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和他們失業的貢獻
2009/04/17 02:29
瀏覽6,723
迴響10
推薦43
引用1
所謂「現身說法」,其實最初是佛教經典中的用詞。
菩薩現身,為眾生說出一場觸發了悟證的「道理」(法)。
在這其中,人們所遭受的苦難,往往最能觸發其他的人們。
這一次王雪峰與王作良兩位高學歷的昔日政壇菁英,因為傳出拾荒度日的消息而備受矚目。但他們確實為這個社會,說了一場讓人感嘆與領悟的「法」!
那就是:政治風華如夢一場之後的虛無,其實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毫無助益。
知名度,有時等同一種讓人「高不成、低不就」的自我設限,乃至最終成為真實的阻礙門檻。
有許多名人的例子證明著,那些越是當初「在人們注視的目光」中,獲得越多「名望」價值的當事人,往往並沒有比任何人更能因此輕鬆度日;有時,名望越容易成為一種自己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阻隔,甚至成為與周遭人們之間的一種堅硬的誤解。
和許多國度相比,台灣確實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名,尤其各種「政治、媒體、娛樂」的社會符號,都特別發達的島嶼。
在台灣,名望的關鍵來源是「媒體的加持」!但那此起彼落如同煙火的名氣繽紛一過,卻讓名人的價值完全如同曇花一現,之後就陷入黑暗。
往往到最後,來自「政治、媒體、娛樂」三大領域的人,幾乎反倒是沒有其他專業或生存能力,是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的。
不要說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王雪峰了,即使當年同時夾帶「政治、娛樂」雙重符號的張帝、葉啟田等人,如今人又安在何方?
「名人」,大多在知名度當下的騰雲駕霧之中沈浮,如同王雪峰所言,「沒有去注意做好生涯規劃」。
名望,是一種機緣組合的能量狀態。一旦政治現實與社會潮流開始變遷,讓一切瞬間的名望雲消霧散,於是只有匆匆墜落。
因此,名人的「核心價值」究竟在哪?
其實最終還是要認清,任何名人都與其他平凡的人們一樣,終究要歸結到諸如「身體健康、收入穩定、發揮所長」等等基本的生存之道吧!
就像許多愚蠢的傢伙,尤其那些把此刻當下的虛名,當作是「堅固不變」的人。
每月收入廿萬的人,卻買個三千萬的房子!因為心中誤以為,這此刻每個月廿萬的薪資收入,可以在今後繳房貸的廿年內不會發生「景氣危機、公司倒閉、或者生涯轉折」的風險。而這就足以讓任何不動產資產,瞬間變成絕對的可怕負債。
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十分感念王雪峰後來出面,坦然的面對媒體的「說法」。
王雪峰清楚的點出了她與王作良夫妻倆,畢竟「欠缺生涯規劃」的準備與智慧。這種因為「高學歷失業」族群的心態與處境,在這起事件中讓所有人一起清晰體會。
或許也可以讓一些因為高學歷失業而徬徨躊躇不已的其他當事人,能有一些無以言喻的共鳴與抒解吧!苦不孤,必有鄰。
雖然最後王雪峰她說,她們夫妻倆暫時靠父母接濟這個低潮,還算過得去,也還算能夠「快樂,SMILE」。
但這些「強顏歡笑」,應該算是從政多年的王雪峰,一種基本的客套與禮貌。
從婆婆也是王作良母親的角度來看,對於高學歷的倆人長期賦閒在家,自然還難免會感慨或憤怒;但這畢竟是「王家人自己唸的那本經」的私人情感層次。
印象中王雪峰過去在政壇,一直在民進黨的角色中,卻始終保持著她自己對於人道關懷種種普世價值的堅持。
而這回王雪峰即使失業,在我來看,確實也不免帶來另一份獨特的貢獻。
他們夫妻倆讓所有人們清楚看見了某些社會角落的「真相」,他們或許會被批評為面對現實卻羞澀自閉,但他們仍然沒有扭曲自我價值、沒有喧嘩造作,並且由此觸發了無數社會大眾於政治本質的感嘆與領悟。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可以算作是他們為這個政治紛擾的台灣社會,貢獻了一小份充滿思考的獨特機緣。
他們兩位確實是很優秀的!因此,我也要祝福這兩位,在我年輕當年跑新聞時,經常會接觸到的雪峰與作良,希望他們能夠有「慧眼伯樂」儘快讓他們有機會上線工作,重新回到真正「社會貢獻的系統」之中!
菩薩現身,為眾生說出一場觸發了悟證的「道理」(法)。
在這其中,人們所遭受的苦難,往往最能觸發其他的人們。
這一次王雪峰與王作良兩位高學歷的昔日政壇菁英,因為傳出拾荒度日的消息而備受矚目。但他們確實為這個社會,說了一場讓人感嘆與領悟的「法」!
那就是:政治風華如夢一場之後的虛無,其實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毫無助益。
知名度,有時等同一種讓人「高不成、低不就」的自我設限,乃至最終成為真實的阻礙門檻。
有許多名人的例子證明著,那些越是當初「在人們注視的目光」中,獲得越多「名望」價值的當事人,往往並沒有比任何人更能因此輕鬆度日;有時,名望越容易成為一種自己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阻隔,甚至成為與周遭人們之間的一種堅硬的誤解。
和許多國度相比,台灣確實是一個非常容易出名,尤其各種「政治、媒體、娛樂」的社會符號,都特別發達的島嶼。
在台灣,名望的關鍵來源是「媒體的加持」!但那此起彼落如同煙火的名氣繽紛一過,卻讓名人的價值完全如同曇花一現,之後就陷入黑暗。
往往到最後,來自「政治、媒體、娛樂」三大領域的人,幾乎反倒是沒有其他專業或生存能力,是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的。
不要說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王雪峰了,即使當年同時夾帶「政治、娛樂」雙重符號的張帝、葉啟田等人,如今人又安在何方?
