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甄試選才 比考試更具指標
網友 烏鴉不快樂 是 時和 今天發現的新星,雖然是技職體系的學生,但是很多教育方面的觀點,時和 卻是相當的認同。只是今天看到 烏鴉不快樂 甄試選才 比考試更具指標 的文章,想提出不同的意見。這當然是因為 時和 的大兒今年也正在申請甄試的原因。
.
倘若不是申請明星大學,甄試是對的,反正沒人和你搶。
但是倘若是在申請明星大學,那甄試就是不恰當的。
分析如下:
目前剛好是學測申請入學,每人可以選擇六個志願。
成績優秀的,六個志願第一階段都通過,所以她/他要參加六個甄試。
然而每個系只甄試三倍錄取名額的考生。
因此就會出現最差的情形:有一半的科系雖然甄試了所有的考生,而且也發了錄取通知書,但是仍然招不足學生。
教授辛辛苦苦地甄試學生,花時間花精力,錄取了考生,但是考生會報到嗎?
當然不見得會,因為考生都選前面的志願去了,所以排名後面的系一樣是招不到學生。
比如說,去年學測甄試,台大經濟系就是個典型:推甄招收48人,甚至開放備取25名,竟然還有31個缺額。比台大經濟系更熱門的法商學系還有財金、法律、會計、國貿、工管等,那些原來也被經濟系錄取的正取生,顯然去選擇了更熱門的其他科系。
對那些花時間辦甄試的教授來說,真是情何以堪?
而且最後來報到的學生都不是教授心目中的人選?都是原來被刷掉備取的候補生。
.
烏鴉不快樂 住高雄,去年學測高醫醫學系預定要招收50名醫學系的新生,但是他們只收到了13位,缺額37位。而且收到的13位都是原來被刷掉的備取生。
那原來的正取生呢?
當然他們也都錄取了前面志願的醫學系,所以他們也都選擇了前面的醫學系。
前面的醫學系依序是:台大、陽明、成大、長庚、北醫、馬偕。
結論:丟臉的是誰呢?抱怨的是誰呢?
.
再說得反諷一點,倘若一個成績優秀的考生申請六個科系,也獲得六個科系的正取生資格,但是由於他只能選擇去一個科系,他得放棄五個入學機會,就相當是其他五個被他放棄的科系只能選擇備取生替代。問題就出在:為什麼這五個被他放棄科系的教授們要白白的花時間去甄試一個不來系上就讀的考生?
.
今年全台灣總共只有11個醫學系,其中有九個醫學系擺在同一天4月14日口試,這九個醫學系為什麼會這麼硬幹呢?(台大是安排在三月底,沒人敢和台大爭鋒;北醫自愛一些,選擇四月初。)
想也知道,甄試是兩面刃,教授花時間辦甄試,錄取考生,考生不來;來的反而是當初被刷掉的備取生,情何以堪。
.
甄試申請的第一階段篩選也是備受爭議,很多科系開的資格標準並不高,吸引大批不自量力的考生來申請,但是能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名額只有錄取名額的三倍,所以很多成績還不錯70級分以上的考生也擠不進第一階段的篩選名單,毫無預警、莫名其妙的就被坑殺了,完全喪失了甄試的機會。
再拿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當例子,今年第一階段該學系開出篩選的基本標準是各科成績須達前標,前標指的是: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成績。至少有上萬人達到這基本要求,但是假如這上萬人都懵懵懂懂的去申請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那對不起,只有240名考生能通過第一階段的篩選,因為今年高醫醫學系學測預計錄取80個名額,三倍甄試的人數為 80*3=240。因此剩下的申請者就很抱歉,通通都被坑殺了,毫無預警、莫名其妙的就被坑殺了,完全喪失了甄試的機會。
而更令人氣餒的是,去年到最後甄試的結果,高醫醫學系竟然只招收到了13位學生,缺額高達37位;而那些在第一階段篩選就被坑殺的申請者更是欲哭無淚,眼看著大把的缺額,卻連甄試的機會都沒有。
再比如說,今年的學測拿到75滿級分的考生總共有288人,倘若這些288位滿級分的考生都去申請醫學系,都申請6個志願,那其他分數的考生就都槓龜了。所以師長才會建議申請三個安全的,三個冒險的。但是如何拿捏?真的很難。志願填太低不服氣;志願填稍高又怕被刷掉。
更令大家搖頭的是,很多幸運的考生在等待他心目中的科系:甄試卻只拿到〝備取〞的科系;而手中所握有〝正取〞科系的錄取名單只是他心目中的〝備胎〞。
時和 非常有興趣想知道甄試申請的統計,明星大學到底錄取了
(1) 多少比例的正取生?
