會;特別是要尊重教會的定規,尊重聖靈工作的運行,尊重教會是主的見證;你們要這樣來作主的見證,絕不做任何的事叫教會受到傷害,也不做任何的事叫主的見證受虧損。
我們所唱的生命詩歌477首〈主耶穌,你是如此美麗〉,唱出我們因著珍賞主的美麗而有的心願、奉獻與跟隨(「救我」、「使我」、「讓我」)。然而,這首詩的難處就是曲調太優美,唱的時候滿有感覺,唱完以後感覺似乎不見了,也不太能摸著人。所以,它是一首很美的「情歌的調」,卻不是一首好的「詩歌的調」。同時,這首詩的描述也太完美,特別是在「每日每夜於你」、「與你無間隔」、「與你親密祥和」、「每日每刻領我」……等句。要知道,基督徒跟隨主的訣竅就是絕不可以完美,因為祂是愛我們以至於嫉妒的神(出二十5;林後十一2),不許可我們完美,也不能完美,因為只有神是完全的。
有一些詩歌是非常摸人的,如詩歌667首〈祂是一切最親〉是英國潘湯(David Morrieson Panton,1870~1955)弟兄所作。他是一位主的僕人,滿有屬靈的豐富。這首詩歌的真理不太多,卻滿了細膩的感覺,豐富的情感、活潑的靈感,非常能摸著人。這首詩歌是以「主」為中心,向著主非常純淨、甘甜。無論我們在何時何地唱著它,總會把我們帶到與主甜美的交通中,只留下主自己與我們相近相親。這首詩的中文是倪柝聲弟兄翻譯的,翻的實在是好。中文詩歌中的特點是「祂」字。當我們唱這首詩歌的時候會覺得,我們和「祂」有了特別親密的關係。所以,要成為主的僕人,必須向著主有豐富的情感,有純誠的愛。
在我們跟隨主的一生中,不要將「我」顯揚的那麼完美,因為神絕不許可「你」那麼完美,但也絕不會叫「你」失敗。這就是為什麼神在我們身上有那麼多的工作;神喜歡看見你,因著個性、軟弱產生的限制;在這限制裡逼著你不敢自高、不敢自傲,必須有更多的尋求、更多的禱告、更多的住在主的裡面,這是神作工的一個奇妙的原則。
為主而活
第一篇信息是說到「對於世界、主以及教會的基本啟示」;在啟示裡,你看見世界、看見主,也看見了教會。第二篇信息要說到「照著啟示而活的經歷」。當你看見了世界、主、教會三方面的啟示,就需要有照著啟示而活的三面經歷,第一,你要完全的為著主而活;第二,你要在教會生活裡成為一個背負教會見證的人;第三,你要在神的信實裡,為著教會的見證站住並爭戰。
詩篇一百二十三篇,一開頭就有一個宣告,宣告祂是『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舉目。』(一二三1)你看詩人開始有了生命的成長!從前他是『向山舉目』(一二一1),現在是轉向『坐在天上的主』;從前他是認識創造天地的神,現在是認識復活得勝、升天掌權的神―坐在天上的主。同時,詩人見證:『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直到他憐憫我們。』(一二三2)『看哪』,是帶著一個宣告。『望』的意思是專注於,就是你的生活行動,所有的一切都要與神一致。所以,『眼睛…望』叫我們成為一個愛主、奉獻給主,為主而活的人。你要知道,我們的難處就是滿了揀選,每個揀選都有十足的理由。比如我是一個主的僕人,誰有需要都可以找著我;教會有需要,我就來服事,聖徒有需要,我就來滿足,我不能自己任意揀選。
所以詩人說:『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舉目。』(一二三1)我的眼要望著主、注視主,我的眼要停留在主那裡。『……直到他憐憫我們。』(一二三2)這句話是說,無論你怎麼愛主,無論你怎麼絕對,無論你怎麼奉獻,無論你怎麼擺上,到後來你還是覺得不行,所以你需要什麼?需要憐憫。什麼是憐憫?憐憫就是原是我們不配得的恩典,卻臨到你。哦!是這一位坐在天上的主,降到一個能和你一致的低微之處,好叫我能起來愛主、跟隨主。當我跟隨主的時候,我又是完全的專注於主,專注於主的手。
在古時,僕人如奴隸,僕人對主人的手非常地注意。今天,如果你到一間好的餐廳用餐,一個好的侍者一定會注意你的手。侍者在交給你菜單後,會如同消失了一般,其實他仍然在角落注意你的手。一旦你把菜單放下,他馬上來,問你要點選什麼。在用餐的過程中,他也看著你的手,當你放下餐具時,他就來撤走碗盤。當你舉手招喚他時,他馬上就注意到,來問你需要什麼。我就在想,有多少基督徒會這麼問主:「請問你要我做什麼?」我們好像什麼都替主作了決定,決定以後我們就說:「求你恩典來批准,好叫我隨意而行;若我隨意而行的不好,求你憐憫來扶持,好叫我經歷你的拯救。」我們多少次告訴主說:「主啊!現在還輪不到你,現在還是讓我來決定吧。」所以詩人這裡說:『直到他憐憫我們』,也就是直到我們經歷祂全備的供應,勝過我們所有的不足,這是何等的甜美!
弟兄姊妹們!你們都有你們的人生,你們也都有你們人生的規劃,你們總是喜歡在自己的決定裡尋找理由,但是你能不能起來說:「主啊!我願意,我不是說理由告訴人:為什麼這樣做,我是告訴人:主帶領我這樣做。」到後來,神就說:「他做事沒有主的手,你做事也沒有主的手,他做事是憑著他的善良,你做事是根據你的公平,你們誰有主的帶領?」你有沒有注意,基督徒缺少什麼?不是缺少主擊打你,乃是缺少主的手。在教會生活中,我們就是主的『僕人』與『使女』,要學習注意「主的手」。你知不知道,只有這樣的一班人才能產生基督耶穌的見證。你要記住一句話,跟隨主最難的就是認識並留意「主的手」。無論我做什麼,別人怎麼問我,我都能簡單的回答:「這是主帶領我,這是主要我做的。」若是我們是這樣的認識並注意「主的手」,教會就一定會剛強、興旺、至終產生一個明亮的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