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的畢馬龍情結
2012/02/03 10:44
瀏覽1,029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去年看到全家書架上有一本今周刊-封面故事: 『耐罵收入多五倍,每一句難聽的話,都是勝出的關鍵』很有趣,看完後很想跟朋友分享~ 耐罵是ㄧ種高EQ,但收入會多幾倍?? ~細真的嗎?
當然這裏的"罵" 應該不是謾罵或人身攻擊之類的..... 我從不作人身攻擊,而是會對事件的作法、工作者的態度......會有很強烈的指責...例如『為什麼我看不到妳對公司利益的維護?只有妳個人利害的角度....』或者『妳有把公司的錢當成是妳自己口袋的錢嗎??』.... 我也必須誠實的說 當我說這些話時,聲音是高八度的
... 這到真的是我個人修養不夠 不過還是忍不住為自己辯解一下,
通常我不是第一次就會大發飆,而是溝通再溝通後,而這個當事人在點頭稱是時,卻把我的耳提面命當成耳邊風,我才會發飆
摘錄了些重點,也希望兒子長大後能提升自己的職場EQ:
- 嚴厲老闆會讓妳快速成長
- 暴躁老闆讓妳學會低頭
- 龜毛老闆讓妳注重細節
- 甚至笨老闆都可以提供妳更多自主空間
- 對成功者而言,每一句難聽的話都是職場勝出的關鍵,收入翻倍的開始
要在職場勝出必須聰明處理事、智慧處理人;尤其到了一定層級,要再往上提升時,大家的專業度相差不遠,能夠勝出的關鍵就是『處理人的智慧』
耐罵就是訓練自己 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其當個不斷怪罪他人的『職災受害者』,不如作個耐罵、『高抗壓的問題解決者』,才能再職場勝出
被罵不是用口舌解釋,而是該用手腳趕快去把事情搞定
我個人對『畢馬龍情結』這點我自己到是非常認同,因為被我"指正"過的同事, 都會有一種"受害者"情結,覺得很委屈,當他們看別人犯錯時,總會覺得我說得是對的,但自己犯錯時,就有很多現實的藉口。如同我曾聽說過的ㄧ句話『人總是以理想為標準來要求別人,以現實為藉口來原諒自己』我要求我自己絕對不能是!! 這些『受害者』很大ㄧ部分最後會離職,但就我所知到目前還是ㄧ直換工作。反倒是願意聽進去且調整改進的人,成長了!進步了! 而我心裏更多了一份疼惜,也特別會再給與舞台和其他犯錯的機會。
當我想罵人或被老闆罵的時候,總會翻翻這些筆記,深呼一口氣 提醒自己罵人與被罵的藝術!!
ps 『畢馬龍情結』來自希臘神話故事,雕塑家畢馬龍傾盡所有技術和心力雕塑ㄧ座少女像,最後竟然迷戀自己所雕的少女像。老闆也一樣,看著下屬甚麼都不懂,在自己的指導下變得越來越能幹,通常會對自己雕塑的作品更加滿意。~ 今周刊No.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