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19): 「不致於」這詞彙是錯的吧?!
是的, 這詞彙是錯的, 這是「不至於」的誤用。
如果你注意, 你時而會發現有些報章雜誌的記者、編輯甚至專欄作家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林語堂的次女林太乙受託初創「讀者文摘」 中文版時, 曾經宣佈如果讀者發現讀者文摘 內文字/句的錯誤, 這雜誌會付多少百元給該讀者, 「文摘」發行多年來, 的確一直保持最高的文筆品質。
可是, 最近一期的 「讀者文摘]: 2013年2月版( 第96卷 第6期) 第120 頁 第一段:
「讓機上的海豹成員不致於 嚴重受創」, 這句中的「不致於」是錯的。
多年來, 我一直對「不致於」這詞彙覺得不對勁 , 經查「百度」,得到答案如下:
“不致于” 错了
2006-12-31 作者:趙增秀
錯例:貪污受賄是犯罪行為,作為一個領導幹部,他雖然法纪觀念淡薄,但也不致于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
辨析:“不致于 ” 應為 “ 不至于”。
“不至于” 是“至于”(達到某種程度)的否定用法,表示不會達到某種程度(或境界 ─ 格主註)。用在例句中,意思是說 “他雖然法纪觀念淡薄,但也達不到 (即 不至於 - 格主加註)連貪污受賄是犯罪行為都不懂的程度”。
“致”与“至”用法不同。“至”有到、極、最等義項,可组成至今、至極、至上等詞。而且 “至” 本身就含“至於” 的意思,比如 “甚至” 也可說 “甚至于” 或 “甚而至于”。“致” 有给予、實现、集中、招致等義項,可组成致敬、致富、致力、致命等詞,但不能与 ”于” 搭配成詞,因此也就不存在 “不致于” 這樣的否定用法。(《北京晚报》12.25)
本格主補充:
「至於」的其他語意: 「至於」有時同「關於」涵義接近。
「遠東國語辭典」給「致」的定義:給予、致送、傳達、 情趣 、興致、致意、招來、羅致、弄到、致富、盡、致力。
「導致」是很常見的詞彙, 意指 cause, 即促成/使、使得、造成。
社會、語言學家預測, 中文將是千百年後, 這個世界上倖存的約十種語言之一, 西方的文化界, 有所謂「文字警察」,他們發現 報章上錯誤的文字/語句, 會不客氣的指出。 中文世界, 大家似乎都不願多管閒事, 我就作個傻人,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在此拋磚引玉, 只願能喚起有心人同心協力,對中文品質的維護和提升, 盡些棉力。
- 22樓. 雁~《世說今語》選舉篇2013/04/07 10:22若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用「每下愈況」。若指「情況愈糟;直轉急下」=>用「每況愈下」。
《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本義:欲知豬之肥瘦,須從豬最下部不易長肉之小腿部分測試~此處肉愈多,則豬即愈豐肥。
引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理,則道理就越明顯。〈愈卑微低下之處,其道理亦愈透澈明白。〉
簡言之,就是「觀察大地方,要從小處著手。」
今以訛傳訛,誤以為「每下愈況」指情況愈來愈糟;甚至改成「每況愈下」,自成一格〈積非成是之近代新成語〉。
因此,須視個別文章本意以區別使用之:
若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用「每下愈況」。
若指「情況愈糟;直轉急下」=>用「每況愈下」。 - 21樓. 一畝桑田2013/04/06 17:24中文
繁體中文用字嚴謹,
不致於和不至於當然有別,
可惜簡體中文用字常令人生疑,
學習正統中文台灣還是重鎮。
- 20樓. 雁~《世說今語》選舉篇2013/04/04 13:16“不致于 ”應為“ 不至于”....至表認同。
“不致于 ”應為“ 不至于”....至表認同。
唯今人多混用,以訛傳訛,習以為常。比如「每下愈況」,語出《莊子.知北遊》;原義指愈卑微低下之處,其道理亦愈透澈明白。
今多作「每況愈下」,解為一蟹不如一蟹〈情況越來越糟〉;指鹿為馬,積重難返。
- 19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3/03/25 22:59拯救中文
現在年輕人錯別字很多,原因大概有五:
一、中文底子不好、花的時間不夠--這和我們的學校教育也有關係;
二、採用注音輸入法,只求音同;
三、電腦輸入後,或手寫後不再檢查一遍;
四、國人重視英文的程度可能更勝於中文;
五、不在乎--寫錯字有什麼關係?
台灣既然是考試領導教學,升學就考作文,錯一個字扣5分,大家就不得不重視國文了。只怕我們的政客在去中、摧毁中文。
- 18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3/03/25 22:44忘記紀錄
謝謝大師的說明!
我的中英文只下過一點點工夫,所以都只是半吊子,不若閣下的用心之深。
六書的秩序是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自己定的,造字應該不是根據六書來的,而是後人依據漢字歸納出來的造字方法--可以作為未來漢字的造字原則,應該沒有先後秩序的問題?
「紀錄」、「記錄」要混用或許可通,但不一定要「創造」這樣的用詞;硬性規定動詞、名詞,則恐有不妥。記是從「言」部,就留著用在「記者」、「忘記」、「記下來」。
我所說的辭典是希望能指導國人如何正確用字,和一般坊間的辭典會有不同。謝謝您的抬愛,我還沒有能力編這樣的書,只是看到閣下用心之深,所以才認為吾兄是很好的人選。
如有充裕時間時,我會好好拜讀閣下的每篇大作,從中學習智慧。
- 17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3/03/19 14:19形音義
謝謝大師的回覆!
