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統訪問巴拉圭第二天行程
2013/08/18 04:28
瀏覽45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06/5/7總統訪問巴拉圭第二天行程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繼續「和平永續‧邦誼永固」在巴拉圭第二天的行程。 一早,陳總統前往參觀「新道路之家」街童收留所,隨後與杜華德總統共同主持由我國捐贈之貧民住宅啟用典禮,結束啟用儀式後,杜華德總統於其農莊別墅以午宴款待陳總統及訪問團一行。下午陳總統則於下榻飯店接見巴國副總統賈司迪優尼,並接受西班牙愛菲社(EFE)、英國廣播公司(BBC)及巴國三大平媒體專訪;晚間與杜華德總統共同簽署聯合公報後,並以酒會方式感謝巴國朝野的熱誠款待。 總統參觀「新道路之家」街童收留所時,對這項由我國資助、巴國第一夫人辦公室主持、計劃的社福機構及運作成效留下深刻印象。「新道路之家」設立一年半以來,已有兩百多位流浪街童受惠,獲得良好的照護與教養,讓巴國人民深刻感受來自台灣的愛與溫暖。 隨後,總統與杜華德總統共同主持由我國捐贈之貧民住宅啟用典禮,由於該貧民住宅係座落於杜華德總統的故鄉—歐威多上校市,歐市市民不僅由市長代表致贈陳總統市鑰,並由社區代表致贈感謝牌、籌建委員會代表致贈感謝狀。有感於巴國民眾如鄉親般的熱情與親切,總統於致詞時表示台巴兩國雖然距離遙遠,但相信友誼將綿延長存,他並多次以西班牙語問候大家,在場民眾也報以熱烈掌聲回應,是一場場面至為熱絡的嘉年華。致詞後,兩國元首為社區活動中心揭幕,也參觀新建住宅。 總統於貧民住宅啟用典禮的致詞內容為: 本人來自世界上距離巴拉圭最遠的國家中華民國(台灣),我們搭乘了三十幾個小時的飛機,為的就是要來到杜華德總統的故鄉—歐威多上校市(Ciudad de Colonel Oviedo),跟總統故鄉的各位鄉親朋友見面,雖然辛苦,但我們還是覺得非常值得,終於看到大家,感到非常高興。 本人擔任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已經六年,在過去的六年,本人從來沒有到過友邦元首的故鄉,這是過去六年來的第一次,我們把它獻給巴拉圭的人民、獻給我們歐威多上校市的鄉親朋友。 過去十年,本人來到巴國一共三次,第一次是在十年前,本人以台北市長的身分來到貴國,第二次是在五年前以總統的身分造訪,這次是第三次,其中就以這一次本人最為高興,因為就在這次,本人才有機會跟最偉大的巴拉圭人民這麼近距離的接觸,能夠有機會擁抱貴國的土地、擁抱貴國的人民,這是本人最大的榮幸。 2004年5月,我們敬愛的杜華德總統閣下和第一夫人參加本人的連任就職大典,之後到我的家鄉—台南訪問,總統閣下特別邀請本人如果有機會再度造訪巴國的時候,能夠到他的故鄉--歐威多上校市訪問,現在終於如願以償,個人非常愉悅,我相信訪問團的全體成員也非常興奮,因為歐威多上校市不但是我們杜華德總統閣下的故鄉,也是本人的故鄉。Oviedo es mi casa.(歐威多上校市是我的家) Amo a Oviedo.(我愛歐威多上校市) Somos amigos.(我們都是朋友) Somos hermanos.(我們都是兄弟) Unidos para siempre.(永遠團結在一起) Viva Oviedo.(歐威多上校市萬歲) Viva Paraguay.(巴拉圭萬歲) Viva Taiwan.(台灣萬歲) Viva Paraguay y Taiwan.(巴拉圭及台灣萬歲) 再次感謝大家,講了半天,台灣在哪裡?台灣在很遠的地方,但也在很近的地方,就在這裡,我們只要挖一個洞,然後穿過地心,在地心的另外一邊就是台灣。台灣是一個很小的地方,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而且住了兩千三百萬人民。台灣是一個多地震的地方,每年都有大小有感、無感地震,一九九九年也曾發生百年以來的大地震,死了兩千多人,超過十萬棟房子全倒或半倒;台灣也是一個多颱風的地方,每年大小颱風來襲,造成水患與土石流。但是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非常勇敢,我們沒有被地震所摧毀,也沒有被颱風所吹倒,而且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還生活在中國於東南沿海部署八百枚飛彈的嚴重威脅,但偉大的台灣人民也沒有被飛彈所嚇倒。 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感恩圖報,因為台灣之所以有今天,早期也是接受各種援助,包括本人等在內,很多台灣人民小時候是喝美援的牛奶長大,是穿美援贈送的麵粉袋所裁製的衣服長大。但是台灣人民非常勤奮,我們已經站了起來,從五十年前國民所得一百塊美元,到今天已經超過一萬五千塊美元,是全世界第十六大經濟國。 當台灣開始有了能力之後,我們飲水思源,所以也願意善盡國際社會責任,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國家與人民,今天我們清楚看到敬愛的杜華德總統閣下的計畫之一--貧民住宅計畫,希望大家都有房子住,希望大家都能有工作,都能活得非常有尊嚴。非常恭喜歐威多上校市能夠誕生偉大的杜華德總統,而杜華德總統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沒有忘記大家,永遠的跟大家站在一起,而本人所代表的台灣政府與人民也永遠支持杜華德總統閣下的偉大計畫,永遠跟大家站在一起。 各位鄉親都見證了杜華德總統成長、打拼、並成為一國元首的奮鬥故事,本人也深信大家也能見證到巴拉圭與台灣更加成長進步繁榮,台巴兩國都能達到像貴國詩人喜美內茲(Carlos Miguel Giménez)的「我夢想的祖國」(MI PATRIA SOÑADA)詩歌所唱的境界: 「在一個兄弟姐妹間所共享的,沒有戰火的天堂 住著都是心靈健康的富裕之人 孩童們快樂,母親們幸福 上帝保佑我們的國家向上提升」 再次向各位住戶表達恭喜之意,祝福大家在新的美麗家園,都能齊家立業,夢想成真。感謝杜華德總統的誠摯邀請,也祝福杜華德總統政躬康泰、巴拉圭共和國國運昌隆、台巴兩國友誼長存。 總統下午在下榻飯店接見巴國副總統賈司迪優尼時表示,他此次的國是訪問受到巴國不分朝野的熱烈歡迎,深感榮幸,這次是他十年來第三次到訪,每次都見證巴國日漸進步的景象,尤其過去三年來,在杜華德總統與賈司迪優尼副總統的卓越領導下,進步相當快速。總統提到,今早他參加貧民住宅的啟用典禮,印象十分深刻,貧民住宅計畫執行以來,在過去三年已有超過三千戶、數萬人受惠,讓貧苦民眾可以掃除貧窮、回歸家庭與社區,顯見台巴兩國合作計畫非常成功。他此次訪問,更首次親自擁抱巴國土地,看到基層民眾開朗的笑容、堅毅的眼神,巴國的前途絕對充滿希望。 總統也提及,賈司迪優尼副總統先前曾三度訪台,而昨天深夜他與呂副總統通電話時,副總統曾請他代為問候賈司迪優尼副總統,並轉達邀訪之意,因此,他誠摯希望賈司迪優尼副總統伉儷能儘快成行。 