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碗牛肉麵。
應了一聲,老闆從架上的塑膠袋裡抓了團麵條,扔進滾水裡,轉身翻起一空碗,長柄杓從冒泡的牛肉湯鍋舀了碗湯,再拿水勺往剛沸騰的麵鍋裡注入冷水,長筷子一陣翻攪,狠狠吸了口嘴邊的長壽,看看浮起的麵條差不多了,笊籬一撈水一甩,麵條就進了湯碗裡,撿上幾塊肥嫩好肉,灑些蔥花,上桌。
你在意產地,會看看牆上貼著使用本地黃牛肉或澳洲紐西蘭進口。
你挑剔部位,會選擇牛腱或牛腩、牛筋或牛肚。
你享受口感,會考慮厚實大塊或精緻薄切。
你堅持湯頭,會指定清燉、紅燒或者咖哩。
你喜歡加料,會遊走各桌搜尋酸菜、白醋和橘紅牛油。
或者,你愛櫃上的小菜和籠裡的粉蒸,更勝桌上這碗牛肉麵。
至於,那碗麵的寬扁粗圓,你基本上是,客隨主便,有啥吃啥,興起囑咐一聲,細麵,店家還不一定備有。
麵,牛肉湯、料的陪襯,礙眼的存有物,療餓止飢的耗材,提醒你終究必須依賴澱粉類才能飽足這一餐,卻鮮能提供愉悅感。
曾幾何時,你為了想吃一碗麵,而去吃麵?
又曾幾何時,為了你想吃一碗麵,師傅當場拉給你?
我在中正橋那頭,距離台灣最貴豆漿店不遠處,遇到一家賣麵的店。
虎背熊腰,一夫當關站在店門口的師傅,意外地有著稚氣純真的笑容,以及打開了就關不上的話匣子。
師傅曾在蘭州熬了四年,師承多家蘭州拉麵店,經歷不同派別,手法和眼光均不限於蘭州,更放眼西北華中各地的麵點功夫。不過說來有趣,他可是正港的彰化人,而且學習拉麵之前,可是在蘭州的大飯店裡擔任西點師傅哩!
如同孫悟空手裡那條如意金箍棒,師傅舞動著一大團高筋性的燙麵,時而摔打如降龍,時而捲曲似麻花,冷冷一團麵,在師傅手裡成了活物一般,拉長捏細,搓圓拍扁,無不隨心所欲。
想吃點甚麼?來個麥菱子,做我最喜歡的炸醬麵,如何?
麥菱子的形狀是三角稜形,基本上是把麵團捏成三角形再拉製而成,一碗麵條像是由多面體所組成,令人眼花撩亂。由於麵條厚薄寬窄兼具,口感頗為豐富。
一旁的小菜櫃清清爽爽,撿兩樣喜歡的嚐嚐。
喜歡清鮮多蔬不油膩的,不妨試試添了香料的泰式番茄湯頭。
不如就在湯頭裡起個波浪?
中厚邊薄的波浪,形成了波峰波谷,在泰式番茄湯頭裡載浮載沉,既腴且滑。
試過韭葉(下圖左)、皮帶(右),韭葉已較一般家常麵稍寬,皮帶則寬度更倍之,然勁道皆不合我意。
跟師傅說了。行!這回給您來個不一樣的!
於是,我有了一碗比大塊牛肉還寬的麵。
紅燒牛肉拌麵,牛肉帶筋且大塊,滷得通透而毫不柴澀,碗底襯了些炸醬,拌起來更加味美。
至於麵條(恐怕不能稱"條"了吧),比起皮帶再寬一倍!瞧!像不像挾著一片昆布?
紅燒牛肉麵則是中規中矩不顯花俏的傳統作風,鹹度辣度則略做調整,雖然不似老王記一派湯頭浮著整面紅油,喝完湯抹抹嘴照樣橘紅護唇膏一層。
麵寬約略小弟的食指長度(誰知道你的食指有多長!),也大概是敝人一張嘴的極限。這碗麵,厚度、彈性、韌性、Q度,無一不佳,要說是小弟近年來吃過最好吃的麵,絕對不假!
