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是翻譯自日本的繪本,文圖均由伊勢英子創作。
我很少在文章一開頭,這麼直接了當的介紹作者出來。
事出必有因。
她是我超級喜歡的繪本插畫家,也是我唯一當面見過、又握過手、還簽過書、並聽過講座的日本籍插畫家。
喜歡她的原因,或許經歷過921大地震的你,看過描繪神戶大地震的「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後,就會知道了,就能感受了,也會和我一樣愛上她。
伊勢英子在書末與讀者分享創作這本繪本的始末。
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伊勢英子走在雨中的公園,見到布滿藍色塑膠布和帳棚的情景,因為神戶一夕之間失去了建築、失去了道路、也失去了生命力。
伊勢英子第一次,無法速寫。她在後記中與讀者分享:
不是我畫不出那不可或忘的風景。
或許是,我不可以畫。
因為,畫了就會放下心來,
當我用眼睛和手記下一切之後,
我怕我會就此將它們塵封。
三年後,1998年春天,她收到一封賑災演奏會的邀請函:1000人的大提琴演奏會。
1998年11月,從13歲就開始拉大提琴的伊勢英子,也成為了1000人的其中一個。
於是,有了這本圖畫書繪本,有了故事中拉大提琴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有了流洩在插圖中的千人合奏大提琴音。
很神奇,我覺得我真的聽得到。
因為,伊勢英子用最平實的文筆,不帶任何華麗的詞藻,流露出真誠的關懷與感動。書中的不斷練琴的男孩,彷彿就是她的投射:
我的琴聲,是否可以變成一股支持他人的力量呢?
我今天也不斷的在拉提琴,只是為了演奏會嗎?
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全力以赴?至於那個女孩呢?老先生呢?
每一把大提琴都是一個故事,也都是一份力量
伊勢英子以速寫加水彩的方式建構這本書的風格,我不知道她背後的想法或原因,卻不得不佩服於她插畫的魅力。
簡單的勾勒和上色,卻把故事中的相對地理位置都呈現出來了,公園的橋、公園的大樹下、公園外的大馬路、報名會場、會場內外景,跟著每幅插圖的鏡頭轉換和取景,就好像自己也那麼清楚主角的所位在位置似的。而公園中的春天、秋天場景景,也很輕鬆的以顏色的轉變就帶出來了。
還有那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姿態,拉大提琴的樣子、跑步、靠在欄杆上、跑步、坐在大樹下的椅子,都有很生動的描繪。
這麼輕,這麼簡單,卻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而且講述這麼沈重又真實的背景故事,心中的感慟有辦法一筆一畫慢慢的、重重的雕磨出來嗎?這會不會也是她採用這麼淡彩速寫法繪圖的原因之一呢?
插圖中的人臉都不是那麼清楚,卻讓我覺得社會中總是有千千萬萬平凡的人,希望自己微薄的力量真能為災區的人或是弱勢的人帶來一份支持的力量,讓他們知道有很多人感同身受,也想要協助他們重拾過往生活,哪怕只是花時間練習,那怕是一曲合奏,哪怕只是捐物資或是定期每個月捐獻區區一百元。
而最經典的是後面男孩練勤的自問自練畫面、千人開始前的調音聚集畫面、合奏一開始的 V 字型畫面及最後面合奏的樂聲和小鳥圖從前面流洩穿過小女孩、小男孩、老先生與其他樂手的的畫面。
透過構圖所帶來的韻律感,透過畫面的設計,不是真的很確定大提琴音的我,心中卻想起一段弦樂器的樂曲,或許那就是我的921感心樂曲吧!
最後一幅單頁結束的插圖是滿滿的樹,文字寫著大地震後,神戶種了25萬棵樹,春天一到就會開花,「未來,是否還聽得見我們的聲音呢?那1000個故事、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
仔細看,會發現留白處看起來就是小鳥的模樣,而這小鳥正是女孩在大地震後,無力豢養而放出的寵物啊!所以,未來,是否還聽得見呢?
伊勢英子的答案,在畫裡。
童書繪本資料
文圖|伊勢英子
策畫、翻譯|林真美
主編|連翠茉
編輯|葉懿慧
美術設計|張士勇
出版發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輸出印刷|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9月1日初版一刷|2007年3月26日初版二刷
ISBN|957-32-5592-8
定價|260元
閱讀延伸
- 4樓. 永慈繪本玫瑰心2011/05/24 00:37很有力量的書
我很喜歡這本書..我3歲的豆芽妹也很喜歡這本書..
