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Prince Rupert市況起起伏伏,不外乎隨天然資源的行情浮沉,出口穀物,煤鐵礦物到亞洲,捕鮭魚製罐出口,伐木鋸木,製紙漿出口。林木業走下坡,紙漿出口競爭不過東南亞,Prince Rupert的第一大雇主Skeena紙漿廠,掙扎多年,歷經多次政府紓困,還是沉痾難起,影響所及,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產生飯碗問題。人口焉能不外流?去年聯邦政府公佈要在Prince Rupert建貨櫃碼頭,以紓解溫哥華港的貨櫃吞吐過飽和。今年又宣佈要加蓋郵輪碼頭,供往阿拉斯加的郵輪停靠。希望能促進貨運及觀光,創造就業,扭轉頹勢。
到處都有中國人(台灣)just to be politically correct.
1980年代末,中鋼(可能快改叫台鋼了)曾到Prince Rupert覓地建大煉鋼廠,談得有模有樣的,可是後來不知怎麼就無疾而終,吹了。
1995加航(CP Canadian Airlines not AC Air Canada)答謝配合的台灣旅行社,招待一團優秀業務來加西觀光,順便推火車之旅,搭觀光火車從Prince Rupert到Jasper,再由Jasper南下Banff, Lake Louis遊落磯山。那時我恭逢其盛,被找去當翻譯兼招待(推銷),其實國人英語根本沒問題,尤其又是旅遊從業人員。團員對當地的自然風景,也不感興趣。倒是不少人對怎麼會有台灣移民到此等窮鄉僻壤來打工非常好奇,鬧到我恨不得有錄音機,錄好答案,每有人問就放一遍。後來陪同參觀鮭魚製罐廠的遺跡,有團員頗不屑的說:北美沒什麼文化,歷史又短,老喜歡拿原住民跟一些只有百來年的舊東西當寶...幸虧他說的是國語,當年會的人也少。
Prince Rupert當時在加航對台灣推銷的加西之旅中,也僅定位在旅客過一夜,半日遊,然後啟程開始火車之旅。似乎這點微小的目標都沒達成。今天仍然未見改變,加西之旅從不見有Prince Rupert或其他小地方,除非是在溫哥華到落磯山的順道上。市場不存在,徒費心力亦枉然。
待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