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蔡孝乾投降後果嚴重
2020/05/22 11:55
瀏覽381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蔡孝乾投降後果嚴重

來源:綜合

1949年,蔣介石潰退臺灣,存亡絕續之秋,揭開島內隱蔽戰線上的第一仗,中共地下黨的意外敗陣,使蔣氏父子得以在島內站穩腳跟。 而中共地下黨遭受重創的原因,歸咎於臺灣地下黨組織最高領導人蔡孝乾的投降變節。

蔡孝乾何許人也 ?

蔡孝乾(1908—1982),臺灣省彰化縣花壇鄉人,曾用化名蔡乾、蔡前、楊明山;1922年畢業於日據時彰化公學校,1924年至1925年就讀於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受瞿秋白、任弼時等影響,參加上海臺灣青年會,組建旅滬臺灣同鄉會。 1925年12月參與組建上海臺灣學生聯合會。 1926年7月返台宣傳革命,組織臺灣文化協會左翼並任機關報顧問和撰稿人。 1928年參與組建臺灣共產黨,4月當選為臺灣共產黨中央委員、常任委員兼宣傳鼓動部長。 同年8月,為躲避日本當局搜捕,與洪朝宗、潘欽信、謝玉葉秘密潛至福建漳州, 在石碼中學、龍溪女中任教。

1932年4月林彪率紅東路軍進佔漳州,蔡孝乾經地下黨李文堂引薦去江西蘇區,由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安排進入紅軍政治部,使用化名"蔡乾"開展工作;6月中旬,在汀州受到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周恩來召見,並與老師任弼時重逢。 當月蔡孝乾在蘇區反帝總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總同盟主任, 此後又結識了毛澤東胞弟毛澤覃及胡耀邦並在一起工作,友情至深。

蔡孝乾最大的資本,是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唯一臺灣人。 這項資歷,通常是中共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一項基本條件。 長征途中,他與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培養出革命感情, 為其當上臺灣地下黨最高領導埋下伏筆。

蔡孝乾的回憶錄記述了他隨葉劍英指揮的中央縱隊長征的情況,他目睹了紅軍慘烈的渡湘江戰役:"傷患一抬一抬的被送到後面去...... 紅五師已經頑抗了整整兩天,中央縱隊還在渡江。 到這個時候為止,紅五師已經有一個師參謀長,兩個團長,一個團政委相繼陣亡了,另有兩個團長和一個團政委受傷了,連、營級幹部的傷亡更多......"

穿越草地的長征最後階段,也是最艱苦的階段,中共黨政軍人員在途中大量死亡。 憑著毅力與幾分運氣,蔡孝乾追隨大部隊,完成長征壯舉,到達陝北。 抗戰期間,到八路軍總部工作,1938年任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部長兼敵工部部長,負責管理日俘和對敵宣傳;1941年10月出席延安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12月當選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聯盟常委;1945年4月至6月旁聽中共七大。

臺灣工委書記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台灣光復。 中共中央於延安成立"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指定台籍幹部蔡孝乾為負責人。 1946年2月,蔡孝乾率張志忠等人到上海與華東局地下黨會合,3月正式成立"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地下黨組織,由蔡孝乾擔任書記,7月,蔡孝乾抵台,地下黨正式在台運作,初期臺灣省工委幹部有簡吉、謝雪紅、陳福星、張伯顯、廖瑞發、林梁材等,下轄臺灣學生工委會、基隆市工委會、臺灣省山地工委會、臺灣郵電職工工委會、蘭陽地區工委會、臺北市工委會、 北峰地區工委會、高雄工委等組織。 至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夕, 臺灣省工委發展了70幾名同志。

1948年5月,全臺灣正式黨員已有285人。 此後至1949年4月不到一年,臺灣地下黨組織蓬勃發展,正式黨員增至1300多人,可掌握民眾達5萬人。 省工委的實力,在1949年4月6日"四六學潮"中充分展現,這時省工委曾向中共中央提出《攻台建議書》:"如果我們的攻台計劃,需要考慮季節風勢的話,則攻台日期,應以明年四月最為適當。 "並設定1950年4月作為島內回應解放軍攻台行動的時間。

