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愛自己的命運
導讀:楊惠玲老師
【電影導讀】
這部電影製片公司比較奇特,是HBO,他們通常只在自己的頻道上播放,不會在電影院看到,結果看到的人覺得這部片子非常好,大家去了解才知道電影是根據一本真人實事的書改編的,書的原名和電影的原名都是一樣的,叫做「Front of the Class」在教室的前面,指的就是「老師」。主角立志當老師,原文書臺灣有翻譯,叫做「站在學生的面前」翻譯的人就是洪蘭。
很多人都想當老師,很多人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就是要當老師,為何這樣的一個志願會成為暢銷小說和電影?但是這個男主角要當老師並不容易,因為男主角得了一個病症叫「妥瑞氏症」(你們注意看這個病症會有哪些症狀?不自主的抽搐、尤其壓力可能造成影響,這個病症會被壓力左右)
男主角布萊德在求學過程一直被父母和老師當成搗蛋鬼,電影受限於長度,但在原著小說裡,他的成長過程非常辛苦,被欺負和排斥,甚至要成為老師的過程也吃了非常多的苦。看電影時,你們也想一想什麼叫做妥瑞氏症,主角布萊德有一個弟弟,但比布萊德正常。原本家裡幸福,但是因為妥瑞氏症、父母離婚,幸好父母是愛他的,父母的婚姻情況並沒有對兄弟造成太大影響。
【電影欣賞】(略)
【電影討論】
師:看完電影,你們看見妥瑞氏症有什麼狀況?
文:臉抽筋。
酉:大腦發出混亂訊息。
師:我們要做什麼都是大腦傳達命令的,但是妥瑞氏症是失衡的,所以會出狀況。你們看見有哪些影響?
文:沒辦法控制行為。
尹:發出怪聲。
棋:招來異樣眼光。
云:找不到工作。
師:你們能接受嗎?
齡:比較不能接受是他的個性。
仙:他上課是故意發出聲音,他不專心上課。
師:你們如何知道他是故意還是不是故意的?
仙:他有分科的。
師:像電影講的跟壓力有關係,可能某些科目對他壓力大,他就會發出聲音。
維:打自己或打桌子。習慣了就不會去理會。
師:所以習慣就不會太大影響。你們提到他的個性是不喜歡。你們認為個性和妥瑞氏症這兩部份是沒有關係的嗎?
晟:可能是心情好就安靜一點。
棋:別人的異樣眼光,可是行為卻會更招來異樣眼光,一直循環。
師:有些事情我們做不到,但會故意放棄或搗蛋,這可能是有關連的。透過電影希望大家有更多的理解。電影翻譯部分不是很精確,比方在大禮堂時,校長問布萊德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布萊德說:「我希望把我當成一般人看待」,但翻譯是「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像對待他們一樣的對待我」才是原來的說法,這對他來講是很重要的宣誓,也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希望得到的對待。有些人被認為不是很正常時,是希望被正常的對待的。
師:請棋念一下這一段:「妥瑞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的神經運動疾病。在美國約有10-20萬人罹患此疾病。大約有1百萬名美國人可能有非常輕微的妥瑞氏症症狀。妥瑞氏症患者的身體會出現不自主的、重複性的動作,稱為抽筋(tics)。抽筋不會一直出現,但可能會因疲勞或壓力而惡化。」
師:所以你看這一段話就比較清楚了。所以有這些症狀的就不少,是跟疲勞和壓力是有關係的。軒你念一下這段:「妥瑞氏症的病徵通常在18歲之前出現,在7歲半左右發作。第一個症狀通常是臉部抽筋,例如:眨眼睛。雖然有一些治療方法,但至今仍無法使妥瑞氏症痊癒,病患終其一生都要與其症狀共處。妥瑞氏症狀的嚴重程度通常在青春期緩和許多。20-30%的病患,在他們20幾歲時症狀會完全地消失。妥瑞氏症患者的壽命和正常人一樣。妥瑞氏症不影響患者的智商。睡眠時發生抽筋的頻率和強度逐漸減少。妥瑞氏症在所有人種皆可見。男性妥瑞氏症的發生率比女性高三到四倍。大多數妥瑞氏症患者的病情都還算溫和,雖然症狀可能因人而異。大部分的妥瑞氏症患者都能擁有工作以及豐富的人生。」
師:男主角是幾歲發作的?
