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馬兜鈴是鳳蝶食草 巨花、煙斗、吉伯特、異葉等種類多
2021/06/09 17:01
瀏覽2,892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馬兜鈴花語:只要健康地成長,你的美,遲早會被發現的。疫情肆虐,多少人為了健康求存受到禁錮,想必頗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吧!

猶如一叢叢被圈禁錮的攀藤,多少人失去了昔日謀生計、趴趴走的自由逍遙。哀怨等待之餘,只能祈求當局儘速引進國際認證的疫苗普及施打,解救黎民擔心受怕生計艱難之苦,能夠重回正常健康的生活喔! 

到台北植物園區,由和平西路的大門進入,行過水生植物區、澳洲植物區、欖仁廣場,幾乎都會繞進多肉植物區、蕨類植物區遊逛,早年標示為成語植物區及詩經植物區的部份,如今在官網上已改列為「植物與昆蟲區」,區內有個人網誌曾報導過的黃荊、茱萸、梧桐(成語、詩經相關)外,前一陣子,桑椹果熟,吸引綠繡眼、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甚至台灣藍鵲造訪,當然也成為愛鳥同好齊聚之地。

桑椹果熟,吸引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台灣藍鵲來食。

而水渠旁栽著九重葛、火筒樹、斯里蘭卡接骨木、冇骨消、光冠水菊、厚葉鳳梨、馬利筋、田代氏澤蘭等,確實都頗能吸引蜂、蝶等昆蟲來訪花;而此區特別圈養了一叢叢攀藤種類的馬兜鈴科植物,感覺多是一片綠意,難得遇上零星點放的花期,因非花團錦簇,常會讓人忽略,其實,馬兜鈴是鳳蝶的食草,遇得巧時,就會遇上鳳蝶來枝葉間飛舞產卵,巨花馬兜鈴、吉伯特馬兜鈴花也頗特別有型的。

台北植物園官網介紹馬兜鈴科植物資料:「多年生藤本植物,因其成熟果實如掛於馬頸下的響鈴而得名。葉互生,花單生於葉腋,喇叭狀,果實屬蒴果,形狀為橢圓形或倒卵形,表面具條狀縱稜線。全株有毒,種子毒性較大,馬兜鈴含有的馬兜鈴酸有腎毒性,一般當作中藥,但取食過量會造成腎竭,常有致死案例,台灣原生的馬兜鈴有瓜葉馬兜鈴、異葉馬兜鈴、港口馬兜鈴等種類。」

馬兜鈴花語:只要健康地成長,你的美,遲早會被發現的。疫情肆虐,多少人為了健康求存受到禁錮,想必頗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吧!

因為五月至六月以來,台灣全島新冠疫情嚴峻三級警戒期間,大家為了減少外出染疫的風險,都謹守萬不得已不出門的紀律,足不出戶成了日常,猶如一叢叢被圈禁錮的攀藤,多少人失去了昔日謀生計、趴趴走的自由逍遙。哀怨等待之餘,只能祈求當局儘速引進國際認證的疫苗普及施打,解救黎民擔心受怕生計艱難之苦,能夠重回正常健康的生活喔!

祝端午佳節平安喜樂!

延伸閱讀

<社會生態>新冠肺炎疫情戒慎恐懼 現代人休閒的再思考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392663

<旅遊花樹記事>蔓藤在野—垂果瓜、三角葉西番蓮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452523

<心情風景>蔓藤在野—夕陽印象篇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7489897

<旅遊花樹記事>錫葉藤許願藤 蜂蝶鳥來訪結緣 吉祥好運來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6788713

<城鄉組曲>告別庚子辟疫災 梅開櫻紅好春光 為生態平衡進一言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6295305

<心靈觀想>兵凶戰危VS.人間有愛 祈願平安好個秋!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378692

附錄—巨花馬兜鈴、煙斗花藤、錦雞馬兜鈴、吉伯特馬兜鈴、異葉馬兜鈴基本資料

巨花馬兜鈴

‧英文名稱:Giant Pelican FlowerBrazilian Dutchmans Pipe

‧學名Aristolochia gigantea Mart. & Zucc.

‧科名: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別名:巨大鵜鶘花、巴西荷蘭人煙斗花(直譯英文名稱)

‧原產地:墨西哥

‧特色:常綠藤本植物,植株細弱,全株無毛,根長,在土下延伸,可隨處萌發新株,初生苗目暗紫色,莖初生時細而直立,後纏繞上升或蔓生,單葉互生,葉卵狀心形,葉端鈍或漸尖,基部略心形,全緣葉,葉紙質,掌狀基出五至七脈,側脈每邊約三、四條,葉上表面綠色,背面較淡,無托葉,具葉柄。

兩性花,花單生,生於葉腋,花梗長,常向下彎垂,具小苞片,花被合生成管狀,左右對稱,花色紫綠相間,花管彎曲成U形,逐漸形成前後兩段,前段開口擴大成喇叭狀,簷部盤狀、蓋狀,近圓形,徑可達三十公分,暗紫色,具網脈,後段形成葫蘆狀月形,綠、黃綠色,雄蕊六枚,一輪,離生,圍繞於花柱,花藥二室,長圓形,雌蕊心皮六枚,合生,花柱三裂,子房圓柱形,子房下位,子房六室,中軸胎座,蒴果,近球形,具稜,黃綠色,熟時頂裂,種子多數,三角形,扁平。