總統向訪賓指出,去年台巴雙方的經貿總額達六千七百多萬美元,較前年成33.5%,但主要還是台灣對巴拉圭出口,他希望能強化巴拉圭對台灣的出口,這也是他昨天提出增加巴拉圭牛肉進口配額的主要原因。此外,他也希望兩國在農業、文教、社福及經貿等層面的合作交流計畫,都能持續在既有基礎上有所強化、提升。 總統也感謝杜華德總統與賈司迪優尼副總統為台灣加入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與積極發聲,他強調,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卻不是很正常的國家,人民的政治人權、健康人權等被不當限制與剝奪,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有強烈意願,希望善盡國際責任與義務,希望國際社會予以正視。 賈司迪優尼副總統除感謝陳總統邀訪,也表示,此次巴國人民對陳總統的全力歡迎,充分凸顯了巴國各階層對雙方邦誼的信心,此外,巴國到處可見中華民國國旗,更顯示雙方合作已深入巴國基層。他也強調,巴國政府密切注意目前兩岸關係的發展,而作為台灣最忠實的友邦,巴國瞭解陳總統對兩岸關係的各項決策有助台灣人民的利益,也堅定支持台灣人民在國際上應享的權益,願意在國際上持續為台灣仗義執言,扮演台灣最佳的發言人。 晚間,兩國元首簽署聯合公報,公報內容全文為: 中華民國(臺灣)總統陳水扁閣下應巴拉圭共和國總統杜華德閣下之邀請,於2006年5月5日至7日率團至巴拉圭共和國進行國是訪問,受到巴拉圭共和國政府及人民之熱烈歡迎。 陳水扁總統閣下訪問巴拉圭共和國期間,曾進行密集之官式活動,其中包括會晤杜華德總統閣下及拜會巴國國會,受到隆重之接待,並以貴賓身分發表深具意義之演說,強調兩國卓越緊密之關係。 兩國元首在誠摯坦率及友好融洽之氣氛下,曾就雙邊關係、國際局勢及雙方政府共同關切事項交換意見,獲致共識如下: 一、兩國總統重申尊重民主、和平及正義、踐履人權及人類永續發展等原則,及促進國際合作與相互尊重兩國人民及國家主權之承諾。 二、兩國總統再次肯定繼續致力促進世界和平及國際共存之決心,譴責任何形式之恐怖主義及販毒活動,並重申兩國政府願透過各種可運用之合法途徑,共同打擊上揭犯罪活動之承諾。 三、兩國總統咸認代議民主政治為安定、和平及發展不可或缺之條件,並構成法治國家及落實人權之唯一政制。 四、兩國總統重申賡續加強兩國傳統邦誼之決心。陳水扁總統閣下重申,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對兩國間既存之各項合作計畫續予支助推動之意願。杜華德總統閣下對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在教育、興建貧民住宅、照護處於困境兒童、衛生等不同領域提供裨益巴國人民發展與福祉之廣泛合作申致謝忱。 五、陳水扁總統閣下對巴拉圭共和國在杜華德總統閣下睿智領導下施行改革之努力,表示讚揚。 六、在文教範疇,杜華德總統閣下深切珍視及感謝巴國赴中華民國(臺灣)就讀大學獎學金學生名額之增加。此外,兩國總統提及繼續巴國駐中華民國(臺灣)大使館所推動遊學計畫之重要性,臺灣學生經由此項計畫可在國立亞松森大學學習西班牙語,並瞭解巴國觀光勝地、歷史及典故。 七、兩國總統對兩國衛生部會首長最近簽署旨在相互交換有關預防及控制目前蔓延達高峰且可能帶給兩國嚴重後果之禽流感疫情之瞭解備忘錄,咸表滿意。 八、陳水扁總統閣下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及人民,對於巴拉圭共和國持續在國際事務上給予中華民國(臺灣)堅定之支持,申致謝忱。杜華德總統閣下對中華民國(臺灣)依據聯合國憲章所揭櫫之會籍普遍化原則,致力推動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際組織之努力表示支持。 九、兩國總統對各項雙邊合作關係之不斷強化咸表滿意,並承諾將密切協調及繼續配合,俾相互提供加強兩國商貿交流及投資之必要協助。並認為宜採共同計畫及作法,以增進並擴大巴國對中華民國(臺灣)之出口。爰此,兩國總統同意推動派遣企業團,參加在兩國舉辦之展覽,及支持尋求吸引臺灣在巴國投資之方案。 陳水扁總統閣下代表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與人民,對巴拉圭共和國政府與人民在此次訪問期間予其本人及團員之熱誠接待及禮遇申致誠摯謝忱。陳水扁總統閣下誠摯邀請杜華德總統閣下擇期正式訪問臺灣,杜華德總統閣下欣表接受,訪問日期將經由外交管道協商。 本聯合公報以中文及西班牙文繕製,兩種文字同一作準。 本聯合公報於中華民國95年5月6日即西元2006年5月6日在巴拉圭共和國首都亞松森市簽署。 中華民國(臺灣)總統 陳水扁 巴拉圭共和國總統 杜華德
2006/5/8總統訪問哥斯大黎加第一天行程



結束巴拉圭三天訪問,陳總統水扁先生「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於哥斯大黎加時間五月七日下午一時(台北時間五月八日凌晨三時)抵達哥京國際機場。 總統於巴拉圭時間五月七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台北時間五月七日晚間八時三十分)參加巴國政府的歡送儀式,巴國副總統賈斯迪優尼代表該國政府在機場向總統道別。隨後,經過六個小時的飛行,總統搭乘專機抵達哥國,哥國禮賓司長登機引導總統步下飛機,負責本次就職典禮接待各國總統團及特使團的該國外交部次長亞爾加斯(Marco Vinicio Vargas)迎於機邊與總統握手寒暄,總統也接受僑胞代表獻花,離去前並與在場歡迎僑胞握手致意。 抵達下榻飯店後,總統隨即與專程前來參加哥國新任總統阿里亞斯(Oscar Arias Sanchez)就職大典的五位中美洲友邦元首會晤,對象包括:瓜地馬拉總統貝爾傑(Oscar Berger Perdomo)、海地總統亞歷山卓(Boniface Alexandre)、尼加拉瓜總統博拉紐(Enrique Bolaños Geyer)、薩爾瓦多總統薩卡(Elias Antonio Saca)、巴拿馬總統馬丁杜里荷(Martin Torrijos);總統並接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貝蒂威廉斯女士(Betty Williams);晚間,則前往國家劇院接受即將卸任的哥國總統白契哥伉儷晚宴款待。 總統下午與五位友邦元首的會談成果相當豐碩,雙方皆再次確認合作關係與架構,對於未來經貿合作與外交關係的安排,也有進一步共識,五位友邦元首也都再度強調對我國的堅定支持,願意為我國參與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繼續仗義執言。 總統與瓜國總統貝爾傑會晤時表示,去年他已與貝爾傑總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今年五月我國完成關稅清單的審查後,該協定即將生效,屆時再輔以榮邦專案的推動,相信雙方貿易榮景指日可待。