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後到現在,已經休息兩周了。
面對即將回去上班的事實,我內心充滿抗拒、排斥。
今天就來透過文章,了解自己為什麼不想去上班吧:)
先來談談這兩周的生活,很單純
換藥、看醫生、追劇、看書、寫作,還有無時無刻的自我對話(笑)
關於理想中想要做的「趁休假追一下工作進度」是完完全全不想碰。
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沒有工作的日子,
我一樣可以把生活行程安排得宜,一點都不會無聊,
甚至因為有大量不被催促的時間,讓我可以聽從自己最原本的天性
緩緩的、慢慢地做好一件事,花很多很多時間進行自我對話,
讓我的身體與心靈達到一個最舒服、最貼近的狀態。
要不是迫於現實必須要上班賺錢,不然我真的可以把日子就這樣一直過下去。
關於這樣的狀態,可以討論的是:
如何可以過自己最舒心的生活型態之餘,又有收入呢?
現在想到的就只能透過「寫作」了(笑)
往後若考取了瑜珈師資,也許一周安排幾天上課,其他天就在家寫作,也挺好。
然後寫作跟教課的收益也要大於生活開銷,日子才不會窘迫。
這是目前的我尚未達成的狀態。
一直以來生活節奏都是偏向緊湊無空隙的,
雖然充實精彩,但我的生命能量也會跟著消耗很快很快,
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休息、獨處,會讓我呈現幾近耗竭狀態。
在這樣的日子裡,「價值感」、「意義」就非常重要,
這是支持我可以繼續下去的燃料,讓我願意忙的暈頭轉向,也樂此不疲。
回到上班這件事,現在光是想到就很抗拒啊(苦笑)
在每天工作裡,常常都被主管情緒性言語攻擊,
讓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價值」存在。
包含這次休長假,我很害怕,我回去之後,接不上其他同事怎麼辦?
甚至,主管也在群組裡說:
「最近梢兒休長假,大家工作量增加,進度掌握很好,我請客。」
如果我回去了,反而打壞大家的節奏呢?
是不是就更彰顯了,我在這個群體裡面非但毫無價值,
反而更有可能是拖油瓶?
我一直覺得自己在這個群體裡,常常幫倒忙……常常讓前輩、主管對我失望。
因此,我不想要回去一個對我失望的團體當中。
在那裏面,我是無自信的,常常充滿被害者情節。
我曾經想要努力適應,休假時也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
想要盡快讓自己融入與適應。
我自願花上許多時間在公司上,不求主管感激。
可是主管,不僅覺得這「應該的」,甚至還開始期望更多更多……
在休假時、在下班後、在上班前,持續追蹤各種工作進度、聯繫各種事項。
當我沒有在上述的非上班時間處理工作時,
就會被認為不負責任,默默被扣印象分數。
這對我心理壓力超級大,我不排斥非上班時間處理工作,
但是這個容忍度已經超過太多了……
他們呀,就是標準的工作狂。休假不知道要做什麼?那就繼續追蹤工作。
他們是完全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群人(笑),
要是他們像我一樣休兩周長假,肯定無聊到發瘋。
光是這個特質,就讓我與公司核心團隊格格不入了。
更別說在個性上,我喜歡獨處、有限度的社交,
太多聚會只會消耗我的能量,我只喜歡參加我認為有意義的活動,
然後把我的社交能量在那個場合開到極大值,
所以幾乎透過聚會認識我的朋友,
都認為我是活潑熱情、好聊大方的外向女孩兒。
殊不知我熱愛獨處,要我天天都長那樣,我無法(笑)。
在同事眼裡,我就是安靜乖巧、有事情不愛說出來的內向人。
畢竟對我來說,他們幾乎天天下班聚餐,聊一些沒營養話題
(多半是攻擊別人、抱怨某部門的公司八卦),
這樣的場合對我來說不是休息,而是應酬啊。
前陣子在IG上看到一句話,完全打中我的心坎:
「下班後跟同事吃飯,感情好才叫聚餐,感情不好叫應酬」。
是說後來他們也感受到我的不舒服,因此也不主動邀約我了。
不主動邀約到什麼程度呢?
到中午公司內大家一起吃飯,是私底下私訊揪團,
獨不告訴我,吃飯時間就自己不見,也不會跟我說一聲。
(明明坐在同一間辦公室,而且辦公室內才五人……。)
當我獨自出現在員工餐廳,而他們早已成群結隊吃飽在聊天……
那瞬間的尷尬呀!我不難過自己被排擠,但看在其他部門眼裡,
就是「梢兒被他們搞小圈圈」的深刻印象。
偏偏他們又是當權者,是公司最高權力核心。
我要怎麼在這樣的狀態下立足呢?
我的靈魂安排了這樣的功課給我,是要我學習什麼呢?
類似的場景其實以前也有過,
就是我的母親,她將其他家人(父親、哥哥、弟弟)都與我隔絕了,
只要父兄與我多說話、多親近一點,母親立刻使眼色,糟糕一點就會大發脾氣。
所以我們家的男人,都只能趁我媽媽洗澡時,來關心我、跟我說一下話。
所以現在公司的處境,會是我處理家庭課題的行前功課嗎?
聊完公司同事特質後,再來談談工作內容。
恩……還有報告還沒寫,還有資料還沒整理,
還有這兩周發生的事情沒有條列重點。
這三因素也是我不想要回去上班的因素(苦笑)
不過在工作裡,「事情」永遠是最簡單的。
只要在接下來這幾天休假,我把這三項完成,
多少就可以減輕我不想上班的恐懼。(笑)
忽然想到,以前上主持課時,
林姮均老師提到她的學生從「恐懼上台」,
到最後是全然準備好,對於上舞台是「興奮而期待」的,
我忍不住想:那我是不是也有辦法把自己調整成那種狀態呢?
從原本恐懼、厭惡上班,
到後來是「準備好要面對挑戰」的積極心態回去上班?
先從小事做起吧。
今天下午就開始撿一些工作來做,
讓自己先適應一下水溫,然後,過幾天在讓自己完全泡到水(工作)裡面。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眼前的所有挑戰。
關於身心靈,自我肯定句也是常常被使用的、實用工具:
「我有能力面對一切的挑戰」。
BY 在恐懼之海游泳的 梢兒 Web.Mar.30th.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