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玻璃屋內的老人
2010/10/13 16:25
瀏覽1,860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媽媽這幾天身體不舒服,因為子宮下垂及血糖不穩定,她的生活嚴重受到波及,心情也大受影響。當子女的我們除了陪伴就醫,免不了安慰一番,教她不要想太多,好好吃藥、就醫,身體一定會好起來的。

媽媽今年才六十多歲,有糖尿病病史已十年,平日不甚運動,個性屬於遇事便憂心型。在病中,她感觸甚多,最大的擔心是:人老了,身體毛病一個接一個來,受苦似乎是永無止盡的。

她覺得人老了註定是得受苦的,尤其是現代人那麼長壽,如果二、三十年的老年生活都是在病中,那麼生活不是很痛苦嗎?她認為,醫學進步延長了人的壽命,但是人老了就是容易生病,如果生命越長卻病得越久,那麼活下來的意義是什麼?不但自己受苦,還要拖累兒孫及家人。 

 

前幾天在大樓中庭和一位阿嬤閒聊,滿頭白髮的她告訴我,她的先生今年過世,過去的24年,她都在照顧中風的先生。

我聽到24年嚇了一跳,睜大眼睛不敢置信的詢問她:「妳是說妳先生中風,臥病長達24年?」她很平靜的對我點點頭。「而妳就這樣照顧他24年?」她再對我點點頭。

阿嬤告訴我,這24年來,先生除了就醫外,都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他不是坐在家中的椅子上,就是躺在床上,在家有時看電視,有時打電話,甚至還會簽明牌,家就是他全部的世界。

阿嬤還跟我說,他的先生因為中風不能走路,但是他堅持不用枴杖,也不坐輪椅,洗澡或是就醫,就靠鄰居幫忙扶上扶下。她說,他想保有自己剩下的尊嚴吧!

阿嬤告訴我,我爸爸也跟他先生一樣,盡量不拿枴杖,再怎樣勸都不肯用助行器或輪椅,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只有她最瞭解,很多鄰居都只會念:「哎呀!阿伯,你為什麼沒有帶枴杖?走路不穩哦,小心摔跤呢!」其實,他們在維持做人的尊嚴吧!他們是不肯認老的,也不願面對自己生病不能走路的事實!

 

最近媒體報導,指國內目前有1399名人瑞,年紀最大的是117歲,是一位老阿嬤。長壽的人越來越多,真的是代表人類的進步,人瑞越來越多,我們究竟是該高興抑或該擔憂?

我覺得,生命的越延長,人類勢必要擁有更健康更明確的生死觀念和態度,否則是無法因應長壽這件事的,而且老人和社會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臺灣目前有200多萬的老人,再15年則全臺有將近500萬的老年人口,進入急老社會,走在路上可能每4人就有1人是老人,高齡的社會絕對不同於以往的社會活力和競爭力,但是,我們的社會準備好了嗎?

日本是亞洲地區人瑞最多的國家,根據統計約有4萬多人,因此日本對老人給予很豐厚的老人福利和年金補助。但是,今年6月,東京卻發生一件最老人瑞被發現已成乾屍的駭人事件。原來,這位人瑞現年111歲,逝世逾30年,家人為了繼續領取年金,因此隱瞞死亡事實,連續30年詐領政府老人年金。

事情爆發後,日本政府開始徹查全國105歲以上的人瑞,結果又發現有一名104歲的女性人瑞,同樣在過世後,兒子將她的遺體放進背包長達十年,而東京一名113歲的最老人瑞,則下落不明,子女們無法清楚交待長輩的目前去向。

 

詐領年金或老年照護等問題,我覺得還是技術層面較好處理的事,老年的心靈歸向和心理問題,以及家庭子女的對待和就醫陪伴等互動問題,才是影響社會及國家發展最重要的隱形問題。

長達二、三十年的老年生活,如何才能過得有品質?如果是長期生病,誰來照顧老人?生病的老人會不會被子女棄養?有錢的獨居老人又該誰來照顧?除了錢和就醫,老人的心靈問題如何關照?子女們能給老人家什麼樣的支援?如果一個家庭或一對夫妻要照顧四個老人該怎麼辦?現在的年輕人有能力照顧多位老人嗎?能承受這些照顧的責任和壓力嗎?

這不是在危言聳聽,再十多年,現在七、八年級的孩子們,真的就會慢慢面臨老年社會帶來的諸多問題了。這許多問題,我們該如何因應呢?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覺得能帶給你一些感想,或讓你有一點收穫的話,可否請你幫忙按一下「推」,讓更多人一起來分享,好嗎?你的支持和鼓勵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哦!謝謝!(歡迎引用和轉載,但請註明文章來源)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生命教育
上一則: 面對苦難,你如何承受?
下一則: 西藏人的死亡修習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