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基測兒,真是一件讓人傷神的事。辦公室裡粗算有十二個基測兒,不知道是否跟我一樣傷神?
大寶原訂今年五月要參加基測的,但因為目前就讀的私立中學設了高中部,他又符合直升的要件,於是一直吵著要直升,他還很認真的做了SWAP分析,但我和爸爸都反對,親子關係因此緊張不少。
為什麼反對呢?第一,他是從幼稚園就開始讀這所學校的,算來已讀了十一年,他該換換環境,看看其他的社會現象,這是最主要的理由;第二,基測是他人生面對的第一個正式的大型考試,算是一個關卡、考驗吧,我不希望他這麼輕易避開這樣的一個考試,不管結果是什麼,他應該去試一試、感受一下這個過程。
他又為什麼堅持直升?他說,因為他覺得學校資源很豐富(這是必然,學費那麼高),學程又幫他規劃得好好的,對不會安排時間的他而言是很需要的;第二,他不想浪費時間複習,選擇直升後,國三下就進入高中課程,不用再為基測做準備;第三,他覺得考大學才是關鍵,高中基測不考也不會怎麼樣;第四,他認為自己就算考上建中,也是殿後,因為他既不是天才也不是書獃子,念不過人家,只會打擊自信心,他不想這樣。
對於上述四理由,我自是不太認同,學習本來就是自己規劃的,這不也是學習的一環?第二,溫故知新也很重要,雖然三次模擬考的表現還不錯,但仍是不周全的;第三,大學確是關鍵,但人生的第一個考驗也是難得的;至於第四個,就更莫名其妙了,誰說建中不是天才就是書獃子呢?更何況,他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不過,我最不能諒解的是學校及老師的態度,一直強力推銷高中部,還逼著這些基測兒在國三上學期結束前,就要在直升與考試之間二擇一,選了其中一樣就不能參加另一樣,攪得好些個孩子心情不定。我認為,學校應該在基測過後再讓大家選擇,不該為了提前進入高中課程,就要這些已經心亂如麻的基測兒分心做選擇。
本來大寶已經篤定要去考高中了,就因為學校老師一直鼓吹他留下直升,弄得親子氣氛很僵,因為大寶一直認為我們不理解他的想法,也不尊重他。我自認是開明的媽媽,只要行為上過得去,也就儘量尊重他的想法,結果稍有不順其意,他就無法接受。
其實,也問了很多同事、朋友的意見,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讓我也有點不知所措。本來的結果是,大寶說他要「考回來」,也就是去參加基測,只要在275分以上,還是可以回來讀;而且,就算考上建中,他也不去讀,還是要回來。果真如此,我也沒有什麼話好說。
不過,事情尚未結束,學校還在遊說他,說他現在選擇直升也可以。所以呢,他又回來爭取了.....;我呢,則想衝到學校去抗議,甚至考慮三寶都辦轉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2008/03/11 17:10基於學費考量,還是讀公立的好
孩子的想法,雖也有道理。但是,私立學校的學費,實在貴得可怕,若是我,我會勸孩子努力考上公立高中,讓父母喘口氣。
而且,公立高中管得鬆,孩子可以學習自我管理,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現在大學這麼好考,反而是高中比較難考哩,不必一直被學業繃得這麼緊,好可憐。
- 5樓. 腦袋停不下來的人2008/02/02 21:22考上建中再回來唸,學費可能全免。
以再興、及人和延平為例,他們都有精英班,專收基測前三志願的學生,他們學費全免,但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能就要負擔學費。這些明星高中,考上理想大學或是醫學系的人,多半都是精英班的學生。
一般學生,一到高三,碰上考試壓力根本不讀書,整天就是要家人送他們出國,要和死黨們一起去,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他兒子都死黨們都出國了,他也跟著去,結果在加拿大,大家一起混。大學沒有讀完就因為吸大麻被送回來。
- 4樓. 七葉膽2008/01/28 10:18適時的獨裁是必要的
Dear親愛的魚
我家也有小朋友,雖然還未大到可參加基測的年齡,不過讀了妳的文章,我很好奇,考了基測是不是就不能參加直升?如果不是的話,透過基測提供複習功課的機會有何不好?是否等考完基測再決定,要留在原來的私校還是去唸公立學校。
第二點我的感想是,家長在某些時候仍要獨裁一點比較好,使用獨裁的時機,應該在提供小孩子更具挑戰,而非更舒適的環境之下;應該是提供更貼近大眾,而非更貴族化的生活空間。
這種堅持若是為了提供小孩更多元的生活空間,而不是窄化它,那就獨裁一點吧。
- 3樓. joystrong2008/01/24 18:21能不能替他講幾句話?
「對於上述四理由,我自是不太認同,學習本來就是自己規劃的,這不也是學習的一環?.......」
好個「學習本來就是自己規劃的」,那麼,關於「你們要替他做的決定」,他能學習到什麼?
「第二,溫故知新也很重要......」
這麼說,好像他不參加基測,學校就把學生乾晾著,不會複習?
「大學確是關鍵,但人生的第一個考驗也是難得的.....」
接下來的關鍵還多著呢,一關關的,當他決定誕生時,就已經難得了。
所以,重點是,要到什麼時候,這孩子可以自作主張?
只是說說,別生氣。
Dear Joystrong:
不會生氣啦;既會寫出來,就是想理理這個頭緒,看自己是不是有很多的盲點。
做媽媽是很久了,但大寶是第一個孩子,他出的每道題目,對我都是新的考驗,還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回應究竟對不對;除了問同事、問朋友,還會想想自己在國中階段時,父母是怎麼對應的。經過這麼多的過程,我的心得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與父母的互動也自成一種模式,沒有標準的答案;而且,我跟大寶顯然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模式,這是要再努力的。
親愛的魚 於 2008/01/26 21:01回覆 - 2樓. 麗貝卡在上海回來了2008/01/23 18:25逃避了一時
逃避不了一世。
以後要面對比基測更多的考試與磨難,能提早面對總是好的。考不考得上第一志願又何妨?
(PS 字體太小,讀得眼睛好累啊!)
- 1樓.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2008/01/22 09:24妳...回來啦
聽起來
他有自己的想法
這是個機會讓他面對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
是消極的理由..."逃避基測逃避辛苦"...而選擇直升
還是其他積極的理由...ex."更多時間為升大學準備"...才選擇直升
哪種理由多些
只要是誠實的決定
就從旁支持...從旁輔導吧
讓孩子學會決定...也學會負責
~~淺見啦...
每個人都有他的玫瑰與B612星球。Dear 安安:
是啊,好久不見了。
說實話,我也不清楚他有沒有誠實面對自己,但這次是他罕見的堅持。
做媽的,心都很軟,也想隨他的意;但轉念又想,如果我不再堅持的原因只是隨他意,而非認為這是個好的選擇,那麼,這是否成了一種溺愛?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就是有個罪犯在行刑前要求見他娘一面,結果他跟媽媽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他恨媽媽沒有教他好好做人之類的(細節忘了)。雖然是不同的狀況,但有時候,做父母的真的要堅持一下,只是要注意堅持的方法。目前,我就還沒有學習這個好方法。
謝謝你的意見
親愛的魚 於 2008/01/26 20:4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