(2) 多少比例的備取生?
(3) 有多少的學生申請明星大學甚至連第一階段的篩選6個志願完全都沒有通過?
也就是說,有多少比例的申請者搞到最後連一個甄試的機會都沒有?
(4) 有多少比例的學生申請明星大學完全沒有通過任何一個系的第二階段甄試?
.
延伸閱讀:
6志願要2萬元 家長嘆:甄試勞民傷財 2012/3/31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2樓. 水 羚2012/04/02 01:11明星大學
教育部規劃於103年起轉型為「簡易型學習成就檢核工具」。自民國103年實施12年國教,以紓緩國中學生升學壓力,促進國中教學正常化,國中基測詳細的實施辦法,預計於101年6月公布。
但是目前國中在校測驗都採統一試題測驗,無論A段班B段班或C段班的測驗卷都統一,如此只有造成C段班的學生壓力更大更不會作答,成績更低落而已,看不出能紓緩國中生什麼升學壓力,讓C段班的學生作A段班程度的試卷,是齊頭式的假平等,對學生真殘忍,談促進國中教學正常化,國中教育都無法公平,更遑論高中或大學了。謝謝 水羚 的分享,水羚 的觀點 時和 完全贊成。
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同,興趣也不同,勉強將所有人用相同的標準去檢驗,絕對是錯誤的。
時和 三個小孩都是唸台北市的公立國小、國中、及高中/高工,時和 看到的數據是:國一學生有40%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 60% 的學生數學不及格。可以說 針對學業上,在國一時已經陣亡了一半的學生?
出了台北市,學生的成績更差。
讓那些不善於唸書的學子繼續直升普通高中,只是浪費了這些學子的青春。.
上大學也是一樣要看基礎實力有沒有札實。
上大學要讀原文書,倘若英文不好 那根本是無法吸收課本的知識,只會白白的浪費大好的青春時光。
.
因此,真正的解決方法仍然是因材施教,時和 認為聯考確實是好方法,自然的重組學生的程度編班。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學得更有深度的教材;成績落後的學生就學得淺一點,學得少一點,能跟上進度,能學到知識最重要。
時和 也有一個小孩讀技職高工,時和 非常的清楚,倘若 小孩的英文能力無法拉拔起來,時和 不會建議小孩讀普通大學,只要唸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就滿足了。標準就是小孩能否通過中級英檢。上大學要讀原文書,倘若英文不好是自找苦吃。
與其盲目的追求學位,不如腳踏實地的認知「行行出狀元」。
時和 於 2012/04/02 15:21回覆 - 11樓. 雪人娘2012/03/29 20:41小時了了
雪人上了高中,不再是那個我熟悉的女兒! 小時了了,此刻卻讓我充滿困惑! 一頭栽進社團,玩團康敬謹萬分,學業有空再來! 真是無言!
謝謝雪人娘的分享!
雪人天生命好,必成大器。
武陵高中每年有五分之一的學生上台大,學風鼎盛,個個是能讀書能參加社團的全能人才。
雪人的英文好,將來唸大學及出社會都會出類拔萃、一帆風順。
.
