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Less is More
2007/03/03 12:39
瀏覽5,326
迴響6
推薦88
引用0

                                   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20世紀初風格派畫家,他認為線條和色彩是繪畫的本質,運用最簡單的幾何圖形與最純粹的色彩來構圖。

蒙德里安的很多作品是在白色畫布上,運用直線分割,以黃、紅、藍等原色色塊組合成畫面,作品看似簡單、呆板,卻蘊涵韻律感與音樂節奏。

張旭,七世紀末、八世紀初的中國唐朝書法家,以草書聞名,有「草聖」之稱。據稱,他喜歡在酒醉後寫字,甚至「顱墨而書」(以頭髮沾墨寫字),也被稱為「張顛」。

張旭的草書飄逸放縱,以不羈多變的線條,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而看似誇張、狂放的線條,一筆一畫卻又都有規矩,不逾法度;細細品味,精美絕妙。      

蒙德里安與張旭,時代相隔千餘年,兩人作品各擅勝場,看起來互不相關,但當東方遇見西方、曲線對比直線、黑白相映彩色,卻又隱約一氣相承。

蒙德里安最初是在阿姆斯特丹美術學院學畫,他從寫實到抽象,進而探索與實驗新的藝術形式,深具創新精神。

張旭精於楷書,取法初唐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卻能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展現空前書風,一樣是從傳統出發、創新收穫。

蒙德里安以簡單與秩序來掌握失序,張旭以狂放與失序來昇華意念,兩人分別以不同形式鋪陳作品,卻各有各的規律與章法,都在尋求視覺與心靈上的均衡,並追逐藝術上的突破。

創新就是硬道理,能馭繁為簡,反而更豐富。

.

張旭/古詩四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史觀系列
上一則: 東坡肉與寒食帖
下一則: 走錯行的皇帝
迴響(6) :
6樓.
2007/03/21 22:43
視覺藝術

西方美術的簡約美學在於發現空間的重要, 所以抽離具體人或物的細節描述, 和中國水墨的留白美感觀念不約而同.  看來草書也有那個味道.

不過西方美術最早發展是靠為宮廷貴族和宗教領袖畫像賺生活費的, 藝術家沒有主題或畫法的選擇自由.  直到近代才多少算是經濟獨立, 怎麼畫也才有自己的想法. 相對下中國水墨藝術家自由度就大多了.  以這角度想這兩者結果殊途同歸也是蠻有意思的.

5樓. 梅花居士
2007/03/07 11:20
狂草

張旭這幅作品煙火氣還相當重,後期的作品圓熟多了。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c5104.htm

4樓. ■♀醫楊曉萍
2007/03/05 03:19
由繁而簡方是真簡
的確Mondrian與張旭皆為如此人物
3樓. Mikimoto媽咪
2007/03/04 15:08
I don't get it

就當知識來學習吧

2樓. 張爺
2007/03/04 01:52
是啊

只是

能把繁複的義理化為簡單,卻相當不簡單。

1樓. tracy's shoes
2007/03/03 14:07
應用在生活、人際也一樣
能化繁為簡即是有大智慧者~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