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11 大甲媽祖繞境 第四天 新港奉天宮 遶境之黑夜鄉間道路
2011/06/29 17:18
瀏覽1,476
迴響4
推薦0
引用0

第四天   新港奉天宮 「遶境之黑夜鄉間道路」

 

2011年 大甲媽祖遶境 第四天 路程動畫說明

2011年 大甲媽祖遶境 第四天 當天照片

在西螺福興宮屋頂高空煙火的爆炸聲中,匆忙整理好行李,拖著還想睡覺的身軀,緩緩的走到一樓的廟埕,嗯!怎麼空空的,糟糕!鑾轎已經出發了,廟裡面只剩下三三兩兩的人群在聊天,顯然,鑾轎已經出發一陣子,因為昨夜沒休息夠,又想多休息一下子,結果又錯過鑾轎起駕的時間,趕快整理好行李綑在腳踏車的後座,出廟門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左轉還是右轉?

平常跟著人群都不會擔心找不到路,這下子鑾轎不知道已經走到哪裡去了?先右轉,兩邊的夜市攤販都已經在打包收拾休息了,到了下一個路口,只好硬著頭皮詢問路人:鑾轎往哪個方向走了?左轉!好一會,終於看到夜晚中的煙火,鑾轎在那個方向,趕快追吧!

在凌晨三十分左右,終於趕上媽祖的鑾轎,這裡是西螺魚寮的鎮南宮,雖然是半夜,廟前面還是人群擁擠,只好先停在路邊等候鑾轎繼續出發,終於又聽到一路上熟悉的音樂聲。


 

大甲媽祖遶境的路程中,除了鞭炮聲之外,最多的就是音樂聲,這些音樂有好多首,這幾天在網路上又下載了一首和媽祖有關的MP3,這首是蔡秋鳳唱的「媽祖聖樂」,歌詞是: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一拜天清清  雙腳站婷婷 二拜地靈靈  清香甲誠心 三拜奉請湄洲聖母娘

一求聖母顯真靈  渡海滄桑救眾生 二求聖母顯真性  化禍為福保太平

三求聖母費苦心  叫醒世間惡人心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聖母駕前(真靈)顯面前  千里順風兩將軍 跟隨聖母左右邊 

一聲祈求三聲應  萬家朝拜萬家興 士農工商同庇蔭  個個家和萬事成

海面平靜無風湧  漁船滿頂五穀生

 

另外一首「天上聖母媽祖頌」,歌詞是:

一拜天清地靈靈 二拜清香跟誠心 三拜聖母顯聖明 天下太平萬事成

媽祖娘娘救眾生 天上聖母現真靈 神來慈悲為世人 扶危解厄鎮太平

媽祖娘娘費苦心 消災賜福為眾生 漁船平安海平靜 家家安樂福滿庭

媽祖娘娘下凡塵 渡化人間勞仁心 誠心朝拜顯光明 萬事乞求萬事成

 

原本以為「天上聖母媽祖頌」就是「媽祖聖樂」,這幾天腦筋裡面一直重複著一段歌詞:

一拜天清清  雙腳站婷婷  「媽祖聖樂」

就和這段歌詞:

一拜天清地靈靈  「天上聖母媽祖頌」

這兩首的歌詞一直混在一起,最後上網路查詢才確定,在遶境路上最常聽到的應該是這兩首歌:

「天上聖母媽祖頌」以及「媽祖聖樂」

實際上還有一首「迓媽祖」,是一首很輕快、很熱鬧的遶境歌曲,而且是唯一的男生組唱的,反而是「大甲媽祖」比較少聽到,至於「西螺太平媽祖」當然只有在西螺福興宮才聽得到。

其實自從遶境回來之後,就一直在網路上搜尋有關媽祖的音樂,搜尋的結果還真不少,除了上面的幾首歌曲之外,還有「白沙屯_咱ㄟ媽祖」、「西螺社口媽祖聖歌」等等,各位可以自行搜尋看看,真的有很多和媽祖有關的音樂或歌曲。

每次寫這些部落格文章沒有靈感的時候,就會播放出來聽一陣子,音樂聲會由現實的狀態拉回到遶境的場景,想起這些場景,就會帶出不少的文章靈感,因此,這些日子以來聽這些音樂,到是聽了不知道多少次,現在連開車的時候都會聽一段,紓解一下開車時的壓力和解除長途開車的無聊。

