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覺他之身心次第(三)初習禪定
2006/07/11 12:18
瀏覽1,743
迴響2
推薦14
引用0
自覺覺他之身心次第(三)
『色身調後習禪定,息心息慮入空明』
【鬆身要訣】(太極拳內功心法)(形之粗)
一、虛領頂勁:神貫頂(眼平視、收下顎、舌抵上顎)
二、涵胸拔背:氣盈胸(開中八卦、使氣貼脊背)
三、垂脊正身:陽氣提(通督脈)
四、鬆腰坐跨:陰氣降(腰不鬆則氣上浮)
五、曲膝圓襠:勁曲蓄(曲膝、氣自然下沈丹田)
六、足掌著地:立平準(足底,湧泉穴接地)
七、沈 肩:行氣不急緩(氣行過肩、平肺氣)
八、墜 肘:引勁不落空(引肩膀之氣下行過肘)
九、伸 腕:發意不停留(氣達指梢)
以上鬆身要訣為定印,站樁或盤坐或正襟危坐皆可,
時時默誦,行之久久則氣自然下沈,而鬆靜自然。
鬆靜自然是色身修習的最佳狀態,
可以此為進階之指標,
進而邁向『心』之修持。
迴響(2) :
- 2樓. 四寶2013/01/11 12:03種子識六義
(名數)一剎那滅義。謂眼耳鼻舌身意等諸種子,剎那纔生,生即隨滅,念念不停而變異也。二果俱有義。果者,識與根也。識與根同時俱起而成力用。如眼根照色境時,眼識即隨而同緣,於諸實境,分明顯了也。三恒隨轉義。識起時,種子亦隨而轉,如眼根照境時,種子隨而相續,無有間隔也。四性決定義。諸識所緣之善惡無記三性,無有間雜。如眼識緣惡境,則成惡法,而不能成善法,緣善境,則成善法,而不能成惡法也。五待眾緣義。識非為一因而生,必假眾緣而成就。眼識之種子空明,得根境等之緣而始顯發也。六引自果義。諸識各引自體果用,非是色心交互而成,如眼根照時,眼識即緣所對之實境,而不混聲香之別體也。見成唯識論二。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 1樓. 四寶2010/02/21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