時和 的二兒也參加了兩年的絃樂團及交響樂團,他誠摯的認為:倘若沒有社團那真的是要悶死人了。
時和 的三兒比較可憐,學校組不起團,悶透了。
時和 跟三兒講清楚,倘若英檢中級沒過,就認分的念技職,行行出狀元。
時和 於 2012/03/30 10:58回覆 - 10樓. 雪人娘2012/03/27 17:40嘿嘿嘿\!
此甄選非比甄選! 我回應不對題! Sorry!謝謝雪人娘的分享,雪人娘的觀點 時和 完全贊成,家長的觀念尤其重要,家長尤其應該要了解小孩的興趣及能力。
去年 時和 的三兒正在拉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時和 判斷三兒應該無法全力準備基測,就申請就讀高工讓他能有額外的時間繼續拉琴。
時和 認同家長應該了解小孩的各方面的能力與興趣,行行出狀元,讓小孩能發展自己的興趣。
時和 於 2012/03/28 02:00回覆 - 9樓. 雪人娘2012/03/27 17:38甄選標準?
甄選依據為何?
我有個在美國的好朋友的孩子從小在鄉下長大,從小學到高中一路上出色,所以很容易就北頂尖的理工大學選上,讀了化工,一年就發現不是能力內的事,痛苦的撐到大二下,轉了系,才讀完大學!
甄選不一定完全適才適性喔!
謝謝雪人娘的分享,雪人娘的觀點 時和 完全贊成。
對於競爭激烈的熱門科系,大家成績相當,卻以主觀的甄試來決定一個學子未來學習的方向,絕對是錯誤的。
2007年歲末最令人感傷的教育新聞是:疑課業壓力 交大女生跳樓。一名交大土木系的女生,在二年上學期時,疑因大一下學期曾二分之一學科不及格,在校方規定連續兩學期二分之一學科不及格就退學的壓力下,做出了傻事。她母親悲慟地說,女兒曾抱怨大學成績不如國、高中,「如果可以,我寧可女兒不要念大學!」
然而 竹女老師看她:人緣好 聰明愛搞笑,該名女生是新竹女中的資優生,以「喜好閱讀」聞名。導師說,「校內舉辦借書比賽,我們班光靠媛君就可以拿第一名!」
甄試申請上明星大學更得注意學業基礎能否應付大學的課程?疑課業壓力 交大女生跳樓:這麼優秀的資優生為何還會出狀況?要仔細的想一想?那是因為英文和數學的基礎沒打好,原文書無法完全吸收,無法跟上明星大學的進度。
.
即使是明星高中畢業推甄上台大電機系 ㄧ樣會出狀況:疑「只求第一」資優大學男上吊亡。事實上台大不見得有錯,在台大只要成績夠好,轉系是易如反掌。即使成績不夠好,降轉也是有機會。可見得推甄不見得是萬靈丹,真正的學業實力與彈性的轉系、輔系、與雙主修才能讓學子有足夠的機會嘗試不同的選擇。
---------
時和 認為學測及甄試根本就是錯的,造成課綱錯,考試科目錯、考試時間錯、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
1. 學測的考試時間錯:學測只考高一及高二的內容,卻放在高三的寒假考,造成大部分考生放棄了高三的課業,未來即便是申請上了大學,卻因為高三學得不札實,大學的學習很容易受挫。
2. 甄試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今年的甄試至少到四月中旬,南北奔波甄試、準備口試及自傳等申請資料絕對耗盡時間,因此,明顯的耽誤了高三下學期的課程。整個從學測到甄試申請,絕對耽誤高三的學習,未來即便是申請上了大學,卻因為高三學得不札實,大學的學習很容易受挫。
3. 學測的考試科目錯: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是大笑話,「國、英、數」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 (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學測不分流,所有的考生 (不分文、理、法、商、工、農、醫) 都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
4. 學測造成課綱錯亂:為了讓所有考生(不分文、理、法、商、工、農、醫) 考相同的題目,高中數理課綱支離破碎。
時和 的三兒今年就讀高工一年級,由於他們要學基本電學,他們高一數學三角函數教完整的6個函數:sin、cos、tan、cot、sec、 和 csc。
但是 時和 今年讀建中的二兒,他們高二所學的三角函數只教前3個函數:sin、cos、和 tan。剩下另外的三個函數延後到高三選修課才教。
高工的數學教得比建中的數學還完整,台灣是沒得救了。
請雪人娘可以問雪人,武陵高中的三角函數是不是也只是教前3個函數:sin、cos、和 tan。剩下另外的三個函數延後到高三選修課才教。
高中數學、物理、及化學的課綱都被改得支離破碎。
台灣學子的理工科程度將來很難在國際間競逐,很可能會大大落後對岸的學子。
學測絕對是個大失敗!
