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姬路城西之丸百間廊下
2025/01/11 23:55
瀏覽473
迴響2
推薦17
引用0

姬路城西之丸,是原伊勢國桑名藩的本多忠政於1616年入主姬鷺城後,隔年在姬山西側的鷺山,利用長子本多忠刻娶妻千姬從幕府所帶來的10萬石嫁妝,於三之丸新建處理政務的居館,並整備高台建造西之丸御殿作為新婚夫婦起居宅邸,佔地約2000平方公尺,由兩個大廳和兩個庭院組成,並在東北隅新建化粧櫓,作為千姬的休息場所。西之丸御殿是姬路城的主要建築之一,如今已灰飛煙滅,目前只剩下圍繞御殿的長廊櫓群,最大特色是有大小12個門和有「長局」之稱「百間廊下」,可以欣賞到江戶時代的建築風格和裝飾,現在展示姬路城相關歷史文資及史物復刻品,更是眺望天守閣白鷺展翅美姿的絕佳賞景地點之一。

自大天守眺望西之丸配置(圖引維基百科)。

要走出了位於二之丸的「ろ之門」,之後才轉往西之丸。

平緩的階梯向上通往西之丸的入口石梯前方為西の丸南門跡,原是南門所在處,現今僅留礎石跡。

南門僅存之礎石。

南門城跡斜坡旁的「武者溜り」,建有石階供武士登上一處平台。

武者(即士兵)由石階登上被土牆包圍的方形平台後,聚集在此備戰,可居高臨下守衛二之丸及天守閣。

西之丸庭園眺望姬路城天守閣,可見到大天守、西小天守和乾小天守最經典角度,不拍不可(當天自午時起,開始濃雲密布,過午之後還飄起牛毛細雨烏雲飄過)。

西之丸庭園,根據元禄年間(1700年前後)的繪圖,當年本多忠刻和千姫夫婦的御殿「中正丸」就建在此處。

西之丸櫓群長局,又稱「百間廊下(百間走廊)」,建築是本多忠政用石垣加高壁壘,建有「カ」、「ヨ」、「タ」、「レ」等渡櫓,在兩渡櫓相接處配置,「ヌ」、「ル」「ヲ」、「ワ」、「カ」等隅櫓,與地形結合成半圓形的城壁。

西之丸「百間廊下」入口,也是需要脫鞋才可進入內部。

脫下鞋子放在塑膠袋內自己提著走參觀。

百間廊下內展示許多姬路城相關歷史資料與文物,比天守閣那邊還豐富。

自百間廊下眺望內護城河,此面向河畔為好古園。

百間廊下參觀路線從ワ之櫓至化粧櫓,長約240公尺,渡櫓內部的日式木造迴廊,上有木造桁架結構,兩側配置格子窗。

在「カ」和「ヨ」之渡櫓內設有連排的侍女房間,一室通常是8張榻榻米左右的面積。

自百間廊下不同房間內開窗眺望西之丸延伸的渡櫓、庭園與天守閣。

登上タ之櫓二樓迴廊。

姬路城防禦機制及配置圖之說明板。

迂迴而行至長局東北隅化粧櫓附近。

化粧櫓,室內共有三隔間,為千姬每日來西之丸長局內,面向男山天滿宮朝拜後的休息所,也是化妝和更換衣服的地方。

千姫色彩乾漆座像,為色彩乾漆彫刻家サブロウコスギ採用傳統的「乾漆」技法所製作千姬的塑像。

千姬的畫像(圖引維基百科,來源:茨城県常総市弘経寺所蔵「千姫姿絵」)。

千姬(1597~1666年),是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長女,她曾經嫁給豐臣秀賴,成為大坂城的城主夫人。然而,在1615年的大坂夏之陣戰後失去了丈夫和兒子,眼見淀殿與秀賴自殺並自焚,令她精神大受打擊,被送回江戶。1616年,千姬守寡一年後,在家人安排下改嫁給本多忠刻為妻成為姬路城的女主人,根據記載,她和忠刻夫妻恩愛、琴瑟和鳴,二人育有一兒一女。

命運並沒有眷顧千姬,又逢兒子早夭、第二任丈夫也英年早逝,不幸事件發生後,1627年千姬帶著女兒勝姬回到江戶城,並削髮出家為尼,號「天樹院」。當時,幕府的將軍是她同父同母弟弟德川家光,對她十分敬重,一直給她供養費用及尋求她的建議和忠告;在女兒出嫁若干年後,千姬收納家光的一名兒子為養子。千姬卒於1666年,享年六十有九,算是戰國時代的最後見證人。

千姬入住西之丸御殿時,為了供奉菅原道真,1623年在姫路城西北邊的男山建造了「天滿宮」,據說千姬每天會來到百間廊下面向男山的窗戶遙拜天滿宮,祈求現任丈夫武運昌隆。

自化粧櫓廊前窗戶眺望男山方向。但因男山千姬天滿宮建築較小,只能看到男山八幡宮與山上的男山配水池公園,公園設有展望台,也是眺望姬路城的好所在。

男山千姬天滿宮(圖引AVA Travel網頁)於2002年完工的新社殿。這是座小型的社殿,據說有學業和戀愛成就的神力,是以千姬的愛藏於神社而廣受歡迎。

眺望百間廊下的ヌ之櫓與カ之渡櫓。

自化粧櫓俯瞰西之丸庭園。

百間廊下出口處。

化粧櫓外觀一隅。

在化粧櫓西側百間廊下的ヌ之櫓石垣上,有塊刻著「奈良村」文字的石頭。

城垣靠近地面位置這塊的石頭上可以看到「奈良村」的字樣(實際上刻字滿模糊的),此為城堡內唯一刻有銘文的石塊。江戶時代,山陽道播磨国的周邊並沒有「奈良村」這個地名,所以具體指的是哪個地方尚不可考。

放眼西之丸庭園與百間廊下一隅。

自「武者溜り」前眺望菱之門方向與天守閣。

自菱之門內側前眺望天守閣。

菱之門正前方牆垣,左後方為百間廊下的カ之櫓。

百間廊下的カ之櫓,為姬路城少見的重箱櫓之樣式。

天守の庭,展示著昭和時期天守閣拆除、修復時挖出的大天守閣之礎石。

駐足三之丸廣場,再回首姬路城白鷺展翅美姿。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MLIN
2025/01/15 07:29
沒說清楚

這是常設的  等於是我們這裡收香油錢的

這是去年在日本各地都可看見的
無論是廟寺  超商  公共場所....

能登半島地震是日本近十年來傷亡最慘重的地震,將滿1週年了,

有看到報導重建速度慢,部分災民仍無法返家,也是令人感傷。
C J2025/01/15 20:43回覆
1樓. MLIN
2025/01/12 07:13
印象最深刻的

疫情爆發那年  01.25--01.29

樓上看到捐獻箱  不禁莞爾

疫情搞得世界各國都很崩潰,

相信當地也是百般無奈而有此設置。

切

C J2025/01/12 23: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