總統對我國能協助修復安地瓜此一世界級古蹟深感榮幸,他並感謝貝爾傑總統在我國申請參加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等議題的支持。 貝爾傑總統首先針對我國在去年瓜國發生颶風後,於第一時間提供協助,表達感謝之意。他也表示,去年陳總統至該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他有機會與陳總統共飲甘蔗酒,印象深刻,希望未來能再度共同暢飲。貝爾傑總統也承諾,今年他仍將在聯合國大會為我國仗義執言,此外,瓜地馬拉目前希望申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成員,若能順利爭取席位,相信屆時對台灣的協助會更加有利。 在會晤海地臨時總統亞歷山卓時,總統除恭喜海地新任總統蒲雷華再度當選總統,對於我國行政院蘇院長未能至海地訪問,總統也表達遺憾之意;亞歷山卓總統則強調,海地永遠是台灣的朋友,他希望卸任後能以最高法院院長身分赴台訪問。 總統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貝蒂威廉斯女士會晤時表示,五月三日是世界自由日,美國自由之家發表去年全球新聞自由度評比報告,中國排名為一百七十七名,被評為「不自由」國家;台灣名列第三十五名,較前年進步九名,與歐美先進民主國家同列為「自由國家」,可見兩岸最大的歧異是生活制度的不同。總統強調,民主、自由、人權與和平是普世價值,美國作為民主陣營的領導者,應該給予民主台灣更多支持。 對於此次總統出訪過境遭遇的一些波折,貝蒂威廉斯女士指出,她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錯誤,也感到非常生氣,她列舉了數項中國違反自由人權的事例,並強調國際不應姑息中國,甚或隨之起舞,由於她與阿里亞斯總統皆曾獲諾貝爾和平獎,雙方十分友好,將會適時分享有關台灣議題的看法。貝蒂威廉斯女士也邀請總統訪問愛爾蘭,並表示願意盡力協助總統取得簽證。 總統會晤薩爾瓦多總統薩卡時則邀請薩卡總統再度訪台,希望屆時雙方能順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他相信這將是台薩園區成功的首要條件。薩卡總統則表達訪台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高度意願,對於近日台薩園區能夠克服萬難,展開招商等相關工作,他也表達高度肯定,並強調只要在他任內,薩國絕對不會因為中國的經貿壓力而改變對台灣的支持。 總統會晤巴拿馬總統馬丁杜里荷時,除推崇他在該國財政與社會保險改革的成功外,也祝福該國巴拿馬運河拓寬案能順利成功;馬丁杜里荷總統則歡迎台灣能參與巴拿馬運河拓寬案。
2006/5/9總統訪問哥斯大黎加第二天行程


陳總統水扁先生「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於哥斯大黎加時間五月八日中午十一時三十分(台北時間五月九日凌晨一時三十分)參加哥國新任總統阿里亞斯(Oscar Arias)就職典禮,下午並親自向阿里亞斯總統祝賀致意,也接受新任總統的國宴款待。 阿里亞斯總統就職典禮上午在該國國家體育場舉行,陳總統在司儀唱名下進場,唱序在全部元首團中排名第三。在阿里亞斯總統進場期間,陳總統除與參加就職大典的各國元首握手寒暄之外,也主動走向擔任布希總統特使的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女士(Laura Bush)親切問候。整個就職大典進行約兩個小時,陳總統在場親自見證了哥國新舊任總統交接過程。 在參加阿里亞斯總統就職大典之前,總統首先出席「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中南美洲分盟2006年年會,致詞向旅居中南美各國僑胞表達誠摯祝賀,也對「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中南美洲分盟在協助政府穩定邦誼、促進經貿發展、推展僑務工作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給予肯定。 總統並在這篇主題為「要民主‧愛和平」的談話中,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所選出的民選政府,再次向北京政府伸出一次和平的橄欖枝,「我們有最大的誠意,願意秉持『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原則,在一九九二年兩岸香港會談所獲得成果基礎之上,與對岸進行政府與政府的對話與協商。」 總統在「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中南美洲分盟2006年年會的致詞內容為: 今天阿扁非常高興,能在率團前來哥斯大黎加參加阿里亞斯總統就職典禮時,也有榮幸參加「全僑民主和平聯盟」中南美洲分盟二00六年年會,首先要代表政府與全體國人同胞向各位旅居中南美各國的僑胞們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之意。 中南美洲各地僑界俊彥能共聚一堂,結合區域力量,共同宣揚民主與和平的價值,並提升民主台灣在本區域的能見度,為台灣拓展國際空間,可以說意義深遠。 還記得五年前,2001年五月十七日第三屆「全球僑務會議」在台北召開,本人應邀在開幕典禮講話,懇切呼籲世界各地熱愛台灣、支持中華民國的海外僑胞,能推動成立一個「要民主、愛和平」的聯盟,得到海外僑社熱烈的回應,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成功催生了「全僑民主和平聯盟」這個具有多元性與包容力的全僑組織。 在僑務委員會與外交部大家共同努力與協助下,短短幾年內,「全盟」已在北美洲、中南美洲、亞洲、大洋洲、歐洲及非洲成立六大分盟,在全球四十九個國家成立了九十八個支盟,完成全球網路的建構,並先後於美國華府、休士頓、紐約、洛杉磯召開了四次全球大會,成效斐然,阿扁至感欣慰。 「全盟」中南美洲分盟在協助政府穩定邦誼、促進經貿發展、推展僑務工作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特別是各地支盟扮演著外交尖兵的角色,在很多場合為台灣來發聲,辦理多元豐富的活動,來協助政府拼外交,並爭取海外僑胞與國際人士對民主台灣的瞭解以及認同,實在讓人非常敬佩與感動。 本人自上任以來,今年已是第六次率團訪問中南美洲地區友邦國家。我國與中南美洲友邦都曾經走過從威權到民主的艱苦歷程,對自由、民主、人權、和平普世價值有一致的信念,近年來也積極透過各種多邊機制及雙邊合作計畫,以創造環太平洋地區永續共榮的經貿環境,讓人民的生活更加自由、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等一下阿扁就要出席哥斯大黎加新任總統阿里亞斯的就職大典。