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嗜吃甜食,只有遇上幾種真正喜歡的才提得起興趣。但是,一向有些偏好港式甜點。說是港式,其中幾種實為傳統中式甜點、而且是花費功夫的。港人吃甜點,統稱「甜品」,固體實在的糕點外,也有多種液體、糊狀甜點,稱之「糖水」,吃這類甜品,便是「飲糖水」了。和廣東菜一樣,港式甜品注重材料、原味,是中式甜點中筆者較喜的一派。以下幾種糖水十分傳統,但是歷久不衰、仍受歡迎,也是筆者較喜歡的。
生磨芝麻糊
芝麻糊,不少地方有售,但多是以現成的粉末沖成,既不香、也不濃(稠度則是添加芡料「做」出來的),沒什麼好吃。好的芝麻糊,重點是店家自己「生磨」,由黑芝麻開始處理、現磨後一、兩日內使用,還有濃郁的芝麻香。在香港大小甜品鋪,如果賣的不是真正生磨者,恐怕沒有客人會點。
生磨火蔴仁
火蔴仁,即是核桃。生磨火蔴仁,就是自家磨製的核桃露。好的核桃、剛剛自家現磨而出,香得無以言喻。當然,重點還是生磨。市面上也有售罐裝粉末,同樣是天壤之別。這兩種傳統甜食,如果少了現磨香氣、只剩甜味,就沒了神髓、僅餘名稱。
涼粉綠豆沙
綠豆沙在其他地方多用在糕餅內餡類,港式甜品則直接食用;涼粉,近似台灣的仙草,稍微多些青草香氣。與台式仙草冰加綠豆異曲同工,兩種涼性食材搭配,很適合夏天消暑。至於芝麻糊、核桃露則頗適合秋冬熱飲。
由 90 年代後半《許留山》起,鮮果大量入侵港式甜品,雖偶而會吃許留山著名的「芒果西米撈」(芒果切片 + 西米露 + 少許椰汁),但老是覺得太甜。許留山獨領風騷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了一家《滿記》,這家原本在九龍西貢區,許多人到西貢著名的海鮮市場飽餐後會到滿記「飲糖水」,之後越來越出名,終於開到港九市區,現在已四處可見。
滿記的傳統甜品未必超過隨處可見的傳統店家,但是一味「楊枝甘露」則賣到排隊,楊枝甘露是現切芒果丁 + 西米 + 鮮奶 + 少許椰汁,再加最重要的白柚瓣,這個白柚用得巧,正好以清香沖淡了芒果汁西米的甜膩。因為是以鮮奶為底,這甜點可以盛碗舀食也可以裝杯飲用,方便之至。這新派甜品不知是誰所創,但是滿記以它大賺,連不嗜甜食如筆者也覺得好味。
香港甜品店有些其他特色,像是茶葉蛋只在甜品店販賣、海帶只用來做甜點材料,台灣觀光客初次都會驚訝。港式糖水在台北,散見於各港式餐廳酒樓,但多不道地、選擇也少、更別想吃到生磨製作的。至於某明星投資的《糖朝》,的確是引進香港連鎖店,不過到了台灣,粥粉麵什麼都賣,完全不是專業甜品店,東西水準僅及香港之半吧,試過即失望、不會再去,但是依然門庭若市,只能說忠孝東路上的年輕消費群要求實在不高吧。
2006‧01(Pictures courtesy of Honeymoon-dessert.com)
- 22樓. scubagolfer2007/03/05 11:36發記、滿記
好啊,下次改至發記。不過,我這幾乎不會主動購買、Order、吃甜品的人,對甜品的感覺肯定十分遲鈍啦...
滿記西貢老店味道佳,銅鑼灣那家大些的店面現已關掉,看來真是走 Food court 路線去了?
- 21樓. lemonade2007/03/05 00:35well...
我們這次終於吃到滿記了!
但是那楊枝甘露有點令人失望..