生:六歲。
師:昨天那班的學生就說他們班上有同學是眨眼睛。妥瑞氏症狀在他們20幾歲時症狀會完全地消失,因為這個時期是身體最健康的。所以其實就像電影裡講的,既然沒辦法痊癒,他要學習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尹:面對。
男生:樂觀。
生:把妥瑞氏症看成是他的老師。
師:學習跟他相處,討厭的人可以學習跟他相處,討厭的病可以跟他相處,討厭的學科可不可以學習跟他相處……你記得哪一句深刻的話或畫面?
文:對白「我沒辦法控制」。
師:他每次講都是深沈無助的。
齡:有一段小女孩海瑟化療後到喪禮過程,好可憐。
師:一部日劇「直到電池耗盡」,就是講兒童癌症病房的故事。化療過程很痛苦的,掉頭髮是現象,治療的背後的過程是很辛苦的,雖然電影沒有呈現出這一段。但在她最後一段的日子,她過得很快樂,因為有布萊德老師。
齡:我之前在HBO有看過一小段。
酉:希望別人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棋:他當老師時跟學生解釋妥瑞氏症。
師:孩子了解以後,很多問題就沒有了。為何要一上課就要講?
仙:因為會有異樣眼光就先解釋。
維:因為有一次校長叫他上台,解釋這個原因。
師:對,這是他最重要的生命轉折點。當他說明之後,別人就接受他了。校長叫他上台前,跟他講了兩句話。
生:學校是教無知的人。
師:校長就是這樣跟他說,教育就是在教育其他人,你要用知識去打敗無知,你如果讓大家都知了,大家都學到了,當別人不知道會害怕,知道了就不怕了。你看小朋友會問他會不會傳染。面對害怕就是要知,不要忘記求知這件事。
師:我在師大上課,要成功老化,要學到老才能活到老,而不是活到老才學到老,必須學習,才能走下去,要讓自己知。
尹:被一般人看待。
瑋:去騎腳踏車,他看到鴨子,他說他跟鴨子是同一類。他用嘲笑自己的方式。
師:這是一種樂觀正面思考的方式。你從人的眼光看我很怪,你從鴨子的角度來看就不奇怪了。
云:演講時,他的學生忽然舉手,表示學生教導很成功。
齡:其他老師說湯瑪斯要送去特教班。
師:其他老師說他有過動、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布萊德接納他。因為他接納自己,也能夠接納湯瑪斯,這也是他能夠當老師的原因。
仙:他打電話告訴爸爸是妥瑞症時,電話那頭爸爸快哭了,他自責他之前一直說兒子是搗蛋。
師:仙看到爸爸的自責,有時父母心裡另一個聲音是我的錯,自責與內疚可能更嚴重。
凱:他們父子在烤肉時,然後他就說「我這輩子都在幫別人修東西,但修不好你」,爸爸說「我知道也許是我的錯,是我遺傳給你的。」
師:科恩以為爸爸在怪他,爸爸的角色演得很好,爸爸不敢正視自己的兒子。
齡:爸爸會抱弟弟,但只拍科恩的頭。
師:爸爸其實是內疚,但小孩以為爸爸不愛他。愛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愛有時方法不對會變成傷害。
筠:布萊德跟學生在教孩子的過程讓我印象深刻。
師:布萊德說「我告訴學生妥瑞氏症是大腦的問題,讓我發出奇怪的聲音,就像打噴嚏一樣控制不了,你想打噴嚏就非打不可。」校長:「學生們怎麼回應?」布萊德:「他們明白以後就接受了啊,在課堂上從來不是問題。我只是需要一個機會。」
齡:可是他沒被錄取。
師:就算別人不歧視他,他也未必會錄取,因為那是一種競爭。恐懼會讓人無知。老師都認為布萊德說不能控制是藉口。有一段媽媽帶兒子去教堂,那段可以討論一下。
師:校長:「布萊德,你把學校當什麼?」布萊德:「抱歉我一直打斷課程……」校長:「你沒回答我的問題,學校是幹嘛的?要教育學生,不是嗎?要用知識來打敗無知。」
