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平均薪資十年不漲,大專畢業生不但起薪低,失業率還居高不下。勞工與大專生都十分火大。
在野黨看機會不可失,立刻把這股民怨技巧地轉移到上任甫四年半的馬總統與執政團隊。他們企圖造成一種印象:扁政府執政八年所攢下的財富與高就業率,短短四年多,就被「無能比貪污更可怕」的馬政府給敗光光了!
相信在野黨即將舉辦的倒馬活動、火大列車,必然會吸引許多「懷才不遇」的大專畢業生加入,一起向馬政府嗆聲,要求馬總統下台謝罪。最好在2016年讓在野黨再度執政,保證所有失業與低薪問題,都能立刻迎刃而解。
唸了三、四年書(或由你玩四年),也繳了不少學費,結果不是起薪太低,就是根本找不到事,換成任何人都會感到十分火大。但是造成今天這種悲哀現象的禍首,真的只能怪罪馬政府的無能與無感?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與其跟着在野黨在寒風中搖旗吶喊、罵馬總統三字經,倒不如自己靜下心想想:22K起薪,是最近這四年才發生的衰事嗎?到底誰才是造成大批大專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起薪才22K的始作俑者?
二十年前,台灣還是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外銷產業如日中天;眾多外商把台灣當成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跳板,當年大專畢業生也才13萬左右(含博士、碩士)(註)。一個大專畢業生,平均可以有一到兩個工作機會供他挑選,15K左右的起薪,在當年的低物價水平上,算是差強人意。
到了民國89年,阿扁當選執政。當年的大專院校數量在李登輝任內不斷地擴充下,大專學生人數已達百萬,畢業生也有24萬八千人之多。執政八年間,在李遠哲主持的教改與教育部長的全力配合下,大專學院校門洞開,幾乎來者不拒,錄取率直逼百分之百。扁執政八年之內,大專畢業生人數一路成長,到了97年,已經高達32萬3千,大專院校的數量與密度也幾乎成為亞洲第一。(引用文章大學泡沫化,臺灣人吃苦頭)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扁政府執政這八年內,大專學生人數從109萬,增長到133萬,成長21%,但畢業生人數從24萬8千成長到32萬3千,增長率高達30%。可見不但進大學容易,畢業出校門更容易!這樣的畢業生素質,難怪會讓需要招聘「人才」(注意:不是人力)的企業主望之卻步!
據統計,在李扁兩朝政府的戒急用忍、鎖國、反中策略帶領之下,十年內台商及外商出走到東南亞及對岸的數量高達數萬家,自然也帶走了數萬到數十萬個工作機會。(註)
我們現在可以用最簡單的算數,來解釋為何失業率高、起薪低?
假設二十年前有20萬個工作機會,13萬畢業生找事不會有多大困難。因為粥多僧少,每個人的起薪就不會太差。
李扁政府執政十多年之內,台商及外資企業陸續出走大半,工作機會幾乎減半,而畢業生人數卻增加30%。分子減少,分母增加,自然而然就會造成高失業率、低薪資的現象。
自從民國97年馬政府執政至今,大專生人數開始小幅下降(132萬),畢業生人數也跟着小幅下降(31萬3千)。也就是說,分母固定了,要平均薪資增加,就得增加企業家數與工作機會。這是最簡單的算數。
可是,要台商返鄉,卻有反對者說台商是「只會拉屎的鮭魚」;要吸引外商到台灣投資,就有環保團體與反對黨誓死反對,說寧可讓鄉里貧窮,也不讓生態受到破壞。但是即令環評會認為沒有問題,政府也依法行政批准設廠,也無法讓這些拉旗子丟雞蛋的反對人士點頭。民粹、專業、政治三方長期拉鋸戰,國際大廠一個個棄我而去。
分子不增加,分母如果還繼續增加,商數自然遞減。
如果不歡迎外商進來投資,又拒絕台商返鄉,台灣將來大概只能靠精緻農業與觀光過日子了。到那時候,大專畢業生真的可能連15K都拿不到!至於那些學無專長、醉心學運、天生反骨的大學生,畢業後除了加入政黨混政治飯吃外,不知道有那個企業願意或敢聘用他們?