 

遶境的音樂,通常都在頭香的禮車音響播放,除了頭香之外,遶境中的神童團、彌勒團、神童團、莊儀團的車輛裡面都會各自播放自己的音樂,由於這些音響都是改裝過的,每次沿路撥放都是「中氣十足」,如果遇到大的休息站,幾台車輛前後並列,各自放自己的音樂此起彼落,這些音樂加上鞭炮聲,整條繞境隊伍可以說是熱鬧非凡,例如神童團的音樂都是屬於搖滾樂或是快節奏的閩南語樂曲,而繞境隊伍裡面只有頭香的禮車,最常跟著鑾轎前進,所以聽得最多的就是頭香播放的音樂,而頭香最常撥放的音樂就是:

「天上聖母媽祖頌」、「媽祖聖樂」、「迓媽祖」和「大甲媽祖」

這九天八夜跟著下來,每天都會聽到這些音樂,聽著聽著也都會隨著音樂哼哼唱唱,雖然不一定能唱出正確的歌詞,但是,整體的節奏還跟的上,因此,聽聽這些音樂還真的可以消除疲勞增加體能強度。

不過,這些好聽的音樂,在離開西螺之後的凌晨遶境,可是好一段路程都沒有聽到。

 

在離開西螺福興宮的半夜,遶境隊伍逐漸的離開西螺之後,就會沿著145縣道前進,一直到吳厝朝興宮為止,而吳厝算是西螺鎮的分界點,過了吳厝往南就是虎尾,往左沿著156就是刺桐,往右也是156縣道就是二崙的三塊厝,鑾轎大約是凌晨三十二分抵達西螺魚寮鎮南宮,然後在凌晨兩點四十分到達吳厝朝興宮,這一段路大約要走兩個小時,各位可以上上GOOGLE看看這段路,兩邊都是稻田,半夜走在這裡,要不是因為遶境隊伍的關係,平常不會有人自己沒事半夜走這段路。


鑾轎離開魚寮之後沒多久,就先騎腳踏車往下一個休息點前進,由於是半夜幸虧腳踏車有夜燈可以照明,否則真的有一段路要摸黑前進,就在要進入吳厝的村口,遠遠就已經看到高空煙火一陣一陣的朝天空施放,那應該是頭旗、頭燈、三仙旗和頭香的隊伍已經抵達村口,不多久就看到吳厝朝興宮台灣最大的鑼,以及鼓陣組合成的迎接隊伍,這時候是凌晨一點,吳厝的陣頭等於是整個夜晚都沒睡,就在村口等候遶境隊伍的到來,頭旗到達吳厝朝興宮和鑾轎抵達的時間,相差了快要一個小時半左右,算算應該有三四公里的差距。

而遶境隊伍凌晨的另一段,就是鑾轎離開吳厝朝興宮向右轉離開145轉到156縣道,接著就會抵達二崙三合村協天宮,然後繼續沿著156縣道中正路左轉南下去虎尾,二崙到達虎尾的這段路,是沿著「雲92」和「雲29」混合成的一條鄉間道路前進,而這段路可以稱之為「遶境之黑夜鄉間道路」。


走在145縣道,道路算是寬敞的,兩邊的車輛不需要會車,但是走到「雲29」鄉道時,兩邊車輛就必須相互讓道才可以會車通過,所以這條道路已經算是鄉間的馬路了,走吳厝朝興宮還有陣頭的迎接,但是走這段路除了黑夜之外還是黑夜。

鑾轎在兩點四十分到達吳厝朝興宮之後,就算是開始由二崙往虎尾的方向前進,一直要到六點左右才會到達虎尾北溪里澤元堂,這一段鄉間小路要走三個小時半左右。

這段路的路燈不多而且很暗,不要忘記經過這段路的時間是凌晨三點半,而鄉道的兩邊都是稻田和夜總會,幾乎沒有工廠和人家,記得這三個多小時的路上,除了虎尾墾地里福德宮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休息地點,一路走來,真是印像深刻。

鑾轎隊伍離開吳厝朝興宮之後,首先會進入三塊厝的地界,然後經過墾地里最後抵達北溪厝,這一段印象中只有一家工廠半夜在門口放了一張供桌,還有一張放早餐的小桌子,餐桌上的東西不多,但是半夜就要等候鑾轎經過,真的很辛苦。

 