不知是否因為我們是在 food court 吃的關係?
還是發記的甜品美味許多!!!!
- 20樓.2006/06/22 22:35糖水糠水
我還滿喜歡香港糖朝的手磨核桃糊
至少比台灣有些大餐廳拿沖泡的芝麻糊充數強太多啦(嘆)
台北的糖朝我也只在門口張望過
是對東區的飲食水準不太俱信心^^
感覺您和香港的吃食很熟
我相信您說的
獨立品牌會比糖朝來得優
我最喜歡的楊枝甘露在松記
雖然已有一家分店
規模還稱不上連鎖品牌
應該趁它"坐大"前多去幾次才是?^^"
或許有機會您能再多介紹幾家獨立的,比糖朝更優的店家
下回去香港再去朝聖 : )
- 19樓. scubagolfer2006/06/21 01:16糖朝
Sunny:歡迎、多謝瀏覽。香港糖朝甜品水準個人覺得一般,比起若干獨立單店要差些。台北糖朝嘛,個人是不會去的。
您的 blog 相當好看!
- 18樓.2006/06/20 23:03香港糖朝
您好
無意中點了進來
一看之下欲罷不能
很高興得知這個網誌
說到糖朝
雖然香港的糖朝當年是以專業糖水店起家
發展至今豈只粥粉麵都賣
去年去香港時看著他們的菜單著實傻眼了好一會
比之台灣分店,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午間餐盒外賣生意還特別好
買單時前面排了長長的隊伍
全是附近寫字樓的行員吧
SunnyPie
- 17樓. V2006/02/23 14:36超愛...
*許留山*滴芒果西米撈...
想念...
- 16樓. scubagolfer2006/01/09 11:24答覆一下
甜點,小弟認識粗淺(因為興趣不大),這麼多回應,自要答覆一下(有問號的)...
瘋鳥:對莓類過敏,會發疹子啦...(也去看過您的 blog,很有趣!)
peray:雙妹「口麥」(音 Mug,Mark 之意)我沒去過,據「港式甜品專家」(老婆)試過,認為一般。
Jimmy:真的不知台北哪裡有好的港式甜品
- 15樓. 旅人2006/01/09 10:55年輕消費群
年輕消費群一方面也許真是要求不高,但也很可能是從來沒機會比較。畢竟沒去過香港,沒嘗過正宗甜品的人(像我們家),也不知道到底該要求什麼,或怎樣才叫真正好吃。在台灣分店吃到港式甜品,可能已經驚為天人了(像我們家),一直要等到看了老饕的心得,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些什麼(像我們現在看到這篇...)。
所以常覺得看「吃」的文章,有時享受比自己真的去吃還過癮。就像我們愛看唐魯孫談吃,雖然幾乎沒有一樣東西還吃得到,但是看到那美好的經驗,就像自己也親身經歷了一樣。
旅人的網誌
旅人行腳:縱橫美國國家公園 - 14樓. Das Reich2006/01/08 20:15講到雙妹麥
我與上次那群飯友昨晚去了隔壁的GIORGIO狂吃義大利菜後,就轉到這家雙妹麥來飲糖水....
八個人點了芝麻燉奶、芝麻糊、核桃糊、核桃燉奶、蓮子什麼的共十一碗...
讓我這很少吃甜品的也很過癮,重要的是該店家都是現作的,急不來....
- 13樓. 蘇鐵2006/01/08 11:45我愛芝麻糊
喔喔喔!
我超愛芝麻糊.小時候在台北中華路上有一家廣東店,就有賣生磨芝麻糊,記得白色的湯匙一放進去就被染的黑糊糊,表面上看不到熱氣,但是如果一大口吃下去保證燙傷食道.唉........可惜早在多年前這家店就拆了,現在也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做這種甜品.
最主要的是,這些甜品都要用豬油調合才會香滑適口,現在的人講究健康取向,怕甜怕胖怕膽固醇,所以記憶中的滋味只有隨風逝去難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