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基隆河景美溪溯源 谷中分水見分明》
2013/11/04 09:30
瀏覽4,574
迴響0
推薦15
引用0

  上個星期節目中提到去拜訪天燈之鄉─平溪的水環境巡守隊,發現有放生和大量垃圾的問題。回程的時候,我和負責輔導巡守隊業務的青年朋友吳璽文先生,看見「往分水崙」的路標,於是我建議:我們去探探基隆河和景美溪的源頭。

  「往分水崙」的路標是在從新北市106縣道58公里公車站「觀音山站」旁邊,它同時指向「基隆河源頭」;溯基隆河源頭而上,有個觀音亭,觀音亭旁有個涵洞;循著水路行到馬路的盡頭,禪寺在前方。這座禪寺不像多數廟宇那般地金碧輝煌,從它前方亭子旁的水路推測,好像有部分建築非常貼近河道上方,我們也循著這個流向推測,基隆河的源頭,深藏在茂密的森林中!

  我們離開基隆河源頭回106縣道,在56公里處姑娘廟附近往平溪方向、有個180度大轉彎這裏,穿進隧道口就看見景美溪的重要支流大溪墘溪;車行慢慢進入大溪墘溪的上游集水區,東側有比較大的水流,西側則是一條小支流,兩條支流在這裡會合後,由幾個圓型涵洞往下流,流經姑娘廟,在雙溪口加入石碇溪,成為景美溪,流到台北市景美匯入新店溪。

  我曾經聽地理老師說,基隆河和景美溪有個"谷中分水"的特殊現向。這回,我們從平溪沿著縱谷向西南方上溯基隆河;接著繞過觀音禪寺西側稜線,進入景美溪支流大溪墘溪的谷地;基隆河和景美溪便是在這個縱谷中,呈現谷中分水的形勢,兩者相背而流。從一些研究報告指出,將這兩條河流源頭的地形作比教,可以發現基隆河上游主流的谷地比較寬敞,河床坡度比較平緩,因此可以推論基隆河上游的向下、向源侵蝕力量較小,景美溪則比較大。彼此之間的河川襲奪情勢中,景美溪是居於優勢的。

  在我們臺北盆地的地質變遷中,原本從桃園台地流入台灣海峽的大漢溪,就因新店溪的向源侵蝕,而把它搶過來加入淡水河系的;也因此,使得桃園台地上都是古石門沖積扇上的諸多放射狀河川,失去了上游大漢溪(大嵙崁溪)溪水的挹注,各溪變成了「斷頭河」。(請閱http://blog.udn.com/selin7777/5493541)

  記得早年讀地理課本的時候,常常會有「溪流分水嶺在哪裡」的說明,如今,在我們的平溪山區,在所謂「谷中分水」之處,我們「往分水崙」的路標,讓我對取地名的前輩充滿了敬意跟好奇。而從這兩條溪的向源侵蝕狀態,哪年哪月哪天,景美溪會將基隆河搶過來嗎?在動則十萬、數十萬、數百萬為單位的地質年代中,站在溪流的源頭,感到己身是多麼的渺小,自然是無比地深奧!


*參考資料:
http://www1.geo.ntnu.edu.tw/~shensm/Course/Geomorph/%E8%80%83%E5%AF%9F%E5%A0%B1%E5%91%8A_90.htm

完成於 2012.10.24  播出日2013.10.30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