阿里亞斯總統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0年間曾擔任哥國總統,一九八七年他因為協助終結中美洲八零年代內戰,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殊榮。他在總統任期屆滿卸任後,曾成立「阿里亞斯和平基金會」,推動整體社會去軍事化,並針對人權議題在全球進行巡迴演說。阿里亞斯總統的再次勝選,也印證了追求自由、民主、和平與人權是人心所趨之世界潮流。 台灣推行民主政治的成果,已成為亞洲成功的典範,更是所有華人社會的驕傲,也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台灣的民主發展不僅是亞太社群的一股穩定力量,對對岸的中國更具有民主燈塔的效應。台灣更矢志成為民主社群「負責任的貢獻者」,「民主、自由及和平的捍衛者」。 然而遺憾的是,儘管我們不斷釋出善意、也伸出四十支和平的橄欖枝,不斷地呼籲以不設前提、不預設立場來進行對話,以和平方式來解決歧見與爭端,但是中國的共產極權政府卻不斷增加對台飛彈的部署、持續擴張軍備,甚至明訂所謂三階段對台作戰準備,配合二00五年中國人大通過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意圖以非和平手段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對民主台灣而言,無疑是當前最實質而且最迫切的嚴重威脅。 我們不反對中國,當然也不反對中國十三億的人民,但是我們絕對反對極權的中國,反對中國共產黨極權獨裁統治對宗教自由、集會結社自由、言論自由的種種壓迫。 大家都非常清楚,兩岸目前最大的不同是生活方式的不一樣,是制度的不同,也就是說,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而中國是一個專制極權的國家。 如果對岸不能夠體會到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心聲,繼續對台施加武力威脅,並將台灣阻絕於國際社會之外,只會讓海峽兩岸距離越來越遠、鴻溝越來越深。因此,阿扁一再強調,唯有台海雙方透過政府與政府之間的對話與協商,積極尋求建立互動交流的有效機制,才能消弭歧異、增進互信、解決問題,如此才能增益兩岸人民的福祉並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阿扁在哥斯大黎加這個和平而又美麗的國度,要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所選出民選政府,再次向北京政府伸出一次和平的橄欖枝,我們有最大的誠意,願意秉持「主權、民主、和平、對等」的原則,在一九九二年兩岸香港會談所獲得成果基礎之上,與對岸進行政府與政府的對話與協商。 最後,阿扁要再次肯定大家積極努力與卓越貢獻,並感謝各位僑領及「全盟」的朋友們長年以來的支持與熱愛,也希望大家能夠本著愛鄉愛家的心情、「要民主、愛和平」的精神,永遠作台灣最堅實的支柱與後盾。祝大會順利圓滿成功,各位先進朋友事業興隆順利、闔家平安快樂! 除了上述兩項活動,總統也利用時間延續昨天在下榻飯店的密集會晤行程,上午會晤宏都拉斯總統賽拉亞(Manuel Zelaya Rosales),下午則接見美國慶賀團成員聯邦眾議員Gregory Meeks、Diane Natson、Kenny Marchant、Madeleine Bordallo、Todd Akin及一九九二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秋(Rigoberta Menchú Tum),就彼此關切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晚間,總統設宴款待旅哥僑團及前來參加「全球民主聯盟」中南美洲分盟2006年大會之僑胞。總統致詞表示,我們愛家鄉、心繫台灣,所以路途再怎麼遠、再怎麼疲累,也要和鄉親齊聚在一起。我們熱愛民主、擁抱自由,所以我們團結合作,為實現美麗而有尊嚴的人類生活而打拼,為維護台灣的民主和平、創造台灣的經濟永續發展、以及爭取台灣的國際參與而努力。 總統致詞內容全文為: 首先要感謝各位鄉親前來參加今天的晚宴,有機會與各位僑界先進與朋友共聚一堂,本人和訪問團全體成員,都感到非常榮幸。 不管大家來自哥斯大黎加或從其他中、南美洲的國家,甚至像阿扁一樣從地球的另一端飛過來,我們都擁有相同的理念,也懷抱著相同的夢想。 我們愛家鄉、心繫台灣,所以路途再怎麼遠、再怎麼疲累,也要和鄉親齊聚在一起。我們熱愛民主、擁抱自由,所以我們團結合作,為實現美麗而有尊嚴的人類生活而打拼,為維護台灣的民主和平、創造台灣的經濟永續發展、以及爭取台灣的國際參與而努力。 我國在政治、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海外僑胞無私的貢獻和參與,所以本人要代表我國政府與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再次讚揚並肯定「華僑不僅是革命之母,也是台灣民主改革之父」,並向各位海外的鄉親朋友,致上最高的敬意與由衷的謝意,感謝大家對政府的支持與鼓勵。 正因為國內與海外是一個緊密結合的生命共同體,所以政府非常注重僑務的工作,力求正確掌握僑胞的需求,提供創新與優質的服務。 僑務施政業務包括有「僑社聯繫服務」、「僑民文教工作推展」、「僑民經濟事業輔助」、「僑生回國升學輔導」、「僑民證照服務」、「僑民函授教育」以及「新聞傳播與海外文宣」等多項措施,希望可以獲得各位先進的認同、支持與配合,也希望各位僑界先進們不吝給予政府指教和鼓勵。 這是阿扁擔任總統後第二次造訪哥斯大黎加,哥國的僑界一向富有活力,對政府政策高度配合,堪稱是我們海外僑社模範生之一。 而旅居世界各地的僑胞們努力不懈,在僑居地都有傑出的表現,並發揮不小的影響力。希望僑界可以繼續凝聚這股力量,以「全僑一家親」的精神,幫助僑居國的發展、幫助政府提高台灣的能見度,讓更多人認識並支持民主台灣,協助台灣和平永續發展。 非常欣慰的是,在海內外國人同胞共同努力下,台灣推行民主政治的成果,已成為亞洲的典範,更是所有華人社會的驕傲,也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台灣的民主發展不僅是亞太區域重要的穩定力量,對中國更具有民主燈塔之效應。台灣更矢志成為民主社群「負責任的貢獻者」,「民主、自由及和平的捍衛者」。 我們要用愛與團結,一起創造為台灣人民、為中國人民、為台海兩岸創造永續的和平、民主、自由與繁榮。 跟各位鄉親團聚的感覺真好,阿扁真的很感動,只能說「謝謝、謝謝、再謝謝,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大家的鼓勵、謝謝大家的熱情!」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台哥邦誼永固!
