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劉院長準備對前朝的一大堆非專業,只因為政治正確或政治酬庸而飛上枝頭的那群官員,做適當的「調整」,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忙不迭地號召他們那群所謂的「綠朝遺老」集體請辭,免得被「凌遲」。他忘了,當年阿扁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前朝的藍營官員給休了,全部換成自己人,也沒聽說藍營官員說他們被凌遲。當年阿扁自己只看顏色,不論能力,來安排自己人,現在改朝換代了,他的官員跟著替換,似乎也是天經地義,沒有誰對不起誰。
可笑的是,柯總召竟然還稱呼那群尸位素餐、沒有專業素養、把台灣搞得幾近破產、國家被孤立了八年的前朝官員是「良禽」。還跩文說,要他們「良禽擇木而棲」,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老實說,想從那群正在「雞飛狗跳」的前朝官員找出一個可以稱得上「良禽」的,還真有點困難。
真正的「良禽」,就像許多民間有專業的技術、經理人才,他們不怕失去工作,到處都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更大的枝頭等著他們去棲息。但是綠朝這些本來就非「良禽」的貨色,下了台根本無「木」可棲。他們不像專業人員在台灣找不到工作還可以到大陸找,他們失業後,除了像阿扁及親信(如林文淵之流)已經累積了億萬財富不愁吃穿外,其他只能加入那群落選的綠營立委們,或到路邊擺攤賣牛肉麵,或幫黑道圍事,或開起小黃謀生,那裏還有其他好的樹木可選,好的枝頭可棲?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到四年或八年後,綠營重新執政,才再有機會再飛上枝頭繼續當綠營的「良禽」。以目前綠營立委及官員的惡劣表現,能贏得民心,重新執政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除非綠營來個台獨大革命,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否則在八年內重新執政的希望十分渺茫。
細數那幾位仍然在位的綠朝官員,幾乎都是非專業、非本業的政客,他們全靠阿扁酬庸賜給官位。因為非專業、非本業,所以無論內政、外交、軍事、財政,都給他們搞得烏煙瘴氣。台灣的經濟鎖國,民生凋敝,全拜這些所謂的「良禽」所賜。
這個搶先一步宣布下台的招數,讓人想起時數十年前,中華民國從聯合國被趕出來的故事。當時的聯合國代表周書楷,一知道大勢已去,立刻就在大會準備宣布中國代表權被中共取代之前幾分鐘,率先一步宣布「漢賊不兩立」,自行退出聯合國。聽起來義正嚴詞,好像是主動退出,其實是被踢出門。說穿了,還不是就為了給自己留下一點顏面?
民進黨這幾個前朝官員,明知道自己過去幹的實在鴉鴉烏,根本就不適任,國民黨裡多的是專業人才,被取而代之是遲早的事。因此看著大刀就要揮下了,提前一步宣布集體辭職,根本也只是為了保住顏面。那裡是為了避免凌遲?那裡為了維持什麼撈拾子尊嚴?省省吧!
綠朝官員對秋後算帳,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等著被替換,好歹拿了退職金走人;另一種是佔著毛坑不拉屎,不下台就是不下台。
像中鋼、台肥董事長,駐日代表許世楷都屬於前者。譬如許世楷知道自己深綠台獨、非外交出身的身分,遲早會被換掉,一看到中日關係出紕漏了,知到自己位置不保,立刻義正嚴詞地說「士可殺不可辱」,要求准予辭職。分明是「半夜吹口哨」,給自己壯膽。
像中選會主委張正雄,考試院院長等,就屬於後者,打死不退。每天被立委羞辱到體無完膚,也沒看到他表現出「士可殺不可辱」的節操,還不是照樣厚顏無恥、唾沫自乾。拿著先皇阿扁授予的「任期保障」當「免死金牌」,繼續好官我自為之。另一個例子就是最高檢察長陳聰明,工作表現一蹋糊塗,毫不適任,也是一樣拿著任期保障來當盾牌、遮羞布,笑罵由之,好官我自為之。打死不退的原因,說穿了,就是怕下台後,無木可棲,頓時失業。請問,有哪個民間企業,願意用這些毫無專業能力的前朝遺老來當大爺伺候?
這些綠朝遺老的醜態,老百姓看在眼裡,幹在心理。這些沒有專業、沒有風骨、沒有廉恥、靠著阿扁吃香喝辣了八年的遺老,還能稱為「良禽」,那麼台灣所有比他們更專業的人士,都可以算是「鳳凰」了!
