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十個細節看清身邊的君子與小人
2018/03/21 09:29
瀏覽1,26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到底何謂君子?何謂小人?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呢?

其實「德行」是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

以下十點,可幫你梳理區分。

看人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君

子有自我反省、自立自強的特質,尋找自我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不斷進步。而

小人則從來不會檢討自己,總是把錯誤和責任推給別人,自己則永遠不會有進步。

看抉擇: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走投無路時,仍然堅持原則;換了是小人,就胡作非為了。能否在窮困潦倒

的時候仍然堅持原則和底線,不僅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也是真君子和偽君子的

區別。

看交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君子無論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

對待眾人,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排斥異己,

結黨營私。

看利益: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義,而小人看重的卻是利益。遇到問題或者面臨選擇,君子會首

先以道義的標准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獲利,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問

題或者做選擇時的最大區別。

看是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相反。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

愛之心,凡是別人的事情符合道義的,君子不僅樂見其成,更願意力所能及地幫

助別人達成美好的目標。但如果是不合道義的,君子一定不會為虎作倀。

看言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很常見的。君子能夠容忍

不同的想法、意見,並且不會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與人赤誠相見、肝膽相照。

但是,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

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

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看氣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們「主要看氣質」。君子氣定神閑,沒有驕矜之感;小

人傲慢、自大,帶有攻擊性,充斥着驕矜的氣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壞事情

緒低。這是人之本性,但也要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胸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懼不安。心胸的寬廣與否是區分君子小人的標志

之一,而心胸是否寬廣並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後天的培養與自身的努力。孔子曰: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的胸襟寬廣,對人寬容,沒有仇怨。小人

的心裡時常有鬼,永遠惴惴不安。

看志向: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向上即是向善,不斷改正錯誤,追

求道義;向下即是不知改過,不知修身養性,日見其頹廢。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向上走總是困難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結果卻是毀掉了自己。

看追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

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君子和小人

所思考和憂慮的東西都不一樣,所採取的行動自然也就不一樣,最終的結果更是

天壤之別。

修道者需遵循十大宗旨

凡有心學道之人,心務必出於自然,心務必出於至誠,不可勉強習之。莫問自身

有沒有道緣,心中有道祖,道存於心,尊崇神仙,愛國愛家,身正心誠者,皆可

學習與修之。而心不至誠,將信將疑,意志不堅,身無正氣者,習道必無結果。

一、以愛國護民 禮神敬祖為根本

修道者講知恩圖報,方為修道之本。

二、應養其慧覺 洞察黑白

這裡是指要樹立正確的宗教信仰,堅決的自覺地抵制反動邪教組織與封建迷信活

動。修道之人要懂得如何修為正道,邪法邪道修之不但於已無利,身心反受其害。

三、不可好色奸淫

如貪戀女色,則耗神漏精,精光枯幹而氣散魄亂,魔魅之邪氣趁虛而入,身則陰

邪,諸天神仙遠離,所以要潔身自好。

四、內心正直 思想高尚品德高雅

舉凡心理陰暗自私,奸詐嫉妒,爭強好勝,與人為惡者,三官上神所記其惡行,

仙真棄置,邪鬼附身,其惡緣令魂沉九泉。

五、應戒酒戒毒

酗酒者與吸食毒品者,精氣神之靈性均喪失殆盡,五臟六腑之神混亂,久之體內

六神無主被拘於地獄鬼都六宮,壽命不長,何談修道成真。所以要求我們飲酒適

量,遠離毒品。

六、言行舉止文明得體 誠實守信

但凡行為不檢點者,素質低下者,多不受人尊敬,滿口臟話,與人鬥嘴,言而無

信者,則凡人自鄙視之,何況神仙乎?其上之缺點,致使自身魄離魂遊,自招災

病,年壽頹盡,雖有勤學大道之意,也不免高聖賢真退避,獨自空悲。

七、要謙虛謹慎

不可窮於表現,不可過份炫耀,要尊從師父教悔。學道之人不可因學習到高深與

靈驗的道法道術,而處處賣弄,與人爭強好勝。不可以輕意泄露師父口授法門之

秘,未經師父允許,不可以亂傳於他人。需知學道之人如拜師未滿九年之功,尚

未與天地結盟,若將道門之法亂顯於凡人,不但道法不應,神仙反倒令其身死幽

泉,七祖拷於酆都,萬劫不復。

八、尊師重道 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尊師重道者即為尊重一同修道之人,舉凡修道之士皆相互稱為道長,師長,老師

之名,無論對錯與否,絕不可輕視怠慢他人。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即為不可犯「盜

道」之刑害。舉凡不為自己修道中所寫、所感、所畫、所做者,皆不可未經允許

而擅用或變為己用,這是犯了「偷盜他人之道」的大忌,違之必受地獄之刑害,

滅祖之刑害,修道無果,反受神罰。

九、保持儀表大方 衣着整潔利落

修道之人穿衣戴帽要幹淨利落,大方得體,有威儀,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面容

不整,衣物骯臟,體味不雅,則道不降真,神仙不敢居其左右,穢氣滿身,污染

體內精神,形神失光,五神進散,是故邪魔來攻,內外受殃,以此為道,道必不

成。修道之人不可生食猛禽異獸帶血之肉,不可過多食用產生口臭食物,如違之,

則羶腥充於臟腑,令體內穢氣侵擾命門與天靈,魂魄混亂,久之身形氣神自失真

華,無法修心運行真氣。

十、如學大道 必當有師承關係

同時結天地之盟,方可學藝修道。凡未經正式拜師者,無明師指點教導,不辨大

道真偽優劣,則多是胡亂模仿學習,不知其義之深與其施用之妙,得不到真傳,

道法自難成其體係。不結天地之盟,神不降真,道法不解,術不靈矣。拜師上表,

以結天地之盟,方天庭有知,才可行諸道法道術。名不正,言不順,學之無名,

道不成。

修真學道之士,要想有在修道方面有成就,必須要做到上述的十個方面。在日常

的修道學習中,一定要知行合一、專心致志、辨證分析、合理取捨、實事求是,

付出多少才會雙倍得到多少,這樣才會有所得,大道方可修成。以上所述,仍然

有未提及說明之處,需有緣者方可得之吾道真義。

十偃市 青陽道長 、 青玄道長 、 青素道長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