2006/5/12總統「興揚之旅」結束哥斯大黎加行程後,順訪利比亞及印尼巴譚島


陳總統水扁先生「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結束第二站哥斯大黎加訪問行程,搭乘專機經多明尼加首都國際機場過境,訂於5月12日下午返國,之前總統並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印尼巴譚島(BATAM)作短暫訪問。 總統於利比亞時間5月10日在的黎波里作八個小時的訪問,為我國自一九九七年撤出利國以來開啟另一次雙邊合作的機會。停留期間,總統由利國領導人格達費之子、也是格達費慈善基金會主席賽義夫全程陪同,參訪了歷史文物博物館,並會晤利國政要,就兩國共同關切事項廣泛交換意見;賽義夫主席中午也設宴款待總統。為落實合作事項,兩國政府代表並簽署備忘錄,同意互設經貿代表處,舉行定期會議,就合作事項另行交換意見。 離開利比亞後,總統專機轉往印尼巴譚島,抵達後,廖島省長Ismeth Abdullah、巴譚島市長Ahmad Dahlan及我駐印尼代表林永樂等人在場迎接,在轉往下榻旅館稍事停留後,總統及訪團一行並前往Skupang碼頭搭船遊覽近海、體驗巴譚島美麗的海上風光。 晚間,廖島省長Ismeth Abdullah在總統下榻飯店設宴款待訪團一行,晚宴由當地傳統舞蹈及音樂表演拉開序幕,在Ismeth Abdullah省長致歡迎詞後,總統致詞表示,在返抵台北之前能來到印尼巴譚島,度過一個愉悅的夜晚,他要代表訪團一行向印尼政府致謝,也感謝Ismeth Abdullah省長的熱情款待。 總統指出,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到巴譚島,10幾年前他還是國會議員的時候,他曾從新加坡搭船過來,此行則是從利比亞搭乘專機到訪。記得去年10月他也曾來到印尼,那時是因為海龍王颱風登陸台灣,導致專機無法降落,所以訪團一行才轉往巴峇島過境,當時沒辦法過夜,而今晚則可以留下來好好休息。 總統指出,中國政府對印尼施加壓力,希望訪團一行能儘快離開巴丹島,但Ismeth Abdullah省長專程準備晚宴款待,訪團怎能就此離開?因此,大家不僅要好好享用晚宴,還要過夜休息。 總統表示,巴譚島近年來發展非常快速,相較於10幾年前他首度到訪,差距可謂天壤之別,當時工業區開發才剛起步,至今則已成立20個工業區,其中從業人員約佔巴譚島80萬人口的二分之一。從巴譚島的發展看來,對有意來此地開疆闢土的台商將有相當鼓舞作用,尤其政府一向提倡「佈局全球、深耕台灣」,相信這裡對台灣廠商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選擇與機會之一。最後總統除祝福所有台商事業興隆,也再次感謝Ismeth Abdullah省長的盛情招待。 總統預計於巴丹島時間5月12日上午結束巴譚島的訪問,搭機返回台灣,出發前將參觀該島最大工業區Batamindo。
2006/5/12總統出席「歐洲日」晚宴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出席「歐洲日」晚宴,並致詞。 總統致詞全文為: 今天本人非常高興再一次應邀前來參加由「歐洲商務協會」所舉辦的「歐洲日」晚宴,和所有來自「歐盟」各國的朋友們歡聚一堂。大家都知道,1950年5月9日,由當時法國的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倡議組織「歐洲煤鋼共同體」,獲得比利時、西德、盧森堡、法國、義大利及荷蘭等六國的支持,從此奠定了「歐盟」的基礎。所以,於1985年在義大利米蘭所舉行的「歐盟理事會」通過決議,每一年的5月9日為「歐洲日」,也就是「歐盟」的生日。在此,本人謹代表二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向歐盟二十五個會員國,四億五千萬的人民,表達最誠摯的祝賀之意,敬祝「歐盟」生日快樂,並祈求歐洲能永享和平、進步與繁榮。 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歐洲的整合主要是借助經濟的合作,但原始的出發點是為了追求歐洲永久的和平。自1870年至1945年之間,德國與法國一共進行了三次戰爭,其中包括人類史上傷亡最為慘重的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許多歐洲的領導人深切的體認,歐洲的復興、發展與繁榮,唯一只可能建立在永久和平的基礎之上,戰爭與征服不可能為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帶來任何的榮耀,結果只是無止盡的傷痛與生命財產重大的犧牲。 本人剛完成了一趟「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一小時之前,返抵家門還未休息就參加今天晚上的盛會,代表台灣政府對「歐洲日」、對大家的重視,這次「興揚專案」訪問了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國巴拉圭,同時參加了友邦哥斯大黎加新任元首阿里亞斯總統的就職大典,同時也過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荷蘭阿姆斯特丹、多明尼加聖多明哥及利比亞及印尼等非邦交國,雖然原本希望能到有「東方巴黎」之稱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停留及訪問,但由於中國蠻橫的打壓而生變,但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同時也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果。儘管無法事事如意,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出訪。 尤其讓本人感到特別高興與欣慰的是,能夠親自參加哥斯大黎加阿里亞斯總統的就職典禮,表達台灣人民由衷的祝福與最高的敬意。阿里亞斯總統於1986年第一次當選哥斯大黎加總統後,在他的努力與倡議之下,中美洲五個國家包括: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及哥斯大黎加,於1987年簽署了「中美洲和平計畫」,使當時僅四十六歲的阿里亞斯總統榮獲198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歐盟」與中美洲的寶貴經驗與例子,一再的證明唯有和平才會有發展、繁榮與幸福,戰爭與武力,不論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或原因,只會加深國與國之間的仇恨與隔閡,並帶給雙方人民無法彌補的損失與痛苦。 台灣人民熱愛和平,更渴望台海能夠有永久的和平。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的確存在著「一個中國」,一個「極權」的中國,但同時在台海的對岸也存在著一個「民主」的台灣。「極權」的中國與「民主」的台灣,是兩個互不隸屬的主權國家,各自有各自的國旗、國號與國歌,也有各自的憲法、政府、軍隊與司法體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這就是維持了半個世紀之久的「台海現狀」、「台海和平的現狀」。面對這「台海和平的現狀」唯一的威脅就是「極權」的中國始終企圖以武力及非和平的手段,侵略及併吞「民主」的台灣。台灣絕對不是區域穩定與和平的「麻煩製造者」,台灣是「台海和平現狀」最積極的維護者與捍衛者。 目前中國在台海的對岸部署超過八百枚的戰術導彈瞄準台灣,比2000年本人剛就任總統時成長了四倍。同時,於去年三月十四日,更不顧國際社會,包括「歐盟」在內,一致的反對,一意孤行,強行通過了所謂的「反分裂國家法」,企圖為其武力犯台及使用非和平手段處理台海的爭端,提供所謂法理的依據。另一方面,中國解放軍也已經完成對台作戰三階段準備任務,明確的訂定於2007年前,全面形成應急作戰能力;2010年前,具備大規模作戰能力;2015年前,具備決戰決勝能力。以上顯示,一個極權獨裁、窮兵黷武、好戰稱霸的中國,不但是「台海和平現狀」的破壞者,更是對區域及世界和平最大的潛在威脅者與挑戰者。 