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牆壁上,那靜止狀態的時鐘,剎時定住了時間的分秒。好像歲月不再前進,生命停止運轉,我想;如果可以的話,時間應該靜止在童年的無憂裡,怎可停在湖波皺面蒙塵的秋風中。
簡單的心就是禪,專注的心也是禪。童稚的心無須修習禪定,便可簡單的進入禪的中心,定的安祥。
安住在定的當下;時間是時間,靜止不礙時間,時間約束不了定的安住。當我們的心處在極度不安的狀態下,時間變得極為恐怖,疑心四起,時間變得猙獰。貪心若現,時間變得膨脹無限。若是身在痛苦、哀傷、愁悶之時,時間漫漫永無止息。而,這樣的心卻處在時間的掌控中,任由心的時間宰殺心的主人。
一心一境,當下無別,看花是花,看水是水,品著茶香不思咖啡。就像小朋友,手捧著碗,口含著飯,一心一意的看著電視,看到渾然忘我,忘了手中的碗,口裡的飯,進入絕對的心,絕對的境,就是不一不二專注的心,而這專注的心,是不受時間控制的,時間是時間,我是我,而這個我,已然忘了我的存在。
同樣的一件事,大人捧著碗,口含著飯,看著電視,手上的碗左來右去,搖頭晃腦,口裡含著飯,不知飯是啥滋味,隨著電視劇情,邊看邊罵,邊吃邊受氣。只因大人有了心的分別,所以無法進入一心的絕對。因有了嗔心、謾罵,所以處在細胞極速分裂的狀態。因有了癡見,障礙心的統一協和,四大不調。因有了我慢,擾亂了清靜的心識與進階心的智慧。同樣吃飯看電視,大人、小孩所呈現的是兩種極端的意識,天壤之別的思維。小孩簡單的心,一心一用,進入一心一境的世界,大人是受所學知識的膨脹,障礙、分別一顆簡單的心。而,同樣一件事,時間不存在小孩的心中,大人卻受知識的捆綁,處在極度不安、不平的時空中。
時間可存在也可不存在。「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山中無歲月,盡在水流涓,明月依窗照,蛩鳴自在天」。時間是心的感受,而將感受無限延伸。心是時間的受用,可在一瞬間靜止。時間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流過,是為一剎。時間也可在謾罵、等待中痛苦遞延,而我們總易陷在心的時間裡,埋怨時間過得太慢,猶如漫漫長夜,一日不見如隔三年。或在歡樂、喜悅的專注裡,瞬覺心的時間如電光石火。
人的一生,從童年、青年、少年、壯年到老年。童年時,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去「悟」,因不必悟,就活在自然體現中。青年時,會有人叫我們去體悟,因開始叛逆、莽撞不知禮。到壯年時,大家開始去追尋悟,如何覺悟、開悟、證悟,因我們的心思,雜亂如麻,名利薰心,分別好壞、善惡,執著肉身,生懼死亡,為情所困,為物所憂,不開心,放不開。就有人告訴您,要從我們內心去悟,去找最初的簡單,最單純的那顆心。所以我們睜大眼睛,四處尋山探仙,遍尋名師,來安住我們這顆迷失的心,試圖找回自性的『悟』。開始博覽群書,引經據典,以為從此可以悟而得道,沒想到,卻被文字障礙了心,在心的文字裡走進死胡同,在心的時間裡越困越深,越是活在迷霧的所知障裡,遍尋不得其『悟』。
當我們不知悟為何物時,就不會迷失在悟裡,只因有悟,所以讓我們迷失。
大人的悟,卻是小孩不知悟為何物的最佳體現,因小孩不須透過悟,便很自然的活在禪心裡。比方說:小孩專心的畫著畫,讀著書、寫著文、看著花。全神貫注,一心一用的投入其中。父母親卻因感悟自己關愛、疼惜、照顧的心,怕其口渴、挨餓而加以噓寒問暖,卻因此壞了孩子專注學習的心與一心一用的境,這樣的行為模式適得其反,造成原本定、靜,專一的心,使的原本的靈感頓時消時、茫然、無所從去。
澧州夾山善會禪師說:「夫有祖以來,時人錯會相承,至今以佛祖句為人師範。如此卻成狂人,無智人去。他只指示汝:『無法』本是道;道無一法。無佛可成,無道可得,無法可捨。」僧問:「從上立祖意、教意,和尚此間為什麼言無?」師曰:「三年不食飯,目前無飢人!」曰:「既無飢人,某甲為什麼不悟?」師曰:「只為悟,迷卻闍黎!」師說頌曰:「明明無悟法,悟法卻迷人;長舒兩腳睡,無偽亦無真!」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太陽溢目,萬里不掛片雲!」
意思是說:自從有達磨祖師以來,人人都以錯誤的領會相傳。到了今天,大家總以佛祖所說為典範,這樣的修行卻使人成為狂亂的、沒有智慧的人。佛與祖師所指示的,只是『宇宙的道,只是本來的樣子,道不是我們想像的樣子,和我們想的法則或法規。道是無法可尋,也無一法可捨。只是自然而已。所以說:「三年不吃飯,沒有人肚子餓!」這意思是說,根本不用去管祖師或佛陀說什麼,人不是都好好的嗎?這裡不吃飯是指聽祖師意或佛意。
