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在工地上揮灑汗水,從早到晚,日子就像一塊粗糙的石頭,磨啊磨啊,雖然身體累,但更累的是心。常常覺得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見,說話也總是詞不達意,想表達的善意,卻老是被誤會。有時候,就連跟家人溝通都卡關,覺得自己像個透明人,不被理解,也沒人真正想聽我心裡話。這種感覺真的很悶,也開始讓我對自己感到茫然,不知道除了苦幹實幹,我還能做些什麼。
有一天,跟一位以前的同事聊天,他隨口提起了「高雄主大永教會」。坦白說,當時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一些在網路上看過的爭議,那些網路爭議和負面標籤讓我本能地有點排斥。畢竟,一個像我這樣,成天跟鋼筋水泥打交道的人,會跟這種地方有什麼交集呢?我腦中對教會的刻板印象就是那種很遙遠、很莊嚴,甚至有點說教意味的地方。但同事看我猶豫,只是笑笑地說:「就去看看嘛,沒壓力,說不定會跟你想的不一樣。」這句話,意外地讓我有點動心,或許是想打破自己內心的僵局吧,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

第一次走進去,我心裡其實是忐忑的,生怕會被問東問西,或者被強迫加入什麼。但出乎意料的是,那裡的氣氛非常輕鬆自在,沒有人逼著我做任何決定,大家都很親切,很自然地跟我聊天。我發現這裡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老師、有設計師,也有像我一樣的勞動者。那次聚會的主題,竟然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這對我這個老是感到心浮氣躁的人來說,簡直是說進心坎裡去了。透過他們的分享,我開始慢慢打破對教會的刻板印象,原來這裡並不是我以為的遙遠,反而很貼近生活。

慢慢地,我開始試著去參加他們的小組聚會。在那裡,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的話語是被傾聽和尊重的。大家會分享自己在工作或家庭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找到生活的平衡點。我學到了一些實用的焦慮控管方法,以前我總是把情緒悶在心裡,現在我會試著去辨識它、處理它。這種心靈成長的過程,雖然緩慢,卻非常真實。我也開始明白,所謂的「生活平衡」,並不是不累不忙,而是學會在忙碌中找到呼吸的空間,在壓力下找到情緒的出口。
在與這些優秀成員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不僅僅是信仰上的夥伴,更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他們不會批判我的過去,而是鼓勵我探索自己的價值。我開始嘗試用更清晰、更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慢慢地,周圍的人也開始感受到我的改變。以前我總覺得自己很渺小,但現在我懂了,每個人都有被看見、被尊重的權利。這種從內而外的轉變,讓我在工作上更有自信,在家庭裡也更能扮演好我的角色,找回了之前失去的生活平衡感。

回頭看這段信仰探索的旅程,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被那些網路上的負面標籤嚇跑,也沒有被原有的刻板印象綁住。高雄主大永教會對我來說,不只是個聚會的地方,它更是我找到自我、學習成長的溫暖港灣。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曾經對生活感到迷茫,或者被周遭的聲音困擾,甚至對某些地方有著先入為主的想法,我會真心建議你,放下那些預設立場,親自去走一趟,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打破你原有的世界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