也是因為這段路的關係,看到這些徒步前進的信徒,每次跟在他們的後面,都覺得他們真的很偉大,這也是「夜行俠」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這段路的原故,才會將他們稱為「夜行俠」。

遶境結束之後,回來整理照片和錄影,才發覺這段路竟然沒有任何的紀錄,讓自已非常的懊悔,只能趁著還有些印象的情況下,將這段路的情境描述出來。

 

半夜,頭旗、頭燈、三仙旗和頭香的隊伍已經不知道走到哪裡,只剩下鑾轎的小隊伍孤伶伶的走在「雲29」的鄉間小路,這時候沒有任何的音樂聲,也沒有聲勢浩大的追隨隊伍,也沒有響徹雲霄的鞭炮聲,此時此刻,真的只剩下真正要跟隨在鑾轎後方的真誠信徒。

在這條筆直的鄉間道路上,只聽到前方有經驗的信徒,在身上綁著兩個鈴鐺,隨著走路的步伐,兩個鈴鐺有節奏的發出噹、噹的聲音,這鈴噹的聲音不大,但是在半夜寂靜無聲的環境下,這聲音卻可以貫穿鑾轎隊伍的前後。

綁著鈴鐺的兩位大哥,手中還拿著兩個強力的手電筒,彷彿這一切的用品,都是為了這段路而準備的,手電筒一直朝著地面照射,後面沒有經驗的信徒,或是沒有帶照明設備的信徒,就只能遠遠的看著這兩股燈光,就好像一直會前進的燈塔,大家都跟著這兩股燈光和鈴噹聲前進。

所有的人員,全部都寂靜無聲,爾偶會傳出來一小段交談的聲音,但是很快的就結束,這段路,大家都沉默的前進,甚至於靜到連走路時褲子的磨擦聲,都會很有節奏的發出聲響,再來就是鑾轎轎槓因為上下晃動的關係,有時會發出固定節奏的竹藤聲,整個鑾轎在這段路前進時,只有鈴鐺聲、褲子摩擦的聲音以及鑾轎發出的竹藤聲,偶爾夾雜一點彼此打氣的講話聲,如果你想要了解真正的遶境精神,這段路真的不能錯過,你會感動的想要掉眼淚,這才是真正考驗意志力的時候。

 

騎著腳踏車,偶爾停下來看看整個隊伍的前進,由於是半夜能見度不高,能夠看到的距離也非常有限,有時都會操心會不會有跟不上隊伍的信徒,還在最後面獨自前進,幸好,這時候看到隨著隊伍前進的休息車適時出現,看到這輛休息車由後方開過來,心裡就覺得很踏實,起碼可以確定隊伍的後面應該沒有跟不上的信徒了,而且這部休息車抵達北溪里澤元堂之後,還會繞回來繼續找尋落在隊伍後面的信徒,真的令人感動,這一路上的休息車,全部都是自動自發完全是無酬的情況下,照顧著受傷或是體力不好的信徒,讓這些信徒還是可以隨著遶境的隊伍走完全程。


好不容易在凌晨四點五十經過墾地里的福德宮,這是一間很小的土地公廟,基本上經過這間福德宮是沒有休息的,一直要到澤元堂才會正式的休息一下。

 

說起這個澤元堂,真是媽祖的眷顧,澤元堂不是一間廟宇而是一戶人家,因為這戶人家就在這段夜路的終點,當大隊人馬一路摸黑走出三塊厝、墾地里到北溪里時,澤元堂似乎就象徵著這段夜路的結束,由於一路都沒有休息也沒有廁所,所以到了澤元堂借用洗手間的人也會大排長龍,為了方便大家借用洗手間,這戶人家甚至為了遶境隊伍自行加蓋了多間廁所,就是為了方便遶境人員和信徒的使用,時間長久下來,連大甲鎮瀾宮都致贈感謝狀給這戶陳姓人家,為了配合遶境隊伍的時間,陳家人員不僅全家集合,而且都在半夜準備好豆漿和包子,準備款待遶境的人員,陳家最後迎請媽祖祭祀並且以澤元堂做為家號,就這樣澤元堂成為遶境隊中唯一沒有廟宇而停駕的人家,這裡除了陳家多年來無私的付出之外,還呈現出台灣濃濃的人情味。


