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十大呆帳集團僅張朝喨入獄1400大呆戶倒帳3700億
2007/03/16 12:17
瀏覽5,710
迴響9
推薦0
引用0

中國時報2007.03.16  陳一姍/台北報導

台灣四十家本國銀行與三十二家外商銀行,昨日史無前例公布去年中以前,已轉銷一億以上呆帳大戶名單。金管會統計,昨日共有一千四百多戶大呆戶現形,倒了銀行超過三千七百億。而前十大呆帳集團就占了其中的六分之一,顯示其「高度集中性」。

從主要官股銀行與所有金控下銀行篩選,前高雄市議長朱安雄主持的安鋒集團倒了這些銀行一四五億,是大呆集團第一名。第二名長億集團,呆帳一一五億;第三名廣三集團,主要呆帳都留在自家金庫—台中商銀,總計倒了九六.六億。由於昨日各銀行均只公布留在帳上的呆帳戶,加上人頭投資公司錯綜複雜,這些大呆集團真正倒帳金額,遠超過這些數字。

安鋒、長億、廣三居前三名

大呆集團第四到第十名名單,分別是陳由豪的東帝士集團、張朝翔國產汽車集團、翁大銘華隆集團、葉素菲的博達、侯西峰的國揚集團、黃宏宗的台鳳集團,以及林謝罕見的宏國建設集團。總計這十個大呆集團就「貢獻」了台灣五九五億呆帳,占總金額近六分之一。

博達是前十大大呆戶中,唯一一個非傳產集團,也是唯一一個九八年本土型金融風暴後的大額呆帳創造者。其餘九個大呆集團,首腦多數曾是台灣政壇「喊水會結凍」的重量級人士。在台中地區,長億集團楊天生曾經被稱為「中霸天」,是台中紅、黑兩派以外的第三勢力,是各黨爭相拉攏的對象。廣三集團曾正仁,靠著省議會議長張文儀、前立法院院長劉松藩的關係,在中部快速竄起,快速進駐老字號台中商銀、及另外兩家上市公司。華隆翁大銘也曾任立委,在立法院華隆幫勢力迄今猶存。

呆戶逃的逃翁大銘等訴訟中

令人氣結的是,前十大大呆集團的首腦,只有國產汽車負責人張朝翔的弟弟張朝喨入獄服刑。其餘,安鋒朱安雄潛逃大陸,女兒朱挺珊繼續選上高雄市議員;廣三曾正仁也潛逃大陸,生活仰賴廣三SOGO豐厚的租金收入;陳由豪則在美國生活。至於翁大銘、葉素菲、侯西峰等人,由於尚未三審定讞,迄今未付出代價。

除了已見的社會成本,長億當年經營的泛亞銀行,現已更名為寶華銀,與宏國集團的中聯信託,並列金融重建基金列管的兩大問題銀行,一旦接管,還有上百億成本將由全民埋單。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政府政策
迴響(9) :
9樓. 星火
2007/03/17 12:29
法部擬定禁奢條款限制呆帳大戶

法務部政務次長李進勇昨日召開記者會強調,已指示檢調單位、行政執行署全面清查呆帳大戶、通緝犯本人及相關親友國內、外財產,積極追稅。
仿效香港在破產法增訂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法務部針對呆帳大戶問題,已擬定多項查處作法,政務次長李進勇昨天召開記者會強調,擬採香港破產法作法,對仍過著奢華生活的呆帳大戶訂定「禁止奢華條款」,供司法院向立院提案修法的參考,同時,亦指示檢調單位、行政執行署全面清查呆帳大戶、涉案人本人及國內外親友名下財產,積極追討。

