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雜感(六十六)兩岸特殊稱呼:為何有了「灣灣」,還有「陸陸」?
2011/04/19 16:56
瀏覽12,710
迴響7
推薦68
引用0

【寫在前面】

最近和朋友聊天,提到「灣灣」這個詞,忽然頗有感慨,生活如此沉悶,工作這般忙碌,怎麼老說些複雜的問題?

從早上到下午都當機,上網成為一種挑戰,現在想想,或許談點有趣的事情更能排遣煩躁的情緒。

什麼是「灣灣」?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詞,可以對照的,顯然就是「陸陸」了。

往往在與許多人對談之後,發覺兩岸的用詞有一種趣味性的雷同,譬如有了「灣灣」,還有「陸陸」,這兩個詞都出現了好幾年,為兩岸互稱對方的特殊專用詞。

那麼,「灣灣」是從「台灣」來的麼?

此為其一,個人覺得七O年代的老歌《小河彎彎》,有可能是「灣灣」的諧音由來,畢竟賞歌聽曲,讓好歌傳唱到彼岸,絕對會比無聊的政治爭執來得放鬆而開懷。

其二,「彎彎」表示不直、曲折多,曾有內地朋友表示:「台灣人說話彎彎曲曲,想法曲曲彎彎,性格愣不率直,胸有城府,令人難以捉摸。」 

可能早年他們多數接觸的都是台商,商人性格彎曲不直,也能輕易彎腰低頭,在他們眼中猶如「曲曲彎彎的羊腸小徑」,似乎最後就形成了「灣灣」的粗淺印象。

其三,根據本人的觀察,內地朋友很喜歡給人取小名,有時根據的是姓,更多則採取名字,像我都快要四十歲的女人了,還是有不少人稱我為「霖霖」,同事或聽不清楚、或戲謔成性,也會將我與「熊貓玲玲」(台灣稱為「貓熊」,同名的日本有一隻,美國也有一隻)作為類比,用以表示彼此的親暱及親近。

其四,「灣灣」在某種程度上,大概與貓貓、狗狗一樣,含有「小」的意思,所以小河可以「灣灣」,大海之中也能夠想像出小島的模樣,用「灣灣」來代稱台灣人,似乎是一種有趣的聯想?

這樣的情分,以及兩岸不得不提及的歷史源流,想必就是「灣灣」一詞在幾年前出現,而至今依然常見於對岸網路上的成因。

內地有句俗語:「朋友來了有酒,敵人來了有槍。」

能夠把酒的朋友,就會有個憨直可喜的小名,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在任何其他的國家,亦或在人民觀感上有所區隔的對象,所以「灣灣」似乎也拉近了大陸和台灣彼此的距離?

當大家可以做朋友的時刻,很多彎曲的認知也可以直來直往地討論了,而和「灣灣」對照的「陸陸」,彷彿也是對於彼岸的一種善意稱呼

為什麼要稱內地朋友為「陸陸」?

既然對岸就是「大陸」,那麼對照小小的「灣灣」,自然得有個「陸陸」以示其大

其二,就像這幾張插圖是天津黃崖關長城,只要去爬過各地的長城,大概馬上就能明白萬里長城何以成為中國大陸的象徵,無論是在哪裡爬,上去之後的唯一一個感覺,就是「走不完的路」,而有「陸陸續續」出現在眼前的壯觀景象

再者,與內地朋友交談之後,還會有一種感覺:無論是風光還是聽他們說話,絕對可以相繼不斷、滔滔不絕、有先有後地展開討論。

因此,「陸陸」應該是從成語「陸陸續續」而來,少了「阿陸仔」這種對比於「台巴子」的異樣感,少了點隔閡,多了些親切,真的會更符合彼此的認知

一位中央大學的朋友推薦了一個網頁,裡面就有更多「灣灣」和「陸陸」的和諧內容,顯示了良好師生互動:http://www.douban.com/note/73577711/

來到台灣的「陸陸」,目前以學術交流、跟團旅遊為主,內地的教學與分享的態度,能夠在嚴肅中表現詼諧、從廣泛裡探究細節,即使多數對「灣灣」都不太瞭解,接觸之後的結果就如同文章所言,很容易迸出火花、教學相長。

其四,「陸陸續續」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成語,古人非常喜歡使用,似乎能帶來懷古之幽情,思鄉之嚮往,於是「陸陸」或許在我們這些「灣灣」的眼中具有了一種古典的想像,更甚而以圍觀、遊覽、聚集、熱鬧人群的龐大,塑造出一種觀光客可以周遊各地的感覺。