經過一夜漆黑夜晚的行程,許多人都知道旁邊有隨駕的信徒,可是都不知道彼此是誰,一直到澤元堂休息,大家才可以坐下來緩緩身子、伸伸腿,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除了疲憊之外,幾乎都是沒有什麼表情,而在這個短暫休息的時刻,捕捉到一張讓自己久久無法釋懷的畫面。

 

這是一對母子,兒子手上還拿著啃到一半的饅頭,媽媽很關心的貼在小孩的臉上,仿佛在詢問小孩:這段夜路走來會不會很累?小孩的身上還背著自己的背包,可以看出這背包的重量還不算輕,因為整個背包都鼓鼓的,好像已經裝滿了一路遶境所需要的必需品,所以這對母子應該不是一天路程的背包客,兒子的背包上面還掛了一個自己喜歡的藍色公仔掛牌。


而媽媽自己除了腰包之外,也背了一個背包,背包的右邊除了插著進香旗之外,還裝滿了一整包的香,在用右手撫摸著兒子臉龐的同時,似乎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兒子的疼愛與關心,媽媽顯然也是一位很虔誠的信徒。

看到媽媽背後的進香旗上面,綁著為數不多的廟符,感覺上是第一次參加遶境活動的信徒,會在澤元堂出現的信徒,一定都是昨夜跟著一路走來的虔誠信眾,想到這位幼小的兒子半夜凌晨跟著許多大人,一路摸黑走到這裡,不知道他是否會打瞌睡?腳底會不會磨破皮?肚子會不會餓?就這樣一路跟著媽媽前進。

這幅畫面,每次在翻閱照片的時候,都會特別的停留好一陣子,有時看了會讓人心痛,不知道什麼原因要讓這對母子這麼虔誠的跟著媽祖遶境。

 

在離開澤元堂這段濃濃人情味的故事,以及母子溫馨的畫面之後,又緊接著隨著鑾轎繼續下一個行程。

進入到虎尾之後,後續就有許多的廟宇要參拜,整個遶境隊伍又逐漸的恢復了生氣,這一路會經過虎尾龍安宮、城隍廟、大安宮、七王府以及聖安宮,而龍安宮、城隍廟、大安宮等三個休息處都準備有豐盛的早餐,尤其是龍安宮應該是遶境隊伍既定的早餐使用區域,龍安宮搭有塑膠棚子讓遶境人員休息,除了傳統的早餐之外,還有玉米和橘子,幾乎所有的人員和信眾都會在這裡補充體力和休息。


在離開澤元堂之後,可能因為天亮的關係,以及在龍安宮補充了早餐,整個人又想要昏睡,於是先前往七王府休息,等候鑾轎的到達,實際上,在整個遶境的過程中,這樣的休息模式已經成為例行的公式。

先和鑾轎步行一段距離,等到累了想休息的時候,就跳站前往下一個休息點,預估可以休息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然後等到鑾轎到達時在跟著鑾轎的後面推車前進,如果不使用這種方式前進,那麼一天下來幾乎都沒有任何時間可以休息。

到達七王府的時間是六點四十分,而鑾轎是在七點二十抵達,就這樣在七王府休息了約四十分鐘。

 

在離開虎尾之後,就要進入土庫鎮了。

土庫鎮等於是要進入新港的前哨點,進入土庫鎮就等於要宣布離新港已經不遠了,南下遶境的路程將要劃下一個句點,而土庫鎮更是一個重要的路程畫分點,離開土庫圓環,向右走經過縣145就會抵達北港,而向左走經過縣145甲就會抵達新港,因此,土庫這個圓環可算是大甲媽祖遶境這麼多年的見證地點,當年由北港轉到新港,就繞境的行程而言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改變,但是就土庫的圓環而言,相差幾乎不到五十公尺的距離,就是新港和北港的主要差異點。

土庫鎮內的休息點並不多只有三個,同時會經過土庫鎮的大街和傳統市場,就在經過傳統市場的路上,看到一隻忠心的狗狗再幫主人賣大蒜,這隻狗嘴巴含著一張價格表,然後就蹲坐在一把塑膠椅上,模樣相當的可愛!