因為早年行政院訂有「統一用字」,我很不以為然,不知是否經過審慎研究而來的?
例如,統一用字「規定」要用發布,記錄、紀錄有動詞、名詞之分,部分為標準用字...。
個人覺得很有討論空間。
布字,應該是最早出現的字,隨後發展出來佈、怖?既然有「佈」了,應該採用發佈。
分字,應該也是最早出現的字?可以假借使用,後來發展出「份」來?那就用「部份」,將「分」字回歸它的最初用法,如「分別」、「分開」。
紀錄,應該是正確的用法,沒有必要在動詞時改用「記錄。
另外,政府「規定」:僱用(動詞)、雇員(名詞)。也很奇怪!「僱」字從人旁,當名詞用似乎比較合理。「雇」本身即是動詞,用「雇用」才正確。
中國文字偉大的地方在於它的形、音、義,所以文字使用應該讓人能夠「輕易」地學會、看懂,不必要「規定」地太複雜。
鼻、擤是相關的字,一定會用。絲綢、紙從「糸」部,紀錄自然應取「糸」部的紀,沒有分動詞、名詞的必要。裡、裏,鄰、隣應該是同字,館、舘可以共用;山「峰」「山」可放在上方。菜肴用「菜餚」又何妨?
唉,希望有一本簡單易學正確的辭典。
從你的分析論述看來, 你比我更有資格稱為中文大師, 也許你也是英文大師。 你對中文造字的六書: 象形、指事、轉注、假借、形聲、會意 ─ 我列的秩序不對, 必定很在行, 願吾兄有機會, 不吝指教。 下面同兄台討論你所提一兩點:
record, 無疑是「紀錄」, 但是我們說「記」下來, 那麼, 「記錄」與「紀錄」互換使用, 似無大礙。
雇與僱的分別, 困惑著我很久了, 你的分析, 讓我清楚了這二字的區別, 我在此向你致謝。
政府是行政機構, 從政人員, 未必是文字專家, 我同意你的看法, 他們不能「規定」字義、語意的定義/用法。
你所提希望有一本「簡單易學正確的辭典」, 其實坊間的一些中文字典, 也頗管用, 如吾兄有意編一本易混淆的中文字義和「語意的誤用」的集子, 我願毛遂自薦, 作你助手。
我部落格中, 有幾篇討論中文語意的拙作, 敢請吾兄指正。 謝謝!
通霄客 於 2013/03/22 07:34回覆 - 16樓. 植物(晴晴--好可怕)2013/03/14 18:26百度?
謝謝大師的說文解字!
請問「百度」中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嗎?
我對中文有很多的疑惑,不知何處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我對標準答案有高度的懷疑)
例如:發布、發佈;部份、部分;紀錄、記錄;...。
希望大師能出版一本「正確」的辭典。
植物格友
慚愧, 我還沒有到大師的程度, 只是對中英文感興趣而已。倒很樂意同你共勉磋磨。「百度」不是聖經, 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 但是通常是可靠的。
布、佈的亂用, 是最普偏的, 各種媒體上到處可見誤用, 你的確觀察入微。
布是布料, 佈是散發、廣播, 如: 佈道、佈告、發佈、佈施。
部分 指 partial, 就是整體中的一部分, 「部份」我想是「部分」之誤, 我也許不對, 容待查考。份是指 share, 如大家朋分, 各人得一份。
紀錄和記錄很多人都互換使用, 紀錄應該較正確吧。
佩服你的認真和認知的態度、努力, 願共勉。
通霄客 敬禮
通霄客 於 2013/03/14 20:01回覆 - 15樓. ez2013/03/12 03:46「不致於」這詞彙是錯的
差以毫釐,失之千里
法文因為有法國科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的存在
對法語制定了一套「核心語法」,頒發公告指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讓大家有所遵循。
中文世界,或台灣就少了這種有公信力,有權威的機構.
謝謝告知法語文字界的情形 ,可見法、英文世界, 他們多珍惜注重他們語文的正確性, 我們中文的文字界, 雖然各自為政, 還是有相對的正確性的。 大陸簡體字的通用, 更增加了中文字義的混亂, 但願我們這一代正、簡體字都通的人, 能維護加強中文的正確性。 通霄客 於 2013/03/12 04:52回覆 - 14樓. 鄧潔2013/03/08 13:12謝謝並問後
謝謝通霄大ㄍ的分享
其實有些字是容易被混淆的
但卻很少人會發現出來
感恩您的解說
祝福您吉祥如意 平安快樂
- 13樓. 柔不茹剛亦不吐2013/03/06 16:27異字同音
年輕的一代
他們在臉書的寫作甚至更糟
大部分異字同音,錯別字一堆
中國採用簡化字,這使得情況變得
越來越差,越來越嚴重,越來越糟.
你說的情況, 頗有一些有心人有同感, 我很高興能看到有像你這樣關心中文素質的人, 但願我們能盡一些力, 力挽狂瀾。 通霄客 於 2013/03/06 22:46回覆臉書的出現 雖然寫臉書的人 如你所說 錯別字一堆 卻也引起了人們多寫中文 長久來看 可能利多餘弊 大陸採用簡體字 其所造成的混亂 其弊病 實在難以估計 通霄客 於 2013/03/09 06:0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