想通了沒有?誰是造成失業率高、薪資低的始作俑者?答案應該很清楚了吧?
與其上街參加反對黨的造勢活動,還不如要求那些誓死反對台商外商回台灣投資的政客、環保團體、勞工團體,改變他們的態度,讓更多的資金與工作機會可以順利回流;同時建議立法與教育單位,不再無限制增加大專院校數量,並有效管理大專畢業生的人數,嚴格執行課業二分之一不及格就淘汰的學制,並讓那些成天逃課鬼混、酒駕肇事、跑趴拉K的不良學生不得畢業。
讓畢業生去蕪存菁,同時大量增加就業機會,這才是讓22K起薪變成44K的釜底抽薪之計。
(註)歷年大專畢業生人數統計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2030600316
(註)台商外移數量 http://big5.chinanews.com:89/zhonghuawenzhai/2001-02-01/new/9.htm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老四(小克)2012/12/29 11:2122K馬英九壓榨新鮮人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台灣也身受其害,失業率節節攀升,為了不讓大環境持續惡化,馬政府推出「大專畢業生就業實習方案」搶救失業率,補助社會新鮮人每人2萬2千元薪資,結果,卻導致大專畢業生起薪大幅降低,引起許多爭議。
有網友就抨擊,政府推出「大專畢業生就業實習方案」來美化失業率,卻造各大企業在錄取新人時,紛紛以政府給薪標準22K作為起薪,「根本就是壓榨年輕人」。
吳敦義對此則表示,「大專畢業生就業實習方案」是政府在非常時期所採取的非常手段,讓年輕人領有與實力、學識不成正比的薪資,他感到「很虧欠」
- 4樓.2012/12/28 15:03大專生人數開始小幅下降 與馬執政有關?
是幫忙減少,可是4年才能畢業,還是延畢多所以人少
看起來這篇文章問題不少,像是廣告文
確定是因為延畢造成的嗎?你一樣沒有數據。
但是如果馬政府要討好選民,做個民調支持率80%的總統,盡可維持大學生入學與畢業人數繼續不斷成長,油電不漲還降價,勞健保不漲,證交稅不徵,不抽奢侈稅。。。,不是嗎?當過行政院長的蘇貞昌,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倒黴的,不就是下一代台灣人?
這種民主基本政治常識,不需要廣告宣傳,自己就應該具有。
洛杉基 於 2012/12/29 01:24回覆 - 3樓. Norma2012/12/28 11:56是的
教育部長不敢關掉和整合專上院校,有什麼辦法? - 2樓. frank0606062012/12/26 10:02罪魁禍首
學校不淘汰1/2 + 1/3 = 2/5的學生
學校不淘汰a-z寫不全的學生
放縱這些爛學生去社會拉低薪資
這種學校是罪魁禍首
沒錯! 洛杉基 於 2012/12/26 14:56回覆 - 1樓. 阿珠珠~2012/12/26 08:21為什麼22K?大學生比政客還了解!
根據人力銀行公布一項新鮮人的就業調查,新鮮人的平均薪資僅24,982元,由此可見,高於22k者所在都有,反而是那些只有基本工資的新鮮人把22k以上的薪資平均拉低,所以問題不是出在22k,而是行業問題,許多新鮮人無一技之長,只能朝打工性質的服務業轉進,薪資無法成長確實是因為劣質大學生太氾濫的關係,政客怪馬只是政治操作,難怪看民調顯示,反而是年輕人和老年人滿意馬比中壯年高!
許多私立學校只想賺錢,不願淘汰劣質學生。 洛杉基 於 2012/12/26 08:4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