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雜感(四十二)絕不出借!「借」的變奏曲
2009/11/12 13:56
瀏覽1,052
迴響5
推薦33
引用0

引用文章書與三不借

《刺鳥》,我國一那年買的書

今天讀了阿魯巴終極擺爛一尾好宅豬 的文章書與三不借,忽然回想起多年來最讓我心痛的往事,隔了多年再想起,還是覺得不吐不快。

友人向我借書,很少有歸還的,有一本小說勉強有人還了,結果被狗啃了一大塊書皮,還有的會留下一點記錄,比如缺頁(被撕了幾張)或者沾汙留垢,我的一本書上還曾經被咖啡潑了黏成一團,看得教人心痛。

請看上圖左下角,這本《刺鳥》封面上那個奇怪的缺角,是我家小狗對這本書留下的痕跡;或許很難以想像,我只是借了同學一本書,卻造成這樣的後果。

中學時期,電視影集《刺鳥》當紅,我也就買了小說收藏,手邊的中文翻譯版雖多,最喜歡的還是這個最早收藏的版本,因為稀有加上絕版,我特別買了書套加以保存。

有個同學知道我在書店工作,沒有辦法近水樓台先得月買到小說,就開口向我借去閱讀,書借走許久,百催不還,我於三個月後下了最後通牒,住在附近的同學趁著下課來還書,而我那時每天晚上都要打工賺錢,所以不在家裡,此女就將小說從牆外扔進我家院子,連聲招呼也沒有打,就這樣隨便了事。

當我從狗窩裡翻出這本小說,心裡的痛苦真的難以言喻,狗兒不識字,不會對這天外飛來的一本書輕輕放過,所以除了封面的破損,整本小說都變了形,內頁也散落了,讓我修補了好幾天,花了好大的心思,用膠水和透明膠帶一片一片貼回去,那感覺真的是氣憤又難過。

對我而言,許多東西得來不易,小時家中經濟情況不佳,書對我來說是奢侈品,所以分外愛惜,也就是這樣的緣故,我珍藏的每本書都會特別買了書套,看書之前也會特別去淨手,絕對不留下多餘的痕跡,毀損自己的收藏。

藏書不易,平日防潮,還得防書蠹(主要是一種灰色的小蟲,有點像小型蜈蚣),密閉式的書櫃放了樟腦丸會讓書本發臭,因此我會買幾塊檀香擺著,然後開始研究各類檀木,由於收藏的需要而認識了不少檀木的知識,最後愛上了各類木製品,進而收藏並製作一些木簪,這是後話。

借與收藏,愛書人心中總是有這樣的困惑。

有些書讓人珍惜,無論是內容,或者是初版,亦或是絕版簽名書,價值只在愛書人的心中,即使旁人看來那只是一本紙冊,可能書店和圖書館都找得到,所以無法感受到那種「愛惜」的心情

換個角度,就像某些女性喜歡蒐集名牌包包,有的男性搜羅打火機,像我還收藏巧克力的包裝盒,大家各有所好,心態也不相同,然而那份想要收到某個角落細細撫摸、觀察、品味的心境,應該也是大同小異。

也有人會認為,書和名牌包包沒有兩樣,都是消耗品,放久了就會髒了、壞了,那是因為「擁有」的出發點不同;心靈貧乏的人,可能覺得就是需要這份「擁有」,只有把收藏品保持在最佳狀態,長長久久放在身邊,享受那種「擁有」的心情,纔是我們人生最大的樂趣。

更進一步來說,不能指稱我們有潔癖,不喜歡有人在自己的藏書上留下任何記念,讓借書人「永誌難忘」,比如簽名、筆記、塗鴉、鼻屎、指紋,最多的就是借書者偷偷撕下精彩的那幾頁,讓書本殘缺了,而這樣的痕跡,都會刻印在愛書人受傷的心上。

這些都是我痛苦的借書經驗,或許也有人在各地的小說漫畫出租店、圖書館或書店見過如此的現象,這年頭,「珍惜」的想法總是會被人踐踏。

於是,對照起公車上用修正液和簽字筆在椅背上留下的塗鴉,在街角牆上的噴漆,在公園被攀折的花木,在捷運站被拿走永不歸還的愛心傘……所有的公用物品,或者是公眾場合,都有無數的人在糟蹋別人「珍惜」的事物和善意。

很多人會把你所收藏的寶貝,當作是共用的一環,既然「共」了,那就「借」走你最珍藏的事物,恣意糟蹋,因為他們就是欠缺那種「珍惜」的良知,視你的心意如糞土。

「三不借」的範圍,老婆、書和馬,那是百年前的舊思維了,其實很想說:只要是我所擁有的貼身用品和收藏物,全都不該「借」!

