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動了個念,點開udn Blog的連結。
才發現上一次的發文竟是去年的四月初。
超過一年了都未曾書寫網誌,有點驚訝,但也明白為什麼。
短短一年發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也很想要紀錄,但……
我想最能形容此刻的我,就是辛棄疾描述的: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去年04月07日寫完網誌後;4月21日阿婆中風入院。
高齡94歲的她入院後,因為醫生用藥過猛,讓阿婆嚴重內出血,
緊急又輸血了好幾袋,才救回來。
那一天我正準備主持婚禮,忍著心慌讓自己完成主持工作後
從八里趕回苗栗,也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周末都會淡水-頭份來回陪伴照顧阿婆。
從一開始騎車3-4小時從西濱來回;七月時父親買了一台車給我,讓我可以開車通勤。
騎車走西濱的那陣子很累,也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
開車也是,不斷的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
從第一次開完全身痠痛,到現在游刃有餘的自在。
阿婆剛生病那陣子狀況很不穩定,常常出院一兩週又回院一兩週。
家裡也要重新適應新的狀況:阿婆開始需要有人全方面照顧,除了日常照護飲食;
也需要有人打理日常物資採買、金錢分配、帶阿婆定期回診。
我就擔下來了這份責任;除了帶阿婆回診是我大伯二伯;採買跟記帳出納就在我身上。
一開始也壓力很大,畢竟金錢很敏感,喬不攏可能就家庭失和。
當然阿婆子女中有人不滿為什麼我來管帳;但也有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既然我願意承擔去做,就讓我去做。
(中間還有發生有人翻箱倒櫃拿走阿婆存摺、有人群組開戰認為小梢兒「憑什麼管帳?」覺得小梢兒都是在「演戲」,把自己演得很有愛,實際上別有目的;有人不想分擔照顧工作,說一句「她(阿婆)又不是我媽」;有人什麼都沒說,但也什麼都不做,需要幫忙的時候自動消失…..)
而我願意付出時間精力去做這些,只因為,我愛阿婆。
這一年來的陪伴照顧,我也很小心翼翼地注意自己的狀態
我要把自己先照顧好、有開心快樂的我,才能把開心帶給阿婆。
不希望陪伴阿婆變成不快樂的責任與義務,
因此,照顧阿婆的首要事情,是先照顧我自己。
※
工作上,也發生很多荒謬的事情。
包含總經理自身的錯誤決策,導致專案成效不如預期;
總經理向董事長說明,所有決策、執行都是小梢兒,不是他。
以及我一手培育拉拔的部門小夥伴被硬生生調職去別部門;
卻換了一個毫無經驗、年過半百、與總經理關係親密的新進同仁接手,
自此之後每天都在上演職場宮鬥劇。
(新同仁一直對我發動攻勢,我也只好防禦反擊….)
那陣子我把非常多時間心力投注在上課,
主管培訓、職場關係、利害關係人管理、專案管理等
花了好幾萬元的學費,只求能學會一招半式,讓自己在險惡的職場中平平安安。
最後,我離開了八里的職場;轉換工作到板橋上班。
年薪比原本工作多了20萬元。
(雖然上班成本也提高許多,交通油錢、餐飲伙食,整體實收跟八里差不多)
※
感情上也遇到瓶頸。
我幾經快到最佳生育年齡上限了T_T
男友卻是不婚不生主義,實在很煩惱是不是要分手….
錯就錯在一開始談戀愛,沒有先釐清對方觀念想法。
談戀愛與走入婚姻是完全兩回事,唉。
※
前陣子看到IG上追蹤的靈性作家分享一段,
有些人創作的來源是情感波動,比如:憤怒。
當他很憤怒的時候,為了要宣洩怒氣而進行創作;
反過來當他心情平和穩定時,產量就會下降。
這樣類型的人在創作上是很不穩定的;
為了要維持創作,他也要持續的有「憤怒」的能量。
相對比較穩定的創作狀態,則是自己平靜、喜悅時創作,
那樣的能量才會穩定,也不用一直讓自己處在情緒張力很高時,才能創作。
我發現,這就是是我耶!(笑)
我的創作來源是「深層的悲傷」,
因此當我不夠悲傷時,就不太會花時間寫作(大笑)
畢竟我書寫的起源,就是來自於我內心的痛苦與悲傷需要有好的出口
過去曾經想透過結束生命來結束痛苦,或是用身體的疼痛轉移心裡的傷痛。
而現在我非常努力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情緒穩定
連帶對於「書寫文字」的渴望也降低不少。
我想是時候,要改變我自己創作的能量來源了。
不再是憂愁與悲傷,而是平靜喜樂。
BY 過了一年多終於又寫文的 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