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攝影人來說,有幾個「時間」概念決定拍攝的成敗:
- 拍攝的客觀物理時間:想在阿里山出大景拍雲海,或是到高美溼地拍火燒雲,過了那個時間點便拍不到想拍的風景,儘管數位後製大行其道,現場捕捉的「第一次感光畫面」依舊擁有無可取代的細節與真實度。另外對新聞攝影和某些追著明星跑的狗仔,拍攝對象的出沒時間掌握直接關係自己的飯碗。
- 以生命歷程為刻度的歲月:有些東西錯過便不會再有,人像攝影師留下一幀儷人倩影,也留下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印記。青春並非攝影師共通的最愛,由時間與生活苦樂刷洗出,那些滿佈皺紋的老者、散發憂愁氣質的邊緣人、走到生命盡頭的病人,攝影師透過快門想留下那片刻的美,片刻的殘忍。反之,專門紀錄新生兒與兒童的攝影師,他們兢兢業業只為了成就超脫生命老死的藝術。
上述都是以攝影師的角度出發的時間觀,有客觀的、主觀的,有可以用日曆、手錶刻度計量的。亦有必須以個人不同角度、思維與經驗,各有不同體悟的時間感。
然而,除了攝影師的角度,對觀者而言,時間對觀賞照片(網路或實體沖印所得到),時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讀者這時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日常觀看照片的經驗,觀賞一張照片,通常你會怎麼做,哪些又和時間有關?
就我觀察,以及訪談所得,大致有幾個現象:
- 同樣面對一張照片,網路上觀看的時間會比看實體照片來得短。這是很有趣的一個情況,同樣的畫面會因為是否為實體照片,更進一步,是否經過裝裱,以及陳放於餐廳、咖啡店,或是放在藝廊與展場產生差異。我對這個現象感到好奇,一問之下,得到的答案是「放在藝廊的照片感覺比較專業」、「藝廊不是放藝術品的地方嗎?」相對地,網路上唾手可得的照片取得太容易而失去了「名聲」的調味料,被忽視而失去人們投以更多的關注。
- 網路圖片得到與人之間共生的時間更短。以前想要擁有一張照片,或從照片複印為海報、CD封面等不同媒材,必須想辦法透過銷售點取得。進入網路時代,數以億計的圖片,只要你搜尋得到,抓得下來,照片彷彿就成為使用者的財產,要拿來當桌布、FB頭貼都是自己的自由(不觸法的情況下)。但也因此,以前可能被貼在房間牆面的海報,變成隨時可以替換的網路圖片後,網路圖片前仆後繼的將舊有的照片淹沒。製造的速度與淘汰的速度成正比,一張照片佔據生命的時間相形更短。反而是那些有幸被沖洗出來的照片,像全家福、證件照,以及刻意放在皮夾內隨身攜帶的親密照,擁有更長與人相處的時間。
到這裡,有些攝友提出抗議,他們認為無論電腦上的或實體照片,他們的時間感都和一般觀者不同。工作時,短時間面對數百,乃至上千張照片,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做出判斷,刪除不要的照片,保留並後製給客戶的照片。所以有些時候,面對一張照片的時間不長,乃是因為工作需要。
另外有些朋友表示,無論在電腦螢幕或觀看實體照片,他們都會付出同樣長的時間去欣賞、研究,瞭解拍攝技巧與美感。對他們來說,通過不同媒體欣賞照片的功課別無二致。
但我要指出的,便是攝影師,以及專業人士對一般民眾觀看照片方式的錯估。對一般人而言,觀看照片的時間注重的是當下,片刻間決定性的感受。我們可以把這個想成是觀者的「決定性的瞬間」,他們觀看照片不會(也不需要)非得拿出對攝影器材、技術與理論的理解,他們用最簡單的感受與照片展開互動。這不是膚淺,而是生活中有種種瑣事,能用來消遣的時間並不多。
這給了攝影師一個啟示,一張面對大眾的照片,如何能在第一眼,且短暫的一瞬間抓住大眾的目光,成了面對大眾的攝影師必須要理解與實踐的目標。這並非意味著要拍出譁眾取寵的照片,而是鼓勵攝影師放下過高的自我意識,回歸自己也是一位普羅大眾,思考如何拍出「與大眾能產生共鳴」的作品。感動的、振奮的、刺激的、驚悚的、溫暖的、冰冷的、令人欣喜的和心碎的……
身為攝影師,面對可能僅拿出匆匆一瞥面對自己的作品,就像按下快門那短暫不到一秒的「喀嚓」聲。與其怨歎自己的作品沒有獲得更多的注意,不如思考如何超越其他攝影師,在這短暫的時間縫隙中獲取最大的關注,使普羅大眾為你的作品停下腳步,為你付出更多時間,自發性的沉浸在你的作品中。檢討觀者之前,先檢討自己,若能達到這個境地,藝術非但更加精進,也拉近了與大眾之間的距離。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