師:校長:「發出那些怪聲的人是布萊德科恩,布萊德,你喜歡發出怪聲惹人討厭嗎?」布萊德:「不喜歡。」校長:「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布萊德:「因為我有妥瑞症候群。」校長:「那是什麼?」布萊德:「我大腦有問題,所以會發出怪聲。」校長:「但你想控制就能控制,對吧?」布萊德:「不對,這是一種病。」校長:「怎麼沒接受治療?」布萊德:「沒有藥可以醫。」校長並沒有責怪他,只是一直問他問題,讓大家認識妥瑞氏症。
師:布萊德:「你們不喜歡聽到怪聲,我也不喜歡發出怪聲。我壓力大的時候會更嚴重,比如你們無法接受我不能控制。但大家都接受我,我就不會那麼嚴重了。」校長:「我們能做什麼?我指的是學校裡的每一個人。」布萊德:「我只希望被當成一般人看待」這個段落是轉折點,因為校長說幾句話、教育一下,就像開啟了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
師:黛安:「你爸是憑雙手打造他的事業,他希望你能參與,你不能怪他,他只是在盡爸爸的本份,他希望你融入他的人生。你爸很愛你,他只是不想看到你受傷。」布萊德:「最讓我受傷的是他從來就不接受真正的我。他腦海裡有個完美兒子的形象。他是正常的,做的事都是正常的,我永遠也不可能正常。」黛安:「也許那不是他的本意,也許那是你的想法。你說的對,你是不正常,你有教學的天份。這不是克服妥瑞氏症的藥,而是因為妥瑞氏症。」黛安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齡:因為讓他適合教學。
尹:用他自身的經驗。
酉:別人認為特別的,但是其實未必是特別的,比如像湯瑪斯。
師:繼母黛安說你有教學的天分,她用gift,一般人會翻譯成「禮物」,同樣的一件事,可以當成是疾病或災難,但是也可以當成是禮物。
齡:像詛咒或禮物。
師:所以我把標題下成「愛自己的命運」。他讓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你的貢獻。
酉:出生第一天就掛掉的呢?
師:對他們的父母有意義。海瑟也過世,對其他人也提供了意義。
師:布萊德:「就算學生與眾不同,也要給他學習的機會。我最好的老師應該算是妥瑞氏症吧。」副校長:「你可以不必談。」布萊德:「不,我要談。我從不給學生們設限,他們隨時可以問我任何問題。」為何副校長說可以不要談?
齡:所以國外被告就很嚴重。
師:電影讓你們看到不同國家的情況。美國有個法案,是可以保障特殊的人的。
生:殘障法案。
師:這個老師應徵了24所學校都被拒絕,到第25所才被接納。校長說:「我們和老師談起你,聊到我們有多驕傲能教學生永遠不讓任何事妨礙他們的人生,希樂莉說如果要教學生,我們就得以身作則。」這段話是什麼意思?
酉:因為他就是一個克服障礙的例子。
師:父親:「無論如何我以你為傲。」布萊德:「我感覺不到,我為什麼覺得我還是讓你丟臉?我一直讓你丟臉,你從來就無法接受。」父親:「你說的對。有時候跟你在一起很難受,我最討厭跟你去餐廳,大家都用那種眼神看你,有時候我覺得好無助。我這輩子都在幫別人修東西,但有樣東西我一直修不好,那就是傷你最深的東西。」布萊德:「不需要修,沒人修的好。」父親:「我知道,但也許是我的錯,也許是我遺傳給你的。」這段話解開他們多年的心結,同理這件事不是很容易的。
師:電影還提到另一種病症叫「穢語症」,罵髒話的比較是大腦杏仁核的問題。
棋:可是他還沒有學到。
師:通常是到一定年紀學習到之後。
【分組討論】
師:科恩從小成長的過程,一直到最後電影演到結束,有什麼轉折,把它討論出來。我要知道是什麼事情讓他產生什麼影響?