內地有一句流行話:「我是打醬油的。」(意即:「我只是路過。」許多家庭主婦偶爾會借點柴米醬油,這是街坊鄰居的常態,由於日常生活就缺這些,就沒半點價值了。)

請不要抱怨我們不願意大方出借,不管是書,甚且是關係衛生的女性口紅、護唇膏、手帕等等,還有自己最珍惜的事物,當然你可以借走我的米糧和金錢,卻無法借出任何我所收藏的東西,因為那些都是無價的。

「擁有」和「珍惜」共存,真的非常難得,既然大家都是文化人,也就該彼此共勉。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散文雜感綜合類
迴響(5) :
5樓. LINGNY
2009/11/15 07:03
影片
忘了說 一向沒有買影片的習慣 因為絕大多數影片電視劇覺得看一遍就夠了 想重溫 好的經典片電視台總會一再重播 要不然租dvd也相當容易 我家有中英文cable各一盒 還是一家實體兩家網路租片公司會員 加上上圖書館網站搜尋各國電影等 資料庫龐大沒有收藏的必要

現在很多人上網看片 但我不太習慣 不要錢的好像常插播廣告(土豆網好用嗎) youtube長度短 要不停點又會中斷 我用的是筆記型電腦便於旅行攜帶 電視是五十吋電漿 效果沒得比 所以還是喜歡看電視

Rosy把空閒時間都拿去筆耕 如果用在閱讀 一定也會豐收的
以禮相待 , 直言無諱

我以前經常到處跑,所以除了中學時期,很難得會待在同一個地方,重溫好片只能買DVD收藏了,也方便帶著走(網路上的老片太少也是主因)。

土豆網在我看來挺好用的,還有youku,這兩個新片特別多,基本上好萊塢有什麼未上檔的,幾乎這兩處都找得到(我不是在宣傳他們,只是覺得方便),像youku的片子就有兩種,一種是內地廠商做後製就po上網,或者是盜拍的版本。

我個人覺得去那邊看內地連續劇很方便,猶如網路電視,這幾年的都很齊全,不過似乎聽朋友說從台灣看,連結很容易失敗,主因也是內地流量大。

我上youtube則多半是看看港台新聞,無聊影片太多,所以最近很少去了。

算算時間,我大概有三年沒碰電視了,一切收視都在網路上進行,筆電太方便了啊。

妳說得對,我應該能把這些時間拿去看書,然而問題又出現了:我放不下手邊的這些坑文,不結束掉或者告一段落,總覺得對不起追看的人……

況且,想寫的東西太多了,目前是有空就看個兩本,大量閱讀得等缺乏靈感的時候……

Rosy2009/11/15 14:20回覆
4樓. LINGNY
2009/11/15 04:13
補充
喔,大概沒說清楚,人體排泄物指的大部分是鼻子裡的東西,不過偶爾看到一塊咖啡色..實在不想猜那是什麼。

這裡的圖書館都會優先購買英文精裝書,書價比平裝貴許多,但是真的不易破損變形,紙質也好。就是翻的時候封面硬,不可以隨意折過來翻過去。有時候借到出版十幾年以上的精裝書,狀況和新的差不多呢。

從前當學生時買很小開本英文口袋版的書,大概看一兩次書背就開始破舊。很多名著平裝也有不同價格版。現在如果是很喜歡的書,就算買平裝也會買較大開本,紙質較好的印刷,才不會看一次就“書老珠黃“。

為什麼到了“年底“會有書荒片荒呢?是北京那裡到了年底比較買租不到書/影片嗎? 聽說內地電影盜版非常嚴重,是不是很難找到畫質好的正版呢?在這裡借電影或劇集,同樣是DVD,中港台公司壓出來的片很多畫質不佳,讓我懷疑這到底是不是正版。家裡換了blueray的player,看新的電影,即使是普通dvd,如果是新片正版畫質也相當令人滿意。

