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肉,古籍有載 : 香肉、米肉、菜人 。
魏晉南北朝時期記載的兩腳羊大餐,即肇始於羯族石虎這幫人吧 ? 漢家女紛紛成了隨軍兩腳羊,邊行邊食,年輕婦女肉鮮味美,賽過羊肉,這一吃吃了好幾十萬,羯族後為漢將冉閔所滅。這段歷史我印像極深,原因是過於殘忍,烹煮的方式太暴虐,人性泯滅。
這些「肉品」在後來的朝代也細分品目 : 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不羨羊】,小兒呼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 南宋莊季裕 「雞肋編」 ) 意思是老而瘦的男子不易煮,需要再加些材火,年輕的婦人味道佳,勝過羊肉,小童細皮嫩肉,煮來連骨頭都一起爛熟了。讀來真是駭然 !

上圖 / 1943年抗戰期間河南地區發生饑荒 。請注意他們正刮取樹皮用來煮食。( 圖片來自網路引用 )
台灣閩客兩族也吃過人肉。大溪、北埔、竹東、苗栗 .. 等地都有烹食原住民的紀錄;其中鹿港還曾經出口大缸原民醃肉至廈門。原住民在清朝時期被視作野味, 人骨尚可熬成黑黑的番膏,媲美猴膏,據稱對風濕症特別有好處,我多年前即好奇此一傳聞,後發現愈來愈多地區被證實,想想真是駭然;就算是幾十年前的兒少時期,不也常聽到一些老人對著頑皮的孩童罵道 : 「再玩啊 ! 猴死囝仔 ! 再玩就抓去爌成囝仔膏 ! 」可見傳聞非虛。當時的漢人在想甚麼 ? 漳泉客械打成一團 ,最後還不忘相約爌些「野味」? 野蠻未開化可見一斑 。
當然,最近期的人肉,當屬北韓多年饑荒,底層饑民「交相食」的情形。聽聞北韓一些市集不是買不到牛羊豬肉,而是因為價錢奇高,只有極少部份的特權階級才吃得上,一般民眾僅能從黑市角落購買來路不明的「無名肉」,大家心照不宣,不說破就是人肉,而且許多是挖墳盜屍而來;尤其剛入土的新墳,上午才下葬,到了晚間屍體就被饑民盜去食用了,真是悲慘莫名 !
此外聽聞北韓也發生不少父母食子、流浪兒童被餐館小鋪誘殺,然後當成豬肉作菜供應食客的慘劇,駭人聽聞。近期金正日居留澳門的長孫在臉書也提到祖國饑荒的情形,可見此些傳聞的真實性相當高,而且多經由逃出北韓的難民口中得到證實。最近北韓觀光局長來台推展旅遊,我覺得他們似乎更應該尋求國際援救,尤其糧食的援救,而非在這一時刻發展旅遊經濟。

