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ebrity Chefs
世界級的名廚有兩種,一種是醉心於料理世界、埋首做菜,例如西班牙名餐廳 El Bulli 的 Feran Adria,最大興趣是研究、創作新菜色;又如 Michel Bras,窩在瑞法 Lagiole 地方,日本人得三顧茅廬才說服其開個小分店。另一種則是非常 "enterprising"、力求擴展版圖,又會自我宣傳、做生意,例如 Jean Georges 、Alain Ducasse 就開得全球都是,成就真正的跨國高級餐飲集團。如果東西好吃,兩類各有所求,也無所謂誰是誰非。
除了由歐洲發跡的「名廚企業家」,由北美發跡的 Wolfgang Puck(奧地利裔移民)也是精明的生意人。由歐洲輾轉至美的 Puck 80 年代初崛起於美西,由洛杉磯歐陸西餐《Ma Maison》大廚兼股東開始、先是因甜點名聲大躁,後因連年承包奧斯卡金像獎會後宴之餐飲而馳名,20 幾年下來打造了龐大的餐飲王國。現在已有 Spago(以義大利菜為基礎的 fusion 融合式西菜,也有一稱為加州菜)、Lupo(純義大利菜)、Chinois(亞洲風)、Postrio(美式)、Wolfgang Puck Bar & Grill(美式)、Vert(法式)等正式餐廳品牌,還開了十多家 Wolfgang Puck Express 快餐。其他生意包括出食譜、拍烹飪節目、外燴、學校...多到誇張,應該是最會做生意的大廚了。
雖然這麼多生意,但是聞其名必想起的餐廳還是他的成名作《Spago》及《Chinois(on Main)》(因為是開在 Santa Monica 的 Main St.上)。今日 Spago 旗艦店已經搬到高級的比佛利山,當年筆者去的卻是在著名、喧鬧的日落大道(Sunset Blvd.)老店。由於該店一開幕就成為洛杉磯最 "in"、最 "hip" 的地點,當年去 Spago,多少有些「朝聖」、趕時髦心理。年輕,什麼都好吃,吃到豪華版披薩(煙燻鮭魚、干貝、明蝦海鮮 Pizza)已經過癮得緊,再加上置身好萊塢俊男美女間、更是暈陶陶,覺得「人生該當如此」,哪管一頓吃掉幾星期伙食費?是滿足的美食記憶。
之後也去了 Chinois on Main,到底是亞洲人,從小吃中菜訓練得嘴刁,遇上這「亞洲 + 加州」風融合(偏偏當時中菜元素用的又最多 - "Chinois" 即法文 "Chinese" 之意),當場覺得亂七八糟、不知道在吃什麼;但是心裡是虛榮的,覺得它是當時最時興的 Fusion 菜、總得一嚐。其實,還真不如去華人聚居的地方直接吃中菜算了。事隔多年,不知 Chinois 有無進步?
不久前,至夏威夷參加婚禮,又去了睽違多年的 Spago(茂伊島 Four Seasons 酒店內的分店),當天是包場早中餐 Brunch,半自助式菜餚囊括早、午餐菜單,慢條斯理的試了多種菜色,雖然號稱使用大量當地海鮮、蔬果,雖然也有當年讚嘆不已的海鮮 Pizza,但是吃完卻印象一片空白,雖然都還不錯,卻也挑不出幾種特別驚豔的菜色。這是怎麼回事?是嘴變刁了?還是心境不同了?
Spago 還是可以一吃,也仍然是名人聚集之處。當年在 Sunset 店,隔壁坐的是 Dudley Moore(演 "Arthur" 出名的喜劇明星),現在在 Four Seasons 則遇到 Steven Spielberg、Calista Flockhart("Ally"「艾莉的異想世界」),走出旅館還碰上 Keanu Reeves。但是已經對 Wolfgang Puck 的系列餐廳沒有太大興趣了。原來飲食口味、興趣因時空不同,會轉變這麼多,早知道就把 Spago (on Sunset)封存於回憶中便罷了。
2006‧01(Pictures courtesy of WolfgangPuck.com)
- 15樓. CATT2006/01/27 12:32夢裡選她千百度!
