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最後的身影
2017/01/31 11:36
瀏覽2,944
迴響3
推薦25
引用0
今年除夕,正好是我母親逝世兩週年的忌日。家人照常圍爐祭祖,為父母念經祈福,心中卻是沈重的。
母親擔任教師一輩子,桃李滿天下。她為了陪伴已經退休的父親,特地提前10年退休。一旦從每天忙碌的生活突然變成緩慢步調,她就像個鬆弛的發條,不再活力充沛。
父親自己很能安排生活,打拳、寫傳記、讀報、練毛筆字,身體硬朗。父親也逼著母親讀聖經、唱聖詩,讀報,但是她的注意力,全在丈夫、子女、孫兒上打轉,對吸取新知識沒有興趣。因而腦袋逐漸放空,若干年後,就逐漸顯露現出健忘失智的現象。
她為了怕遺傳來自她父母的腎臟病、糖尿病,她不吃鹹不吃甜,飲食十分清淡。結果因為缺乏電解質,讓她腦部的病變快速惡化。我到大陸找中醫買了不少昂貴的中藥給母親吃,依然無法阻止母親日益惡化的失智症。父親聽說足療可以有效減緩失智,還經常花錢找按摩師來家裏為母親進行足療。但所有這些努力,最後依然失效。
初期,她還會認得我,但記不得名字,再過一陣子,就認不得我了。還好她還認得父親,會聽父親的話。直到有一天外籍看護帶她下樓去散步,不小心跌下台階,斷了手臂與肋骨,腦部重創,住院住了近一個月,幸運活了下來,但是身體及腦部大不如從前,幾乎已經成為植物人。
除了每天三餐要餵食麥片粥之外,她幾乎無法再起來走路,只能躺著或坐輪椅上。生活機能喪失,幾乎完全要靠看護代勞。由於營養不良,我們看著她一天一天的消瘦下去,幾乎皮包骨。
我偶爾會幫母親洗頭吹風,她已經完全沒有意識,只會在食物到嘴時,主動張嘴咀嚼。平時豐腴優雅的她,已經瘦的不成人形。每次從台北開車到新竹看她,不敢在她及父親面前落淚,只敢在回程的車上,放聲大哭。
雖然她完全失智,也不認得我們,但是我們寧可有個失智的母親,也不要沒有母親。她至少可以每天陪伴著父親,也可以讓我們繼續擁有雙親。
晚年的母親留給我們的身影,是個身形枯槁、兩眼無神的老婦。沒思及此,總是心如刀割。我告訴我的子女,如果我那天也失智成為植物人,務必讓我安樂死,我不希望留給子女的身影,是如此不堪。
矛盾的是,雖然我贊成安樂死,卻不忍心讓我母親太早走。有了她,我還有個家,父母在的地方是我生命座標的中心點。沒有了父母,我生命失去了座標,成為漂泊的遊子。沒有了父母的家鄉,只是夢中可待追憶的故鄉。
母親逝世二週年了。這兩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思念母親。我問一個學佛的朋友,到底還要過多久,我才能停止思念的傷痛,他說:可能要等到你也跟他們一起走了以後吧。
他說的很對!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frank0606062017/02/03 17:41
版主太會催淚
上次好像寫家貓
這次寫母親
都寫到我傷心處
- 2樓. 不信邪2017/02/01 10:14
安心先生: 宏一大(法)師創作的三首歌: 夢,憶兒時,送別,有說不出的美怨,我每天開車時都由自錄的cd播出欣賞,那 夢 的歌詞寫盡 對父母感恩及懷念,句句聽下去,也會讓你對父母無限地思念。
洛杉基先生: 您的文章我看了不下十年了? 我只要上網總不會漏過您的文章,我們從戰亂中出生長大,親人亡故離散的事是我們說不出的痛楚,我母親是獨生女,抗戰勝利那年回湖北老家過農曆年,年初二媽帶我回外婆家住了半過月,這半個月,外公幾乎整天把我抱在懷裡,直到告別時,外祖父依然笑瞇瞇地叫母親常回家團聚,外祖母早已泣不成聲了,七十多年過去的事,那情景仍歷歷在目,看了您的文章,我已經淚如雨下。謝謝你感同身受。我們這一代,看到上一代父母走過戰亂、分離、窮困,奮鬥,卻無怨無悔,不怨天尤人,不怪國民黨政府,只是假踏實地扶養下一代。我們憶苦思甜,對父母只有感恩,不怪父母不能給我們物質的滿足。現在的下一代,跟我們可是完全不一樣呢。 洛杉基 於 2017/02/01 17:57回覆 - 1樓.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2017/01/31 14:16
讀了您這篇[母親最後的身影]我的淚水不自覺的流下,我今年八十五歲,十四歲從家鄉離開母親後
再也沒有見到慈母,雖然我己年老,但每一思念母親,淚水便流個不止!
我父親也是沒能見到我爺爺奶奶最後一面。你自己多保重。 洛杉基 於 2017/01/31 18:3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