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錄商業周刊『老字號營造商栽在北藝中心』
2016/11/25 06:12
瀏覽1,412
迴響0
推薦17
引用0
36年老字號理成,栽在北藝中心
http://magazin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_mag_page.aspx?id=63130
柯P又接爛尾樓!倒閉營造商獨家專訪
2016 Nov, 16
撰文者:王柔雅
商業周刊第1514期瀏覽數:25465
北藝中心工程總預算54.2億元,可蓋近3千戶社會住宅
這家企業,多年來總相信自己能「關關難過關關過」,但,為何這關過不去?
十一月十日,承做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老牌營造廠理成營造驚傳倒閉,在發完一百六十多位員工資遣費後,兩手一攤,積欠銀行、往來廠商近二十六億元,只能等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再說。這一倒,不只宣告北藝中心無法在原訂今年底問世,也讓台北市長柯文哲臉上無光,繼大巨蛋之後,他任內的「爛尾樓」再添一筆。
你或許沒聽過理成營造,但應造訪過它的作品。最近剛歡度週年慶的新光三越百貨,全台有八座是理成蓋的;高鐵與捷運淡水線部分區段、高雄統一夢時代,同樣出自它手。理成以自有鋼廠、蓋工業廠房起家,一九八○、九○年代建了四百多座工廠,當時名列全台前四大營造廠,營收規模甚至勝過現在的指標營造廠大陸工程、達欣工程。
曾經戰功彪炳、成軍三十六年的老企業,為何栽在北藝中心?
「這是三十幾年經營當中,遇到最困難的案子,」宣布倒閉後第四天,理成營造董事長衣治凡首次露面,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
四、五年級生對衣治凡可能不陌生,其父是華航、亞洲化學創辦人衣復恩,曾擔綱蔣中正御用機師。數年前衣治凡與妹妹衣淑凡爭奪亞化(現已改名萬洲化學),乃至後來經營權拱手讓人,幾度成為台股熱門新聞。
這天,七十五歲的衣治凡身著淺藍色polo衫便裝,帶著四位也頭髮斑白的幹部受訪。
失誤一:低估工程難度
光裝玻璃,就多花八千萬
二○一一年台北市政府拆了士林夜市原址,請來荷蘭籍建築大師庫哈斯設計的北藝中心,以建築前端突出一個超大圓球的前衛造型,預計總花費五十四億二千萬元公帑,企圖成為新地標。由於施工挑戰性高,曾兩度流標,當時,理成團隊花了半年時間評估,自認應可克服工程難題。
「當時覺得,是可接受的挑戰,就是沒想到,越走越麻煩,越走越困難,」衣治凡直言,投標時就知道工程技術難度頗高,且估算可能僅二%的微薄利潤,對公司營運「是很危險的事」,但仍決定投標一戰。
拖垮工程進度、墊高施工成本的關鍵技術難題,是北藝中心特殊的S形玻璃帷幕牆。但理成並非沒經驗,早在信義計畫區艾麗酒店,就做過三樓曲面玻璃,為何這次卻踢到鐵板?理成營造顧問葉向陽說,得標後才知道依建築師要求,僅能找到一家西班牙廠商Cricursa生產這種特殊玻璃,產製、海運、安裝程序繁複。理成營造北藝中心所長林進生補充,初期安裝的九百多片,有六成出現氣泡瑕疵,與廠商來回爭議好幾個月。光玻璃成本、裝置費,就花一億八千萬元,比原估的多七、八千萬元。
理成營造聲稱,這是全球首創以S形玻璃施做,但這個說法,被負責設計的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總監林家如打臉,她說像比利時湖畔博物館、杜哈圖書館,都曾使用過,「我承認工程有難度,但是可以完成的。」
經多次各種施工爭議協調,北市府也兩度同意展延工期後,目前理成的完工進度達七五%。困難的路途似已走過大半,為何理成卻在此時放棄,還不惜讓整間公司倒閉?