過去一個世紀歐洲的歷史一再證明,對獨裁威權體制的姑息與縱容、對侵犯及殘害人權的暴行與劣跡視而不見,只會鼓舞侵略者更大的野心,而一步一步走向無可避免的戰爭悲劇。今天中國也已經走到這樣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是要朝著專制獨裁的軍事霸權繼續發展,或是要積極的擁抱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並以做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而努力,這個關鍵的選擇不但攸關著十三億廣大中國人民的幸福,更直接影響全人類在新的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如何讓「極權」的中國能夠逐步的民主化,這不只是台灣,更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必須特別專注與嚴肅面對的問題。 我們不能重蹈歷史的錯誤,更不允許歷史的悲劇一再的重演。孤立台灣、打壓台灣、甚至犧牲台灣,絕對不可能換來台海的和平,唯有積極引導中國加速政治的改革與民主化,才可能為台海及世界永久的和平開創契機。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和平不但是我們唯一的選擇,更是我們持久的堅持,期待包括歐盟在內,所有愛好和平與自由的國家一起努力,為創造一個更民主、更和平的世界共同奮鬥。 本人要再一次感謝「歐洲商務協會」及各位會員多年來對台灣的支持。過去十多年來,各位會員不僅見證了我國民主政治與經濟成長的過程,更協助推動我國與歐洲實質關係的增進,各位對於台灣與歐洲關係的貢獻,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未來台歐雙方都要繼續努力,將台灣與歐洲的雙邊實質關係推向更高峰。最後,敬祝各位與會貴賓、先進及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2006/5/12總統返國談話及茶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下午4時許結束「和平永續‧邦誼永固之旅」返抵國門,隨即於機場國賓室與前來接機的呂副總統秀蓮女士、行政院蘇院長貞昌、民主進步黨游主席錫堃、總統府彭資政明敏、辜資政寬敏、吳資政澧培、康資政寧祥、陳資政繼盛、黃資政主文、金國策顧問恆煒等人進行茶敘。隨團出訪團員包括總統府陳秘書長唐山、外交部黃部長志芳、親民黨劉文雄委員、台灣團結聯盟劉寬平委員、民主進步黨徐國勇委員以及國民黨吳松柏委員等也在座。 總統並於茶敘前發表返國談話,總統談話內容為: 敬愛的父老鄉親,親愛的國人同胞:阿扁回來了!回到台灣,回到自己的土地,回到自己的家鄉,感覺真好!看到自己的父老鄉親,心裏更是充滿了溫暖。感謝許許多多的國人同胞,在阿扁出訪期間,給予訪問團最大的支持和鼓勵。這一次我們代表國家出訪,打拼台灣的外交空間,過程真的非常辛苦,但是我們始終不屈不撓,始終堅持維護尊嚴、拓展外交、靈活應變,終於能夠不負國人的期待,讓台灣堅定的走出去,同樣的堅定走回來,順利圓滿的完成使命。代表團的每一位成員,包括記者朋友,立委先進以及華航機組員,大家都非常的辛苦,在此要拜託大家給他們應有的肯定。 在九天八夜的出訪行程中,我們的足跡從台灣出發,經過中東及歐洲,抵達南美洲的友邦巴拉圭進行國是訪問,參加了中美洲友邦哥斯大黎加新任總統的就職大典,回程取道友邦多明尼加,並且順利踏上北非的利比亞及東南亞的印尼,進行短暫的停留及訪問之後,在今天順利圓滿返抵國門。不管是邦誼的鞏固或者非邦交國的熱情接待和實質對話,都讓我們感到萬分的欣慰和感動,這一趟真的讓我們收獲豐富,也為台灣國際空間的拓展又打下了許多新的基礎。 雖然沒有過境美國,但是台美雙方持續保持良好的溝通,並且進行密切而直接的對話,對於彼此的共同利益及未來要攜手努力的方向俱有高度的共識,台美關係的穩固及友好基礎並沒有因為一時的紛擾,或者外界的猜疑而受到任何的影響,這一點國人同胞絕對可以放心。 阿扁要再一次感謝所有的父老鄉親,給阿扁最大的支持和溫暖。阿扁做一個台灣的總統,代表台灣走出去,打拼外交,絕對不可以讓台灣失去尊嚴,不可以讓台灣漏氣。所以不管多麼困難,不管受到多大的壓力,阿扁絕對堅持到底,相信沒有讓大家失望,也沒讓台灣失面子。 因為,很清楚,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更加是一個有尊嚴的國家,中國用盡所有的手段,要打壓台灣,讓台灣走不出去,讓台灣無法喘氣,咱絕對不能退讓。中國越打壓,咱就要越團結、越有信心,雖然國內還是有一些雜音,有的人從頭到尾不敢批評中國一句話,只敢批評阿扁,批評台灣的政府,但是,沒有關係,台灣是我們自己的母親,只要大家團結,相信台灣、守護台灣,繼續勇敢走下去,台灣絕對讓人罵不倒,也壓不扁! 這一段期間,讓大家掛心,實在非常對不住,看到這麼多的先進同志和父老鄉親,千里迢迢來給阿扁熱情的支持和無私的溫暖,讓阿扁非常感動,也給我最大的力量。感謝大家,阿扁永遠和大家「站作伙(台語)」,為了台灣,大家繼續奮鬥,為了台灣我們要繼續打拼!感謝大家!也要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特別是再兩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也要祝福天底下最偉大的母親佳節快樂,台灣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所以在母親節來臨前夕,阿扁也要拜託、祝福大家,我們要好好疼惜、守護我們的母親─台灣,更盼望我們的母親─台灣能平安、健康、幸福、千秋萬世。謝謝! 副總統在茶敘中除歡迎總統在此行辛苦的訪問旅程圓滿返抵國門外,並期許台灣不只是站起來、走出去,還要take off起飛,飛向國際的天空。 副總統談話內容為: 親愛的陳總統,還有訪問團的各個團員,你們終於回來了,這次mission impossible不只考驗著總統以及隨團團員的體力、毅力,同時也是富戲劇性以及張力最強的一次外交演出,在國人的焦慮驚嘆之下,總算寫下完結篇。這裡凸顯了長期以來我國外交的一些難題,藉這個機會也有很多的省思,誠如剛剛多位先進講的,不只是我們國人要省思,更重要的是,凡是要迎向民主,還有比較文明的世界領袖,也都應該省思。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從東邊升起,但是這次總統的旅行,讓我們看出來如果東邊一直是烏雲蔽日的時候,太陽也可以從西邊升起,我們希望華府的領導者、也希望民進黨領導者,能夠深思。在總統這次mission impossible當中,當然也留下一些外交的課題,我想,很辛苦,總統的元首外交已經告一個段落,至少就當下而言,但是下面的外交課題,可能是要拜託我們全國各界不分黨派、不分性別,大家一起來承擔,這樣的外交課題,我們知道國家的安全,有外國來共同關心,因為國家的安全也是區域的安全,但是國家的尊嚴,除了全體國民大家一起同心協力來捍衛,不會有人來關心、來在乎我們台灣的尊嚴。 在總統這一次備極艱辛的旅程當中,如果有人冷嘲熱諷,我誠懇的呼籲,請你們也捫心自問,如果你當權,你能為國家捍衛什麼?對於那些一直對這次外交之旅給予不同評價的人,我也希望大家捫心自問,國家的處境走到今天的地步,難道是民進黨的責任嗎?難道不是當年的舊政府、舊領導人因為缺乏一個時代的潮流,讓我們痛失聯合國的席次,一連串使得我們今天國際的孤立,也助長了一些人可以利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來欺瞞全世界,說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所一連串導致的惡果,我希望國人同胞能夠藉總統這一次的辛苦,也可以說是高難度,戲劇張力最強的一次外交旅行,大家回歸到台灣心、台灣情來想,如何讓我們國家不只是站起來、走出去,還要take off起飛,飛向國際的天空,再次歡迎總統回來,也謝謝大家的努力。 總統在聽取在座接機代表意見後,感謝大家的熱誠歡迎與支持,並作結論表示,台灣只有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外交利益當然也只有一個,總統並特別向此行隨團出訪的四位立法委員致意,分別是親民黨劉文雄委員、台聯劉寬平委員、民進黨徐國勇委員以及國民黨吳松柏委員。