喜歡的書和電影真的說不完。有時候回頭看舊書舊片,不管是看過沒看過的,都極有滋味。新的書和電影也有好的,不過要大大篩選,很多新作品都太輕飄飄了,(,個人感覺,比如你說內地火紅的韓寒)或者沒有新意。畢竟舊東西能留下來的都已經過時代考驗。

這兩年看到兩部喜歡的德國片,一是Cherry blossoms,一是The Lives of Others 有部英國BBC劇集,
The Office我非常喜歡(不喜歡美國重拍版)。美國有部新影集,說六零年代廣告界的Mad Men 現在正紅,我也喜歡。幾年前HBO的 Six Feet Under 也讓我印象深刻。

最近重看俄國文學,那幾位熟悉文豪的作品,雖然是十九世紀寫成,其中討論到人生的課題,一點也沒有過時。去年讀了一本The Good Solider,寫法讓我非常著迷。日本有一位叫桐野夏生的女作家,擅長寫人性黑暗和女性困境,多寫推理,蠻欣賞她對人醜陋思想的剖析;近來看了一本郭小櫓所寫“戀人英文辭典“,寫她和英國男友交往的文化思想差異,蠻有趣。英文版中她的英文實在沒有文法可言,但反而讓人覺得耳目一新,聽說翻譯成中文詞藻太美,失去作者想表達的那種用外國語生活思想的困境(這是主題之ㄧ),如果要讀一定要找英文版。其他還有很多,有機會繼續聊,也請Rosy分享看到喜歡的書。
以禮相待 , 直言無諱

我真的對那個「人體排泄物」想歪了,被「鼻子裡的東西」汙染的書,想來也挺糟糕的(為何都是這種東西啊?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壞習慣吧)。

剛剛在打字,終於發現UDN系統對某一句很「敏感」,怎麼貼都說「系統問題」,弄了一個小時,這還是我第一回遇到。沒想到啊沒想到!

我以前買的迪克生英文片語,翻兩遍就很容易破掉,最後乾脆用透明膠帶把整本書的封面都貼過,書頁散開的就重新黏了,以前的品質差,盜版書通常如此,或者價格也決定了品質。

年底書荒,和環境沒有太多關連,而是我發現書店都不開門,上網都是看小說,那還不如早早去書店蒐集好書,窩在床上慢慢閱讀,這是一種冬天特有的享受。

外國DVD我基本很少買了,網上幾乎都有,像那部《功夫熊貓》,上映前土豆就有了,因為繪圖和後製都在內地做,所以我看的和電影版稍有不同(片子比較長)。

除了真的很想收藏的電影,比如《鬥陣俱樂部》或《集結號》,我都不買DVD,網路太方便了,土豆網上那速度和收藏的廣度,讓人咋舌(都是院線片)。

嗯,韓寒,他的文字很犀利,但是有些文章不耐讀,而且此人狂得讓人在閱讀上會卻步,所以我目前看散文,大概也就瞧瞧梁文道,或者是鳳凰網上的。

台灣翻譯為《六呎風雲》,那部影集很不錯,先前看過三季《Prison Break》(我們這叫作《越獄》),蠻精彩的,近來就沒有發現吸引我的劇集了。

俄國文學的經典,感覺上後人很難超越,畢竟也就那麼幾個知名人物,我打算年底開始複習,深怕自己忘得一乾二淨了(我到現在大約只記得托爾斯泰、蕭洛霍夫和杜斯妥也夫斯基這三個,以及電影版的《齊瓦哥醫生》)。

謝謝妳的介紹,似乎是很有趣的書,我去找找看,近來我閱讀得太少了,只能等到發現好書再告訴妳。

我先前看的書比較硬,都是史學和歷史相關書籍,比如Geoffrey Robertson的《弒君者》和《孟子他說》,小說只讀了Italo Calvino的《黑羊》,精神是疲乏的,心靈是痛苦的。

日本推理小說我許久沒讀了,只記得松本清張,忽然發現記憶力急遽減退,啊,真可怕(我正在衰老中)。 

好書看來也只能從妳的分享去尋了。

Rosy2009/11/15 06:03回覆
3樓. LINGNY
2009/11/13 23:56
借書
我國小到高中時,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主動把自己看了覺得好的書,借給同學。小學時還在班上辦圖書館,用班費買書和雜誌放在教室後面,編目錄和借書冊鼓勵大家看書。也請大家交換自己的書閱讀。

