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加護病房探病記
2010/10/15 09:38
瀏覽8,291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今年春節大年初一,我的一個好朋友與家人出遊,卻因為胸口疼痛不適,被家人緊急召來救護車送醫急救。

這位朋友被送到醫院急診檢查後,確定有心肌梗塞的情形,隨後就被送進加護病房觀察等待醫師治療。

醫院的加護病房,每天只有早、中、晚大約開放三次,每次約半小時的時間讓親友來探視。

當晚我就知道這個消息。隔天上午(大年初二)我趕忙抽空去探視這位朋友,心中十分掛心朋友的病情,也很擔心病情會不會很嚴重。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是最早到達加護病房外等待探視的探病者。探病時間一到,我先進入加護病房友人的病床旁探視這位朋友,才剛講了兩句,朋友的二姊也進來探視了,她一看到病人,馬上就劈頭說:「哎呀!你不要再工作了,好好的利用家裡的財產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好了……」她霹靂叭啦自顧自的講了一大堆,我看到我的朋友臉上露出十分尷尬的表情。

這位二姊出去後,又進來弟弟和弟媳婦,這位弟媳婦也是開始在我這位朋友面前談家裡的事,並責怪我這位朋友的小孩及家人如何如何,她又如何如何的幫忙處理這次送急診的事。

就這樣進進出出的探視後,直到最後探視時間結束前五分鐘,我才有時間好好的詢問和關心我朋友的病情,並瞭解其嚴重性和後續治療情況。我的朋友一直到這個時候才能好好的和我談論他的病情,並詳細說明他病發的狀況及感受。對於他發生心肌梗塞的病情的特殊性和突發性,我們有一些討論,並做成建議,即請主治醫師會同其他相關科別醫生追蹤和瞭解。

過了大約半個月後,我又打電話關心這位朋友的病情和復原情形。這位朋友告訴我情況還不錯,謝謝我的關心。但是,朋友也告訴我,這一次真的是很危險,醫師說他的心臟血管原先有做過支架的地方,竟然又阻塞了,醫師似乎對這樣的情況感到不可思議,目前已加強追蹤治療中。

在閒談中,朋友也告訴我生病的感受。他說,他這次發生心肌梗塞,家人似乎很驚慌,他是病人,會期待家人對他貼心的關懷,可是家人沒有那麼細心,反倒是講很多家裡的問題和煩心的事,不然就是表現出好像他快死了,講的都是應如何處理財產或安排生活等的事,讓他覺得很不舒服,但他知道家人不是故意的,也沒有惡意。

我告訴這位朋友,這其實是很常見的探病紀實。

我記得我在學校上有關臨終課程和醫療相關課程時,同學們討論很多醫院裡面的探病問題,也討論很多有關病人的心理需求。對一個病人來說,生病時他應該是被關懷的主角,也是被關懷的焦點,但是很多人去探病時,往往忽略了病人的身、心、靈的需求。不但忽略了病人的各方面需求,還真實的表露出自己的驚慌和焦慮,這其實對病人是一種干擾和壓力。

那麼,探病時基本上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第一,盡量避談家裡或工作上煩瑣的事,以免影響病人的心情。尤其是病人覺得不愉快或討厭的事,絕對不要在探病時忍不住去談。這對病人的心情和康復絕對是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有時候即使不小心談了起來,探病者也應該很快的轉移話題,貼心的探病者,往往能讓病人感到窩心和舒服的。

第二,注意探病的時間長短。有的人去探病,一待就是很久的時間,或是去一下就想走。其實探病者可以視病人的情況來決定陪伴他或關心他的時間,這對病人會是好的。

第三,要對病情事先有所瞭解。因為不同的病,病人在療養時的需求不同,有的病要經常上廁所,或經常處理身體上的病痛問題,對病情不瞭解的探病者,往往會造成病人很大的不便。有一些病人會因為他人來探病而憋尿、忍餓或影響作息,這其實嚴重打擾了病人的休養。

第四,病人生病後心理會產生不同的變化,這也是探病者要有的認識,如果可以的話,也要有所觀察和瞭解,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體貼和關懷病人。例如,有的生重病的病人,其實不願意別人來探病,或許是因為生病需要休養,或許是不願意別人看到他的病容,也或許是不希望受到打擾,這些也是我們探病者應有的認知,才不會做個不受歡迎又不夠貼心的探病者。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臨終關懷
上一則: 迴光返照
下一則: 臨終病人死前的心理歷程
迴響(1) :
1樓. 鹿
2014/01/22 15:02

我生病時也很不喜歡別人來探病

因為那只讓我無法好好的修養

身心更疲憊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