李進勇表示,法務部針對億元呆帳大戶名單,整理出二十名企業集團負責人或個人,安鋒集團朱安雄、長億集團楊天生、東帝士集團陳由豪等二十人,都列為首波追討對象。

行政執行署署長林雲虎也向全國民眾發出「懸賞令」,很多呆帳大戶也是欠稅大戶,凡提供可供查扣財產的證據,致順利追討欠稅,該署將頒發最高一百萬元的檢舉獎金。

破產人生活條件將受限

對於許多呆帳大戶不還行庫借款,還住豪宅,出入高級餐廳、一身名牌,李進勇痛斥說,「太惡劣了」,法務部擬仿效香港立法,在我國破產法內,增訂「禁止奢華條款」,限制破產人的生活費用和條件等,條文完成後,送司法院作為修法的參考。

法務官員說,香港的知名藝人阿B鍾鎮濤申請破產後,被限制四年內名下不得有不動產、轎車、過高級生活的享受、買名牌服飾、工作收入的每一分錢須繳給香港破產局,破產局再依照其生活所需,給予必要輔助,值得我國參考。

為防杜呆帳大戶將資金不法洗錢到國外,檢調將會同財經等部會及透過國際反洗錢組織追查,如有洗錢不法將予查扣。


--------------------------------------------------------------------------------

蘇揆︰呆帳國民黨執政惡果

〔記者陳詩婷/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立法院表示,從國內各銀行近日陸續公佈的呆帳大戶跟他們的金額、往來情形,就可看出呆帳是國民黨長期一黨執政的惡果,未來政府非但不允許官商勾結、把銀行當作提款機,更將訂定相關辦法,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蘇貞昌指出,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在打銷呆帳上已有不錯成績,加上現在金管會和銀行配合行政院,公佈惡性重大、一定金額以上的呆帳大戶名單,相信未來呆帳不會再這麼容易發生,企業也不敢像過去一樣掏空銀行。

蘇貞昌並說,現在政府不但要催收呆帳,更會從制度面加以防止呆帳的發生,「個案也應該要追查」。

自由時報  96 03 17


8樓. 星火
2007/03/17 12:11
誰讓呆帳戶胖嘟嘟?

中國時報2007.03.17  田闐/北市(文字工作者)

在金管會的要求下國內銀行紛紛在網站上公布一億元以上的呆帳大戶,而統計出來的結果也差不多和許多人預期的一樣,像是長億、安鋒、東帝士、國產這些樓塌又留下惡名的財團都榜上有名。當然這些財團會如此除了負責人存心五鬼搬運外,其他的因素還有不當政商關係當特權運用,盲目投資自我膨脹,最後就是關係企業皆成了地雷,全部引爆開來。

我們在看過去的同時,可曾反思這些現象在今日或未來的台灣社會中,有可能改革和導正嗎?因為這些倒帳大戶會如此神通廣大,最重要的助力是扭曲的民主,簡單講就是權錢兩股勢力在同流合汙,所以大企業搬銀行金庫,鄉鎮的派系則是搬農漁會,最後就是全民大失血。而今日去觀察,便可發現此一現象仍是存在,甚至更加的惡化,那就是以往是運用政商關係去銀行搬錢,現在則是透過高層或官邸力量,叫銀行乖乖又主動埋單和金援,然後政府在後頭當保人拍胸脯掛保證,在不然就是把官股銀行透過股權變動方式,利益輸送整個送給財團,整個差異只是以前是顯性今日是隱性,懂得包裝和偽裝。

更糟糕的是,在整個黑金與不當政商特權勾結中,本應發揮白血球殺菌功能的金管會,也在政治黑手介入下,竟成了不斷增生的癌細胞,除了內部少數不肖官員不斷利用監理大權從中海撈一票橫財,也把國內金融機構扭曲成權貴和政黨金庫,當然也使得台灣的金融業,長期下來根本像是不成材劉阿斗,無法如電子業對外征戰攻下市場。

總之,台灣的銀行呆帳,是民主破敗、官員特權、政府自腐與商人鑽營,所共同為惡下的現代國賊,不是只有一些不肖企業家搞出來的爛攤子,但這爛攤子似乎永不打烊。

黑金與腐化才是淘空國庫的元兇!