我借出去的書倒是很少被同學污損,但很多人拖很久才還這常發生。

上大學後就很少借同學書了,大家下課就跑不像中小學每天都關在一起。

從小就很愛買書,來美國許多書帶不過來,放在父親的公司,也不知道是否被公司小妹牽羊了一些。

在此買書買到家裡好幾個兩公尺高的書櫃放不下,開始到紐約公共圖書館定期借書,發現它的方便和藏書豐富,不但英文,中日文(還有其他語文)也不少,電影劇集dvd也多,可以從網站預約所有分館的藏書電影,再到離家近的分館取書還書,每個人可以借三十冊(部),一本書最多可借十八週。從此每週都要上圖書館,借書貪婪追著書看,自己文章也寫得少了。

唯一的小抱怨就是,每次發現借的書上有人體排泄物,幾乎都是中文書...

妳真是個熱心的人,我剛開始會主動介紹好書給同學,出社會後不像大學時期借書給人,頂多電郵告知,不太願意借書,因為能還書的人不多(兩只手就算得出來)。

妳借的書竟然有「人體排泄物」?天啊!

我見過的怪東西,除了那本有頭髮和指甲油指印的書,還有一本被咖啡浸過黏了一半的小說,大約就是書頁中夾雜奇怪的白色或黃色碎屑,頭皮屑或者耳屎,也可能是眼屎,看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以前在學校和市內圖書館借書,無聊的時候會欣賞一下書的末頁那些借書人的大名,不過通常的情況是:我看書前後都要洗手,那些中英文書的感覺都是「很髒」。

公眾圖書館,大部分都不太注重書的溫濕度,還有書冊翻閱的油脂或汗水汙染,除非借閱的人比較少,書的側面那種翻得破爛發黃的感覺,讓我見了就覺得全身不對勁。

看得出來妳也收藏了不少書籍與影片,紐約的圖書館可以借這麼多書,還可以借得這麼久,真讓人羨慕啊(我知道的最長借閱期也就三個月,而且一次借閱限制都在十本之內)!

如果最近發現了好書(或者好電影),也請不吝告訴我(年底大概有片荒和書荒)。

Rosy2009/11/14 00:40回覆
2樓. Empty Traveler
2009/11/13 06:43
遇人不叔
"友人向我借書,很少有歸還的"
還真是不幸
大概是愛書人的痛了

我有一個同學徣我一本書
此公 千交代萬交代
絶對不可以在廁所閱讀
因為他很敏感 會聞到...
也是一位愛書者了

主要都是在寫論文那段期間,還有中學時期,我借人的書,每一本都有記錄是誰借的,可是許多人都兩手一攤,說是轉借給別人,最後書籍多半不翼而飛。

那時,我在書店打工,長達四至五年的時間,剛開始是為了想要買下一套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同學去買書的時候偶然遇見,麻煩就此開始;有的人買書想要打折(我是打工小妹不代表我可以定價格),有的人知道我收藏某些絕版書,因為我的論文被教授在課堂上幾度稱讚,而我曾藉由與書商的熟悉,弄到了絕版的明朝帝王實錄。

愛書人多半不願意出借自己的藏書,因為絕版,或者珍貴,就怕有一點損傷。

我個人是聞不出細微臭氣的,就怕書上有了可見的汙漬,曾經有位相貌甜美的女同學跟我借書,後來書是要回來了,內頁少了好幾張(大概是寫論文順手撕下),而且把她的頭髮和指甲油都留在書裡,我檢查時氣得半死。

那本書是我很珍惜的《明清史研究叢稿》。女孩子看書習慣竟然如此,難以想像吧?

Rosy2009/11/13 11:24回覆
1樓. Bowarch
2009/11/12 16:39
The Thorn Birds

我也看過The Thorn Birds 的影集,但是一想到結局就不爽快.

飾演女主角的Rachel Ward後來嫁給Bryan Brown,更是讓我不爽!

 

結局通常有兩面性,一方面讓你恨得牙癢癢,一方面又使你永生難忘。

女主角下了戲之後,會去愛上誰,我們無法阻止,即使那男人可能戲裡戲外都讓人看不順眼(壞人角色的現實投射)。唉!

Rosy2009/11/12 23:29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