大花馬兜鈴學名Aristolochia grandiflora Sw.與巨花馬兜鈴學名不同,應是不同品種,巨花馬兜鈴花徑比大花馬兜鈴更大。

煙斗花藤(彩花馬兜鈴)

‧英文名稱:Calico FlowerDutchmans PipePipe Vine

‧學名:Aristolochia elegans M.T.Mast

‧科名: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別名:彩花馬兜鈴,煙斗花、美麗馬兜鈴、巴西馬兜鈴、管花、棉布花

‧原產地:南美洲巴西

‧特徵:馬兜鈴屬常綠木質藤本,原產南美洲。以具纏繞性的嫩莖攀爬生長,蔓長可達5m。互生心形葉,長7~9cm、寬5~10cm,有圓形拖葉。

形似胃袋的囊狀花開於葉腋,花冠心型,淺綠黃色有紫褐色斑點,花徑7~8cm。長橢圓形蒴果成熟開裂像降落傘,種子有翅隨風散播。開花期夏季,結果期夏、秋季。

馬兜鈴屬有許多種類曾當藥用,其中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等種類曾引起腎臟病變,現已是公告禁用中藥,在民間有使用本種代替馬兜鈴作藥材,切勿使用。

錦雞馬兜鈴

‧英文名稱Gaping Dutchmans Pipe

‧學名:Aristolochia ringens Vahl

‧別名:錦雞馬兜鈴,白鳥馬兜鈴、黑鳥嘴馬兜鈴

‧科名: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原產地:巴西。

‧特徵:錦雞馬兜鈴是園藝品系,花比葉大, 花萼筒裂片形似雉雞尾巴,故稱為錦雞馬兜鈴。為多年生草本,蔓性或攀緣性藤本植物,主莖灰褐色,側枝青綠色,有縱稜,被短柔毛或無毛。

單葉互生,柄長 5~8 公分,葉片厚紙質,長橢圓狀腎形,長10~15 公分,寬 12~18 公分,先端圓,全緣;葉基心形或耳形,5~6 出脈,葉面密生短絨毛,葉背亦密被淡褐色毛,尤以脈部居多而稍長;葉柄基部有大型托葉,托葉耳狀。

花單生葉腋,互生,梗長 10~15 公分,中間具苞葉一枚,雉雞形;花被管有一雞形囊袋,長約 5 公分,外接一條長約 15 公分上短下長分叉的長尾;囊袋外被深紫色網狀條紋,長尾的網紋濃密;囊袋和長尾形似雉雞,甚為顯眼;雄蕊 6 枚,緊貼花柱外側,柱頭 6 裂;花期 2~5 月。

蒴果橢圓形,外有縱稜,狀如古代馬頸下的響鈴,故名馬兜鈴;果實未成熟為綠色,長 5~8 公分,徑 2.5~3 公分,具 6 粗縱稜,楊桃狀,熟果由綠轉褐,內有種子多數。春至秋天開花結果。

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 可以止咳化痰 ,最大的副作用卻是會造成腎衰竭,衛生署在九十二年已經全面禁止使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 

吉伯特馬兜鈴

吉伯特馬兜鈴-多年生纏繞性常綠藤本。莖纖細,具纏繞性;葉心形,互生,掌狀脈,葉背灰綠色。原產中南美洲,台灣少量引入作園藝栽培。

花單生葉腋,具長花柄。花形極為特殊-像張嘴的小鴨或小天鵝。

萼筒囊狀,頸短,緊縮,淡綠色,疏背紫色斑點。

本種與錦雞馬兜鈴花形近似,唯本種花形較小,花色較淡,鳥喙狀的花冠裂片短。易作區隔。

異葉馬兜鈴(台灣馬兜鈴)

‧英文名稱::Yellowmouth Duchmanspipe

‧學名:Aristolochia shimadai Hayata 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

‧別名:台灣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木香、地黃蒲、痢藥草、黃藤、黃陳、漢中防己、小南木香、山豆根、廣防己、本犬仙藤、野黃參、藤薯、痧藥

‧科名: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原產地:琉球南部各島、臺灣、菲律賓及印尼。

‧特徵:多年生蔓性或攀緣性藤本植物,主莖灰褐色,側枝青綠色,有縱稜,全株披毛。單葉互生,葉形變化大,長橢圓狀腎形,或戟形,全緣或 3 裂;葉基心形或耳形,羽狀脈,上表面有短硬毛,下表面密生短毛。花單生葉腋,互生;花管彎成U形管狀,先端開口喇叭狀,外側淡黃色,內側心部黃色,喇叭開口深紫褐色,寬可達 2 公分,子房密生毛;花期 2~5 月。蒴果卵球形,具 6 粗縱稜,熟果由綠轉褐,內有種子多數。

蝴蝶食草:台灣馬兜鈴為麝香鳳蝶、台灣麝香鳳蝶、珠光鳳蝶、黃裳鳳蝶、紅紋鳳蝶及大紅紋鳳蝶等幼蟲之食草。

資料綜合取材自莊溪<認識植物>及<台北典藏植物園>等相關植物文獻)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旅遊花樹記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