7樓. 星火
2007/03/17 11:52
遲了十年的呆戶…誰包庇?

【聯合報/張忠本/金融機構退休主管(台北市)】 2007.03.17 02:38 am
  
報載銀行之呆帳大戶、壞帳金額與一九九八至九九年事發當時聯合徵信中心統計之各集團銀行貸款總金額相去甚遠。因為事隔多年,有些可能已清償、有些已折價變賣、有些是欠票券公司,或民間銀行之呆帳未列入近日公佈之呆帳大戶欠款金額;甚至懷疑某些欠款已由銀行提列呆帳損失,故未再列入逾期放款名單。

公佈呆帳大戶名單是力霸案後的後續效應,只是遲了將近十年之久。當年面對這些財務困難的財團,政府只知道紓困或重整。其實這些集團負責人有些是投機冒險炒作股票與房地產者、有些是背信掏空公司圖利私人者;有以蒙蔽、欺騙或勾結等不法手段取得銀行貸款者;也有民代以權勢迫使官股銀行貸款者。

政府在紓困或核准重整時,卻不計他們是否還有正常營運的能力、產品是否具市場競爭力;也不計較他們可能涉及的背信、掏空、詐欺等違法劣行。表面理由是怕這些企業集團的財務問題引發金融機構的信用危機,另方面也顯示台灣政商間的利害關係。這些集團負責人很多是立委、國策顧問或地方議會議長。

如長億集團負責人楊天生是國民黨中央委員,兒子是立委;楊天生又是陳水扁口中的「傑出的教育家與企業家」。二○○○年六月,長億的債權銀行在財政部推動下進行財務紓困,降息並凍結本息償還。當時銀行長短期貸款已達一九八億元。該公司房地產積壓存貨(土地、在建工程、待售屋)當時已高達三一五億元;卻還以三倍成本價向關係人購地。大股東脫產求現將本身持有不動產套給公司,再由公司向銀行大量舉債。同時「長億」關係人持有之該公司股票已有九成九質押給銀行,銀行卻不察是否楊家已金蟬脫殼,還給予紓困。

另一實例是安峰集團一九九九年已發生財務危機申請重整。當時安峰積欠銀行一三九億元,經濟部未予核准。後來安峰集團求助國民黨營事業光華及中華開發投資及貸款三九億元,撥款一周後再度跳票,不久朱安雄潛逃海外。稀奇的是,反黑金的民進黨政府卻同意安峰集團重整,迄今未見償還債務,卻能繼續租廠營運,由大股東收取租金。

這次力霸案件動員了空前的人力,稽查王又曾及其家族成員、以及集團高階主管數十人分別羈押、起訴,並求處重刑,這是過去在財團紓困時該做而沒有做的事。

只是為德不卒,還應追訴當年不良放款過程中有無不法?有無金融人員勾結便宜行事?例如當時長億集團財務十分吃緊,貸款條件為何能如此優厚?

又如力霸集團亦然,早在一九九八年已虛設公司,製作假帳,蒙蔽投資大眾,並掏空公司。多年來卻未見主管機關認真糾舉,公告大眾,進行處分。今天鑄成大錯再來亡羊補牢。為何不追究多年來主管機關有無包庇?有無官商勾結?