失誤二:錯判財務能力
九○%負債比,高於同業
「我們是克服了很多問題,但,錢克服不了,」衣治凡說,「你所能夠收到的錢,遠遠不及支出,」他表示,若繼續施工,還有五十個設計難題,即使技術過關,但資金週轉不來。
除了材料成本高,去年七月,北市議員王威中質疑理成積欠廠商帳款後,市府負責本案的捷運局東工處,將理成提交的工程保留款額度從五%拉高到一○%,其餘款項也謹慎核發,讓理成資金更為吃緊。
***
但理成財務緊張,並非一日之寒。翻開財報,近四年負債占資產比率都達八○、九○%,高於營造同業的四○%到六○%;勉強有獲利的年度,淨利率也僅一%至二%。
「理成財務不健全,在業界不是秘密,」閤泰金屬董事長孫念慈說。王威中則認為,理成承攬北藝中心,是因為相較於民間工程的業主開票後,包商拿到錢還須一段時間,公共工程則可先按進度付款,讓理成「挖東牆、補西牆」。
北藝中心案關係到上百家小包商生計,近日他們正計畫籌組自救會。一家防火隔音門廠商指控,承做北藝中心兩年多來,至今理成仍積欠了八千多萬元的工程款未付。理成則駁斥欠款,並表示,若廠商宣稱仍有債務,可向理成指定的律師事務所做債權登記。
「財務狀況不好,至少有十年了,」一位在理成年資逾二十年的老臣說,國內營造廠利潤微薄,一次承攬多項工程,以案養案是常態,過去理成開給下包商或材料廠的支票票期是三個月,「(收到)錢會比較慢,但不會領不到款。」
失誤三:錯信經理人
簽下不利合約,侵蝕獲利
如此財務狀況,為何理成還能得標?發包北藝中心的北市捷運局副局長陳耀維表示,理成送審的會計師查核財報,財務符合政府採購法的標準,政府沒有拒絕其投標的理由。
微利競爭,理成仍然倖存。但該名老員工說,更大的危機,是在於衣治凡錯信了專業經理人,未能確實的估算工程經費,甚至還簽了不利合約,埋下公司連年虧損的地雷,「他是老好人,但他對人的信任,太超過了。」
縱橫商場三十多年的老將,也會識人不清?
「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要非常清楚(員工的)素質,」衣治凡承認,公司會走到今天這般田地,跟他錯用將領、未能確實掌握工程盈虧,都脫不了關係,「做什麼事情、需要多少錢,一定要搞清楚。」
七十五歲的他,專訪一開始發現要拍照,就非常在乎幕僚沒溝通好,讓他沒穿西裝、沒把頭髮梳整齊,看得出他的老派名士氣息。他是個本身不擅長工程技術,對員工是「好好先生」型的老闆,許多員工都是十幾年以上的老臣。凝聚力雖高,但老闆一旦識人不明,代價就是拖垮整個公司。
早年衣治凡結交許多財團大亨,與台玻林伯實、嘉泥張安平、中航榮譽董事長彭蔭剛都是世交,還曾借錢給已過世的翁大銘週轉。他特別介意媒體報導他的姻親連戰(連戰妻子連方瑀的表弟是他的妹婿),強調未依賴黨政關係。如今,有人脈也救不了理成,這兩年他試圖找人注資、為理成財務紓困,但提到北藝的困難,無人願意接手。
這不是衣治凡第一次失敗。○八年,曾創下開幕初期人潮一千萬人次的台茂購物中心,因投資報酬率不佳,賣給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對方接手後,五年內營收就翻了一倍。會蓋建築,但不會經營零售業的他,這幾年隨年事已高,也不再碰其他行業,但回頭看顧工程本業,卻已來不及。
問他一生經營事業,最大的感想是什麼,他說:凡事要「專心」,「我可以說做了太多事,應該要更專心,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跟從前不一樣了,已經難太多了。」
會不會變大巨蛋第二?市府自備三解方
北藝中心,這座被美國有線電視網CNN點名為「2016年全球前12大最值得期待的建築」,現在卻成燙手山芋,未來怎麼解套?
北市捷運局東工處處長簡哲宏表示,與理成營造終止合約後,市府第一步是確保債權,向理成的債權銀行第一銀行申請預付款與履約保證金,總計3億9千萬元,將於11月16日入帳。
接下來的解方,一是重新招標,二是比照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專案住宅,營造商長鴻惡性跳票後,由市府找來專業廠商,共推一家接手。第三招,則是市府自找適合廠商接手。
但無論哪個解方,新包商都要對已完成的工程,負維修保固的連帶責任,恐不易找到願意承做的業者。
市庫將付出可能不止54億2千萬元,人民要問的是,市府是否「所託非人」?為何無法確實掌握承包商的狀況?面對讓包商做不下去的施工爭議,又為何無法有效協調,導致一個眾所矚目的公共建築,可能被擺爛?
http://magazin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_mag_page.aspx?id=63130
柯P又接爛尾樓!倒閉營造商獨家專訪
2016 Nov, 16
撰文者:王柔雅
商業周刊第1514期瀏覽數:25465
北藝中心工程總預算54.2億元,可蓋近3千戶社會住宅
這家企業,多年來總相信自己能「關關難過關關過」,但,為何這關過不去?