"原來飲食口味、興趣因時空不同,會轉變這麼多,早知道就把 Spago (on Sunset)封存於回憶中便罷了。"
走過世界各國,遍嘗美味,到頭來還是小時候的口味和第一次的驁豔最令人懷念。(當然你小時候必須吃過好東西才能比較)。
而且我個人年紀愈大。口味正不正宗愈來愈重要。其它似乎比較不重要了。記得是香港美食家蔡瀾說(給我口味其餘免談)。口味 ! 口味! 口味 ! like the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Fusion 中菜在我的看法中是(學藝不精)。 曾看到阿基師的電視專訪,他小時候學徒時,只能晚上起來自己練習回想白天菜色記筆記,試著老師傅的用料多少,程序,(因為也沒教他配方),大概多少蔥,鹽,油等等配料慢慢試。一試再試。才能成為有真本事的大廚。
八大菜系,每系都博大精深。因為以前老師傅都留一手,如果自已不努力鑽研苦練好好學。沒本事的話現代的半吊子師傅就只能 Fusion 一下。
Fusion 西菜是年輕約會的好地方。對我來說嘗鮮的地方。不要退流行跟不上時代。
唐魯孫談吃 !! 這是中菜的聖經教本。
- 14樓. scubagolfer2006/01/10 17:18Grace
Grace,
免客氣,好看用心的美食生活 blog 當然要推薦一下!光是吃飯前先去電徵求同意拍照(!)就可看出您對餐廳、他人之尊重。肅然起敬!
- 13樓.2006/01/09 22:35謝謝scubagolfer的推薦
拍謝! 現在才看到你們的留言! Jimmy blog 的連結頗精采的, 網路人際做的不錯喔! 謝謝scubagolfer的推薦, 能有你的賞識, Grace will keep hard in blog work!
- 12樓. scubagolfer2006/01/09 12:39Fusion
『用法式調味做的中國菜』...
昨天看到影片介紹巴黎唯一獲 Michelin Guide 一顆星之中餐館,黑白松露、魚子醬什麼都用上了,盛盤美不勝收。最後,一句旁白『這家店沒有中國客人』。華人食客心中多有定見,恐怕不忍見中菜被 fusion 成那番。
偶而一試,倒不排斥。但是大部份時候已經心有盤算當天要吃什麼,就別以 fusion 來攪亂我吧?!呵呵。
- 11樓. 旅人2006/01/09 11:49企業家
企業家開的餐廳,我大概是興趣缺缺,就像開公司的話我不會想聘請名廚去當CEO一樣。前幾年去Las Vegas在Venetian看到一家Postrio,在門口看了菜單就沒興趣進去。要價不高,但是從菜單看起來,大概就是很一般的美式餐廳。我相信不會難吃,但是不會有個性,可能吃過第二天就不會留下任何印象。誰到Las Vegas會特地去吃一家沒個性的餐廳?
我對Fusion菜的印象也不好。曾經吃過一家號稱是French-Chinese Fusion的餐廳,服務與氣氛不錯,但是菜像是用法式調味做的中國菜,排盤很美,但吃到嘴裏覺得四不像。想想既然我不會在江浙館子叫回鍋肉水煮牛,實在沒理由去吃這種大雜燴。
第一次的經驗常常會是一輩子的驚豔。想到當年我也是花了幾星期伙食費去吃了紐約的River Cafe,到現在還念念不忘,認定那是紐約市夜景最美最浪漫的餐廳。但是我大概不會想再去,只為了想保留一個完美的記憶。
旅人的網誌
旅人行腳:縱橫美國國家公園 - 10樓. scubagolfer2006/01/06 14:54呵呵
去看了 Grace 的 blog,也趕緊加入那邊以便推薦(因為實在頗有看頭)、留言於她網誌。在她那兒找到一家打算一試的「新加坡早餐」喔。大家多交換心得!
- 9樓.2006/01/06 14:15國際級饕客
scubagolfer兄真是國際級饕客,來這每次都可以開開眼界,不像我們吃來吃去都在這小台北,Grace你這事我也幹過,為了在這發言加入城邦,不過我還有在這多po兩篇文章~哈~~
- 8樓. scubagolfer2006/01/06 12:22Thanks
多謝 Grace 謬讚... 胡寫亂寫雜文而已,昨晚重看「唐魯孫談吃」(大地出版 #012),越看越嘆服,那才是美食 + 生活。 - 7樓.2006/01/06 12:15讀君一網誌勝讀百捲書
真不自己是在網路上混甚麼的,
竟然這兩天才從Jimmy的blog中連結到你的網誌!為了你趕緊加入udn會員!(結果等級不足,還是無法推薦…)你的文章真是篇篇精闢又實用,讀君一網誌勝讀百捲書!Grace
- 6樓.2006/01/06 12:14讀君一網誌勝讀百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