 


6樓. 星火
2007/03/17 11:41
九呆帳大戶 也是欠稅大戶

【經濟日報/記者徐谷楨/台北報導】 2007.03.17 03:12 am
  
呆帳大戶和欠稅大戶有如「連體嬰」關係。金管會要求各銀行公布呆帳大戶,法務部看過名單後覺得「似曾相識」,原來這些知名呆帳大戶有九人同時也是欠稅大戶,欠稅款動輒數千萬元,不少還涉及犯罪,卻生活奢侈,未來將強力偵辦。

呆帳與欠稅大戶「雙料冠軍」,包括:東帝士總裁陳由豪、廣三集團總裁曾正仁、長億集團創辦人楊天生、國產汽車總經理張朝翔、博達科技董事長葉素菲、鴻禧集團前董事長張秀政,台鳳集團負責人黃宗宏、大葉大學前董事長葉松根、前高雄市議會議長朱安雄,及前立委翁大銘,只有翁大銘在個人部分未欠稅。

法務部政務次長李進勇昨(1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呆帳大戶涉及犯罪部分,多次指示強力偵辦,在金管會要求銀行公布呆帳名單後,定將全力清查涉案人的國內、外財產,查扣不法所得。

至於呆帳大戶涉及在法案審理中的案件,李進勇指出,已多次通令轄區檢察署列管,依專責檢察官到庭,加強舉證責任,且隨時注意審理情況,適時向法院聲請必要的強制處分,以免涉案的呆帳大戶潛逃出境。

不過,像朱安雄、陳由豪、曾正仁等人,都已潛逃海外,留下一屁股債,變成通緝犯;對此,法務部指出,已透過國際司法互助,對外逃的重大經濟犯罪罪犯,全力追緝中;也透過國際間反洗錢組織,建立查緝網路;另外,正研擬防杜地下通匯的措施,以免呆帳大戶賴帳、欠錢不還,還把錢挪到海外。

 


5樓. 星火
2007/03/16 16:05
吃夠夠呆帳大戶依然風騷

記者陳麗珠/特稿

說穿了,公布呆帳大戶名單不過是個讓大家在苦悶的日子中,多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能起什麼作用?罵完了,欠債的仍然逍遙法外,過他的好日子,吃香喝辣。該上班賺錢養小孩、繳貸款的老百姓們,還是得出門去工作。當官的則滿足社會期待,官位得以確保。

建立預警制刻不容緩

政府玩這種把戲以為可以「喚醒」那些欠錢的人的「道德良知」,還不如將腦子多用於建立有效率的預警系統,降低人謀不臧,少點官商勾結。

攤開各大行庫的呆帳大戶名單,「黑名單」非常類似,有一時賺到錢、大肆擴張者;有想當上市公司老闆、借殼上市炒股票的;有因為兒子當省議員,手上企業又處於風光期,借錢容易的;也有作假帳被抓包的。

呆帳戶行業包山包海

倒帳大戶所從事的行業則囊括「食、衣、住、行、育、樂」,如許多五年級生相當熟悉的小美食品,養殖業的公鹿實業;紡織業的瑞圓纖維。住的就多了,長億開發、擎碧建設、虹邦建設等。行的部分,公車就是大家最熟悉了,台北市的大有巴士。提供民眾休閒娛樂的呆帳戶也不少,紅極一時的亞哥育樂、做網球拍的光男企業、漢神百貨等,連做涼椅、女性內衣也難免因財務困難,只好倒債。

別以為只有企業才會欠大錢,許多知名人物積欠的金額非常嚇人,是一般民眾工作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陳由豪、張朝翔、周人蔘,都是欠下上億元的大老闆,至今沒有清償。曾經是橫跨政商界的知名人物如張秀政、楊天生、朱安雄、曾振農,其所主導的集團所積欠的鉅額債務,更是令人咋舌。不過,一般民眾欠了錢,一定拚了老命賺錢來還,大老闆們並不如此想!朱安雄家族所屬的安鋒集團用安鋒鋼鐵、峰安金屬、振安鋼鐵等不同的名義向銀行借錢,光是台銀等八大行庫的呆帳金額就逼近百億元,朱安雄早已逃離台灣,成了通緝犯。欠下鉅額債務的陳由豪也逍遙海外,日子愜意,甚至成為中國的繳稅大戶。