"老鄭"到底是誰

"四六學潮"後,有人在臺北臺灣大學校園散發地下黨的機關刊物《光明報》,該報很快呈至臺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陳誠處,數日後,蔣介石在陽明山官邸召開會議,痛斥保密局局長毛人鳳等,訓令嚴查"反動報紙"出處。 三天後,散發《光明報》的四個學生被保密局抓獲,學生戴傳李供承報紙是從妹妹戴芷芳處所得,而戴芷芳的上線是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

1949年8月14日清晨,鍾浩東被捕,搜出印報器材及大量共產黨宣傳資料。 鍾太太蔣碧玉也是地下黨,面對來勢洶洶的保密局特務大義凜然:「這次我們失敗了,我們難逃一死,但是,我們能為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在臺灣流第一滴血,我們將光榮的死去! "鍾浩東被捕後很頑強,但日以繼夜的訊問整得他瀕臨崩潰,恍惚間反問審問他的保密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老鄭怎麼樣? "

老鄭,就是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蔡孝乾。 但是,鍾浩東死都不肯說老鄭是誰。 爾後,又有44個地下黨被捕,輪番偵訊毫無所獲, 鍾浩東及部屬羅卓才、方弢、張奕明等7人在臺北被槍決,其他人被判徒刑。

不久,地下黨高雄市工作委員會李汾、陳澤民相繼被捕。 陳澤民熬不住保密局的刑訊說出了臺北市泉州街26號「老鄭」的住址,隨即臺灣省工委武裝部部長張志忠也被捕。 1950年元旦深夜,老鄭在住處被抓,抓他的谷正文也不知老鄭就是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在臺灣地下黨的最高負責人蔡孝乾。

保密局突審老鄭,久經陣仗的老鄭巧妙周旋。 一天,谷正文臨時奉命南下高雄佈置大搜捕,把老鄭移交手下特務牛樹坤審訊,並特意交代盡量滿足老鄭要求以籠絡他。 一周後的一天中午,老鄭藉口帶牛樹坤去臺北博愛路電信總局抓一施姓連絡人,逃脫未果;當晚他利用牛樹坤等特務急功近利心理,又借口往臺北市武昌街指認施姓連絡人的住處,趁夜成功逃跑。

谷正文得到老鄭脫逃火速趕回臺北,毛人鳳以督導不周給谷正文記大過兩次,蔣介石也動了怒,毛人鳳只得表示儘快抓他歸案。 1950年1月中,毛人鳳在老鄭的記事本裏發現一個可疑的名字:「吳次長", 而臺灣惟一的吳姓次長就是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中將。 毛人鳳決定從吳石處打開老鄭歸案的突破口。

潛伏者吳石

吳石是福建閩侯人,是已知的地下黨潛伏人員中,在臺灣國民黨軍的最高階官員。 據說,電視劇《潛伏》裡的主角余則成,其原型就是吳石。 徐蚌會戰(淮海戰役)時,吳石就向共方提供過重要軍事情報。 國民黨從南京撤退前夕,中共地下組織給吳石的代號為"密使1號",他擔任國防部史政局長,負責保管近500箱軍事機密檔案,將其中298箱交由副官王強暗中轉給解放軍。 1949年8月中旬,吳石奉命撤退臺灣,轉任國防部參謀次長,授中將。

吳石將軍的末路

1950年2月底某日午夜,保密局特務突進吳石寓所,稱有人指控他是共產黨,請其去隊部問話。 吳石當面駁斥,特務搜查後帶著走了驚恐的吳太太王璧奎。 經訊問,吳太太承認老鄭曾多次到吳家,因而特務認定吳石是地下黨。 1950年3月1日,保密局特務再度光臨吳石寓所並以"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罪名逮捕。

1949年底,中共華東局派遣長期活動於滬港間的女黨員朱諶之,潛至臺灣與蔡孝乾及吳石聯繫,搜集傳遞情報。 朱諶之利用女婿臺灣省警務處電訊管理所主任王昌誠的關係,辦妥入台證件,抵台後暫住王家。