十一月十日,承做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老牌營造廠理成營造驚傳倒閉,在發完一百六十多位員工資遣費後,兩手一攤,積欠銀行、往來廠商近二十六億元,只能等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再說。這一倒,不只宣告北藝中心無法在原訂今年底問世,也讓台北市長柯文哲臉上無光,繼大巨蛋之後,他任內的「爛尾樓」再添一筆。
你或許沒聽過理成營造,但應造訪過它的作品。最近剛歡度週年慶的新光三越百貨,全台有八座是理成蓋的;高鐵與捷運淡水線部分區段、高雄統一夢時代,同樣出自它手。理成以自有鋼廠、蓋工業廠房起家,一九八○、九○年代建了四百多座工廠,當時名列全台前四大營造廠,營收規模甚至勝過現在的指標營造廠大陸工程、達欣工程。
曾經戰功彪炳、成軍三十六年的老企業,為何栽在北藝中心?
「這是三十幾年經營當中,遇到最困難的案子,」宣布倒閉後第四天,理成營造董事長衣治凡首次露面,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
四、五年級生對衣治凡可能不陌生,其父是華航、亞洲化學創辦人衣復恩,曾擔綱蔣中正御用機師。數年前衣治凡與妹妹衣淑凡爭奪亞化(現已改名萬洲化學),乃至後來經營權拱手讓人,幾度成為台股熱門新聞。
這天,七十五歲的衣治凡身著淺藍色polo衫便裝,帶著四位也頭髮斑白的幹部受訪。
失誤一:低估工程難度
光裝玻璃,就多花八千萬
二○一一年台北市政府拆了士林夜市原址,請來荷蘭籍建築大師庫哈斯設計的北藝中心,以建築前端突出一個超大圓球的前衛造型,預計總花費五十四億二千萬元公帑,企圖成為新地標。由於施工挑戰性高,曾兩度流標,當時,理成團隊花了半年時間評估,自認應可克服工程難題。
「當時覺得,是可接受的挑戰,就是沒想到,越走越麻煩,越走越困難,」衣治凡直言,投標時就知道工程技術難度頗高,且估算可能僅二%的微薄利潤,對公司營運「是很危險的事」,但仍決定投標一戰。
拖垮工程進度、墊高施工成本的關鍵技術難題,是北藝中心特殊的S形玻璃帷幕牆。但理成並非沒經驗,早在信義計畫區艾麗酒店,就做過三樓曲面玻璃,為何這次卻踢到鐵板?理成營造顧問葉向陽說,得標後才知道依建築師要求,僅能找到一家西班牙廠商Cricursa生產這種特殊玻璃,產製、海運、安裝程序繁複。理成營造北藝中心所長林進生補充,初期安裝的九百多片,有六成出現氣泡瑕疵,與廠商來回爭議好幾個月。光玻璃成本、裝置費,就花一億八千萬元,比原估的多七、八千萬元。
理成營造聲稱,這是全球首創以S形玻璃施做,但這個說法,被負責設計的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總監林家如打臉,她說像比利時湖畔博物館、杜哈圖書館,都曾使用過,「我承認工程有難度,但是可以完成的。」
經多次各種施工爭議協調,北市府也兩度同意展延工期後,目前理成的完工進度達七五%。困難的路途似已走過大半,為何理成卻在此時放棄,還不惜讓整間公司倒閉?
