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矽谷重返美國 枳返淮回春成橘?
2025/10/04 22:16
瀏覽85
迴響1
推薦3
引用0
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稱,台灣計畫輸出「科學園區經驗」,在美國打造「類科學園區」,建立產業聚落;這項「台灣模式」已獲美方正面回應。

這位哲學系畢業的前文化部長,對矽谷、科學園區的來龍去脈,真的是完全外行而且無知,才會提出將台灣「科學園區經驗」移植回美國作為關稅交換條件。

我等工科畢業的工程師們,許多都曾經在科學園區工作過。早年孫運璿那個工程師治國的年代,新竹科學園區就是模仿美國加州矽谷而建立的。當年科學園區就曾被稱為「台灣矽谷」。

我們從美國學習來的台灣矽谷/科學園區,如今卻要外銷回去美國矽谷發源地,是不是太搞笑了! 這相當於台灣故宮乃模仿北京故宮而建,現在卻要將台灣故宮再「移植」回到北京一樣可笑。

橘逾淮而為枳,枳返淮南豈能再變回橘?

就是因為許多高科技新創產業都集中在加州聖荷西附近,那附近有柏克萊大學、史丹佛大學、創投公司,因此許多高科技人都選擇在當地創業,部落聚集效應形成日後的「矽谷」。

當時矽谷以研發為主,半導體生產全靠Intel、德州儀器等美國公司製作。 電子工廠在美國因為找不到工人願意做單調重複的低薪工作,因此只有小批量樣品生產,大量製作都是外移到海外找代工廠如台灣鴻海公司等負責代工生產。後來因為人工價格關係,才逐漸移到中國大陸及印度生產。

現在要在美國複製「科學園區」經驗,更本就是倒因為果、本末倒置、不可能實現的荒謬構想。因為美國依然缺乏可以快速小批量試做的生產線以及可以大批量生產的設備及工人,材料及零件供應商也都距離百里之外。地產商人出身的川普,要求生產移回美國,高喊「美國製造」,但是實際情況是:產業外移30年後,美國製造已經回不去了!至少三、五年間絕對不可能實現。根據我多年從事電子產業生產銷售的經驗,我敢拍胸脯保證,在川普任期結束前,他的這個幻夢絕不可能會實現!

台灣半導體產業能夠成功,是因為許多配合生產的中小型廠商都可以就近緊急提供材料及設備支援及修復。這種聚落效應,在美國根本無法複製。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川普任期屆滿之前,賴政府的「類科學園區」經驗移植美國計畫,絕對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落得人財兩空、白忙一場。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際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下一則: 美國國防部長的最新指導原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安心
2025/10/04 23:38
臺積電已有80%資本落入外資,再把整個產業鏈移植到美國,那十年後臺灣就少掉一半晶片市場,二十年後就沒有臺灣甚麼事了!臺灣整個稅收減少近兆元不在話下,整個經濟動能降低二成以上,那時候就只能像泰越菲一樣要輸出臺勞了!
民進黨真的只會騙選票贏選舉搞鬥爭,卻不會治國,臺灣已經被搞到道德敗壞,詐騙集團橫行且輸出全世界,又崇媚美國賣台,十年內不只數千億美元對美投資及買產品,還要再擴增國防預算到GDP5%,擴增的龐大預算將流入美國,並且除了送美國臺積電,還要打包上下游產業鏈送到美國,這樣搞下去十年後,絕不會是美國說的五五分晶片市場,而是美國全拿的主宰市場,反而未來的臺灣恐將瘦成皮包骨,後代子孫們將窮不死,但也富不了,因為臺灣既沒有天然資源及礦產,也不再可能複製臺積電,及晶片產業鏈了!
而且臺灣將變成「裡外不是人」,因為對中國大陸而言,臺灣把家底都上貢給美國,幫洋人壯大實力,反過來欺壓中國人,是背叛中華民族,哪怕將來統一臺灣,也會歧視臺灣。而美國則掠奪了最重要資產,臺灣已沒啥油水可剝削了,且隨著科技進步,及武器更新換代,臺灣的戰略地位也不再重要了!臺灣將是可隨時當炮灰的走卒,也可以輕意易犠牲捨棄了!美國所稱的堅強盟友,只悲劇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