譬如來到台灣,許多「陸陸」可以懷抱著曾樸《孽海花》所書寫的情形,隨團抵達各個景點:「人人懷著先睹為快的念頭,不到天黑,陸陸續續的全來了。」

或者回憶一下魯迅在《死後》裡面描述的想像:陸陸續續地又是腳步聲,都到近旁就停下,還有更多的低語聲:看的人多起來了。」

「陸陸」渴望來到台灣,和「灣灣」們交換一下對於「我在這頭,你在那頭」的感慨,亦或「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到底是怎生情況,到了這個份上,頻繁的兩岸互訪和今年六月即將展開的「自由行」,以及遊客們穿梭各地的現實,其實使得「陸陸」與「灣灣」在很多層面已經沒有太大的距離了。

剛到大陸的時候,發現不少「陸陸」對「灣灣」擁有連篇虛幻的想像,例如「灣灣」都很富有,或者「灣灣」使用的都是流行。

有一陣子台灣人字拖鞋在北京,只要是年輕人,腳上都要蹬了一雙。

還有幾年,各地都出現台灣歌手、歌曲、歌唱團體風靡的盛景,大陸媒體競相追逐。

這段日子以來,更多Made in China的產品,除了出現在世界各地,也大量進入了台灣的市場。

最近,這樣的情景依然不衰,無論是出現在內地電視的偶像劇演員,或者是台灣電視劇襲用的「小三」內容,甚且是「蜗居」在兩岸對於買房、打房的雷同討論,其實都是彼此互通有無、交流增多的現況,即便某些風潮有些讓人捧腹,更多的還可能是惋惜。

今天的兩岸,早已不是當年對峙的模樣,打從「灣灣」與「陸陸」兩詞的出現,我就認為必然能慢慢衍生出一些碰撞,以及激勵彼此的動力。

創意常常產生於生活中,有時極具匠心,或有拷貝套用,實際上反映的是兩岸對流與雙向溝通的一種成功,從小處也揭露著相互影響的實況,正在逐漸改變著彼此的生活。

也許每個台灣人都可以是「灣灣」,每個大陸人都樂意做為「陸陸」,對於小名的呼喚,可能是自古以來的獨特寓意,也是現在正目睹的奇異共通點。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另類創作
自訂分類:散文雜感綜合類
迴響(7) :
7樓. hello
2017/03/07 09:42
我是深圳人,湾湾这个词在我眼里是没有贬义的。台巴子之类的才是好吗。湾湾分明是昵称。(ruxtain@xxx.com)
6樓. cc
2013/08/10 00:43

灣灣一直都是帶有貶意的,例如灣灣人。

去Google一下灣灣人就知道,會用這詞多少是輕蔑的文章為主。

要找大陸人罵台灣人的文章,Google灣灣準沒錯。

就像是台灣人說到大陸人就是找426,或是26。

這也是不友善的稱謂,多少是戲謔跟朝笑的意味。

雖然這篇文章有點久了,不過一直到現在(2013)都還是如此呢。

5樓. signor_chi
2011/05/14 21:20
新興的網路名詞

「灣灣」其實比較早出現,而且一開始從上下文的語境來看,是帶著貶意的。後來用多了,像是裝可愛的語詞,貶意就慢慢消失了。

「陸陸」是後來跟著「灣灣」裝可愛而創造出來的。明眼人其實都知道叫灣灣的惡意,但選擇不正面迎戰,而用裝可愛的方式叫對方陸陸。


我的blog【拾夢記--回不去的Brideshead】,或是我與tinal關於Brideshead
Revisited的對話

這個麼,個人不認為那是「惡意」,這年頭很多事情多溝通就能慢慢明白了,至少就我自己所見所聞是如此,就像「巴子」也是被刻意政治操弄過的名稱。

個人覺得兩岸都喜歡裝可愛的標誌產物,無論是媒體影視或者平日對談,沒什麼需要「迎戰」的,「裝」也是一種讓彼此活得快樂的方式。

Rosy2011/05/15 01:04回覆
4樓.
2011/04/27 17:00
GOOD!!
好妙兩個詞的由來呢~~推推!!   中信房屋 花蓮旅遊 花蓮民宿 網頁設計
謝謝推薦!J

Rosy2011/04/28 00:46回覆

3樓. 青青的家
2011/04/19 21:13
灣灣和陸陸
妳不說我還不知道哩!
我大約在O五年開始聽到這兩個詞,其實挺有趣的。 Rosy2011/04/19 21:23回覆
2樓. thy感恩偉大的節日 母親節
2011/04/19 20:21
good

這論點了不起

我接受

寫得真好

謝謝您的稱讚。J Rosy2011/04/19 20:27回覆
1樓.
2011/04/19 17:20
!!
對於台灣和大陸會有這兩個詞~~其實這就如您文章說的像小狗、小貓也可以是狗狗、貓貓....等等,只是稱呼罷了!!終究一樣隨人取吧!!   私家偵探 抓姦 捉姦

「灣灣」與「陸陸」背後有許多議題,並沒有「隨人取」那麼簡單,此篇是回覆網友的問題,建議您參考連結的內容。

謝謝留言。

Rosy2011/04/19 17:25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