 

土庫鎮是一位好友的住家,雖然人在台北上班,但是父母親都還住在土庫鎮上,這趟遶境之旅,事先和這位好友打過招呼,好友一再的強調,他們家就在中華路上,鑾轎一定會經過他們家門口,希望有經過時,一定要到他們家去坐坐,如果有需要可以洗個澡、休息一下。

抵達這位好友家時,應該是八點二十左右,鑾轎在九點七分經過門口,為了感謝好友父母親的熱情招待,將準備好的壓轎金拿出來送給他們,並祝福兩位身體健康,而好友的父母親也送了兩袋的水果,這兩袋水果在抵達新港時,就已經被清乾淨了。

 

離開土庫,就要進入縣145甲先抵達元長鄉的鹿寮,還記得2005412日、13日這兩天抽空參加兩天的遶境,當時是開車到土庫的圓環,正好遇到鑾轎的隊伍,先將汽車停到路邊,然後拿出預先準備的小摺,開始跟隨鑾轎前進,而鑾轎的第一站就是鹿寮的泰安府。

這次又經過鹿寮的泰安府,已經是相隔了六年,能在六年後的今天跟隨鑾轎的行程,真是百感交集啊!

由於2005年已經跟隨鑾轎走過這段路,因此,先行到無極聖殿休息和用午餐,而十一點半左右董事長也到無極聖殿上香致意,接下來的行程也是遶境隊伍極為重要的一段行程,那就是步入雲林和嘉義之間的崙子大橋。

嘉義縣迎接鑾轎的隊伍,早就已經將橋面擠的滿滿的,交通也進行管制,所有的陣頭都集中在雲林的這一端,就等候鑾轎抵達時一同出發,順著縣145甲要上橋的路段更是熱鬧不得了,迎接鑾轎的鞭炮聲又重新開啟戰火,這裡的鞭炮雖然沒有彰化縣的變化多樣,但是一樣可以表達出當地居民對於媽祖的誠心信仰,尤其是快要上橋的路邊一戶人家,燃放了一長條約兩百多公尺的地面鞭炮,單單是這長串的鞭炮,就已經將整個天空給遮蔽好長一段時間。

避開了橋面上迎接鑾轎的儀式以及擁擠的人群,一路就沿著縣145甲直接騎到新港的奉天宮,久違了!

到達奉天宮,先將腳踏車安頓好,因為在奉天宮要待上兩天,然後趕緊去找休息的位置,在尋找多時之後,終於找到一個小小的空間,然後跟先前已經抵達的大哥商量,好不容易擠出一點空間可以安頓,然而這個位子真的不是很好,頭部的位置正好面臨倉庫的門口,經常有廟裡的人員進進出出,還一度被工作人員趕過一次,不過,好說歹說終於是保留住這個位置。

安頓好之後,當然就是填飽肚子,出了廟門口右轉,就有兩個攤位,這兩個攤位就是吃炒麵配咖哩的位置(請參考「2011大甲媽祖繞境 不用擔心你不會變瘦」) ,經過一番折騰也填飽了肚子,也吃了西瓜,緊接著就是洗澡,奉天宮的好處就是有男眾的浴室,因為男生遶境的人數比起女生要少很多,所以在奉天宮洗澡不用排隊也不用擔心後面有人要擠進來,因此,可以舒舒服服的洗個熱水澡。

洗完澡之後,就去找黑貓宅急便,要將隨身的衣物送回家去,就在出廟門口的左手邊約一百公尺左右,才看到黑貓宅急便,經過一番了解,這裡的黑貓和西螺的有些不同,只要在新港買兩種不同的當地特產用黑貓宅急便送出,就可以贈送黑貓準備的禮品,這些禮品裡面感覺最好的當然就是媽祖的公仔,這是用布加上刺繡完成的精緻禮物,為了這個禮物,趕快去買了好幾種不同的特產,連同衣物和特產總共兩箱,一起打包送回家去,同時還和黑貓的人員多ㄟ了一個媽祖公仔。

在回到廟裡休息的位置時,已經看到隨行先到的信眾在彼此聊天,有一位大哥看到兩隻手臂因為遶境被曬傷,當場建議去新港賣麻油的店家,去要些麻油塗抹在手臂上,據說效果很好,於是依據這位大哥的建議,找了一家麻油店(新港幾乎都是麻油店,所以很好找),老闆娘看著兩隻手臂曬得通紅,已經知道來意,因此,主動的打開麻油桶的蓋子,淋了一點麻油在手臂上,然後交代要塗抹均勻多抹幾次,就這樣帶著兩手臂油油黏黏的感覺回到廟裡面,繼續和大家聊天,結果,這麻油還真的有效,塗抹之後沒多久,就不會感覺刺痛,也不會有熱燙的感覺,就這樣一直到脫皮為止,都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真的很有效,為了謝謝老闆娘的麻油,後來宅急便的特產就全部都在這家購買的。