師:為何他女朋友不在乎他妥瑞氏症。
尹:因為會逗她開心。
師:所以找到最適合的方法跟別人互動。
師:這部是HBO拍的,語言就用得中規中矩。
(仙、維、凱、棋、文)
維:他媽媽找很多書。
師:如果他媽媽沒有自己找很多書,就會被誤導。布萊德很幸運,媽媽很好。
棋:校長叫他上台那段。
師:第一個影響是讓別人能夠接受他,被相同的對待。
尹:先介紹自己的疾病。
師:教他用知識打敗無知。這段是關鍵的影響。
維:就是決定以後要當老師。
酉:怎麼沒有要當校長。
齡:他想教書不必要當校長。
師:其實這段的關鍵非常重要,校長只是講幾句話教育一下,就改變了他的命運,是這個轉折點讓他決定要當老師,改變別人的命運。所以他去山景小學應徵時,說校長給他啟發,其他老師都是錯誤的示範。
維:他交女朋友?
棋:表示被接受了。還有化解了他和爸爸的心結。
凱:他得到最佳老師獎。
(齡、云、尹)
齡:到互助團體那段很重要。布萊德說他不跟妥瑞氏症妥協。
酉:他不想跟他們一樣,被妥瑞氏症打倒。他們隔離了社會。
師:我們看「心中的小星星」,也是說任何一個小孩都可以在一個班級被教,被隔離是因為老師的教學方便。像另一個媽媽就覺得在家自學才不會被傷害。可是你隔離社會,你以後還是要面對社會。
尹:他總共面試二十四間都沒上,但是有一間讓他很不舒服。
筠:但我缺一個老師,那個校長說你上課不能發出怪聲。
師:校長的意思是我給你工作,但是我不能接納你的病症。你看布萊德即使找不到工作,都不想到這樣的學校教書。
(酉、瑋、晟、凱)
齡:南西到家裡那一段,跟媽媽的對話。他怕南西會跟他分手。
師:布萊德其實並不是都一切樂觀,他很害怕,可是媽媽說搞不好是你自己被傷害。「有一天」不是指現在,是「未來」。他擔心「有一天」她不愛我了、不笑了,他擔心教職的聘書只有一年,但是他媽媽叫他享受現在。我的姪子說明天要考數學,他會考不好,考得好不好,在交卷的剎那就決定了,你要做的是下一次不要考不好。你現在要做的是讀數學,不是擔心明天。像布萊德,擔心以後沒有聘書怎麼辦?南西不愛我怎麼辦?可是活在當下很重要,不要一直擔心過去、未來。
尹:高爾夫球那段,有人還是會幫他講話。
師:所以有人排斥,還是還有接納。
酉:如果抬出法律別人就不會這樣了。
師:布萊德都不敢動用法律,他可能還不是那麼有自信,可是他爸爸就直接說了。這部電影是很好的一部電影。
師:對電影的想法。
文:不要向命運低頭。
齡:樂觀有用。
尹:樂觀勇敢面對每一件事情。
師:像繼母說的看成是禮物,樂觀。
文:不要放棄自己。
師:追求夢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看了很多有關夢想的電影了。
筠: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別人。
師:你們容易嗎?
棋:容易啊。
師:電影濃縮成很短的時間,原著還有經歷校園暴力。有時我們以為開玩笑,但那是被暴力對待。
晟:要保持樂觀。
酉:不要放棄自己。
軒:堅持到底。
軒:要體諒人家。
維:把握當下。
師:所以不要一直煩惱過去,或去期待未來,而是當下。
棋:不要放棄任何事,只要是對的。
師:這部電影是很勵志的電影,會讓我們得到很多收穫。這是真實的經歷過這樣的事件和人生,世界上是有不一樣的人在過不一樣的人生的,你們從他們的人生學到什麼。最後回到自己身上,你們應該怎麼看待自己。
師:在美國的老師很辛苦,要當老師其實很辛苦,要自己做教案,當一個老師要自己做教案,講義的過程是老師自己要複習自己的教學,如果我只是拿康軒版來教,其實意義是不大的,臺灣的教育是一直讀書考試死背。我想藉由這部電影提醒大家,我們是跟世界上很多地方學習的,不是只在學校學習的,當你們可以用不同方法學習時,不要自我受限,要接受不同的學習和自己。
觀影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