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電影】緝狂公路。
2019/04/07 08:27
瀏覽3,993
迴響0
推薦12
引用0

雙手舉高!
什麼樣的殺手會殺愈多愈受到群眾歡迎?
我對美國上世紀三零年代的社會氣氛不了解,或許,貪腐與衝突日漸的日子裡,民眾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抵抗不了政府也掙脫不出生天,邦妮與克萊德在這般氣氛底下橫空而出,他們不想受到拘束只願享受當下、他們專殺執法人員而且冷酷無情,新聞媒體一邊報導他們的可怕,卻又一邊加深這對鴛鴦大盜的傳奇性,最後,他們殺人演變成一種群眾崇拜,沒經歷過槍林彈雨的人們尤其容易失心瘋。
只是,公權力哪容得了這般挑釁?

德州州長迫於壓力,不得不請出前任德州騎警出來勦匪,州長完全不看好那種過時的稽查罪犯手法,都什麼年代了、沒有科學鑑定輔助也沒有強大的火力武裝,怎麼可能逮得到這對鴛鴦盜匪?無奈之下的決定卻讓州長不斷反悔,如果法蘭克哈默與曼尼高爾特這對搭檔沒有成功完成任務,媒體與民眾會怎樣看待?
有功要搶、有過要推,政治就是這麼回事罷了,只是這些都不在哈默與高爾特的考量範圍內,他們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緝拿邦妮與克萊德到案!
或者,當街擊斃吧。如果沒辦法活逮的話。

這類警匪對決的電影多半會以緊張刺激的追捕過程為賣點,「緝狂公路」(The Highwaymen)雖然主軸仍是哈默與高爾特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過程,劇情與畫面卻瀰漫著一股哀傷,無論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如何,緝凶的過程卻一再給了兩位執法人員省思內心的空間,或許有一種感嘆,感嘆時代一去不復返、也感嘆年紀永遠跑得比時間還快,犯罪調查的制度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周遭人們瞧不起乃至訕笑他們的古板,但他們原本擁有的那一套還是很管用,而且直接精準。

到底這個政府或執法單位發生了什麼事,會讓殺人兇手變成公眾歡迎的對象?為什麼民眾寧可力挺劫富濟貧的邦妮與克萊德、就連城裡的富人也跟風崇拜?
公權力難道墮落到那般程度?
哈默與高爾特對此深深疑惑,可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一方面也是不許再有悲劇發生,無論被殺的是罪犯抑或警方。只要有受害者,背後就會有必須承受失去的傷心家人。擔任德州騎警時,他們幹掉過不少匪類,那些過去讓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對於生命應該要有另一層體悟,執法者面對罪犯時,是不是應該要有更寬容的心懷?

因為這樣的糾結,巴洛先生跟哈默說的那段話,格外揪心。沒有父母不疼孩子的,要讓疼惜子女的父親講出那種話,是要有多大的死心與哀痛才說得出來?身為一位父親,巴洛先生的煎熬,哈默懂得。
但即使懂得,克萊德與邦妮的威脅顯然是直球對決,既然想處理就不要縮手縮腳,否則後悔的一定是自己。
哈默心想,要是有可能,他真想先對這對亡命鴛鴦喊出雙手舉高再決定下一秒該怎麼行動。
如果他們不是要去打獵的話。

我個人相當喜歡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三零年代的美國會發生什麼事,更充滿太多想像空間,邦妮與克萊德這對鴛鴦大盜的行徑張狂,對公權力絲毫沒在手軟,可偏偏他們還擄獲了為數眾多的百姓心理,事實上,兩人的喪禮分別吸引上萬人前往致哀,那是對公權力的莫大諷刺,看在完成任務的哈默與高爾特眼中,五味雜陳。
他們無法改變群眾對特定人物的印象乃至喜好,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更安全的環境提供給人民,無論褒貶。有點哀傷,就跟電影呈現的調調一樣。

我以為這部電影不只是單純的傳記電影,導演站在幕後賞了政府一巴掌,雖然事件久遠了、時代也早有不同,人們對於公平正義的渴望沒有改變,雖然殺人就是不對,但別懷疑權力的墮落與暴力的崛起,那是天平兩端的事,也是你我內心始終保持的平衡。
電影名稱:緝狂公路(The Highwaymen)
發行公司:Netflix網飛
官方網站:https://www.netflix.com/
正式上映:2019.03.29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