上圖 / 左邊的美國軍官與右邊的澳洲軍官,一同將被殺害煮食的盟軍軍官手臂殘骨提起。( 圖片來自網路引用 )
唐朝的黃巢殺的、吃的也夠嗆,殺了八百多萬人,這佔了當時人口數的一半以上吧 ! 而這些死去的無辜受害者,有多少是被送進磨坊搗成肉泥吃進兵士肚子裡的 ?
「菜人」者,旱澇乏食之年,鄉人出老、弱、子、女易市而食者謂之,紀河間(1724-1805)曾得而聞之,其《閱微草堂筆記》第二卷《灤陽消夏錄》云:
景城西偏,有數荒塚,將平矣。小時過之,老僕施祥指曰:「是即周某子孫,以一善延三世者也。」蓋前明崇禎末,河南、山東大旱蝗,草根木皮皆盡,乃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孩,返接鬻於市,謂之菜人,屠者買去,如刲羊豕。周氏之祖,自東昌商販歸,至肆午餐,屠者曰:「肉盡,請少待。」俄見曳兩女子入廚下,呼曰:「客待久,可先取一蹄來。」急出止之,聞長號一聲,則一女已生斷右臂,宛轉地上。一女戰慄無人色。見周,并哀呼,一求速死,一求救。周惻然心動,并出資贖之。一無生理,急刺其心死,一攜歸,因無子,納為妾,竟生一男,右臂有紅絲,自腋下繞肩胛,宛然斷臂女也。後傳三世乃絕。皆言周本無子,此三世乃一善所延云。[1]
清代才子紀曉嵐所著《閱微草堂筆記》曾有記載,崇禎末年,河南和山東發生大旱災和蝗災,連草根和樹皮都被人吃盡了,百姓開始以人為糧食,連官府也禁止不了。婦女和小孩在市場上待價而沽,被稱為「菜人」,屠夫買了去,像殺豬羊一般宰割。
*
*( 以上兩小段來自網路資訊分享 )
英國歷史上,克倫威爾公開斬首廢王查理一世,圍觀群眾人山人海,興奮等到劊子手甫一刀落,百姓紛趨前搶食查理一世血肉;可悲查理一世最終竟留一全屍而不可得,這應是仇恨所致 ?
我依稀記得清末洪秀全作亂期間,來華幫助李鴻章訓練淮軍的英人戈登,其回憶錄曾記載中國軍民吃人的盛況,譬如安徽常熟一地就曾公開標示人肉價錢,男、女、老、幼肉品器官價錢各有不同。 這是中國近代食人紀錄其一。
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清末民初曾拜訪中國多次,他的小說裡就曾寫道 : 某個縣城抓到一個知名匪盜,臨斬首之際,鄉民手上都拿著一個饅頭,甫一斬首,鄉民紛紛衝向屍首,以手中的饅頭沾血而食,據說可以抵禦百病。這匪盜的肉被拿去做成包子,竟十分搶手,重金而不可得哩 。
這應是仇恨加上迷信的吃人肉。這是中國近代食人紀錄其二 。

上圖 / 1948年7月守衛長春期間的國軍官士兵留影 。此時解放軍已圍城近兩個月。( 圖片來自網路引用 )

上圖 / 1946年,國軍正式接收長春城。左一為新六軍軍長廖耀湘,右一為長春市長尚傳道,中立者為東北防衛副司令鄭洞國。( 圖片來自網路引用 )
此外,1948年5月23日,國共內戰長春圍城期間的交相食與易子而食,那就叫人同情了。一旦饑荒或戰亂,人肉往往比鼠狗貓肉不值,長春圍城,全城人口五十萬,死者六七成,大約是三十萬,與日寇南京大屠殺死亡數相近 。不過長春是餓死居多,守將鄭洞國放饑民出城自尋生路,偏偏共軍東北指導員林彪與背後的毛澤東不從,將饑民又堵在國軍與共軍之間,死者極多,城內餓昏走不出去的,情況同樣悽慘,有的開始吃路倒人肉,有的成了路倒被人吃。這是中國近代食人紀錄其三。
台灣近年不是在流行喝麝香豆咖啡麼 ? 由麝香貓排出未經消化的咖啡豆,再經烹煮處理而成麝香咖啡。恰恰長春圍城被堵在交界的饑民也在搶食一種豆 --- 部份饑民排遺出來,未經消化完全的黃豆 !
那杯麝香咖啡就算再美味,我也不從啊 !
唉油喂,大家開始改吃素吧 !
( 下篇待續 )
後記 一 :
網友浮生小民在上一篇曾回應這樣一則實錄 :
「讀阿本這篇文
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因為我的外叔公在二次大戰間
被日軍抓去南洋當軍伕
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
他們真的吃過人肉
記得外叔公辭世前
經常對此萬分懊悔 」
*
我的回應 :
歷史上吃人肉的事情層出不窮,或於戰亂,或於承平時期,或於暴君昏聵,尤以戰亂的大幅殺戮為最。您外叔公當年充任日軍伕,軍伕除了苦力工作,可能還充當伙房任務,負責烘製人肉乾以應軍需,當然刻骨銘心了。
我記得紀錄上記載,日軍除了吃白種兵,甚至吃陣亡的同袍,大概都從臀部開始挖肉,再從大腿與手臂刮取人肉,或煮,或烤。聽聞他們在中國山東一帶還挖取嬰童眼、肝供軍官取食,行徑令人髮指,與禽獸何異 ? 歷史上大概只有黃巢堪比擬吧 ?

上圖 / 中國戰區奮勇對日抗戰之國軍。吾輩當銘記在中國全境與印緬邊境對日寇英勇作戰並壯烈犧牲之國軍。歷史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日軍最後向國軍、向盟軍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