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斯拉夫小矮人(Wroclaw dwarfs),是該城市的象徵之一。每一尊小矮人雕像都是對「橙色運動(Orange Alternative)」的致意:這項起源於1980年代起源於的反蘇聯運動把小矮人作為它的標誌,並推翻了波蘭的共產主義政權。原本是帶有政治意味的紀念性雕塑,最後變成了遍佈整個城市不同角落,與不同的人文環境結合的系列化的公共藝術作品,並獲得了「2016年旅行者之選獎」,足可見其文化意義及在城市中的地位。至2019年4月,該市已超過600座小矮人的雕像,尋訪小矮人成為樂斯拉夫的旅遊樂趣之一。
景區就立有「尋找小矮人雕塑的地圖」。
官方亦推出了尋找小矮人的手機app供遊人下載,方便尋找小矮人雕塑的蹤跡。不過還是覺得自己在大街小巷穿梭尋覓,不經意間相遇更有意外的驚喜!
位於樂斯拉夫中央集市廣場的住宿外,就可看到這座大鬍子小矮人。
「橙色運動(Orange Alternative)」,1981年12月雅魯澤爾斯基戒嚴時期,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的學生對「軍管」表示抗議,就扮演成小矮人的造型,(類似木偶戲中小丑裝扮,頭戴橘色帽子,身著彩色戲服,腳穿尖頭翹履,)在城裡大街小巷塗鴉及街頭表演活報劇,以各種手段來諷刺、抗議軍政府的惡行。的抵抗行為在當時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只要有扮演小矮人形象的人出沒街頭,警察就會將其驅趕或抓捕、拘留,但這些小矮人正義形象,深深刻畫在人們心中(參考網路資料)。
2001年,樂斯拉夫市決定通過在Świdnicka街頭樹立一座大大的小矮人雕像來紀念這段藝術性的反抗共產主義歷史——名為「小矮人爸爸(Papa Dwarf)」(↑圖引維基百科,Olaf Brzeski攝)。Świdnicka大街上,也就是當年的活躍分子進行塗鴉活動的地方。這大概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破壞分子」受到官方紀念的例證之一(參考網路資料)。
四年後,當地的的雕塑家托馬斯·莫慈科(Tomasz Moczek)提出一個想法:何不創造一些古銅色的小矮人,讓他們每一個都代表樂斯拉夫歷史的一部分或者這裏的日常生活,然後把他們把製作的小矮人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些小矮人的出現,當地居民立刻愛上了他們,有些商家和個人也開始自發地鑄造小矮人,放在自家門窗或牆邊。遊走在城市中與這些高約30公分、重量為4~5公斤,型態各異的銅鑄小矮人,來個不期而遇的欣喜。
托馬斯·莫慈科(Tomasz Moczek)最著名的作品是位在中央集市廣場上兩個推球的小矮人,稱為「西西弗斯(Sisyphus)」,源自古希臘神話中被諸神懲罰不停的將巨石推到山頂的一個人物。
最大小矮人群像,為19個在音樂廳廣場上演奏的小矮人樂團,頗為壯觀。
引吭高歌。
花市廣場的路燈桿上背電吉他特技秀。
寶箱我有,金磚在手!
書中自有黃金屋。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美食入口。
不老騎士!
鴿鴿是坐騎。
身障形象的小矮人。
獨自留守的小矮人。
打火英雄。
掌心有愛!
你在拍我嗎?
巨無霸霜淇淋,好過癮!
冰淇淋店外窗台的一組小矮人:以吊繩下放點心盒。
好吃,接好!
印刷個體戶。
這是餃子嗎?
在肚皮尚上刻紋個「錨」?!
戰力十足!
呼搭啦~~
老兵一名。
圖書館大門前有自由女神小矮人守護。
看到這麼多鎖頭,就可得知是位於圖蒙斯基橋(Tumski Bridge)上路燈的小矮人。
如今小矮人成為樂斯拉夫的城市形象代言人,各式各樣的小矮人呈現城市文化的縮影,樂斯拉夫官方在重視人文景觀、體現城市歷史的同時,亦以趣味性引導的方式,輔以政府的旅遊宣傳,城市的旅遊項目中,還有一項針對小矮人雕塑的免費解說導覽,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場,為前來旅遊的遊客介紹小矮人雕塑的歷史、發展及現狀;每年九月初有三天是「小矮人節」,由小矮人遊行做為開場,還有說故事、魔術、說明小矮人製作方式等很多的活動。
如今,「收集」小矮人成了樂斯拉夫城市遊覽的樂趣之一,每當行旅中發現小矮人雕塑時,都會不由自主的與小矮人合影、互動,讓「尋找小矮人之旅」賦予更多旅行的趣味。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我是google迷2022/01/04 08:29在城市裡尋找小矮人好有樂趣哦。真的很有趣,會忍不住想要多找幾個。😄 C J 於 2022/01/06 22:3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