隱蔽戰線女諜朱諶之

朱諶之與蔡孝乾均曾前往吳石寓所接觸,吳石多次交付重要軍事情報,包括臺灣地區防禦地圖、舟山群島及大小金門兵力與火炮配置圖、臺灣海峽海域洋流資料、空軍機種、島內基地與機場及臺灣適合登陸地點資料分析等,由朱諶之轉交上級。 由於有女婿警界身份掩護,朱諶之始終未暴露,直到蔡孝乾被捕後,才供出朱諶之的地下黨身份。 這時,朱諶之已憑吳石簽署的特別通行證潛回距大陸僅一步之遙的舟山,再需一天即可成功歸隊。 不料最後關頭毛人鳳一封電報打到舟山,保密局駐舟山"蘇浙情報站"站長沈之岳當即截捕朱諶之。 同案被逮捕的還有吳石及太太王璧奎、聶曦、陳寶倉、方克華、江愛訓、王正均等人。 1950年6月10日,吳石、陳寶倉、聶曦、朱諶之等四人,被臺灣當局執行槍決。 而這一切,都緣於老鄭的第二次被捕。

蔡孝乾叛變之禍

1950年3月9日,保密局特務偵悉住在臺北中山市場的老台共黃天。 老鄭脫逃後,帶著小姨子棲身在黃家。 特務赴黃家抓人撲空,酷刑毒打後,黃天招認老鄭落腳在嘉義畚箕湖(今奮起湖)林姓醫師家。 冤家路窄,保密局特務張清杉喬裝農夫趕赴嘉義,在鄉間小路上迎面碰上老鄭,老鄭就這樣鬼使神差二度落網。 經不起再三刑訊追逼,自感大勢已去,旋向保密局特務坦承自己叫蔡孝乾,是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全部招供了參加中共組織的詳情。 在台地下黨進入了最黑暗時期,分佈島內各地的地下黨員名單被先後供出,臺灣省工委會重要幹部幾乎全部一網成擒,張志忠、林英傑、洪幼樵、簡吉、張明顯、呂煥章、季澐、計梅真等陸續被捕,全部被關押在保密局臺北延平南路看守所。 據不完全統計,蔡孝乾投敵後,共有400多人被依"匪諜"罪名被抓捕,中共臺灣省工委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組織幾乎全部瓦解。

地下黨中,有很多像蔡孝乾那樣的軟骨頭,也有許多威武不屈、至死不降的錚錚鐵骨。

據谷正文表示,張志忠是被逮捕地下黨中最有骨氣的一位。 原臺灣地下黨臺北學委會書記吳克泰,於二二八事變後前往大陸,擔任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他在回憶文章中也認定張志忠是臺灣地下黨的鐵漢。 甚至蔣經國親自到保密局監牢多次勸降,張志忠不為所動只求速死。 1954年3月16日,張志忠被綁赴臺北馬場町槍決。 經多年核實,中共中央於1998年1月確認張志忠為烈士。

1950年5月,蔣經國在一次會議上宣稱,從1949年8月到1950年3月初,保密局共破獲"共諜案"80多件。 僅因蔡孝乾變節,被抓捕訊問、清查的關係人就多達1800多人。

據谷正文的回憶中形容,陳澤民、張志忠、洪幼樵等地下黨幹部被捕之後,曾在牢房中集體批鬥蔡孝乾。 張志忠指摘蔡某生活腐敗,誘姦14歲的小姨子,侵吞萬元美金工作經費,天天去波麗露西餐廳吃早點,中午和晚上在山水亭餐廳吃山珍海味,晚上在永樂町看戲,完全是一副資產階級嘴臉。

蔣介石到臺灣初期, 普遍有人認為, 臺灣解放在彈指之間,這也是臺灣省工委迅速發展組織、無形間不斷暴露身份的原因,他們判斷臺灣很快就可以拿下,急於完成迎接解放軍的政治準備。 谷正文則認為,共產黨在臺灣的地下工作之所以失敗,除了組織成員過於樂觀,以致行跡過於暴露之外,蔡孝乾的浮奢個性更是一個嚴重的致命傷。 谷正文說,如果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初,共產黨派來臺灣領導地下黨的人,能有幾分周恩來或者羅榮桓的才氣, 那麼國共在島內這頁隱蔽戰線鬥爭史,恐怕要改寫。

蔡孝乾叛變後加入國民黨, 任臺灣當局"國防部"保密局設計委員會委員;1956年又任職於"國防部情報局匪情研究室",後升任該室少將副主任兼"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副局長"。 蔡和另外叛變的陳澤民、洪幼樵等人長期被警衛保護,深居簡出。 1982年10月在臺灣病死。 著有《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臺灣》、《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等。 1970年,臺灣中共研究雜誌社出版了蔡寫的《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歷史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