總統期勉,立法院能像四位委員一樣,不分朝野、黨派,共同努力拼好台灣外交,以爭取台灣國家最高的利益。此外,總統也對外交部黃部長此次出訪「不可能的任務」所做的努力,給予高度的肯定。 總統指出,台灣要站起來、走出去,路是人走出來的,天無絕人之路,無論再如何辛苦、如何困難,對2300萬人民來說絕對不是問題,因為台灣人民是壓不扁的玫瑰,這正是堅忍不拔的卓越精神,也是我們引以為榮、為傲的精神。 總統強調,台灣的精神是從無到有、由下而上,在有限的條件及最惡劣的環境下,開創無限的最大可能。總統表示,這次走出去,可以是很驕傲的,無論是友邦國家或是非邦交國家對台灣都給予高度肯定及推崇,讓我們深為感動。 總統表示,在參加哥斯大黎加總統阿里亞斯就職典禮當中,許多非邦交國家歡迎我國元首赴該國訪問,他們表示會予以協助,顯見許多非邦交國家對台灣的歡迎與肯定,正是所謂的「德不孤必有鄰」。 總統也指出,拼外交與拼經濟是沒有衝突的。他說,就如同利比亞領袖格達費所說,台灣可以將利比亞做為進軍北非、非洲大陸的據點,這是屬於互惠互利的。總統指出,美國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利比亞是第一個譴責國際恐怖攻擊活動、支持美國的國家,此外,包括許多美國國會議員、英國首相也赴利比亞訪問,聯合國也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所以不能再以過去的時間點來看待利比亞這一個國家。 總統也指出,利國領袖格達費向他表示,利比亞在受到中國打壓下仍歡迎我國元首訪問,其原因有二:第一,利比亞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絕對不接受外力干涉,中國和台灣有經濟上的往來,為何利比亞就不能與台灣進行貿易上的交易。第二,在以色列佔領阿拉伯土地的情況下,中國與以色列有軍事合作,而利比亞僅在經濟上與台灣往來,為何中國要如此打壓台灣與利比亞的接觸? 總統強調,這次出訪,雖然辛苦,但有意義且值得。國人要有信心、也要團結,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有尊嚴的國家,路是人走出來的,天無絕人之路,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肯打拼,台灣會更好。
2006/5/14總統接見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伉儷,並對他再度來台訪問,表達誠摯歡迎及謝忱。 總統表示,戴克拉克前總統此行是第四度來台訪問,首次來訪是1985年10月以教育部長的身分來台,第二次是1991年以南非總統的身分前來我國進行正式國是訪問,第三次是2001年與數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受邀來台參加由呂副總統所舉辦的「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此次則是應台大施明德講座之邀來台參與有關和解議題的對話。而戴克拉克前總統對台灣非常友好,長期支持台灣,除了在2001年8月間公開指出台灣在人權、民主與經濟上的卓越成就,應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台灣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是強權之下的犧牲品之外,更公開呼籲台海爭端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不論內容與結果如何,都不能違背台灣民主、人權及經濟的成果。 總統並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向戴克拉克前總統表達崇敬與肯定之意,總統表示,南非能從原先白人的南非進步成為民主、偉大的南非,戴克拉克前總統是最重要的推手及貢獻者;總統說,成為曼德拉容易,但成為戴克拉克則不容易,1989年戴克拉克前總統擔任南非國民黨黨魁,而在就任總統之後,更矢志要將南非轉化為不分種族的南非,積極推動種族和諧及政治協商,在他的努力及堅持之下,不僅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更以總統之尊探視在獄中的曼德拉,並且釋放曼德拉,除了解除黨禁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動首部民主憲法及舉行不分種族的總統大選,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開放、不分種族的民主選舉中,戴克拉克前總統願意屈就成為曼德拉總統的副總統,這就是戴克拉克前總統令人敬佩之處。 總統認為,從威權走向民主,從種族隔離、少數統治走向民主自由的南非,其中不容易之處在於處理轉型正義,在紐倫堡大審及普遍性的大赦之間,找到第三條路;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因此南非成立真相和解委員會,但寬恕絕非縱容錯誤,而是必須以還原真相作為寬恕的條件及和解的基礎。 總統並以南非在90年制定臨時憲法、96年制定新憲法為例指出,南非制定新憲的過程值得參考,特別是200萬南非人民以兩年為期,提出書面意見書,是最好的憲法教育,不僅是政治協商,更強調全民參與,台灣催生合時、合身、合用新憲法的過程中,主張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先人民後政黨的方式,就是台灣值得向南非學習之處。
2006/5/21總統軍禮歡迎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湯安諾伉儷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在總統府前廣場以隆重軍禮歡迎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湯安諾(Anote Tong)伉儷,對於國賓率團來台訪問,代表我國政府及2300萬台灣人民表達竭誠歡迎之意。 軍禮歡迎儀式上午九時三十分在總統府舉行,在鳴放21響禮砲及演奏台、吉兩國國歌後,兩國元首檢閱三軍儀隊,隨後分別致詞。我國中央政府首長及駐台使節團也參加歡迎儀式。 總統在軍禮歡迎儀式致詞全文內容為: 今天,能在總統府前廣場以軍禮歡迎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湯安諾閣下伉儷第二度率團訪台,感到十分榮幸與喜悅。首先,謹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及兩千三百萬人民,竭誠歡迎總統閣下率團蒞台訪問。 吉國於2003年11月與中華民國(台灣)建交,2004年2月湯總統閣下伉儷第一次應邀來台訪問,去年5月,本人應總統閣下之邀率團赴貴國訪問,湯總統閣下伉儷今再度來訪,顯示兩國為兄弟之邦,雙方互訪極為頻密,情誼堅篤。 貴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蔚藍的海洋與熱情的人民令人難以忘懷,猶記得去年5月在訪問貴國的最後一天,本人特地早起,在下榻的歐新泰飯店(Otintaai Hotel)海邊欣賞全球第一道曙光。 起初天色晦暗,在場眾人皆以為無福看到美麗的日出,但沒多久,雲層漸薄,紅光隱隱浮動,隨之金光乍現,耀眼奪目,大家均十分興奮雀躍,本人在歡欣之餘,對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帶來和平與希望的曙光,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吉里巴斯與台灣建交迄今雖然只有兩年半,但是互動頻繁,合作密切,關係極為良好,台、吉兩國皆為海洋國家,崇尚自由、民主與重視人權。此外,台灣的原住民與吉國人民同屬南島語系,雙方在文化、血統、語言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皆有共同性。 正因兩國存有如此多的同質性,自2003年11月7日建交以來,兩國政府與民間所共同推動的各項有利國計民生的基礎建設計畫,以及農、漁合作各項交流,都漸次展開、開花結果,成為太平洋民主國家間合作夥伴關係的典範,期盼兩國在此一基礎上繼續努力合作,互利互惠。 湯總統閣下及所領導的吉國政府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堅實友人,曾多次在國際場合上為台灣發言。「德不孤,必有鄰」,台吉兩國始終堅守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及共同信念,我們有幸擁有湯安諾總統閣下這樣的好朋友,今天本人要藉此機會,再次向湯總統閣下表達我國政府與人民最誠摯的感謝之意。