禪師才會說:我們「只因有悟這種說法,才會讓人迷失!」所以嚴格說來,我們就是處在身的不安、心的不平,才四處尋找「悟」。如能回歸童稚的無為,簡單的心,一心一用,一心一境,不以分別、執著之思維來衡量現前的物、境就能契入當下的因緣,而處在定的安祥中。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忙碌的去尋【悟】,只要把時間,回到最初的那個原點,【悟】就在裡頭,何勞東尋西找呢!小孩,不知錢為何用,不知是非好壞,不分別善惡,不明,名利為何物,也不知時間是如何來細數,這麼簡單的心,就是禪門心要,也就是禪字的由來。可是我們大人的心境卻與小孩背道而馳,不能安住其心,拼命問是非來造口業,賣命來掙錢,成為錢奴才,用力來區分好壞,使自己陷於不義,想盡辦法來出名,卻為名身敗名裂,想盡一切讓時間停留在特定時空,卻是無可奈何。這樣的人生!如何是【悟】之一字可了得。
抬頭;再望著牆上的時鐘,它依然定在原來的分秒,我不知時間過了多久,也忘了時間是如何的在進行中。或許已經過了幾小時,或許是彈指之間,而我只是用心的提著筆,用心的寫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定在一處,一心一用,一心一境的安住裡。只為寫,不為名,不為錢,不思分別,不著一境,就能回到最初的那個童心,也就不需四處尋找我的心,【悟】。因無【悟】才真實,遍尋【悟】卻為【悟】所困、所迷失。
老
書名-鏡煙湖-- 已全面上架 可開始訂購
請 大家多多支持捧場 訂購 謝謝 感恩哦
第一本 書名--在每次的深夜裡
第二本 書名 --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
- 13樓. ^^亞莎崎|旅遊作家、專題講師2011/11/23 15:33^"^
^"^吃火鍋方便又美味。
不懶!不懶!
狐狸是這樣的唷!喜歡喝湯又廚藝不佳。
祝福您順心。
*O*天又涼,衣裳要加...您又削瘦了。
- 12樓. li li2011/11/23 04:44心不在焉
老師您好
我也常會
心不在焉
特別是
一人獨處之時
忘了自己
到底在那裡
- 11樓. 大支魚2011/11/22 21:34矇塵
真的是聽君一席話
使心得開朗原來追ㄋ一大圈才知悟不在萬卷書中也非千里之外
它就在內心深處只是矇上紅塵 - 10樓. 蓮室主人2011/11/22 19:39問好
居士吉祥:
拜讀此篇,真如醍醐灌頂、通體舒暢,感謝您分享如此
美妙的體驗。
問安
lotus
- 9樓. ^^亞莎崎|旅遊作家、專題講師2011/11/22 15:08原來~~
原來我們的心是乾淨的。
只是蒙上了塵世的灰塵罷了。
^"^真不好意思。^"^又到我最敬愛的老查那兒白吃白喝了一天。
不過,這充實的感覺,可存放許久。
祝福您身心安泰
還要謝謝美麗的富瑀的辛勞,還有耍寶的毛毛。
無塵居令亞莎崎忘返。
- 8樓. 紙聲 Pagesound2011/11/22 14:54如庖丁解牛
這篇寫的真的很好! 難寫的地方很多, 幾乎到了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地步. 禪師卻如庖丁解牛, 將其細膩之處一一點出, 非常非常佩服.謝謝! -- Ps. - 7樓. 曉蘋老師(一隻貓的輕靈)2011/11/22 14:11禪......
讀完前輩的文
曉蘋也深有所感
長大後的心
常陷入忙亂與困惑裡
總想尋找
令自己從迷思中解脫的開悟
原來一心一用
原來一心一境
就能回歸那最原始的單純
回歸那專注當下的簡單童心
原來
童心即是禪
禪是不必外求的.....
- 6樓. 清風荷語2011/11/22 12:10饒富哲理
又是一篇饒富哲理之大作!
簡單的心、專注的心就是禪。
無為,一心一用,一心一境,
不以分別、執著之思維來衡量現前的物與境
就能契如當下的因緣,而處在定的安祥中。
這是多麼深的修為 才能寫出如此深的禪理
真的得向居士好好學習啊! - 5樓. 詹霑 / occh9992011/11/22 11:44問好居士
哈哈哈!
非常喜歡照片中這兩個不是小沙彌的可愛小沙彌...
出差剛回美國,又蟄伏一陣子了....筆都鈍了;真不敢寫囉!
還是居士恆心毅力如常啊!
問好居士了! 平安喜樂!
詹霑 /occh999 20111121 於 LA,U.S.A
- 4樓. 双魚2011/11/22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