政府拿滯留海外不歸的通緝犯沒法子;就是留在國內的許多欠債大戶,政府也一樣使不上力。

債權銀行說,許多大老闆們早就脫產了,就算擔任企業貸款的連帶保證人,查封不到個人財產,也是白搭,總不能像民間討債公司一樣,找人海扁。沒擔任連帶保證人,那就連催討債務的理由都不成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欠債企業的老闆開名車,吃好、住好。

聽了債權銀行的解釋,看完了銀行承辦、簽證會計師沒日沒夜趕工出爐的呆帳大戶,倒帳的人,日子依舊快活,接下來該怎麼辦?媒體在等待明年公布時,有沒有新鮮的名單;銀行在擔憂別發生呆帳;官員則繼續指揮銀行要及時公布名單,對金融秩序到底發揮了什麼效果?

自由時報  96 03 16


4樓. 星火
2007/03/16 12:19
以前帳賴銀行現在賴給股民

中國時報2007.03.16  陳一姍

金管會公要求銀行布的呆帳大戶,代表了舊金融時代;新金融時代,股民取代了銀行,因都賴帳給股民。

在金管會的指示下,七十二家本國與外商銀行昨日同步公佈的呆帳大戶名單,沒有太多意外,除了博達這個高科技公司,其餘多數是上一波傳產地雷股。

過去這十年來,真如呆帳大戶名單所顯示的那樣風平浪靜嗎?難道都沒有新的呆帳產生嗎?難道都是十年前的舊案嗎?答案是否定的,只是這些不誠信的企業主,以前把爛帳賴給銀行,如今轉賴給廣大的股民。

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股市籌措資金,資本市場成為企業籌資新管道。三年前,以博達為開端,訊碟、皇統、太電、茂矽案,一個一個股市地雷股,讓股民財產轉瞬間變成壁紙一張,對於整個社會的衝擊,其實不亞於呆帳大戶。

以博達為例,向投保中心登記求償的小股東就超過八千件,股民損失,求償的金額就近五十九億,接近第六大大呆集團華隆的銀行欠款金額。

從賴給銀行到坑殺小股東,降低社會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強化金融監理。大呆戶名單透露出,越大額呆帳,靠得越是綿密的政商網絡在背後撐腰。陳由豪可以直接在總統府裡走動,楊天生、翁大銘、劉松藩、張文儀都曾進入國會殿堂,負責立法。

昨日公布的大呆戶,如是舊時代黑金的最後巡禮。那未來呢?台灣正在形成的新黑金或白金結構,真的能給金融監理者,一個獨立監理的空間嗎?從最近爆發的力霸風暴,小存戶與小股民,恐怕不敢太樂觀。


3樓. 星火
2007/03/16 12:19
欠債為甚麼難追回?

中國時報2007.03.16  劉德宜/特稿

大呆戶的名言是:債多不愁,欠債,為何要還?因為,大呆戶除了政商關係,更有許多手法規避法律與銀行追訴,所以,銀行在追債上總是慢一步、遜一籌。

為何銀行沒法追討回來?在源頭的放款上,除了最常見的政治關說造成的呆帳,銀行搶做業務,顧不了授信品質,都是銀行沒法子追回債款的情況。

從催收的角度,除了關說要求銀行不要立即掐死,導致銀行錯過黃金催收期,不是讓負責人跑掉,就是擔保品如股票的價格快速下滑,而且很多擔保品的所有權不清楚,導致訴訟程序拖長,也是銀行一直很難快速回收呆帳的原因。

銀行放款都會要求提列擔保品,最佳的擔保品就是房地產,看準了這點,最會玩土地、也成為這波主要呆帳業種的營建業,在土地融資貸款時就會把土地分割成好幾個所有權人共同持份。

在法律程序上,民法物權上的一堆抵押權、地上權……,光是這些法律關係就讓銀行暈頭,更遑論追討時,該用什麼招術破解層層法律關係,然後叫所有的所有權人簽字拍賣收回。所以這幾年銀行大量招考具有法律背景的催收人員,就是要改變這層弱勢。

更高桿的例子,就是出現在王又曾掏空案上:空殼公司搬錢,讓銀行這筆呆帳完全「死掉」,這是早期建商最愛玩的手法。

一位房地產人士就以東帝士建設為例,要推案借款時,東帝士就會以A公司為主要借款人,B與C公司為連帶保證人,之後B與C公司將帳務作成負數,然後A公司宣布虧損,B與C也認列A公司的虧損,但是B、C早就是空殼了,試問,銀行怎麼向ABC三家公司追討到錢?