2006/5/22總統國宴款待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湯安諾伉儷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以國宴款待吉里巴斯共和國總統湯安諾(Anote Tong)伉儷暨訪問團一行,並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向訪問團全體團員表示歡迎之意。 總統國宴致詞內容為: 今天,本人有機會以國宴款待湯總統閣下伉儷以及訪問團一行,感到非常的榮幸與喜悅。首先,謹代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及兩千三百萬人民,向 總統閣下伉儷以及代表團全體團員再次表達誠摯的祝福與熱烈的歡迎之意。 去年5月,本人十分榮幸應總統閣下的邀請,前往貴國訪問,成為中華民國(台灣)第一位訪問吉里巴斯共和國的元首。 在訪問貴國期間,貴國人民以最燦爛、最熱情的笑容迎接本人及代表團全體成員,讓本人及所有團員都親身體驗到貴國政府與人民對台灣的誠摯友誼,在此,本人要再次代表台灣人民,誠摯感謝貴國政府及人民對台灣所展現的情誼。 總統閣下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廿多年前即已擔任貴國常任文官長,自1994年投身政治擔任國會議員後,曾出任內閣部長,2003年擔任貴國總統後,更努力不懈,規劃治國宏圖,並毅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展現出過人的膽識及睿智,證明總統閣下也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與戰略家。 總統閣下在自然保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同樣令人敬佩,今年三月,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中,總統閣下宣布了吉國成立全世界第三大海洋公園的計畫,這座位於鳳凰群島、涵蓋184,700平方公里的海洋公園,將是全世界第一座擁有深海棲地及海底山脈的海洋公園,保護120種珊瑚礁及520種魚類,總統閣下此舉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永續發展的最佳典範。 貴國是全世界太陽最早升起的國家,每天可看到全球的第一道曙光,也是地球上赤道與國際換日線交會的唯一相遇點。全國三組群島分布於五百廿萬平方公里的寬廣海域,擁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環礁,以及豐富、深具潛力的天然觀光資源。 貴國也擁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塔拉瓦戰役,就是發生在吉國的貝席歐(Betio)島,該島目前仍保存多處該場戰役的遺跡。膾炙人口的經典小說「金銀島」作者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也曾在1889年居住在貴國的艾伯瑪瑪(Abemama)島,所以貴國的歷史、文化遺址,有許多值得參訪之處。 湯總統問閣下此次訪台,於5月20日當晚抵台,當天正好是我國發表有史以來第一份國安報告,也是本人及呂副總統就職六週年紀念。 今天正逢第59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瑞士日內瓦開幕,我國第十度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叩關,此時此刻,我國在日內瓦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以及採訪記者們正密切關注我國申請成為WHA觀察員的結果,許多國人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友人也都非常關心今年叩關的結果。 湯總統閣下在這歷史性的一刻跟我們站在一起,與我們一同在台北關心今年台灣申請成為觀察員一案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的進展,證明了湯總統閣下及所領導的吉國政府是台灣人民最好的朋友、最能信賴的兄弟,我們誠摯感謝總統閣下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和友誼,讓我們一起為我國前線工作人員加油,也為台灣加油!更感謝湯總統閣下 台灣的國際空間長久以來處在中國的無情打壓下,面臨艱鉅的挑戰,但我們有信心,台灣絕不會被孤立,因為我們有像吉里巴斯這樣的摯友,與許多友我的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為我國伸張正義,共同為台灣2300萬人民發聲。 本人要藉此機會再次感謝總統閣下於去年9月在聯合國第60屆常會中的「高階全會」及「總辯論」中為我仗義執言,並感謝貴國在去年5月對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案的支持,期盼貴國政府未來能繼續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台、吉邦誼彌篤,貴我兩國在雙方艱困之際,彼此互施援手,雙方不但是政治盟友,更是經濟發展上不可或缺的夥伴。本人願在此重申,台灣在貴國的發展過程中將繼續扮演一位「建設性的合作夥伴」,期盼藉由貴、我兩國的密切合作,共同克服困難,逐步實現兩國人民與政府的理想與願景。 最後,請在座全體貴賓共同舉杯,敬祝 湯安諾總統閣下伉儷政躬康泰! 台吉兩國國運昌隆! 貴、我兩國友誼長存!
2006/6/6總統接見聖文森總理龔薩福(Ralph Gonsalves)夫婦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聖文森總理龔薩福(Ralph Gonsalves)夫婦,對訪賓5度來訪以及去年他率團訪問聖國時,受到聖國朝野一致的熱忱歡迎,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感謝之意。 晤談時,總統推崇龔薩福總理的卓越領導表示,龔薩福總理在聖國去年大選時以「Vision Now」為訴求,獲得聖國民眾廣大迴響,並以壓倒性勝利贏得大選,今年2月更獲得美國紐約Caribbean Guyana Institute for Democracy(CGID)的民主獎項,以表彰他捍衛民主、自由及人權的努力與成果。 總統表示,台聖兩國自1981年建交迄今25週年,期間兩國邦誼未曾中斷,台灣非常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友誼,並希望積極協助聖國各項發展,包括興建橫貫工路、國家圖書館、台聖大橋、國際機場及提供台灣獎學金、農業技術合作等,以增強兩國實質合作關係。 龔薩福總理則表示,聖國政府與人民非常感謝台灣所提供的各項協助,許多來自台灣的農技、工程、保育及建築等專業人員,深入聖國民間與當地民眾一同工作,更是打動人心。龔薩福總理也承諾將繼續加強兩國友好關係,並堅定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社會。 總統進一步表示,聖國在2003年至2005年期間透過憲政研討委員會,向國會提出結論報告,作為國會憲改的參考依據,這種全民參與憲政改造的作法,值得台灣借鏡。而台灣目前所積極推動的憲政改造工程,也正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內、只要台灣社會條件成熟、國會支持、人民同意,這項「不可能的工程」也並非完全絕對不可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