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時間:Summer 2023
基隆擁有眾多的砲台遺跡,據說是全台砲台最多的城市。二沙灣砲台乃位於基隆港附近山上的砲台遺址,因營區正門的題字,又名海門天險。在基隆市的四座國定古蹟之中,二沙灣砲台的歷史最為悠久,可溯及1841年。當時正值鴉片戰爭,為防止英軍來侵而興建。後經多次整修,目前的砲台營區,大致為台灣巡撫劉銘傳於清法戰爭後修築。我們從山下拾級而上,石梯上有些工人揮汗施工,可見維修的工作未曾停歇。
營區分為三個部分──北砲台、東砲台及營盤區,我們先往北砲台。北砲台面對基隆港,港口風光盡收眼底。藍天碧海,景色宜人。雖然大砲並非原品,但從砲管上刻的大字,仍可得知大砲乃為台灣水師所造,重達一千五百觔。東砲台距北砲台很近,黑色的砲管由尾到頭節節縮小,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們在林蔭遮蔽的小徑穿梭,沿路蟲鳴鳥叫,十分悅耳。步道中途的二沙灣碑文林令人驚訝,畢竟軍營和文藝很難聯想在一起。原來基隆將當地書法名家的墨寶刻在石上,藉此融合文藝和自然景觀,也是基隆市首座書法碑林。
▲海門天險的歷史。
▲北砲台面向基隆港。
▲從北砲台俯瞰港口景致。
▲箭頭所指為彈藥庫。。
▲東砲台由尾到頭節節縮小。
▲二沙灣碑林為基隆首座書法碑林。
接著便是長長的陡峭階梯,它們連接營盤區和北、東兩座砲台。此時有位遊客主動提議替我們拍照,我們便在階前留下了合影。可能因為我家老爺和我言談間夾帶了英文字,這位男士在旁聽到,有些好奇。此人很健談,講話也夾雜英文,特別從桃園到此一遊。營盤區當年的兵房盡已毀壞,僅存外圍營牆供人憑弔。營門內有階梯直上營門頂端,但因安全理由禁止攀爬。穿越階梯下的拱門,便來到營門的正面。門楣上題有海門天險四個大字,氣勢恢宏,斑駁的石牆帶有幾分滄桑。海門天險自清代便屹立此處,戍守疆域,也是砲台的標誌景致。
▲石階連接營盤區和砲台。
▲營盤區外圍營牆。
▲營牆上的垛口。
▲階梯通往營門頂端。
▲海門天險營門。
▲從營門外回望長階。
走訪基隆市景點之後,我們便開始五天四夜的郵輪之旅。此行搭乘歌詩達莎倫娜號,前往沖繩那霸和石垣島。出發前一天收到旅行社信息,說是因颱風行程改變,只去石垣島。我們商量後決定仍然前往。孰料出發當天早上又收到信息,說為考慮安全,連石垣島也一併取消,改在台灣周邊海域巡遊。在老爺很期待再上郵輪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出發。登船後四處瀏覽了一番,船的設施和我們之前坐過的郵輪大同小異,該有的都有,只不過十分陳舊,還有餐點的品質也較差。
在船上我們曾和來自板橋的夫婦和竹南的母女三人共餐,他們均是郵輪初體驗,打算以後再嘗試較長旅程。竹南的小姐認為,其實船公司早就決定取消石垣島行程,故意拖到臨出發才通知,像她們已在途中,根本來不及退訂。第三天,看到茫茫大海上居然有隻小鳥,我們便推斷其實離岸不遠,果然後來找到的航程圖證實此點。當天晚餐異常豐盛,就像其他郵輪的最後一晚一樣,甚至連餐廳員工都載歌載舞,啟人疑竇。果然,第四天一早我們就被趕下船,行程縮短一天,理由是為避開颱風,下一次航程將提早出發,我們必須讓位。
下船後遇見下一批的旅客,他們平白免費多了一天旅程,自是興高采烈。至於我們,船公司雖然該退的錢都退了,但我們必須臨時找當晚的下榻處,對船方的決策一改再改很難不留下壞印象。不過事隔一年半回想起來,這在台灣外海吃喝玩樂的海上漂流,也算特別的經歷。
▲歌詩達莎倫娜號郵輪。
▲內艙房間。
▲從郵輪眺望基隆嶼。
▲俯看電梯起落。
▲餐點一目瞭然。
▲晚上的歌舞表演。
▲原定航程和漂流路線的對比。
歌詩達遊輪水準本來不高,台灣系列的船更是老舊,
搭遊輪還是得選Princess Cruises或Royal Caribbean,
性價比最高的還是阿拉斯加系列。
我們之前去阿拉斯加搭Princess,後來去澳紐搭Celebrity,兩者都令人滿意。此次行前雖然我覺得歌詩達不太優,但是老爺久未搭郵輪,甚是懷念,便未再反對。結果船上設施陳舊得超乎想像,決策又一變再變,很明顯船長的判斷和船公司的管理都有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