這是很有力量的一本書..孩子也感受到了
這是我的豆芽妹看完這本書後所作的事...好書大家要支持喔!
http://tw.myblog.yahoo.com/jw!39E65LiAHwTOam6OFbHD/article?mid=216&prev=-1&next=208
- 3樓. 伊恩森2010/04/14 22:38我把這個繪本當文學課作業
我把這個繪本當文學課作業,這是我的作業內容,貼出來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好繪本。
◎作者:伊勢英子(Hideko Ise)
1949年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1972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隨後至法國遊學一年。13開始學習大提琴,師事佐藤良雄。1984年為了尋訪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之魂,曾遠赴西班牙的卡塔洛尼亞,並寫成散文集《卡薩爾斯之旅》。彈奏大提琴與繪畫,是其生活的重心,本書就是在此生活背景下醞釀而出的作品。
◎翻譯、策劃:林真美
台中市人。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曾從事幼教和發展障礙兒童「早期療育」工作。目前在大學兼課,教「兒童文學」,並經常與兒童、繪本為伍,為《大手牽小手》、《沒大沒小》系列之催生者。現任清大和輔大兼任講師,教授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工作者。
角色
1.我─男主角,小孩,最心愛的寵物狗─葛雷死了之後,父親送他一把大提琴。
2.那個女孩─女主角,小孩,地震後由於難以照顧小動物,把最心愛的寵物鳥們還給了天空。
3.老先生,地震奪走了他所擁有的一切有形無形的東西,只剩下一把他的朋友遺留下來的大提琴。
情節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學習大提琴的小男孩。描繪日本神戶大地震過後,為了要安慰神戶大地震罹難的人們的家屬,所舉辦的千人大提琴合奏。而這個小男孩和他的朋友剛好在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這次的合奏。
觀點
作者從一個小男孩的觀點,來描繪在地震過後,許多人們的故事。失去雙親的小女孩的故事、失去知音的老人的故事‧‧‧
作者本人也參加了這次的合奏,在這次的合奏中,參加的人包括了老人、小孩、罹難家屬等等,每個人的琴聲都彷彿述說著一份思念、一個故事,作者以合奏音樂會作為故事發展的主體,越讀到後面,就越感動人心‧‧‧
背景
阪神大地震或又稱為阪神、淡路大地震或神戶大地震,是一場在 日本 時間 1995年 1月17日 清晨5點46分52秒時,發生於 神戶 與周遭地區的天然災難, 地震 規模為 芮氏 7.2。阪神大地震的震央在距離神戶市西南方23公里的 淡路島 ,屬於日本 關西地區 的 兵庫縣 。該地震是由淡路島的 野島斷層 地殼活動引起,屬於上下震動型的強烈地震。由於神戶是日本屈指的大城市,人口密集(105萬人),地震時間又在清晨,因此造成相當多傷亡(官方統計有6434人死亡,43792人受傷,房屋受創而必須住到組合屋的有32萬人)。1998年11 月,在國際1000人大提琴神戶慈善音樂會發起人─松本 巧先生的帶動下,集結日本海內外大提琴職業演奏家及業餘演奏家,共同演奏了一場創世紀1000人大提琴音樂會,松本先生為了賑災,奔走東西方,為阪神震災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感動。
插畫
整本繪本畫面的配色上,其實絕大部分是暖色系,唯有一個畫面是用黑白的畫面來象徵被毀壞的城市,然而那個畫面的中間,有個灰色的老人抱著個橘色的提琴,是整本繪本裡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
讀後心得
我是個幸運的人,身處和平的國家,這一生當中都未曾因為可怕的天災而失去什麼,因此我常忽略了那些被災難打擊的人們,我既不知道他們失去親友或是家園的感受,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挺過來的。
我常是個驕傲的人,驕傲的喜歡畫地自限,我做的音樂時常只是在抒發戀愛的心情,或是用搖滾、用吶喊來表達年輕人特有的衝勁,但是讀完這本繪本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用音樂來安撫人心!那些遭逢失去的痛楚、懷念時變的沉默的人們,其實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此時此刻,我應該也要去做些什麼。
我對人的關懷,也常只侷限在身邊的人,第一是我的女朋友,然後才是我的學生,我的家人。跟我有利益往來的人我比較在乎他們的健康,卻不太清楚老爸老媽現在的身體是怎樣了‧‧‧今晚我就要打個電話給他們!
伊恩森,
謝謝你貼文和大家分享。
又把你的讀後心得看了兩回,很感動。
我想,是因為你的坦率,因為你的體悟,還有你的音樂。
人,總是要經歷過一些、失去過什麼,才能懂得原來自己曾是那麼幸福。
很笨、很可惜,對不對?
我也是到了這一兩年,才懂得的。
接下來,就是像你一樣:應該也要去做些什麼了。
童書繪本現場-依恬 於 2010/04/14 23:00回覆 - 2樓. 胡椒魚2008/07/22 10:22感動人的好書
我也收藏有這本書
很棒很棒的書
值得一看再看
無論是其中所蘊含的故事(包括地震 自我追尋的心情...等)
或是構圖及水彩
在在都是值得再三玩味及學習
胡椒魚
果然是慧眼啊!
九月份我們家即將推出伊勢英子的兩本新書:畫之旅、書的手藝人。
這兩本書,我都很喜歡,尤其是「書的手藝人」一定要買起來收藏!
童書繪本現場-依恬 於 2008/08/28 13:46回覆 - 1樓. 小觀2008/03/22 16:10伊勢英子真的很棒
我有伊勢英子其它兩本創作,細細體會〈山之生 〉〈海之生〉充滿生命力的圖畫,再與文字做連結,讓我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