此外,若點的是紅燒湯頭,這油潑辣子可千萬別錯過,於我而言辣度還好,花椒的香氣則絕對濃郁新鮮,台北市的牛肉麵店,恐怕無出其右!
吃飽喝足,算了帳才要出門,一位伯伯在門口買外帶,師傅笑笑說,今天拉個二柱子給您嚐嚐。隨即像玩花繩般地東轉西繞玩了幾手,麵條就出來了。
咦?這二柱子竟然是圓形的!這是怎麼拉出來的? 下次我也要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0樓. Mias mamma2009/11/13 00:15好想嘗一嘗喔
哇, 超想吃的,下次回去一定要特地去那兒吃一吃.
馬丁諾 於 2009/11/13 10:52回覆
- 29樓. Ricardo2009/11/03 18:23一碗現拉 《軍 蘭州手工拉麵》
哇! 每一碗我都愛. 麥菱子麵倒是第一次看到.
現在是六點多耶,跑來回應又是"討挨餓". 送一碗吧!
- 28樓. 廚房裡的酒鬼2009/11/03 12:08不是辣油啦
嘻~嚇到你囉
是浮著辣油的蕃茄湯汁
不會很辣~以我的標準
哈哈哈!馬丁諾 於 2009/11/03 12:20回覆
- 27樓. H2O CO22009/11/03 10:20對了 我想到了
那寬麵條跟我爺爺以前橄的麵片好像喔! 不過麵片沒那麵條長就是了!陸續拜讀幾位網友的回應, 咱北方的麵食做法還真是變化多端!
馬丁諾 於 2009/11/03 11:33回覆 - 26樓. 廚房裡的酒鬼2009/11/02 22:12
- 25樓. scubagolfer2009/11/02 18:33
既然在大直, 趕快找小貴婦的網誌, 果然有 : http://blog.udn.com/uppu/2200667?f_ORDER_BY=DESC&pno=0&#reply_list
不過, 如果西塔冷麵真和盛岡冷麵同源, 那該類似韓國水涼麵的作法, 以馬鈴薯澱粉為主, 麵條Q滑堅韌才是, 這兄弟涼麵看來仍是小麥粉做的麵 ... 管他, 先試了再說吧!
馬丁諾 於 2009/11/02 21:59回覆 - 24樓. stec2009/11/02 17:21南腔北調
抻麵是否為"捵麵"? 這說法倒是見過, 也就是拉麵的意思.
捵=抻 同義音亦相同
老麵? 柳麵? 何解?中國幅員遼闊 各地方言多如牛毛 南腔北調
要不是秦始皇搞個車同軌字同文,中國搞不好
現在中國各省就各玩各的調. 你不覺得拉字有
可能聽成或念成老麵,柳麵,拉麵??
老麵: 拉麵需要前後至少四時分鐘的醒麵時間
柳有可能是描述麵的形狀如柳條~
是喲, 感覺上還真的怎麼說都通咧!
馬丁諾 於 2009/11/02 21:53回覆 - 23樓. stec2009/11/02 13:25柳麵
抻 :音如樓下所提 有扯或拉的意思
抻麵也是拉的另一說法,只是台灣較少
人用這名詞.
ps: 據說拉麵的語源極可能是老麵或是柳麵?
- 22樓. JamieChao2009/11/02 13:14麵有感情
這篇寫得真好,麵的感情都跑出來了!
寬、扁、圓、瘦或帶角,光看你說,那味道好像活靈活現在引誘人,麵條能這麼變花樣,還真是得靠師傅手上工夫!不過你給他這麼一描述,才真絕搭!實在是現在吃的都是機器製麵, 麵店裡用的品質又不見佳, 才會令人格外想念傳統的手工麵條啊! 馬丁諾 於 2009/11/02 16:26回覆 - 21樓. 不能正經2009/11/02 07:32吃現拉的麵
總讓我覺得飲食多了份生活感,特別香!
榨醬麵我也愛,今早天氣涼涼的,來一碗肯定讚!
就如同喝那現釀的手工啤酒一般!馬丁諾 於 2009/11/02 10: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