.
時和 認為學測應該取消,用七月的聯考代替即可,如此學生才能夠專心地將高三的課業讀好。社會科及自然科及早分流,如此高中的課綱才能按部就班的完整。
時和 於 2012/03/28 00:57回覆 - 8樓. ^Citron^2012/03/25 00:40野人獻曝XD
這邊要跟時和前輩說個好消息是政大俄文篩選通過了:))
既然問到了,就大概說一下好了:冒險科系建議至多填2個,參考去年篩選標準,篩選標準的各項級分+1~+2就是範圍
中間科系也填2個,按照篩選標準,各項級分都剛好或-1的可以選擇
其餘就是安全科系,以-2~-4為保守範圍另外由於每年學測難度不一,所以事前也要看五標級分,再概略估計篩選標準。同時選系要以是否讀得來為選系的基本要件。
以上是個人淺見^^
- 7樓. JKTsai 老鼠嫁女兒2012/03/25 00:08甄試入明星學校
和在美國申請名校入學是一樣的情況!
我們已經行之有年了!
時和主張廢除?
謝謝 JK 的分享!
對於競爭激烈的熱門科系,大家成績相當,卻以主觀的甄試來決定一個學子未來學習的方向,絕對是錯誤的。
大家成績相當,憑什麼說一個人適合讀醫學院?而另外一個人不適合?
愛心?大家都有啊!
能吃苦耐勞?怎麼判定啊?
再說,甄試也不保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大學對轉系、輔系、及雙主修應該更有彈性。
.
今天有一則新聞:高中學測大比拼 公立明星高中光環不再 私立薇閣鼎足前三強 2012/3/23。
另外,今年高中全國音樂大賽剛出爐的管絃樂組,
私立康橋高中演奏新世界交響曲奪冠,
私立東山高中演奏命運交響曲奪亞軍,
建中落到第三。
注意到了沒有,有錢人的小孩早就開始往私立高中發展了。
還有一則剛出爐的新聞,今年台大醫科繁星計畫錄取了一名私立東山高中的學生。.
台灣將步上美國教育的後塵,由私立明星高中小學培養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而公立高中將有更多「雖然每天帶便當到學校,卻一無所獲,浪費青春的學子」。台灣將步上美國的後塵:有錢人將讀私立中小學以及明星大學,沒錢人子弟讀明星大學的機會更加渺茫。
時和 於 2012/03/25 00:29回覆 - 6樓. 老黃2012/03/22 12:53
謝謝oldhuang的分享。
12年國教倘若是定義在低學費政策,那是正確的。
馬英九的十二年國教 只強調 低學費的義務教育──談如何可能讓七成的學生免試入學?
12年國教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要將後段班的學子程度甚至是就業能力給拉拔起來。
.
升高中的入學方法應該不是優先的問題。
蔣偉寧部長說先將更多的地區高中優質化,是正確的作法。
政府儘管把前十或是前二十或是前三十高中的師資及設備提升,比如說是碩士級以上的師資,和各科實驗教室等。
如此唸哪一個學校的差異都不會很大時,自然就降低了聯考的壓力。.
