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蘋論有點意思,民進黨要火大遊行,蘋論呼籲<多辦社運,強推改革.>,蘋論說:,<我們相信馬總統真想要改革,特別像是年金、慰問金、特別費、軍公教、18趴……但是民眾無感,也對馬及國民黨的改革沒有信心說到底,馬及其政府「只改了一嘴的好革」,根本對改革缺少熱情,由官員們的面容表情就可看出,他們是被社會憤怒及馬趕鴨子上架逼得去改革的,所以才會一臉的無可奈何、意興闌珊、備受委曲的神情>。有意思的是,民進黨的火大遊行,主要是針對馬,目標是反馬,但是蘋論好像在轉移目標,肯定民進黨的遊行.肯定民間社運,但卻將目標轉移到針對政府官員而不是批馬,甚至於還暗中挺馬<台灣民間應該經常發動群眾運動,包括社運、學運等,幫助或壓迫馬當局認真改革。假的都逼他玩成真的.>。改革的確不是請客吃飯,過程無異各方勢力在鬥爭或角力,因為每一個人對現狀都有不滿,都希望改革,但是都希望改革別人,不要改革自己,所以改革的柵門一打開,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必然弄得天下一團亂,沒有本事的,去輕言改革,其實是禍國殃民, 所以我們說改革不能只憑個人意志,改革也不能只憑一股熱情只知戴鋼盔,改革要有謀略,改革若只憑個人意志熱情,這也要改,那也要改,東也改,西也改,就跟獨裁暴政沒兩樣,改革也不能太用社運倒逼,否則民粹當道,會變成暴民政治,改革要有謀略用世俗的語言,就是改革行銷學,現代的行銷學講6p,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power. public relations , product就是改革項目組合,改革項目都要有清楚的市場定位.產品組合,都要擺進.契合.對中在民眾欲期目標的心理位階,price是改革的代價,要讓民眾覺得改革的代價負得起.願意負,place就是改革訴求的對象.接近(reach)對象的路徑,都要具體弄出來,promotion就是要有文宣.有具體的激勵措施做推拉,power就是善用權力,剛柔併濟,public relations是爭取周邊勢力.後援力量的支持,熟悉市場運作的人,都知道6p是一種策略組合,一展開,是公司全體都在動員,每個人都有該做的事,要分頭去做,那像現在馬政府的改革,只有少數人在那邊喊.那邊動,東動一下,西也動一下,改革無章法!改革無章法就會引來鬥爭大會,一場又一場難以平息!
·
下一則: 學術研究 國家補助是一種國家給付行政 檢方以假發票事件將教授以貪污罪起訴 認事用法有違憲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