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
我一邊聽著幸福的孟德爾頌,
一邊讀著悲慘的《巴黎野玫瑰》(37。2、LeMatin) ,
有那麼一會兒,
我心裡想著,這兩樣東西真不搭調啊!
我該關掉音樂呢?還是停止閱讀?
後來我決定還是讓它們同時進行,
或許這樣的平衡才能讓我繼續閱讀這多彩的暴烈的瘋狂的絕望的愛情故事。
現在的小說一定要寫成這樣驚心動魄嗎?
《巴黎野玫瑰》中的貝蒂,《巴別塔之犬》裡的蕾西,究竟哪一個更瘋狂?
我想起David那晚和幾個同是天涯淪落男的老友相聚,
雖然我不在場,可是我能看見那樣的畫面,也能感受那種氛圍:
一個已經離婚多年的男人和一個剛離婚且在除夕夜被前妻掃地出門的男人,加上另一個瀕臨離婚邊緣的男人,
整晚的話題都圍繞在女人或前妻打轉。
「女人到最後都只是要錢罷了!」這是他們敵愾同仇一致的結論。
不對,
在文學裡的女人,
常常是為了追求完整至高的愛情而自毀。
不過這樣的女人又是另一種難纏,
像《巴黎野玫瑰》中的貝蒂,孤注一擲地愛上男主角的寫作才華,
她眼中的他獨一無二,她只想看見他成為真正的作家。
她不能容忍任何凡夫俗子把她心愛的看重的男人踩在腳底下,
然而男人卻是毫無自信和企圖心,只想輕鬆愉快的混日子,
於是他們的相愛和相處,漸漸成為場一場又一場的災難,
「是否我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是否跟一個女人生活,就是男人可以體驗到的終極可怕經驗?是否這就像出賣自己的靈魂給撒旦?或者相反地,最後會長出洞悉人生的第三隻眼?」
男主角痛苦的思索著。
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愛情或婚姻,到最後,無論是失望或絕望,
有人選擇好死不如賴活,有人選擇懲罰或報復性的索取,有人瀟灑痛快的一刀兩斷。
男人跟女人想的要的,本來就大不同,
有一種女人是這樣的:只要你不背棄她,她就挺你到底;
有一種女人則是依照她的標準逼你達到某種境界。
要求男人以女人的思考方式來思考是和要求女人以男人的思考邏輯來思考一樣困難。
這是我至目前的看法。但是男人想要哪一種女人?我卻無法作定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5樓. jiaojiao2010/09/01 23:08差得遠了
我只能算自理生活而已,真正行的是把男人推到什麼頂端的啦。
這,對我“們“ 這樣愛自由的人,離這類型的經紀人還差很遠啦。
- 14樓. jiaojiao2010/08/30 19:45男女大不同
我越來越發現男人還是要“經紀“型的女人,他們自己有時會過的一團糟。
但經紀人要有點手段技巧吧。
我發現這網站還真有點囉唆,每篇回應都要寫標題,連續回信又嫌你回的間隔太快。
哈哈
妳說的是Mike吧?
妳這個經紀人實在太厲害啦!
男人怎麼離得開妳?
udn真的設計不佳
有時候也真的被氣死
而且像妳這樣留言在舊文章
我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接到通知哩!
傅 孟麗 於 2010/08/31 23:44回覆 - 13樓. 雪人娘2010/07/10 11:05人生難題
現代男女更為難了,各有工作領域,各有不同人生觀,幸福的方向各自不同,要哪一種男人或女人,答案甚至會隨著年齡而不同。
妥協、包容,或許還可以成就一個溫暖的家。只能看好的那一面,否則分手的可能性太高了!
- 12樓. 大海(穿新衣)2010/05/03 09:31女人
第一種女人可靠.
第二種女人可愛.
愛上第一種女人是幸福.
愛上第二種女人, 如果還幸福, 那麼這一生就真不白活了!
- 11樓. 石蕊2010/04/23 09:19難解
男女問題實在難解,哲學家說,男人代表崇高,女人代表美,男性對女性的子宮或心靈施肥,會讓她們的美退去而轉換崇高,康德一輩子沒有結婚,因他認為已婚的哲學家是自相矛盾的;或許如此,柏拉圖因此從未碰過女人一下下;達文西則表示,如果身邊有個女伴,就只有剩下一半是自己了!你說得真婉轉含蓄。
「男性對女性的子宮或心靈施肥,會讓她們的美退去而轉換崇高,」
我聽過另一種詮釋:「女人變得崇高以後,就變成牌位,只能高高供在那裡。」
哈哈
傅 孟麗 於 2010/04/24 23:38回覆 - 10樓. 奈米2010/04/22 10:12我要那種緣盡了 瀟灑的ㄧ走了之的女人
- 9樓. 愛麗絲維維 - 維伊2010/04/21 09:01這
本小說我看過~滿特別的結局~很好看! - 8樓. Hee552010/04/19 22:30後知後覺
好吧
有些人是
慢慢的知道....
你現在說的是男人還是女人呢?傅 孟麗 於 2010/04/19 22:37回覆
- 7樓. Tt2010/04/17 23:53!
女人難纏
纏起來煩死一火車的男人...
你說的又是另一種女人啦!傅 孟麗 於 2010/04/19 22:20回覆
- 6樓. 花蔭深濃2010/04/16 23:35「要哪種」很難抉擇,「不要哪種」可能比較快!
男女能給予或成全彼此要的,就合。
能正視接受彼此不能給的,卻仍然相愛的,更好!
問題是即使在一起後,隨著年齡增長,要與不要和能給與不能給的,又漸漸和當初年輕時想得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