在人民看來,這些人除了符合綠朝的政治正確外,他們的專業能力,似乎比較接近「爬蟲類」的原始狀態,距離進化成「良禽」,還差了好幾個世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cmucmu2008/06/19 22:41好文分享
馬英九如何過好“苦日子”
謝克
2008-06-16 08:18:02 華夏經緯網
馬當局上任時間不長,警訊不少,支援率已經掉到50.8%,日子過得艱難。
更讓他們感到不安的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元兇”——物價,很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隨著全球油價的漲勢鬧出更大的動靜,帶來更多“無情的風雨”。而曾經寄望“馬上過萬點”的島內股市,依然“不給新當局面子”,差不多每天都要蒸發掉一個“追加預算”,當局心痛,股民痛心。
好在,馬當局靠著他們對“九二共識”的堅持,總算在本週為島內民眾送上了一份大禮:暌違九年的兩會復談在北京成功舉行,《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和《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順利簽署,取得了“跟計劃中完全一致的成果”。尤為重要的是為奠定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建立了制度性協商管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昔日危機四伏的台灣海峽從此將成為島內經濟再次起飛的“綠色通道”。
但是,這劑台灣經濟最需要的“解藥”卻未必能幫助馬當局馬上走出眼下的施政困局。原因很簡單,兩岸關係的良好發展態勢在島內產生“效益”需要時間和過程,你不能指望大陸游客赴臺所帶來的商機能夠解決島內物價全面看漲的現實難題,更不能指望島內股市會出現一飛沖天的“極端景致”。所以,馬當局還是得做好再過一段苦日子的準備。
馬當局如何才能把當前的“苦日子”過好,這是過去的20多天裏許多人都在關心、焦慮,同時又感到有些“迷茫”的問題。不過,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少值得馬英九和他的團隊好好“請益”與反思的建言,概括起來就是“堅持、鎮定和謹慎一個都不能少”。
說到堅持,就不能不說馬當局的兩岸政策。當時的民進黨當局對它沒少動腦筋,又是打棍子,又是扣帽子,馬團隊承受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但因為他們的堅持,不但迎來一場大勝,還與大陸攜手創造出了一個臺海回暖的新局,為臺海和平、兩岸關係發展以及自己的施政打下了一根最可靠的樁基。
本週人們又看到了什麼?不僅僅是島內輿論對兩會復談大唱讚歌,業界對即將到來的利多充滿期待,就連蔡英文不是也開始改口說“支援兩岸談判”了嗎?陳菊不是也要登陸去“談開放”、找商機了嗎?
只要馬當局接下來能夠把握兩岸復談契機,繼續堅持下去,何愁民眾不信任、滿意度不回升?
堅持很重要,但就馬當局的現實處境而言,如何使自己保持鎮定的心態更是眼下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和當務之急。對外界的批評意見學會傾聽、虛心接受,拿出“概括承受”的態度沒有錯,但在這一過程中也不能少了“明辨”和“慎思”——
既然知道島內經濟患的是一種“慢性病”,明白物價上漲有“外部經濟大環境惡化”這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存在,幹嗎還要把精力花在那些“急就章”的經濟方案上?還要讓財經官員出面“大膽預測”台灣的通膨高峰期已過、物價可趨平穩、股市看漲的勢頭很旺?這不明擺著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 4樓. cmucmu2008/06/19 22:40好文分享
還有,明知“新政府”現階段主要的施政目標是通過拉動內需努力化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會不清楚“在野”的民進黨最拿手的把戲就是製造焦點、挑起政爭,劉“內閣”幹嘛還要在所謂的“綠卡”問題上“聞風而動”、“聞過就改”,又是全面清查,又是向媒體說明,眼看著這件與施政沒有多大關係的破事演變成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政治風暴”,讓自己徒增困擾。
至於說到“謹慎”,值得馬當局反思的事情就更是多了去了。遠的不提,就說本週,正在為千億元新台幣的經濟建設案四處“找米下鍋”、本來就已經苦不堪言的劉“內閣”也不知從哪兒來了“靈感”,突然提出來明年要為公務員調薪,理由是:公務員一調薪將可帶動民間調薪,這樣才能拉動內需,才能讓民眾也一起過上好日子。難道他們忘了各級政府眼下已是債臺高築,連日常施政經費都已捉襟見肘了?近8年來島內已有八成企業的受僱員工不知加薪為何物了?典型的“過嘴不過腦型”的主意。他們怎麼就不去考慮考慮,這樣一來又會給新當局招來多少非議和口水?
不能不說的還有金門“小三通”要不要擴大這件事兒。眼看兩岸週末包機將起飛、大陸游客赴臺觀光也開放在即,金門觀光業者憂心“小三通”縮水,所以才會提出“馬上”全面開放“小三通”、簡化大陸游客遊金門手續、金門進出納入大陸游客赴臺進出選項等三大訴求。本來是一個一紙簡單的行政命令就可將軍的簡單問題,卻因為“陸委會”官員“隨口而出”的一句“不要節外生枝”,險些釀成一場金門旅遊業者到台北抗議“馬上跳票”的複雜事件,最後還是靠著劉“院長”站出來作出 “兩周內所有台灣人民都能經金門赴大陸,不再設限”的承諾,才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這不是沒事找事、自尋煩惱嗎?