這次銀行公布大呆名單,引起民眾大加躂伐,直批政府應該讓所有呆戶全都露;事實上因為不少銀行早就將不良資產包裹賣給資產管理公司,而這些不良債權不必計入公布名單裡,還有,海外放款的情況也不必揭露。

所以這一大串名單,對民眾來說完全不具任何意義,對銀行、大呆戶更沒意義,因為都已經是呆帳了,不還錢就是不還錢。


2樓. 星火
2007/03/16 12:18
集團呆帳大戶後台藍綠都有

中國時報2007.03.16  陳鳳英/特稿

大呆戶公布,名列前十大欠債集團名單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面孔」。檢視這批欠債大戶名單,幾乎清一色都是積極經營政商關係,卻疏於企業基本面的經營。同一批人,能在各家銀行借貸自如,達到債多不愁的境界,背後的政商勢力自是不同凡響。

長期以來,政府可影響、控制的泛公股銀行市占率達五成以上,公股銀行因而被迫在政經食物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過去國民黨兵分二路,透過黨營事業、公股行庫資源挹助,穩住政經局勢,避免引發企業連鎖系統危機,又可收拉攏地方派系,換取企業集團政治效忠,進而對政黨回饋政治獻金,從而構成一張複雜的政商關係網絡。

國民黨時代,家大業大的黨營事業,大手筆「政治投資」特定地方派系,換取地方財團的政治動員,北部地區以東帝士、宏國(三重幫)為首;中部有長億、廣三各領風騷,南部則以王玉雲家族、安峰朱安雄、吳德美夫婦獨大。只是這批在本土金融受重傷的「政商大戶」,在政黨輪替後,飽嘗使不上力的無奈。

民進黨執政後,不顧在野時的堅持,延續國民黨時代「以錢養權」的政商紓困豢養模式,持續以公股銀行資源挹助東帝士、宏國、慶豐、長億、大穎、桂宏、國豐及台鳳,被黨內譏為「找鬼開藥單」。

名列欠債大戶榜首的安峰朱安雄夫妻檔,勉強在高雄地方政壇維繫一脈香火,但也因此被立委炮轟,「為何安鋒無力還款,朱安雄卻有錢買票?」銀行無力催討債務,只好用盈餘打銷這些呆帳,無異於是要國庫替朱安雄埋單!

廣三集團曾正仁曾橫跨台中縣紅黑兩大派系,曾正仁的父親曾秋霖與前立法院長劉松藩是拜把兄弟,劉松藩以紅派大老之姿充當台中企銀「門神」;黑派要角張文儀則是順大裕董事長。廣三一出事,紅黑兩派大老不約而同走上流亡海外之途。

李登輝主政時代,為平衡台中縣紅黑勢力,刻意扶植的長億集團,曾與扁政府有過一段密月期,楊天生的公子楊文欣在立法院與藍軍唱反調,以投票支持高鐵,換得開發基金增加投資「月眉案」四億元。不過,茍延殘喘多時的長億,政商實力大不如前,三年前楊天生「賣老臉」親自出來選立委,結果還是沒選上,見證政壇與商場同樣現實無情。

華隆集團精神領袖翁大銘,雖然只當過一任立委(第二屆),但旗下的「華隆幫」立委,在國會中叱風雲的能耐,大到證券法令的修改,小到立法院使用的茶包購買,都是華隆旗下的「農林」產品,無所不包。但一度軍容壯盛的華隆幫立委,也因華隆金盡而走入歷史。


