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續文章麒麟獅子巴士走鳥取市
【砂與海共創美景】
鳥取砂丘(とっとりさきゅう/Tottori Sand Dunes),位於鳥取縣東部,東起駟馳山,西至氣多岬,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2.4公里,屬於山陰海岸國立公園的特別保護地區,為日本最大的觀光砂丘。1955年日本政府指定為天然紀念物,2007年入選日本地質百選,是山陰第一大名勝,根據統計,在日本人的心中「鳥取砂丘」幾乎成為鳥取縣的主要象徵。
鳥取駅搭乘巴士約二十多分鐘可抵達鳥取砂丘,在砂丘會館站下車,可見到通往鳥取砂丘入口處的階梯。
砂丘的形成是日本海的海浪及強勁的季候風,把山陰內陸地區山脈的花崗岩石風化後,吹進千代川;經水路流往日本海的沙粒逆向打回,再聚集於鳥取的海岸,歷經 10 萬年形成的大自然傑作。蔓延於千代川的東部和西部被統稱為「鳥取砂丘」,千代川的東側約545公頃的面積則稱為「濱板砂丘」。
連綿起伏的砂丘──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境地裡,人類永遠顯得渺小。
在浩瀚無垠的砂地中竟然遇到美女!
即使是「人工」美女──相逢,自是有緣!
砂丘遼闊蒼茫的景觀。
砂丘上可以看到被強風吹過的一條條帶狀波紋路稱為「風紋」;也有砂從砂丘表面如雪崩般滑落下來的「砂簾」,這些壯美的砂丘圖案變化無常,印證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風紋是由風速每秒5~6m的強風吹襲而成,根據資料:若風速只要超過每秒5~6m,就無法形成了。
鳥取砂丘中的著名的「馬之背(馬の背)」砂丘。
「馬の背」這座最大的砂丘最大的起伏達到47公尺。
凡走過必留痕跡。
眺望日本海,欣賞碧海與黃砂對比又共生的奇妙景觀。
有我之境。
馬之背砂丘與日本海。午後時分,海面一整個大逆光。靠近海邊的砂為新砂丘,顏色較為細白,往內靠陸地的砂為古砂丘,顏色較偏黃褐色,有些地方顏色更深,接近黑褐色者則是火山灰。
要爬上馬之背砂丘,即可眺望砂丘全景以及日本海,即使舉步維艱,也要上啦!
出生於鳥取的日本知名攝影師植田正治,曾於1980年代之後創作的經典黑白照片「砂丘劇場」系列,CJ到這裡也來東施效顰「黑白」一番,圖為從「馬の背」最高處遠眺日本海。
登上「馬の背」,俯瞰日本海翻湧岸邊。
從「馬の背」往日本海方向的沙灘滑下,每個人都各憑本事,姿勢各異。

「馬の背」仰之彌高。
名副其實「留影」。
日本海的沙灘上,也不是很「純淨」啊!
愛在鳥取砂丘──為了「玩」這張影像,不睦很久台阿桑二人組喬了好久才稍微像樣(其實挺像川久保玲的PLAY「用心看世界」圖樣),結果差點趕不上最後一班回鳥取駅的巴士。眼見約10分鐘就是末班車發車時刻,二人立刻拔足狂奔!無奈短足深陷砂中無法自拔,加上趕車心情又急又慌,幾乎爬不上去,差點累死在砂丘上。
趕路途經綠洲水窪之處,連忙隨意拍一張。
再回首一眼鳥取砂丘。
最後在上氣不接下氣,一身大汗淋漓中,趕上了回鳥取駅的巴士。圖為鳥取駅前的鐘塔,我就坐在前方階梯上,敲一敲鞋裡,不帶走一顆砂粒。
鳥取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