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我去了佛陀的故鄉印度旅行。聽說法鼓山僧團有印度參訪的規劃,先行探勘人馬已經到了鹿野苑(註1)等地。
我很好奇,法鼓山的法師在現場想什麼呢?禮個佛?看景點?回憶讀過的佛陀故事?
看看法鼓山法師們在聖跡前有沒特別感應?還是在已經沒有佛法的印度找靈感,來解決法鼓山的問題?
部落格人有3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乙篇的2樓再嘆息先生的迴響提到:
「...衍生出來的,就是教團的出不出世、入不入世;個人的修行和化眾的兩者皆要,卻兩者都抓不到(兩邊都要兩邊都空?)。走在天平兩邊,往返跑來跑去,平衡點難找,想必教團或是僧俗個人都是疲憊至矣,又得勉力而為,實在是辛苦透頂!」。
再先生是在講現在台灣諸多教團「出世/入世,修行/化眾」兩頭空的現況與困境。
其實再先生客氣了,談出世/個人修行,真的有嗎?
我常常聽到,法師只會叫人家念佛號,打招呼也阿彌陀佛、講電話也阿彌陀佛,甚至有法師說:遭到竊案?就是因為不念佛的關係!......這真是嚇壞人的修行法門!
談入世/化眾,有嗎?
法鼓山是最完備的入世/化眾道場,歷經多少人的努力讓法鼓山總本山、寺廟、基金會全部都合法化。放眼全台灣的佛教團體,有誰能比?
但是法鼓山的法師入世了嗎?化眾了嗎?
說有做!但符合社會期待嗎?符合自我標榜的水平嗎?符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基本水準嗎?
還是甚至是當遇到社會需要時,千百個不願意動?或沒能力動呢?
對於這出不出世/入不入世,理論/修證的困境,有法鼓山的法師是這麼回答我的質問:
「...但以佛法來講,入世就是做應該做的事、碰應該碰的人。但是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假的,所碰的每個人也都是假的,包括自己也是假的,所以會盡心盡力,而且讓所有的資源發揮最高的效率,但沒有任何執著,不計成敗毀譽。這就是『因緣有而自性空』。不會在天平上跑來跑去,也不需要找平衡點,因為不論在任何一點都是平衡」。
這樣的答案看起來圓滿,但是讓我想起多年前,友人傳來一位老法師半個世紀前的話:
「佛法不只是『理論』,也不是『修證』就好了!理論與修證,都應以實際事行(對人對事 )的表現來衡量。『說大乘教,修小乘行』;『索隱行怪』:正表示了理論與修證上的偏差」。
老法師應該是說:這是實踐的事情了。光在空打轉,豈不變成空空,空空就是天天(台語)的!
即便有人把「因緣有而自性空」落實在實際事行上。但是要能夠顧及社會環境的需求,也就是要跟得上時代,更是大不易。
師父曾說:「五種明處,菩薩悉求」
五明是什麼呢?
一、內明,就是佛法。二、聲明,是文字學,音韻學,文法學等。三、因明,是邏輯學。四、醫方明,是醫學、藥學。五、工巧明,是理論科學,應用科學。
用現代的語言就是,當代社會所有的專業知識都要熟悉,要跟得上時代,才能夠圓滿「出世/入世,修行/化眾」。
果字輩法師大部分可是「是非不分、事理不明」的,且連基本法令素養都不清楚的,一不小心就被移送法辦,何能奢談五明?怎能自誇行菩薩道?
其實,只要先守本分,不38、不自以為是、不自大、不自傲,從自己做起尊重別人,能夠先做到不惱害眾生就很好了!
註1:鹿野苑(中文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仙人鹿園等),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里處,舊稱伽屍國,近世稱為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在這裡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佛教的僧伽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 12樓. 08022016/08/02 20:03有緣何必曾相識,證道何須有相見。
- 11樓. 九九趴2016/06/23 15:25請問大律師:以某募款名義(目的)募得善款,卻不是用在該標的上而挪作他用。或部分暗中扣下...如此明也不明?
- 10樓. 年靑人的一絲想法·2016/06/22 21:45長知識了。
- 9樓. THE ONE2016/05/02 19:53
人要先學會做人,再學著做事;
先學會從眾,再學著與眾不同;
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別人。
- 8樓. 桃園大溪人2016/05/02 08:57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八字;
說明了人類行為的因果關係,是根據「天意」。
「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這十二個字;是說明自稱天子丶王國者,仍應秉承天意,來治理人民,
如果逆天行道,便遭天怒、人民怨,終致王國覆亡的命運。
法鼓山亦然。能不慎乎?急起改革,應猶未晚!
- 7樓. 北投人2016/04/30 15:56
別急著做什麼人,別急著扮演什麼角色!
出家,應先學會做人吧!
- 6樓. 從頭開始吧!2016/04/29 10:03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
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看完59篇,版主提到的法鼓山38法師,做人丶做事的方針,全缺乏的,是不及格。
方丈們,應該先教她們從如何「做人」學起丶做起!
- 5樓. 安份守己。2016/04/26 07:44
「先守本分,不自以為是,從自己做起尊重別人。」---做人的根本!
先做到「不腦害眾生」---嗯,對的。也是當個法師的本分!
- 4樓. 再先生2016/04/25 12:51
面對群眾抗爭的時候,我們常常看見當權者會站出來,面帶微笑,貌似誠懇地說:
「可不可以不用這樣的鬧事的方式?讓我們坐下來,平等地好好談一談。」
通常,這樣的講話會博得很多的掌聲。但是我要說,這樣的講話,非常的虛偽。
道理很簡單:在群眾和當權者之間,有真正的「平等」嗎?
掌權的是你們,製定政策的是你們,遊戲規則也是你們決定的,作為反對者,只有反對的地位,哪裡來的「平等」可言?!
就是因為不平等,抗爭者才會用鬧事的方式的,不是嗎?
昨天歐巴馬總統在倫敦演講的時候說,他理解,作為抗爭者,勢必要製造話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議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希望抗爭者也準備好內容,一旦抗爭迫使當權者坐上談判桌,抗爭者要拿得出談判的內容。
我覺得,這才是當權者應有的高度:
首先肯定和理解抗爭者用「鬧事」的方式表達意見的行為,然後,要求對方拿出具體的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首先把對方說成是暴民,然後居高臨下地表示,「只要你們不鬧事,我願意跟你們平等對話。」
拜託,你們本來就是平等的。刻意強調你願意平等,只能說明你的驕傲。
~王丹~
- 3樓. 怎麼講?2016/04/23 17:46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既已富二代,且名實不符。
一直都如此,以後不再犯?
怎麼講?不可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