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 隋煬帝:鑿汴河作水調歌
2018/05/08 05:55
瀏覽1,341
迴響0
推薦40
引用0
隋朝、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初即位的隋煬帝亟欲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政績,於是力排眾議下旨徴用了河南、淮北等地計一百多萬名男女民工,僅用了短短的五個月左右便開鑿了連接黃河與淮河、貫通洛陽到揚州的「通濟渠(註)」。
這件隋煬帝登基後的首件工程雖然如其要求在短時間內順利完工,也造就了日後六百年左右南糧北運的便利,但也是付出了慘痛的人命代價,因為被徵召服勞役的百姓死傷近半(役丁死者什四五),也就是約有五百萬人死於這場開鑿通濟渠的施工過程中,而且數量多到官員必須要用車子載運死者的遺體離開才行,運屍車輛「東至城皋(皋城,今安徽省六安市),北至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市轄孟州市),相望於道」。
如果隋煬帝在通濟渠完工時下旨撫慰工殤,應該對於這個政績不無小補,但隋煬帝卻是在通濟渠開通後,領著后妃、官員們浩浩蕩蕩的立即自洛陽搭乘數千艘龍舟、舳艫南巡至江都(揚州),期間自然歌舞不斷,隋煬帝以及隨行官員們舞文弄墨歌功頌德,據說隋煬帝還因此創作了《水調歌》,完全違背了孔老夫子說過「里有殯,不巷歌」的教誨,無視於沿途死傷民工及其家屬們心中苦痛。
隋煬帝被後世指責為暴君,不是沒有道理的……
註:隋朝開鑿此段運河河道稱之為「通濟渠」,唐朝時改稱「廣濟渠」,到了宋朝時則稱為「汴河」。因此這條《隋唐嘉話.補遺》的內容有可能不是唐朝的原作者劉餗所收錄,而是宋朝時的人所寫的。
改編自 《隋唐嘉話》
原文:
《隋唐嘉話》補遺:
隋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