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眷村時代的點點滴滴
在四十幾年前尚未退伍、哪時住的是眷村、這個與一般的眷村不一樣、很像一座大雜院、眷戶也有二、三十戶、白天丈夫乘交通車上班、當時的交通車是軍用十輪大卡車、太太們在家操勞家務、適齡的孩子去上學、其中有部份同仁、也有當大夜班的、就這樣眷村的眷屬到也歡樂氣氛、相當和睦相處、當時的環境差不多的眷屬、都能吃苦耐勞、拿些手工副業回來加工、所得工資貼補家用、也就所說的客廳又是工廠、不像現代的生活環境、也沒有像如此的環保觀念、家家戶戶都是用煤球爐燒煤球炊煮三餐、在哪個時代還沒有瓦斯及熱水器、連洗澡的熱水都是用水鍋或開水壺燒水備用、如家中有小孩上學、放學回家先替小孩洗澡、爾後吃晚餐後再溫習功課、每日如此週而復始的生活、在幾十年前像如此生活、每戶人家都過得雖然清淡、可是到也甘之如飴、無怨無尤。
在哪個時代每戶人家、家中都沒高檔的傢俱、更是沒有高貴的裝飾品、室內佈置都是簡單樸素、也很雅緻不俗、炎熱的夏天食物都是當天吃完、避免隔日發餿發酵、因每家沒有冰箱、如有冰箱的人家就算是奢侈生活了、不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冰箱、還是名牌大型的冰箱、天熱的時候使用大同電風扇、或是雜牌的電風扇、娛樂方面看的是黑白的箱型電視、平時外出或購物、搭乘公車、當時的公車並無空調冷氣設備、乘客多的時候、尖峰時段公車內就像擠沙丁魚一樣、尤其是夏天車內空氣不流通、汗流浹背、到站停車下客、有車掌小姐車門一開、上客下客都是擁擠一堆、有時就改騎自行車、機車尚未普遍性、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像這樣的生活家家戶戶都感到已很滿足了、不像現代的生活水準日漸提升、物資如此豐富、生活現代化的享受、儘然還有人嫌不滿足、口口聲聲的說無感、真不知道怎樣才能算有感。
眷村型態雖然類似大雜院、可是地點是黃金地段、在四十幾年前、台北市發展沒有如此迅速、高樓大廈也寥寥無幾、當時的台北市長是高玉樹、為了要建新的國民中學、向軍方交涉征收該眷村土地、作為新建國中用地、幾經交涉軍方同意搬遷、讓出土地供市府新建國民中學建校用地、眷村住戶如何安居、由市政府每戶補助搬遷費幾萬元、在當時的幾萬元、尚可購置十五坪公寓的自備款半數、其餘半數由銀行七年貸款、選購地點是當時的淡水河一水之隔的台北縣、訂了一戶四樓的公寓、等了一年多建設公司交屋、一住就是十多年、小孩已經漸漸的長大、必須要分房居住、開始換一戶二十坪的房子、兒女長大又不夠居住、同時要娶媳婦、又十年再換二十八坪的一戶是三房兩廳、在三年前政府專案、優惠利息貸款、舊屋換新屋再換一戶四十坪大樓、現在住的就是四十坪有電梯的大廈、四房二廳雙衛、地下一、二樓是停車場、在三年前由兒子向銀行貸款二十年分期攤還本息還清。居住環境尚稱滿意、孫子孫女就學、就在附近不遠、市場亦很方便、公車站牌就在樓下門前、也有好幾條路線、到台北市區非常的方便、住眷村的點點滴滴、也就是如此。
|
|
|
- 9樓. 旭日初昇2012/10/31 15:07--
早期生活簡樸、物資缺乏,人民卻安貧樂道,民風純樸勤奮,力爭上游,只問自己能否為社會國家盡棉薄之力;對比現今物資氾濫,卻仍貪而無厭,人心浮躁不安,真是得失禍福難斷料啊!!!早期的生活對現代的人來講、根本就沒體會過、現代人只知道物質上的享受、奢侈浪費成性、入不敷出、不知節省、量入為出、造成了負債成為卡奴、年輕人很容易誤入歧途、頗為可惜! 老邁; 於 2012/10/31 18:52回覆 - 8樓. 鈴聲(老老)2012/10/31 09:23老大哥您好
小老弟當年住得也是個大雜院, 戶數還要少些,只有十幾戶。在當時未能分配到眷村、公家也就將舊辦公處所、或不使用的倉庫等、作一簡單的修理、再分配沒有眷舍的官兵眷屬安居、所以類似大雜院一般。 老邁; 於 2012/10/31 18:37回覆 - 7樓. 老仔仔~信手拈來2012/10/27 12:29單純及少慾求的好