沒有道理阻止學生及家長去唸他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所以讓愛考試的去考試!估計只有30%的學生會執意去參加聯考,
時和 於 2012/03/22 15:03回覆
賸下70%的學生會選擇免試升學。
所以才說:不要將聯考妖魔化。
那30%愛拚才會贏的學生就讓他們去拚吧!
關心剩下70%免試升學的學生才是正解。 - 5樓. ggyywk2012/03/21 19:37其實這概念很簡單
若把每個學生當成一檔股票, 各大學校系是投資人...
1.指考入學: 學生經過指考定出股價後, 與各投資人在交易所電腦公開搓合,
成本低弊端少
2.學測推甄: 學測只定出學生參考股價, 股票與投資人要自己在茫茫股海中找到交易對手,
討價還價一番後, 還不見得能成交! 浪費許多資源在交易成本上
3.繁星入學: 允許某些股票擁有比同類商品市場行情更高的價格,
而且還經常逼迫投資人得購買一定比例, 有點類似某藥妝店紅標搭綠標的促銷方式,
但手法較為惡劣! 因為在藥妝店你也可以只買紅標, 可沒有強迫你一定要買綠標!謝謝 Yang Sir 的分享,Yang Sir 的每一個觀點 時和 都認同。
記得 Yang Sir 也曾經在網友的文章回應中提及 反對學測 的觀點,時和 更是佩服 Yang Sir 的觀點。
時和 認為:對於競爭激烈的熱門科系,大家成績相當,卻以主觀的甄試來決定一個學子未來學習的方向,絕對是錯誤的。
以下分三個不同層級的對象分別提出處理方法:
1. 時和 認同開放至多10%的繁星 (不需要甄試) 及特殊才能及參加競賽獲獎的申請。
2. 倘若不是申請明星大學或明星科系,甄試是對的,反正沒人和你搶。
由於是申請非明星大學或科系,沒有競爭,因此所有的方法都行得通。
2011年12月2日,22歲以上成人 明年起試辦免筆試讀大學 (聯合報),這項政策鼓勵成人能到私立大專院校繼續進修,一方面解決私立大專院校因為少子化所可能引發的學生不足額,另一方面將會大大的提升未來成人教育的學養及素質。
.
3. 但是倘若是在申請明星大學或明星科系,那甄試就是不恰當的。
時和 認為學測根本就是錯的,造成課綱錯,考試科目錯、考試時間錯、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
尤其是對於競爭激烈的熱門科系,大家成績相當,卻以主觀的甄試來決定一個學子未來學習的方向,絕對是錯誤的。
對於熱門科系,除了10%的繁星及特殊才能及參加競賽獲獎的申請,剩下的入學資格應該完全取決於七月聯考的成績。
甄試也不保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大學對轉系、輔系、及雙主修應該更有彈性。
時和 於 2012/03/22 15:02回覆時和 認為學測根本就是錯的,造成課綱錯,考試科目錯、考試時間錯、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
1. 學測的考試時間錯:學測只考高一及高二的內容,卻放在高三的寒假考,造成大部分考生放棄了高三的課業,未來即便是申請上了大學,卻因為高三學得不札實,大學的學習很容易受挫。
2. 甄試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今年的甄試至少到四月中旬,南北奔波甄試、準備口試及自傳等申請資料絕對耗盡時間,因此,明顯的耽誤了高三下學期的課程。整個從學測到甄試申請,絕對耽誤高三的學習,未來即便是申請上了大學,卻因為高三學得不札實,大學的學習很容易受挫。
3. 學測的考試科目錯: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是大笑話,「國、英、數」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 (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學測不分流,所有的考生 (不分文、理、法、商、工、農、醫) 都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
4. 學測造成課綱錯亂:為了讓所有考生(不分文、理、法、商、工、農、醫) 考相同的題目,高中數理課綱支離破碎。
時和 的三兒今年就讀高工一年級,由於他們要學基本電學,他們高一數學三角函數教完整的6個函數:sin、cos、tan、cot、sec、 和 csc。
但是 時和 今年讀建中的二兒,他們高二所學的三角函數只教前3個函數:sin、cos、和 tan。剩下另外的三個函數延後到高三選修課才教。
高工的數學教得比建中的數學還完整,台灣是沒得救了。
高中數學、物理、及化學的課綱都被改得支離破碎。
台灣學子的理工科程度將來很難在國際間競逐,很可能會大大落後對岸的學子。
學測絕對是個大失敗!