「名人」,大多在知名度當下的騰雲駕霧之中沈浮,如同王雪峰所言,「沒有去注意做好生涯規劃」。
名望,是一種機緣組合的能量狀態。一旦政治現實與社會潮流開始變遷,讓一切瞬間的名望雲消霧散,於是只有匆匆墜落。
因此,名人的「核心價值」究竟在哪?
其實最終還是要認清,任何名人都與其他平凡的人們一樣,終究要歸結到諸如「身體健康、收入穩定、發揮所長」等等基本的生存之道吧!
就像許多愚蠢的傢伙,尤其那些把此刻當下的虛名,當作是「堅固不變」的人。
每月收入廿萬的人,卻買個三千萬的房子!因為心中誤以為,這此刻每個月廿萬的薪資收入,可以在今後繳房貸的廿年內不會發生「景氣危機、公司倒閉、或者生涯轉折」的風險。而這就足以讓任何不動產資產,瞬間變成絕對的可怕負債。
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十分感念王雪峰後來出面,坦然的面對媒體的「說法」。
王雪峰清楚的點出了她與王作良夫妻倆,畢竟「欠缺生涯規劃」的準備與智慧。這種因為「高學歷失業」族群的心態與處境,在這起事件中讓所有人一起清晰體會。
或許也可以讓一些因為高學歷失業而徬徨躊躇不已的其他當事人,能有一些無以言喻的共鳴與抒解吧!苦不孤,必有鄰。
雖然最後王雪峰她說,她們夫妻倆暫時靠父母接濟這個低潮,還算過得去,也還算能夠「快樂,SMILE」。
但這些「強顏歡笑」,應該算是從政多年的王雪峰,一種基本的客套與禮貌。
從婆婆也是王作良母親的角度來看,對於高學歷的倆人長期賦閒在家,自然還難免會感慨或憤怒;但這畢竟是「王家人自己唸的那本經」的私人情感層次。
印象中王雪峰過去在政壇,一直在民進黨的角色中,卻始終保持著她自己對於人道關懷種種普世價值的堅持。
而這回王雪峰即使失業,在我來看,確實也不免帶來另一份獨特的貢獻。
他們夫妻倆讓所有人們清楚看見了某些社會角落的「真相」,他們或許會被批評為面對現實卻羞澀自閉,但他們仍然沒有扭曲自我價值、沒有喧嘩造作,並且由此觸發了無數社會大眾於政治本質的感嘆與領悟。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可以算作是他們為這個政治紛擾的台灣社會,貢獻了一小份充滿思考的獨特機緣。
他們兩位確實是很優秀的!因此,我也要祝福這兩位,在我年輕當年跑新聞時,經常會接觸到的雪峰與作良,希望他們能夠有「慧眼伯樂」儘快讓他們有機會上線工作,重新回到真正「社會貢獻的系統」之中!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0) :
- 10樓. 是非正義的衛兵2009/04/17 23:29別人家的公雞不生蛋
媒體是否沒新聞體材了 這種人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或者迫於無奈 也要危言聳聽的大肆報導一番 正如老話 別人家的公雞不生蛋 他們都要報
我個人認為台灣普遍缺乏"尊重" 人一缺乏"尊重" 別人 就太自私 雖然"尊重" 説起來簡單 但一個以人為經 以"尊重"為維的社會 台灣今日之亂象 至少不會如此
- 9樓. 李深耕2009/04/17 23:17這才是真相!? 拾荒環保,比現擁權貴的貪,令人尊敬!
有時候自己認為的真相不一定是真相!
拾荒環保,比現擁權貴的貪,令人尊敬!
http://blog.udn.com/glee/2856171
雖然現在的台灣,大部份笑貧但不批"現擁權貴的貪",
但其實做拾荒環保,比貪腐且不知改革的政客表現好! 令人尊敬!
- 8樓. Heuristic2009/04/17 23:17我同意他們沒有妥善處理垃圾的說法
我雖然不認為他們做資源回收有什麼不對,我還是覺得他們真的浪費了天賦。我後來在網路新聞上也看到報導他們的垃圾對鄰居社區的環境衛生造成影響,我認為這是不對的。
以他們的學經歷,我的確訝異他們會選擇做這件事。這個先生是臺大醫科的畢業生,開個補習班是輕而易舉的事。我看多半是懶。開補習班/家教班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永遠有學生需要個別教導。
- 7樓. cholauba2009/04/17 22:35所為何事?
人生只要不負債,滿足於現有的; 能顧好家庭與家人就是幸福.
- 6樓. 空中的檸檬愛玉2009/04/17 20:08唉
讓我這個在媒體工作的小兵更加警惕了!
不過我想他們夫婦倆真要找應該也不至於沒工作可做
而是看他們願不願意〝低就〞吧....
- 5樓. B2009/04/17 17:02
- 4樓. 高玉食堂桂姐2009/04/17 12:30汗顏!
汗顏!我看到真慈悲了~謝謝你!
- 3樓. 愛分享ㄌ2009/04/17 11:02
- 2樓. 高玉食堂桂姐2009/04/17 07:43連結?
請容我連結此文至我的部落格平息眾怒好嗎?
- 1樓. 高玉食堂桂姐2009/04/17 07:32有智慧,佩服~
還是要多讀一點書,當我看到報導氣到炸,只一廂情願的想她們高知識份子搶了窮人的碗,看事情的角度無法你一般寬廣,真是無知氣死閒人真冤,非常感謝你,我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