 

到了傍晚左右,所有先抵達奉天宮的信眾們幾乎都已經安頓好,廟裡面已經沒有任何的空間可以擠得下一個人睡覺的地方,一樓、二樓、三樓都一樣,即使是廁所的門口也都有人睡在那裏,就在大家都準備休息的情況下,信步走到2005年認識祭典組組長的奉天宮辦公室,沒想到組長也在辦公室裡面,正在準備今天晚上和明天祭典所需要的物品,於是進去和組長打聲招呼,沒想到就此又揭開在奉天宮的奇遇和恩典,因為,組長說了一句話:今天人手不夠,可不可以留下來幫忙,作為祭典組的工作人員。

 

2005年在13日的凌晨因為拍攝祝壽大典的禮台而認識組長,同時成為祭典組的成員之一,由一般的信眾轉身成為工作人員,同時在祭典的早上,還在禮台上拍照,2011年的今天又即將成為祭典組的成員之一,當時心想能幫媽祖做些事情總是好的,這個機會當然是得來不易!

 

於是,就在辦公室留下來做些雜事,大家都在忙碌著晚上鑾轎駐駕奉天宮所需的祭品,看似簡單的祭品,沒想到卻有這麼多的學問,基本的牲品還有帛金、鮮花、素果、香茗等,每樣都要準備,除了容器之外,還有底盤,林林總總的將辦公室擠的滿滿的,每次有人要進出都得小心翼翼的避開這些祭品,以及裝這些祭品容器的紙箱。

 

大約在晚間十一點左右,鑾轎終於駐駕奉天宮了,在確認鑾轎近駕之後,祭典組的同仁就要開始忙碌了,首先要將這些祭品全部由辦公室送到大殿的主桌上,聽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執行時卻是困難重重,因為廟裡面這時前前後後都是人,要將這些牲品和祭品送到主桌,還必須要有工作人員開路才可以,否則這一小隊送祭品的人員,根本無法自己擠到大殿去,就在工作人員用哨子聲不斷的開路之外,送祭品的人員也必須不斷的吆喝請大家讓路。

祭典終於開始,由董事長主祭,此時大殿擠滿瞭人潮,由鎮瀾宮的司儀開始宣布儀式的開始,儀式簡單而隆重,由董事長接過祭典組所準備的祭品,逐一的獻上給媽祖,再由祭典組的人員收回放到主桌上面。

儀式結束之後,這些祭品仍然由祭典組的同仁收回,就在大家一片忙碌的環境下,突然有人將先前董事長祭拜時用的長香交給我,要我拿到天公爐插著,雙手接到這根清香的時候,還有些不能適應,這是先前董事長才祭拜過的香,怎麼一轉眼就轉到我的手上。

拿到這柱清香之後,心裡想,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好好的向媽祖娘娘祈求一下,於是雙手拿著這柱清香,轉身到天公爐前,向大殿的鎮瀾宮三尊媽祖以及奉天宮的媽祖拜了三拜,心裡非常感謝媽祖給的這個機會,讓自己有機會可以拿到這柱清香,就在一番默禱和祈求之後,很慎重的將這支青香插入到天公爐中,很滿意的合十又拜了三拜,沒多久又回到辦公室裡面,準備凌晨三點多的祈福典禮的祭品準備。

 

今天一早由西螺福興宮凌晨起來追媽祖的鑾轎,然後在魚寮鎮南宮接上媽祖的隊伍,經過漫長的145縣道到了吳厝朝興宮,然後轉入二崙協天宮,再轉進到鄉道雲29的「遶境之黑夜鄉間道路」,以及那些可敬的「夜行俠」,還有在虎尾澤元堂看到溫馨母子的畫面,鑾轎進入到土庫圓環,經過「歷史的叉分點」145145甲縣道,經過好友的父母家,鑾轎終於上了崙子大橋進入新港,隨著遶境的時間終於在晚間十一點左右駐駕於奉天宮。

 

這一天由凌晨十二點起來,一直到鑾轎駐駕典禮結束,隨即又開始準備半夜的祈福典禮,除了一路上斷斷續續的休息,估計今天一天不會超過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