.
時和 認為學測應該取消,用七月的聯考代替即可,如此學生才能夠專心地將高三的課業讀好。社會科及自然科及早分流,如此高中的課綱才能按部就班的完整。
時和 於 2012/03/22 16:00回覆 - 4樓. 星河‧橹文2012/03/19 22:50大學甄選入學的比例問題
時和先生分析的很透徹!個人認為,現在大學入學分成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與指考三種管道,是比當年只有一次聯考要進步,但一些甄選細節規範,也的確還有改善空間!
今年繁星推薦加上個人申請的總名額(統稱甄選入學),首破五萬名,占總名額的四十四.六%,教育部似已定案後續要讓甄選取代指考成為大學入學的主流方式;個人的意見,則是繁星推薦加上個人申請的總名額最好設限在兩成五以下,避免公平性與客觀性因高比例的甄選而降低,形成社會公義問題。
提供參考,也祝令郎與烏鴉甄試順利!
謝謝 星河‧橹文 的分享。 把不同熱門程度的科系用相同的入學方法,是沒有搞清楚問題的方向。
大學的科系分為熱門及不熱門兩大類。
熱門及不熱門涇渭分明,前30%的學生在競逐明星學校或明星科系,後面的學生則是有自知之明,不可能進入明星大學或明星科系。
因此,時和 認為倘若不是申請明星大學或明星科系,甄試是對的,反正沒人和你搶。
由於是申請非明星大學或科系,沒有競爭,因此所有的方法都行得通。
2011年12月2日,22歲以上成人 明年起試辦免筆試讀大學 (聯合報),這項政策鼓勵成人能到私立大專院校繼續進修,一方面解決私立大專院校因為少子化所可能引發的學生不足額,另一方面將會大大的提升未來成人教育的學養及素質。
.
但是倘若是在申請明星大學或明星科系,那甄試就是不恰當的。
時和 認同開放至多10%的繁星及特殊才能申請。
時和 認為學測根本就是錯的,造成課綱錯,考試科目錯、考試時間錯、申請準備花時間更是錯。
對於熱門科系,除了10%的繁星及特殊才能申請,剩下的入學資格應該完全取決於七月聯考的成績。
甄試也不保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
正確的做法是,大學對轉系、輔系、及雙主修應該更有彈性。
時和 於 2012/03/20 03:47回覆 - 3樓. ^Citron^2012/03/18 20:54瞭解了不少:))
多謝時和前輩精闢的分析!過去我以為甄試是進入大學不錯的管道,因為可以稍微避免選錯科系,同時認識自己的長才。
現在我也正在準備甄試事宜,由於今年大家都考得不錯,再加上我申請的科系有些減名額,所以篩選的結果目前不明。況且許多科系面試時間撞期,篩選出來的學生不參加甄試機率勢必提高,對於分數偏低的學生而言,因為較沒機會通過篩選,確實屈居下風。
還是很感謝您提供的資訊:)
謝謝 Citron 的分享,這兩天一階篩選就要公佈錄取名單,還希望 Citron 能繼續分享通過一階篩選的喜悅。
能否請 Citron 分享如何選擇3個安全,3個冒險的科系?
時和 於 2012/03/19 13: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