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無法寬恕,你就會毀壞自己。
所以,寬恕別人,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大多數外在世界的問題,都是你的傷痛所引起的,
內在的傷痛會造成外在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沒有寬恕,他的內心會一直承載著另一個人,
那個人,就控制了他的生命,雖然他們離得很遠。
當一個人無法忘懷某個情境或人,無論他試著做什麼,
過去都會持續縈繞在腦際,
他會一再失去頭腦的平靜,無法有效率的工作。
此外,當一個人有強烈的傷痛,
奇妙的是,無論他去到哪裡,都會遇見同類型的人,
直到傷痛消失為止。
舉例而言,你討厭易怒、愛挑剔的人,因為你有一份傷痛。
在你的生命中,你就會遇見脾氣不好、愛挑剔的人。
直到你完成了這個學習,生命都會持續發生類似的情況。
一個人一旦全然經驗了痛苦與傷害,
傷痛就會消失,寬恕就會發生。
這要如何做到呢?
不是逃避痛苦,合理化傷害,對痛苦冷漠,而是去經驗痛苦。
要經驗痛苦,就要去經驗痛苦的一切,它在那裡,那就是痛苦。
對於痛苦在生命中的存在,完全沒有任何藉口或理由。
唯有透過這樣的觀點,一個人才可以實際經驗痛苦。
當一個人全然經驗痛苦時,寬恕就會發生。
寬恕,是個內在的過程,
它不應該與一個人在外在世界可能採取的實際行動混淆。
你需要做的,是去經驗內在的傷痛與憤怒;
於是,你就可以沒有任何內在的怨恨或批判的,
對外在情況做出自發性的反應。
你必須記住,任何出自於傷痛或批判的行動,只會導致更悲慘的情況。
因此,當一個人在內在經驗痛苦的情況時,
他在外在世界也可以很有行動力。
僅在心智上瞭解這點是不夠的,"合一的教導"必須落實在生活中。
最初可能有一點困難,但是,你必須找到竅門,
你就會很享受做這件事。
因為,外在世界上僅是反映了內在世界;
強烈的情緒,例如傷害或仇恨,
會導致財務問題、健康問題與人生中的失敗。
當一個人瞭解,缺乏寬恕所導致的嚴重損失,
他就會瞭解寬恕的必要性。
當你寬恕時,奇蹟就會自然發生,恩典之門就會開啟。
Bhagavan:《愛,從接納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