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30):專談片語「根據」的正確用法
幾年前,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討論過幾組被誤用的中文辭彙片語,其中包括用根據二字造出的錯誤句子/片語, 近日又多次讀到一家大報的幾位資深記者,犯上同樣的語病, 因此起念為根據二字,專 文以例句說明,用「根據」造句的不當所在, 旨在喚起常誤用根據二字造句者和在乎中文品質者的注意,俾報章雜誌上這類錯誤盡量少見。「根據」相當於英文的 「according to」, 這中英文片語, 兩者都是介系詞片語。 介系詞在其相關片語中, 通常會有一個名詞或名詞片語, 作為它的受詞。 「根據」加上其相關受詞, 就變成了介系詞片語 (也就是說, 一個介詞片語由一介詞片語 + 一名詞或名詞片語組成)。在這樣構成的介系詞片語中, 沒有主詞, 沒有動詞 (因為沒有主詞, 怎可加上動詞),這類介詞片語, 是作為其後句子的「引介」(introductory phrase)用的。其後接著的句子, 當然有主詞和動詞。 下面三個中英文例句, 可讓你更進一步瞭解其中道理。
根據證據「顯示」, 案發時嫌疑人不在事發現場。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 the suspect was not there at the time the incident occurred.
根據世貿組織的統計「 顯示」, 2016年全球貿易增長 1.7%
According to the WTO’s statistics, the total world trades of 2016 increased by 1.7%.
根據天氣預測 「指出」, 明天將有陣雨。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it will rain tomorrow.
上面三個例句中的動詞 「顯示」、「指出」是多餘不需要的, 加上去, 就變成 蛇的足了。這樣畫蛇添足造句的 原因可能是:(一) 造句者不通文法、缺乏語意邏輯觀念, (二)前人那樣寫, 後人以訛傳訛, 依樣畫葫蘆,(三)新聞從業人, 對「指出」、「顯示」情有獨鍾, 覺得這些字眼很時髦專業。
上面三個中文例句的英文翻譯, 沒有在「引介片語」末, 加上 「shows」、「indicates」, 語意邏輯正確簡潔, 讓人感到舒暢。 你如果寫成或說成: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forecast indicates (shows), 其中謬誤, 就很明顯了。 在語意學上, 有所謂「隱含」, 這類句子, 其「引介片語」中就隱含了「指出、顯示」了, 你硬給他加上那些贅詞, 實在是多此一舉。
你如果一定要用「指出、顯示」類的動詞, 那麼, 就別用根據二字, 「證據顯示、世貿組織的統計顯示、天氣預澈指出」, 一樣交代了消息來源。這樣說也可以: 警方根據調查結果指出, 火災起於意外。 這裡, 警方二字是主詞。但是, 你也許會問, 中文裡的 「據說」、「據傳」、「據聞」之類的片語, 據字後的「說、傳、聞」不都是動詞嗎? 我們可以這樣解釋: 據說 等同根據傳說, 據傳等同根據相傳、據聞就是根據傳聞, 傳說、相傳、傳聞都是名詞字組或辭語, 不是動詞。
還有另一種寫法: 「據中央社報導稱」; 這裡面的「稱」字, 明顯的是動詞, 是贅字, 可以略去不用。 「根據中央社報導」這片語是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略去「的」一字, 其中的報導二字是名詞。
英文中有一種 使用 [according to 加上一字]」的句型, 如 According to him (or John, Peter, Mary), you are a good man. 因為中文是單音節, 我們不能把這種形式的英文, 直譯為: 「根據他(或約翰、彼得、瑪利), 你是好人」。 我們只能把這型句子譯為: 據他(或某某)說 (按照他所說的), 你是好人。
我們知道, 世界上的語文, 互相影響, 英文中的字彙, 70%或更高的比率源自外文(拉丁、法、德等等)。 中文的白話文, 從1919年五四運動被大力提倡以來, 還不到一百年,到今天, 白話文已經相當成熟且穩定了, 但是, 不可否認的是 , 中文理, 很多詞彙是舶來語, 我們輸入譯用時, 必須注意其原文的語意邏輯,充分了解其原意和原用法, 才能符合文法邏輯。
我們小時學習為文造句, 常把報章雜誌上的文章, 作為典範; 記者、作家在一般人心目中, 是文字運用的權威, 有人說中文不是很準確的語文, 遣詞用字, 人寫人殊, 為文造句不必拘泥於外文規範。 此辯詞從某方面說, 有一定的合理, 但是為文造句, 基本語意還是必須顧及的。 我們須知, 各種人類的語文, 其實同大於異, 所有語言的語意邏輯, 是有「普世共同性」的。畫蛇添足,你用某些字眼,也許覺得時髦瀟灑, 但是到底是得錯誤滑稽的。 用了根據, 你就不應用指出、顯示這類字眼了。
- 13樓. the dreamer girl2017/03/04 10:23
多謝來訪並提供寶貴意見
拙文主要在指出新聞記者、編者與其他文字工作者對中文語意的誤用。 不過我明知效果很小, 寫中文的人, 很多是不重視語意、甚至文法的。
通霄客 於 2017/03/08 00:35回覆非常高興見到the dream girl 光臨 我年來比較少在部落格中活動了 看到老朋友 尤其是 the dream girl 還在格中活躍 我今后 也應多到格中來與大家互動 通霄客 於 2018/08/16 11:44回覆 - 12樓. 多硯坊 (休)2017/03/03 16:24
書本上「說」......
