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高中大開資訊課程,但很多老師非資訊科系出身,在教育部評鑑上有問題,所以大量學校在徵聘資訊科老師。但正式資訊科老師並非台大資工畢業就可去當,要有教育部核發的教師證。
教師證怎麼來呢?以銘傳為例,是在大二起可申請教育學程,到大四畢業前要修滿26個學分(約9門課)。目前大學畢業學分大幅降低,所以修滿這些課沒問題。但教育學程每學分加付1368元,所以四年共增三萬五千多元學費。
但不是每所大學都開教育學程,要有師培中心才能開課,之前師培中心太多,造成流浪教師氾濫,所以教育部透過評鑑猛砍,現在有師培中心的大學變少。以我們所在的桃園為例,中央、銘傳與中原有中等教師教育學程,元智與長庚沒有。
進到有開學程的大學,申請就會上嗎?理論上,教育部有名額限制,但實際上申請的沒那麼多。非資訊科系學生,念了教育學程怕未來變流浪教師;資訊科系學生覺得未來可當工程師,也不想去念。所以銘傳的狀況是申請就可以念,其它大學我就不清楚了。
學生修完教育學分後,還要去國中或高中實習一學期,每月可領一萬元。然後學生還要考教師檢定。以資訊科需求遠大於供給,加上26個學分都修過了,應該都可過關而取得教師證。
拿到教師證,就可去國高中教書嗎?以前是師範體系在分發,現在要自己去應徵。前幾天坐校車,遇到一位師培中心的老師,我問起應徵狀況。她說台北市中心的中學還是蠻競爭的,但如果是台北市邊緣地區,或新北市、桃園市的中學,現在合格資訊教師缺很多,應該是OK。
最後是薪資待遇問題。以公立高中為例,沒有當導師,大學畢業月薪約四萬四、碩士是五萬二。可在校時以五年一貫制度、用五年拿到碩士,或先去工作,晚上再念在職專班。政府給薪不看在職或非在職碩士,也不管學校頂不頂尖,而是依規則算。
但當老師年終固定1.5個月。富邦金資訊部今年給我們12個軟體開發實習,因其資訊部主管階級,最多的是我們過去的畢業生,所以去談實習時還有畢業生接待我。富邦金年終太優厚,所以把學生吸走了,包括有修教育學程的學生。
新光金軟體開發實習月薪4萬,給了我們15個名額。我們學生大二時會擔心未來而準備當老師,到了大四就被利益更優厚的金融資訊業吸走。其它學校如果沒有做實習,學生是否可堅持到底,我就不知道,但這些教育心理的課程,學生說上的很有趣,多修無妨。
而且有些學生高中時念程式設計,覺得不是很強或不是很有興趣,但對接觸人有興趣,那麼當資訊科老師,每年教重複的內容(Office或基本程式設計而已),壓力沒那麼大,而且當老師還有寒暑假可以去旅遊,一旦進入業界,長期假期就是很難拿到的東西,就看孩子未來人生如何規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