1樓. 星火
2007/03/16 12:18
七行庫形同政商關係下提款機

中國時報2007.03.16  劉德宜、陳鳳英/台北報導

新銀行未成立之前的台灣金融支柱為前省屬七行庫,這七大行庫成為黨政商關係糾結下的「提款機」,因此也成為今日呆帳銀行的「支柱」,合計呆帳金額達一九二五億元,幾乎超過全體銀行呆帳總金額的一半以上;其中前十名呆帳銀行屬泛公股系者占九家,其間的政商關係由此可見。

統計前十大呆帳銀行,前省屬七行庫外加兆豐銀、國泰世華銀行、中信局等一億元以上大呆戶總金額高達二五八一億餘元,幾乎包辦了全體銀行呆帳的七成七。

等於賠掉十四戶帝寶豪宅

前省屬七行庫總計公布七二一個大呆戶,平均每戶積欠銀行二.七億元,這筆錢拿去買個兩戶一百坪帝寶豪宅,綽綽有餘。

其中省屬七行庫以彰化銀行的呆帳金額五一九.九一億元最多。彰銀副總經理林維樑說明,因為考量賣給資產管理公司(AMC)等於是「賤賣」,所以當各行庫大量賣不良債權(NPL)時,彰銀寧可自己催收,所以這次成了「大呆戶冠軍銀行」,卻也真實反映彰銀的債權狀況。

由於金管會要求各銀行公布一億元以上的呆帳大戶,但如果已經賣給資產管理公司者,則不再屬於銀行的呆帳,因此不在此次公布之名單內。不過,據了解,彰銀先前曾經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五百多億不良債權,數目相當可觀。

彰銀的呆帳大戶以新燕紡織高居第一名,呆帳金額二九.五億元,較受注意的是新燕紡織與味全三重廠土地債權處理的狀況。

瑞聯地雷七行庫一起踩

這家三十年歷史的亞克力棉老紡織廠目前仍在營運中,它令外界印象最深的,不是事業做的有多好,而是股票已經下市的它,老是成為主力作手炒作的標的,而且也曾被信益陶瓷與百年建設入主借殼,特別是百年建設老闆陳美龍入主後,想將新燕轉成建設公司,卻遇上以營建為首當其衝的金融風暴,因此爆發財務危機。

為了解決財務危機,陳美龍以之前向味全董事長魏應充買下準備做建案開發的一.五萬坪味全三重廠,味全未在規定期限內變更為乙種用地為由,向味全要求索賠,這個官司就此開始纏訟至今,目前仍未解決,連帶地影響債權人彰銀對新燕債權回收進度。

林維樑表示,這塊地已經進入法院拍賣程序,目前底價還未公告,而這塊地位在捷運站出口,應該會賣到很不錯的價錢。

前省屬七行庫普遍都有的地雷瑞聯航空,目前還積欠這七家行庫大約二十五億元,但是靠著這波台中地產翻身而賺了不少錢、隱身在台中新生代建商偉鉅建設之後的周啟瑞,據說並不想還積欠銀行的債務。

周啟瑞目前最新的動向,是以禿鷹姿態搶標了台中文心路上的一塊土地,並且轉手賣給總太建設,據說中間差價每坪將近二十萬元。

呂「信義」欠台銀上億

台銀則有個最大的個人戶叫「呂信義」,他積欠台銀一.七八億元,而彰銀也有同樣的戶名。如果這兩個戶名為同一人,那呂信義應該是省屬行庫裡最大的個人呆戶,金額約為四.五五億元。台銀說,由於年代久遠,只知呂信義是個台北中和地區的建商,而當年他個人可以借到這麼大筆款項,銀行推估可能是與他的公司做連帶保人,才能借到這麼大筆錢。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