失誤二:錯判財務能力
九○%負債比,高於同業
「我們是克服了很多問題,但,錢克服不了,」衣治凡說,「你所能夠收到的錢,遠遠不及支出,」他表示,若繼續施工,還有五十個設計難題,即使技術過關,但資金週轉不來。
除了材料成本高,去年七月,北市議員王威中質疑理成積欠廠商帳款後,市府負責本案的捷運局東工處,將理成提交的工程保留款額度從五%拉高到一○%,其餘款項也謹慎核發,讓理成資金更為吃緊。
***
但理成財務緊張,並非一日之寒。翻開財報,近四年負債占資產比率都達八○、九○%,高於營造同業的四○%到六○%;勉強有獲利的年度,淨利率也僅一%至二%。
「理成財務不健全,在業界不是秘密,」閤泰金屬董事長孫念慈說。王威中則認為,理成承攬北藝中心,是因為相較於民間工程的業主開票後,包商拿到錢還須一段時間,公共工程則可先按進度付款,讓理成「挖東牆、補西牆」。
北藝中心案關係到上百家小包商生計,近日他們正計畫籌組自救會。一家防火隔音門廠商指控,承做北藝中心兩年多來,至今理成仍積欠了八千多萬元的工程款未付。理成則駁斥欠款,並表示,若廠商宣稱仍有債務,可向理成指定的律師事務所做債權登記。
「財務狀況不好,至少有十年了,」一位在理成年資逾二十年的老臣說,國內營造廠利潤微薄,一次承攬多項工程,以案養案是常態,過去理成開給下包商或材料廠的支票票期是三個月,「(收到)錢會比較慢,但不會領不到款。」
失誤三:錯信經理人
簽下不利合約,侵蝕獲利
如此財務狀況,為何理成還能得標?發包北藝中心的北市捷運局副局長陳耀維表示,理成送審的會計師查核財報,財務符合政府採購法的標準,政府沒有拒絕其投標的理由。
微利競爭,理成仍然倖存。但該名老員工說,更大的危機,是在於衣治凡錯信了專業經理人,未能確實的估算工程經費,甚至還簽了不利合約,埋下公司連年虧損的地雷,「他是老好人,但他對人的信任,太超過了。」
縱橫商場三十多年的老將,也會識人不清?
「人,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要非常清楚(員工的)素質,」衣治凡承認,公司會走到今天這般田地,跟他錯用將領、未能確實掌握工程盈虧,都脫不了關係,「做什麼事情、需要多少錢,一定要搞清楚。」
七十五歲的他,專訪一開始發現要拍照,就非常在乎幕僚沒溝通好,讓他沒穿西裝、沒把頭髮梳整齊,看得出他的老派名士氣息。他是個本身不擅長工程技術,對員工是「好好先生」型的老闆,許多員工都是十幾年以上的老臣。凝聚力雖高,但老闆一旦識人不明,代價就是拖垮整個公司。
早年衣治凡結交許多財團大亨,與台玻林伯實、嘉泥張安平、中航榮譽董事長彭蔭剛都是世交,還曾借錢給已過世的翁大銘週轉。他特別介意媒體報導他的姻親連戰(連戰妻子連方瑀的表弟是他的妹婿),強調未依賴黨政關係。如今,有人脈也救不了理成,這兩年他試圖找人注資、為理成財務紓困,但提到北藝的困難,無人願意接手。
這不是衣治凡第一次失敗。○八年,曾創下開幕初期人潮一千萬人次的台茂購物中心,因投資報酬率不佳,賣給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對方接手後,五年內營收就翻了一倍。會蓋建築,但不會經營零售業的他,這幾年隨年事已高,也不再碰其他行業,但回頭看顧工程本業,卻已來不及。
問他一生經營事業,最大的感想是什麼,他說:凡事要「專心」,「我可以說做了太多事,應該要更專心,因為這個世界已經跟從前不一樣了,已經難太多了。」
會不會變大巨蛋第二?市府自備三解方
北藝中心,這座被美國有線電視網CNN點名為「2016年全球前12大最值得期待的建築」,現在卻成燙手山芋,未來怎麼解套?
北市捷運局東工處處長簡哲宏表示,與理成營造終止合約後,市府第一步是確保債權,向理成的債權銀行第一銀行申請預付款與履約保證金,總計3億9千萬元,將於11月16日入帳。
接下來的解方,一是重新招標,二是比照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專案住宅,營造商長鴻惡性跳票後,由市府找來專業廠商,共推一家接手。第三招,則是市府自找適合廠商接手。
但無論哪個解方,新包商都要對已完成的工程,負維修保固的連帶責任,恐不易找到願意承做的業者。
市庫將付出可能不止54億2千萬元,人民要問的是,市府是否「所託非人」?為何無法確實掌握承包商的狀況?面對讓包商做不下去的施工爭議,又為何無法有效協調,導致一個眾所矚目的公共建築,可能被擺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