說了半天,差點忘了最要緊的一句話:要把“苦日子”過好,首先你得拿出過苦日子的樣子,少去想曾經有過的甜蜜與幸福,暫時忘掉那些所謂的“大思路”、“大手筆”,踏踏實實地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 - 3樓. cmucmu2008/06/19 22:27快完成人事布局 才能上馬衝刺
快完成人事布局 才能上馬衝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9 19:47:46
中評社台北6月19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馬英九上任滿月,被揶揄“滿月酒”是苦的。的確是如此,過去一個月,新政府狀況不斷,台股從520當天“馬上跌”到現在已經下殺一千多點,加上物價上漲,民眾痛苦指數節節攀升。馬英九唯有加速完成人事布局,重整隊伍,才能上馬揮鞭,快步向前衝。
馬政府重要官員雖都是政壇老手,顯然都還須要重新適應,過去這個月,在口水議題上浪費了太多時間,白白虛耗了“百日維新”的寶貴光陰。民進黨在“立法院”只有27席,光是一個小小的綠卡事件,就可以把新政府搞得天翻地覆,凸顯國民黨操作能力實在弱到有些荒唐,更暴露出府院黨及“立法院”黨團的連繫機制出了大問題。
其中,很重要的關鍵在於,馬政府的人事,一直還沒有完全定案。除了“監察委員”、“考試委員”等涉及法制,快不起來,其餘方面很多都是拖拖拉拉,一些明顯不適任的綠官,以及前朝在部會、公營事業、基金會埋下的人事“地雷”,該換就要果決,一個月已經夠久了,不宜再拖。
很明顯的,在過去一個月,新政府的很多不必要的爭議,都是從人事案處理不當而起。像是釣魚台事件,如果事發之初的駐日代表不是許世楷,應該就不會有斡旋不力,乃至被召回來,還抗命拒不到“立法院”報告,公開批評長官的情形。或是像中選會主委張政雄,藍委要他下台,他就偏不下台,每次到“立法院”都要跟“立委”打口水仗,馬英九520就職演說都已經點到“中選會”了,高層也不處理。
人事問題拖著一條爛尾牙在那邊晃,讓“立委”、媒體樂得炒作,有人質疑,行政部門就得回應。就像肥皂劇一樣,“立委”每天丟一點東西,官員光是回應這些口水,就忙得滿頭大汗,沒辦法做正事。
另外,人事問題不趕快敲定,覬覦這些位子的人,就會想辦法活動、卡位,甚至製造事端。像最近很多藍營“立委”槍口對內,炮打行政部門的動作,很明顯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有的是替自己卡位,有的是替親朋好友找工作,人事一日不搞定,這些亂像就會持續下去,沒完沒了。
馬英九與陳水扁雖然都是法律人出身,行事手法截然不同。馬英九太重視程序,才會拖延佈局的進度。像到今天,中鋼召開股東大會,扁系大將出身的董事長林文淵還強調員工希望他留任,萬分眷念實質年薪近新台幣2千萬元的現職。不止是中鋼,其他的公營事業,政府轉投資事業,都也還沒處理,人事“地雷”何時引爆沒人知道。
馬英九的“百日維新”已經過了三分之一,唯有早日把人事定下來,把隊伍整理好,才能快步出發,馬英九真的不宜再拖了。
- 2樓. mioo2008/06/19 06:27失業
這些仍覇著位子的人心中很明白
一但下台了這輩子恐怕再也撿不到這種好康的
完全正確,所以他們打死不退。能多做一個月,就多一個退職金基數,當然要死撐下去。 洛杉基 於 2008/06/19 13:25回覆 - 1樓. 全權2008/06/18 22:47寫得真棒 .分析出是狗就吃屎的原理.
本來一直想不懂
綠蠵龜為何貪污兇猛
會整群像狗一樣
遇屎就立即搶著就食
.
原來喔
1.那群綠蠵龜都是尸位素餐、沒有專業素養.此刻不撈.更待何時?
2.那群綠蠵龜都是意識形態、只會逢迎拍馬.拍得越見.撈得越多!
3.改朝後.綠蠵龜因辱罵中國豬.像阿扁一樣再也不敢去中國探找生路.
4.綠蠵龜莖美玲跑回日本抱日本親爹.這一下穩是漢奸罵名代代相傳啦.
5.像猴子已爬到最高.沒本事紅屁股被人看清.無公司門號敢再錄用.
6.改朝換代後.像玉柱當門神顧門口的絕門撈金術.再也不靈囉!
.
.
所以演繹出政治方程式一則:
.
貪腐國家 = 意識形態治國{總統} + 烏鴉整群佔樹怪叫{鳥官}
.
.
你們說對不對啊??你自己可以參悟出這個道理,可喜可賀! 洛杉基 於 2008/06/18 23: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