邁老哥這篇點點滴滴真的會令人點滴心頭,我記得剛出社會時第一件工作是推銷瓦斯爐,當時每家戶已逐漸進入瓦斯的世紀,但還多是使用單爐的,顯然已經從煤球生火躍上了另個生活層次,不過弟仍是戀棧過去的單純及少慾求的好。老仔晚安;
回憶往日的生活環境、今非昔比、改用瓦斯爐也是生活上一大改變、當年用煤球爐也是漸漸的淘汰、最大的缺點、叫送煤球必須要送一個月的用量、送煤球的要用人力三輪車送達、佔用廚的空間、而且燃燒的煤炭味很難聞、晚間不用時、就將爐門封閉、次日再打開爐門繼續使用、等到煤球燒完成為煤渣、再換一個新煤球、爐火是不能停的、往日的生活還是值得懷念的!
老邁; 於 2012/10/27 19:18回覆 - 6樓. 朵荋...*-*2012/10/27 10:49*-*
我沒住過眷村..但是成長在宿舍..所以您提到 " 煤球爐 "我非常熟習..
常幫母親生煤球爐煮三餐..不過我們用的是" 公共用 "的大廚房或是廚房中的小廚房..
大餐廳..20幾桌(也就是戶 )四方竹製餐桌椅及一張圓桌( 單身漢使用 )
一字型長條間隔的洗臉水曹(洗任何需要清洗的 )..2間公共男女分開的浴室..數間公共的廁所..
那段日子是族群最融洽成長愉快的日子....分享....*-*
您對煤球爐非常熟習、可想而知幾十年前的生活環境、
居住的雖然不是眷村、還是值得懷念往日的舊情仍在、
您也是過來人深知體會、今日的生活環境、更應珍惜才對!
老邁; 於 2012/10/27 18:51回覆 - 5樓. 侉子赵兴鵬2012/10/26 20:15快樂的眼淚與痛苦的眼淚!
那時沒有國家認同問題!沒有政客操弄族群問題.沒政黨為選票不惜分化人民情感問題.雖然清苦.幫母親逗煤球爐.滿臉眼淚!但是快樂的眼淚!現在看民進黨政客嘴臉!是滿臉痛苦的眼淚!
這些政客最怕的就是打仗、只要槍砲一響、一個個嚇的跟龜孫子一樣、到時他們把軍人當祖宗看、又要發動勞軍、犒賞三軍、甚至於叫她們當831勞軍都願意! 老邁; 於 2012/10/27 09:14回覆 - 4樓.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2012/10/26 11:13眷村
我也住過眷村
矮矮小小的平房 不斷的加蓋 才夠住
現在大都改建了
當時的生活清苦 但很快樂
當時住的一間、包括了臥房、客廳、夜間還要開門用公共廁所、非常的簡陋、夏天怕熱就打地鋪、這樣的生活、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 老邁; 於 2012/10/26 19:17回覆 - 3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2/10/26 10:14生活簡簡單單
家家戶戶是那樣的日子,還上公共廁所
現在一代比一代嬌貴,不能吃苦
- 2樓. 多硯坊 (休)2012/10/26 08:46感慨
那個年代總是問
我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
現在卻是問
國家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中華民國創造的臺灣奇蹟
是政府人民上下一心團結奮鬥所得的成果
對極了、不知牠們為國家做了什麼、應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良心! 老邁; 於 2012/10/26 19:00回覆 - 1樓. w9892012/10/26 08:43懷舊
每日的麻醉觀感的刺激百分百
當然無感了.
悲!階級鬥爭隱然成形,有人還火上加油的灌!嘆!
政客的嘴臉、醜態百出、媒體搧風點火、助紂為虐! 老邁; 於 2012/10/26 18: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