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空軍鎮海肥皂工廠:於空軍桃園基地南區
2025/05/27 13:33
瀏覽93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空軍鎮海肥皂工廠:於空軍桃園基地南區


作者:高興華老師,工廠實況相片分享自黃鍾輝教官


高老師的童年記憶。其一直對矗立在桃園空軍基地南區眷村鄰近的田野邊,紅磚塊砌成的大煙囪建物感到好奇,據大人口中所悉知:「那是一座肥皂工廠」,有著大煙囪的紅磚房子是高興華老師年幼所留下的最初印象。


物換星移,世事幻變、如白雲蒼狗,隨著眷村老一輩的逐漸凋零,許多兒時的印記竟不時浮現,近年常常思索、懸想,這座肥皂工廠為甚麼和空軍有關,有甚麼可以追尋、探討的塵煙往事、來龍去脈呢?於是試著上網去搜尋相關的資料,期盼能有所突破,化解心頭之惑。


根據財政部的網站上所刊載的財政史料陳列室網頁中所公佈的空軍八一四香菸史料:


「38年時,由於政府戡亂軍事逆轉,空軍大部分官兵都準備撤退來臺,保持戰力。空軍總司令周至柔,關心軍眷未來生計,指派空軍第30中隊中隊長陳祖烈,前往銀行提取黃金100條,銀元10萬元,抵達臺灣後開辦工商業,將盈餘作為福利金,並請空軍第20大隊大隊長楊榮志,負責督察與協助業務…..


陳祖烈隊長向楊榮志大隊長報告後,決定開辦菸廠,利用業務之便,飛到廣州學習菸廠業務,並且購買設備與原料,39年初,正式在新竹創辦了空軍菸廠,生產『八一四』香菸」,同時再前往廣州聘請技師,又商洽臺灣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廠長唐葆森協助,『八一四』香菸品質提升,專供空軍官兵作為福利品。…..」


從以上查到的資料中得知,民國三十八年時任空軍總司令的周至柔將軍,關心來臺軍眷未來的生計,因此指派下屬陳祖烈中隊長在臺灣新竹市開辦了空軍八一四軍煙廠,生產八一四軍煙,專供空軍官兵做為福利品,並將煙廠的盈餘做為福利金。


但是財政部的網站中,並無桃園空軍肥皂工廠的相關史料可供查證、參考引用。


高老師向民國三十四年即在四川遂寧空軍十二中隊服務的眷村前輩劉善榮老伯伯請教,他老人家告訴我,當年除了空軍二十大隊在新竹市光復路開辦八一四軍菸廠之外,空軍十二中隊,也曾在民國四十年開辦了鎮海肥皂工廠,生產肥皂,對外發售。經由劉伯伯的告知,我稍微了解了肥皂工廠的由來,只是不知當年十二中隊開辦肥皂工廠,是依周至柔總司令當年關心軍眷生活而做出的指示來辦理,還是十二中隊的岑樹珊隊長得知新竹的二十大隊,因為有八一四軍煙廠的生產事業,嘉惠了官兵及眷屬,於是也援例向上級長官報告,獲准後,在桃園設置肥皂工廠,生產肥皂,對外銷售,以盈餘來嘉惠官兵及眷屬。


劉伯伯告訴我,當年十二中隊在南京大校場空軍基地時的代號是鎮海,因此又被稱為空軍鎮海部隊,民國三十七年歲末由南京大校場基地移防至臺灣桃園基地,接收了日軍遺留的軍事設施,開始服行偵照大陸的任務。


當時的中隊長岑樹珊,民國四十年利用接收自日本人原來通訊單位使用的一間營舍,變更為生產肥皂的廠房,他命張穎葆先生負責肥皂工廠的業務,生產出黃色、白色兩種,上面印有鎮海兩個字的產品,對外銷售。工廠的全名是:鎮海肥皂工廠。


除了劉伯伯的口述,我也經由網路查到了一篇描述鎮海肥皂廠的的文章;空官五十期畢業的桃園空軍眷村老大哥黃鍾輝,民國八十九年曾在他網路的部落格裡面發表了一篇:「鎮海肥皂廠憶往」的文章:


「肥皂廠原於日據時代建於現今桃園大華國小附近,迄今近百年,旁邊有日軍碉堡;政府遷臺後,由空軍接收改名「鎮海肥皂廠」繼續運作,生產黑色的「蘇打皂」取名「八一四肥皂」,這便是上述發放給軍眷肥皂的生產源頭;直至民國60年代初,人民生活漸富裕,肥皂已非軍眷補給必需,工廠才停工逐漸荒廢。


憶兒時,經常跟隨在肥皂廠工作的叔叔伯伯到廠內玩耍,見識肥皂生產過程,回家時還順便帶些切下的肥皂廢料邊給媽媽洗衣用;當時肥皂廠在每年暑假的某一天都會維修機器、清洗鍋爐,這一天便是附近眷村〈建國2、4、5、6、16村、凌雲1村,那時建國19村還沒建呢!〉等,熱鬧的大日子,因為洗鍋爐流放出大量肥皂鹼水,經建國16村前小河〈如今已變成一條臭排水溝〉流入村後大池塘,當時小河沒有污染,清澈寬闊,游魚無數,各村男女老少盡出捕撈因肥皂水而昏死的魚蝦,幾乎人人滿載而歸,當然,晚餐時家家都加菜囉!想想這些甜蜜記憶已是4、50年前往事,真是不勝唏噓!」


黃鍾輝教官這篇文章,生動的描述了當年他孩提時代所見到鎮海肥皂工廠的運作情形,只是他所見到的「生產黑色的「蘇打皂」取名「八一四肥皂」,不同於劉伯伯所描述的「印有鎮海字樣,黃、白兩色的肥皂」。