報紙上「寫」......
多少人從小就不自覺犯了的錯誤來大陸後每天至少閱讀一份報紙
看到主筆者誤用的文字語法
加上許多冗言贅語
其實也跟台灣記者般沉淪了
最常見的:你「在」說,我就不「呆」在你這裡了唉!
多謝提供更多中文的語病 中文應否注重文質 我看這得看你在不在乎 或者你身居何位 教師、文字工作者都應該注重 因為他們為人師表 記者編者的文筆也是人們學習為文造句的典範 在西方世界 報上出現的遣詞用字錯誤 常有讀者投書指正 我們一小「撮」華人的呼籲 能起多少作用 我不樂觀 只能不求收穫 但問耕耘 通霄客 於 2017/03/03 23:43回覆 - 11樓. 驀然回首 (川普苦等中國來電 )2017/02/27 07:44心有戚戚焉
台灣的中英文程度,都江河日下,中文被汙染的很嚴重。
記得多年前,看對岸文學家阿城的文章,驚訝他的用字簡練傳神
如今再看大陸許多文章,覺得冗語贅詞一堆,也同樣被污染。尤其是不必要的被動式,非常不合中文語法, 十分礙眼。
【川普苦等中國來電】多謝來訪表示同感 西風東來已經多年 中國人大概是因為太注重洋文而輕忽了中文 令人關心的是似乎沒有多少人在乎中文的素質 我感激你對中文的關心
「中文被汙染的很嚴重」─ 順便請問你,為甚麼多年來, 台灣很多人用「的」代替「得」 ?, 如前面引用你得句子。 我們早年多說「吃得好 作得好 」, 現代很多人寫成 「吃的好 作的好」。
通霄客 於 2017/03/02 23:50回覆 - 10樓. 李安納 巴黎中國年2017/02/19 20:18專談片語「根據」的正確用法
讀了您的大作,受益不淺
可惜目前臺灣的正統中文程度日益下降
不知是時代的趨勢,抑或去中國化的結果
問候李大哥,請喝下午茶
多謝本家鄉親的下午茶 真是好味道
中文素質的下滑 不僅台灣 大陸簡體字導致的用字用詞錯誤 情況更糟 西風吹遍東土 國內外國人華人 對傳統中文的維護 有賴有心人的用心和努力 願我們共同努力
通霄客 於 2017/02/22 04:22回覆 - 9樓. 雨田2017/02/18 08:22所謂積非成是,「根據」後面不加「指示、顯示」讀者反而會不習慣,於是記者就會沿用。這情形就好像在巨浪吞噬下的無奈。
多謝指出錯誤來源和癥結所在, 好在並非所有記者或作家都犯此錯誤, 很大比例的文字工作者, 還是能正確的用根據二字, 寫出正確的片語和句子。
的確是如你所說, 讀慣了錯誤的寫法, 有些讀者反而會不習慣正確的寫法。 地圓說, 也曾被嘲笑過。
通霄客 於 2017/02/22 04:33回覆 - 8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7/02/10 16:35分享
謝謝大師的分享!受惠了。
現今台灣社會,因大學氾濫成災、媒體氾濫成災,所以記者、編輯的水準江河日下。
另外一個原因是不用心及隨便的文化使然--年輕的一輩用字往往是音同即可。
大學氾濫成災 年輕一代 不重視文體素質 可以了解, 但是資深媒體人, 對根據這常用的辭彙固執的錯用, 有時在同一篇文章中, 對這片語的用法不一致, 有些地方加上指出二字, 他處又沒有,中國人對文字運用的不嚴肅, 讓人感到訝異。 通霄客 於 2017/02/12 00:56回覆 - 7樓. 戈 筆 揚2017/02/09 20:56
这是学人的‘见’‘解’也。
大家多学点吧!
多謝繆獎, 其實新聞記者、專欄作家、編輯從文字角度看, 也是「學人」, 不知何以他們中有些人, 就是常誤用指出、顯示二辭。 通霄客 於 2017/02/10 00:27回覆 - 6樓. 謎謎-夢好莫催醒2017/02/08 08:56文字程度
年輕一代的記者,程度不一。較差的,不是文字欠簡潔,便是用詞不當,錯別字時見...。記得我們年少時,報章雜誌記者的文筆多半夠水準,社論專欄也都鏗鏘有聲。多謝老友來訪 祝願你元宵快樂
我的讀報經驗 與你得相似。 我感到奇怪的是, 有些資深記者, 常加「指出」或「顯示」於根據造成的片語後面, 叫人感道啼笑皆非。
通霄客 於 2017/02/10 00:23回覆 - 5樓.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2017/02/07 02:45
夢荷:送來祝福 :祝您闔家安康 元宵佳節愉快
- 4樓. d.d.2017/02/05 16:40好文!
Typo: 蕭灑多謝發現並告知, 已經改好。 通霄客 於 2017/02/06 06: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