因高老師迄今仍未能尋找到當年鎮海肥皂工廠作業人員、肥皂產品的相關照片,因此,只能將兩位長輩口述及文字敘述的內容錄下,日後倘有機緣尋得相關的照片,當再於空軍月刊中補述。


民國一百零四年三月,高興華老師向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報,申請將鎮海肥皂工廠列為桃園市的歷史建築,七月的某天,標到調查「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的某一團隊與高老師及輔仁大學習賢德教授聯絡,希望我們能引導他們前往我所提報的諸多前空軍桃園基地設施群現場履勘,基地內勘查完畢後,當天下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幾乎已成廢墟的昔日鎮海肥皂工廠的現址,大家驚訝的發現,民國四十年代起被當作肥皂工廠的那座日本人修建的建築物,是一座掩體式的通信所,外牆厚實,並在許多窗口增設了厚如鐵道枕木的防彈木條,若遭敵機來襲,將枕木閉闔,將可有效防衛空中機槍掃射與轟炸之威脅,整座建築物具有秘匿與抗炸的能力。


經再比對大煙囪所使用的磚塊與該原日遺建築物所用的磚塊,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差別,因此,我們初步判定大煙囪應該是後來十二中隊為了生產肥皂而增建的,且當年日軍的這座掩體式建築物的用途為通信之用,沒有必要修建如此高大醒目的煙囪,來引起敵人戰機的關注。調查團隊後來送出的報告書,鎮海肥皂工廠並未獲得桃園市政府所聘審查委員的青睞,目前並未獲列入為桃園市的歷史建築。


在得知此一審查結果之後,甚為不解與意外,但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心中卻想著,能否再找到更多關於鎮海肥皂工廠的檔案呢?


拜網路發達功能之賜,高老師又搜尋到了臺灣省政府公報民國五十五年夏季,兩張由臺灣省建設廳公告,鎮海肥皂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以標的物為動產抵押登記的兩筆資料的圖檔,日期分別是民國五十五年五月五日,鎮海肥皂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與土地銀行南港分行,以及民國五十五年六月十四日,鎮海肥皂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省合作金庫,共同申請以桃園縣桃園鎮民族路八十號地方標的物,為動產抵押之登記。


看到這兩份資料,又讓我大惑不解,記得童年時期的民國五十年代,桃園空軍基地的車輛中隊在當時的桃園鎮新生路桃園農會的大倉庫旁,有一個外站停車據點,假日時基地載送放假、收假官兵,以及上街購物的眷村居民的軍用大卡車,都會在那兒進出,印象中也曾聽大人們說過那裡也是批發肥皂的銷售處,而當年的桃園鎮民族路八十號,與新生路車輛中隊的據點距離尚有數百公尺,因此,不知當時的民族路八十號,是否為鎮海肥皂工廠負責人張穎葆先生的私人產業,或是肥皂工廠所擁有非屬軍方營舍的土地,是否第一次的的抵押,土銀南港分行不願接受,因而第二次轉向合作金庫抵押,後續的情形為何?


基於好奇心,我在網路中不斷的搜尋,皇天不負苦心人,民國一百零五年的十一月初,高老師從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檔案閱覽中心的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台中,查到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省級機關檔案中,有一筆:「鎮海肥皂工廠設立申請書核准案的資料」,經由電話、電子郵件的聯絡,數天後高興華老師在南投中興新村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見到了五份關於鎮海肥皂工廠的原始檔案的電子掃描檔:


一:民國四十年四月,由岑樹珊隊長為代表人,向桃園縣政府遞交的台灣省工廠設立申請書,上面載明了廠名為鎮海肥皂工廠,廠址為桃園縣蘆竹鄉大竹村十二號〈即日遺通信營舍〉,經營方式為零躉批發、獨資,廠房竣工日期為民國四十年四月三十日,開工日期是隔天的五月一日,主要原料燃料及每月最大消耗量是煙煤五噸,椰子油兩噸,燒鹼壹噸,產品總類及預計年產量是年產八一四牌肥皂壹萬兩千箱,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九千五百元整,員工人數12人…等,申請書上並有縣政府審核意見的批示,承辦人、工商課長,建設局長、縣長所蓋的印章。


二:上述申請書的附件一鎮海肥皂工廠位置詳圖。


三:上述申請書的附件二鎮海肥皂工廠廠房配置平面圖。


四:桃園縣政府民國四十年五月十四日檢附鎮海肥皂工廠設立申請書,隨電送請省建設廳核備的代電公文。


五:民國四十年五月二十二日,台灣省建設廳來文簡

    便答復表,答復桃園縣政府五月十四日呈報建設

    廳的代電公文,准予備查,件存。


在支付了影印費用之後,高興華老師擁有了該五份重要複製的檔案,看著泛黃的檔案內容,想到民國一百零四年曾到肥皂工廠現地履勘,撫今追昔,不免有所感慨,在當年那個兩岸嚴峻對峙、風雨飄搖的歲月中,空軍的長官們體恤官兵眷屬們在外地生活的不易,設法為大家謀點福利,肥皂廠的資本額,廠房面積,員額編制,產品的數量,雖然和新竹八一四軍煙廠的規模無法相比,但是肥皂工廠的工作人員,在那個面積不算大,由營舍改成的廠房中賣力的生產,兢兢業業的克盡職責,提供空軍官兵們物質上的一些補助,他們真是一群辛勤的無名英雄。


數十載光陰彷彿在一瞬間就無聲無息地消逝了,當年的鎮海肥皂工廠停止運作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彼時的工作人員早已星散四方,也許有些前輩們已物化而去了,雖然我這後生晚輩並不認識你們,但我由衷的感謝你們當年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